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3344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正确,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降温后,乙固体又溶解了,故A正确;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固体增多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降低,固体增

2、多,故B错误;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是错误的,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C错误;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是错误的,甲溶液的试管中固体增多,乙的减少,故D错误。故选:A。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D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3、的升高而降低,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为,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溶解度最大的是乙,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 g,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Q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所以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4、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正确;C、没有确定溶液的状态,无法判定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故选C。4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变化的是()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

5、析】【详解】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会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B。【点睛】掌握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X、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 X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仍是饱和溶液B分别将 t1时 X、Y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相同温度时,X 的溶解度一定大于 Y 的溶解度DY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t1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从t1升温至t2时,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X、Y溶解度相等,它们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1X、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相同温度时,X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Y的溶解度,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减少,错误。故选B。6如图所示,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KNO3,充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100g水)60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甲、丙溶液

7、中溶质质量相等C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详解】A、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甲、乙混合后溶剂质量为200g,溶质质量为130g,最多只能溶解120g,属于饱和溶液,故选项不正确;B、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甲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为60g,丙是t2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0g,相等,故选项正确;C、由题意可知乙恰好为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故选项不正

8、确;D、t1硝酸甲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达到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睛】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即可判断出该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时的方法等。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Ct1时

9、,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

10、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故D正确。故选D。【点睛】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l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

11、的方法提纯乙Ct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Dt2时,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 g 20的甲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l均有固体析出时,都属于饱和溶液,tl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C、t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不能确定,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用210 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2的甲溶液,错误。故选A。9如

12、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C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D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平移,直到移动到曲线上形成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会受曲线的影响,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曲线上的点在

13、温度升高时向右平移,温度降低时沿曲线下移;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行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沿曲线下移,温度降低时向左平移。A、t2时,a是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b点在曲线下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点沿曲线下移,表现为析出晶体;b点平行向左移,t1时恰好移至曲线上,即刚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该项判断错误;C、从ab即温度不变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后再升温实现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过滤,滤出晶体后升温,点会平行向右移动,温度至t2到达b点,因此从ab的转化方法正确;D、从ba即温度不变把不饱和溶液溶液变为饱和溶

14、液,增加溶质M至饱和即可,转化方法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10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答案】D【解析】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15、,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错误;C、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不知三种溶液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错误;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先溶解则说明温度升高了,后析出则说明温度降低了,甲溶于水会放出显著热量,正确。故选D。11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结合图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16、aOHNa2CO320402040水109g129g21.8g49g酒精17.3g40g不溶不溶A图表示Na2CO3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B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40时,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形成饱和溶液D20升到40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大于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 根据NaOH、Na2CO3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图表示NaOH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此选项错误;B. 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溶液中,2NaOH +CO2=Na2CO3 +H2O,由于碳酸钠在酒精中不能溶解,所以会有

17、白色晶体析出,此选项错误;C. 40时,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则将50gNaOH投入到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D. 20升到40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是129g-109g=20g,20升到40时,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是49g-21.8g=27.2g,所以Na2CO3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此选项错误。故选C。1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18、,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1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19、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B两种物质仍然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 的质量分数大于A 的质量分数,C 的质量分数小于B的质量分数,故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C、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正确;D、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故选A。1

20、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项,水是常见的溶剂,但并不是只有水可作溶剂,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错误;B项,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正确;C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错误;D项,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纯净物,错误。15(2012年山东烟台,4题,1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21、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C错;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答案】A【解析】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4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75g,错误;D、t

23、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错误。故选A。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7下表是不同温度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KNO313.331.663.9110169A将60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会减少B40时,将50g NaCl、50g KNO3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C将80时NaCl、KNO3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KNO3NaClD用上表数据绘制成N

24、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02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60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的质量会减少,但是溶剂的质量不变;40时,将50gNaCl、50gKNO3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不同,所以100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质量就不同;将80时相同质量的NaCl、KNO3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KNO3NaCl;用上表数据绘制成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2040。故选B.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18高氯酸钾( KClO4 )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其溶解度如

25、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 /20406080溶解度 /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20时, 将 2g 高氯酸钾溶于 98g 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C60时, 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肯定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表格信息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正确;B、20时,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即该温度时,1.68g高氯酸钾溶解在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g 高氯酸钾加入 98g 水中,高氯酸钾不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正确;C、60

26、时,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溶质的质量分数=6.8%,即60时, 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正确;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40肯定有晶体析出,若是不饱和溶液那么不一定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D。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丙物质随

27、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降温不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可知,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溶剂=溶液-溶质,故答案顺序正好反了,错误;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得50g水最多溶解正好为15g,所以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应该是图像的平移,丙不变,甲、乙分别减小到t1和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错误。故选C。20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

28、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Ca中含有少量b时,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答案】D【解析】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后,c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a中含有少量b时

29、,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错误;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正确。故选D。2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b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相等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bcaD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详解】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A

30、不正确;B、t1时b、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C、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bac,故C不正确;D、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D正确;故选D。【点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某一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22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S/gNH4Cl33.337.241.445.850.460.2Na2SO49

31、.620.240.848.447.547.0A乙为NH4ClBt3应介于4050C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所以乙为氯化铵,正确;B、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的溶解度在t2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在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3应介于40-50,正确;C、55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错误;D、t3、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

32、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2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B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33、】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为乙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不符合题意;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所需溶剂质量小于乙,故乙溶液的质量大,符合题意。故选D。2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

34、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答案】C【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B、 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的甲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能得到80g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确定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溶质的析出质量,故D错误。故选C。25下列关于溶液

35、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故A正确。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无色透明的。故C错误。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D错误。26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为10 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C在10 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有晶体析出的是

36、Ce2(SO4)3D22 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答案】D【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当温度为1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磷酸二氢铵因溶解度迅速减小而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氯化钠的量又少,所不析出,过滤可得较纯净的磷酸二氢铵;C在l0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Ce2(SO4)3因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NH4H2PO4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不析出晶体;D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

37、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22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70%;选D2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A错误;B、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和状态,故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比较;

38、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它的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丙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降温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判断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2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39、物质的溶解度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从溶解度曲线看:温度大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不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正确;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因为该温度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克,所以100克水中只能溶解40克甲和乙,正确;D、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正

40、确。故选C。29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B错误;C、t2

41、时,溶解度的含义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g氯化镁,因此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ag,故C错误;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D。3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故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正确。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