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3296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过基础 教材基础知识精炼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当运动员用脚踢球,足球沿着地面向前运动,说明力_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后_(填“受到”或“不受”)人的作用力,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段距离足球受到_的作用,运动状态_(填“改变”或“不改变”)。2、如图所示,冰壶离手后,此时_(填“受到”或“不受”)人的推力的作用,冰壶继续向前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冰壶最终变为静止都是因为受到了 作用的原因,说明力是_(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3、下列关于“牛顿第

2、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4、 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正在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汽车,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汽车将_;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了,它将 。知识点3惯性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

3、是 ( )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C.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7、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D.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8、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B、立即匀速下落C、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

4、度匀速上升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过能力 能力强化提升训练1、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C.慢慢停下来 D.立即停下来2、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C.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运动的距离/m0.270.420.79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

5、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 )A.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C.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D.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4、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它的速度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将_。5、 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6、甲、乙两位

6、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向_运动。7、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由图甲、乙或图丙、丁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的原因。8、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 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_(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

7、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填“快”或“慢”)。(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第二节 二力平衡过基础 教材基础知识精炼知识点1:二力平衡的条件1、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即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相互平衡的几个力叫 力。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处于 状态,即物体要么处于 要么处于 状态,反之亦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为 3、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_或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1)作用在_上;(2)大小_;(3)方向_。4、下列说法

8、不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人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知识点2:二力平衡的应用6、写出下列现象中的平衡力:(1)教师内悬挂的电灯 (2)放在桌上静止的课本 (3)汽车匀速直线行驶 (4)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 7、小车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前进50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受到支持力是230N B小车受到支持力是30N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30N D小车受到的阻力是30N8

9、、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竖直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B 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C 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D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最木箱的摩擦力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乙图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行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丙图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丁图中运

10、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大10、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在十楼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B 以1.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C 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 D 以1m/s的速度下降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过能力 能力强化提升训练1、如图,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与G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GA与F

11、2是一对平衡力D.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2、小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汽车的重力C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不受摩擦力作用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3、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4、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

12、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A 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5、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 N;他在 (填“t1”“t2”或“t3”)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

13、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_;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2)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_;(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第3节 摩擦力过基础 教材基础知识精炼知识点1:摩擦力1、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就会有摩擦力产生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就会有摩擦力产生C.两个物体互相接触,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D.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14、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摩擦力2、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摩擦力为F知识点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

15、、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增大摩擦4、小吴用 20N 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N;小吴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_N。(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5、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如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 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 大小相等。(选填“一定”或“不一定“)(2)如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

16、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 N。知识点3: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6、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往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行李箱下安装滚动轮子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 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7、全班同学正在上课,突然摩擦力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B 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吊灯落到地上C 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D 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过能力 能力强化提升训练1、如

17、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各处粗糙程度均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对木箱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5N的拉力,使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2、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往往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员自身及装备质量共80kg,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杆对人的摩擦力是 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g10N/kg)3、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带着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背表面。如图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拍摄的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着陆器监视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

18、“凹透镜”)。巡视器的车轮表面凹凸不平,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5、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F1=10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如果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物体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 F1(选填

19、“”)。7、下列做法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 ( ) A. 汽车轮胎的外表刻有花纹B. 推重物前在重物底部加装滚轮C. 在皮带传动的机器中,张紧皮带D. 体操运动员上场前要擦些镁粉8、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 ) A.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B.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C. 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D. 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9、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 F=2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 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A 和B 之间摩擦力为 0B. 地面对 B的摩擦力为 0C. 地面对 B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右10、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 , 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 , 且v1v2v3 , 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7、B8、B9、 C10、C11、BD12、AC13 (1)1.8N;(2)越大 物块对长木板(3) 1.8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