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3401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分解.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 案课程名称 计 算 机 基 础 授课对象 2014级旅游5班 2014级艺术设计班 授课教师 朱 婷 婷 教材名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 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2013年版)教材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题目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一周第一次课 1.1-1.4节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各个时代计算机的划分标准和主要特点及我国研制计算机成果。2.了解未来微型计算机的五个时代的特点。3.掌握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4.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分类。5.掌握基本概念:信息科学、信息技术。重点难点1.各个时代计算机的划分标准和

2、主要特点及我国研制计算机成果。2.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发展背景1946年2月,美国国防部委派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主持设计,耗资40万美元,于1946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2)性能 它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用它计算弹道只要3 s,比机械计算机快1000倍,比人工计算快20万倍。 ENIAC在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运行了约10年。(3)特点 ENIAC共用了18 000个电子管和86 00

3、0个其他电子元件,1 500个继电器,耗电150kW/h,运算速度可进行5 000次加、减法,占地170m2,有两个教室那么大,重量达30t。(4)意义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从它问世以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惊,1950年全世界只有25台计算机,1970年已有10万台。2.计算机发展分代时间电子元件存储器速度(S)一1946年至1955年电子管内:水银、静电、磁芯外:纸袋、卡带、磁带几千到几万次二1955年至1964年晶体管主存器:磁芯外存:磁盘磁带几十万次三1964年至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几十

4、万到几百万次四1971年至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更高的半导体几百万到上亿次3.我国研制计算机成果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年,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1964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问世;1971年,成功研制了集成电路计算机;1985年,第一台IBM PC兼容微机研制成功;2001年,第一款通用CPU“龙芯”研制成功;20002年,推出完全具有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4.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自1971年开始4位微机。芯片集成2 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1MHz。第二代:自1973年开始8位微机。芯片集成4 000至9 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4MHz。第三代:自1978年开始16位

5、微机。芯片集成2万至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5MHz至10MHz。第四代:自1981年开始32位微机。芯片集成10万至10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10MHz至33MHz。第五代:自1993年开始64位微机。芯片集成100万个晶体管以上,时钟频率10MHz至33MHz。5.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1)多极化(2)网络化(3)多媒体(4)智能化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6.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7.计算机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4)可高性高,通用性强8.计算机类型(1)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分类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2)按

6、计算机的用途分类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3)按计算机的规模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9.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1)信息:人类一切生存活动和自然存在所表达出来的信号和信息。(2)信息科学: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3)信息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4)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数据加工、“海量存储”、通信、多媒体技术、智能化决策。10.信息高速公路及“三金”工程“三金”是指“金桥”、“金关”、和“金卡”。

7、授课题目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与相关知识概述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五周第二次课 1.5-1.6节授课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2.熟悉职业道德及其法规重点难点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计算机病毒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历史1949年,勾勒出病毒程序。1975年,电子游戏磁芯大战。1977年,幻想计算机病毒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外另一台计算机。1983年,证明了计算机病毒的存在。1986年,第一个PC兼容机病毒。1988年,“莫里斯蠕虫病毒”,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2006年6月,“熊猫烧香”病毒。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2.计算机病

8、毒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小程序,能够自我复制,会将自己的病毒码依附在其他的程序上,通过其他的程序执行,伺机传播,有一定的潜伏期。3.计算机病毒类型及其主要特点类型:引导区病毒、文件型病毒、宏病毒、脚本病毒、网络蠕虫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特点: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寄生性、可触发性、针对性。4.计算机病毒的诊断发作前:发作时:发作后的表现:5.病毒防治方法及其清除病毒的方法防治方法:依法治毒、严把产品质量关、建章建制、网络环境下防病毒。在个人使用计算机注意以下几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闭或测出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经常升级补丁、使用复杂的密码、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了解一些病毒知识、安装杀毒

9、软件、安装防火墙。清除病毒的方法:专业反病毒软件、系方法统恢复、程序覆盖和低级格式化或格式化磁盘6.网络用户的行为规范网络礼仪 行为守则 注意事项7.软件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组织及法律 知识产权的特点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的保护 软件著作权人享有权利8.相关的法律法规9.作业指导及习题中第一章全部习题。授课题目实验一微型计算机硬件安装授课形式实验授课时间第五周第三次课 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了解鼠标和键盘,熟悉打字教程2.练习英文打字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重点难点打字教程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计算机、打字软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鼠标和键盘常识及其它们的一些用法。2

10、.正确的坐姿。3.介绍计算机各个部件(1)电源(2)CPU(3)主板(4)内存条(5)硬盘和光盘(6)显卡和声卡(集成可省略)(7)网卡(8)机箱内的各种连线(9)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3.熟悉键盘、练习英文打字。授课题目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六周第一次课 第2.1和2.2节中2.2.1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掌握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结构重点难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及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结构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CPU未来发展模式显卡、声卡等的集成主要教学媒体计算机中的硬

11、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区别中央处理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指计算机的物理装置,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采用总线结构各部分连接起来。运算器和控制器CPU。各部分的功能:运算器: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控制器:取指令、译码、执行指令存储器:保存信息。内存:ROM(只读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外存:磁盘(软盘、硬盘)、光盘、磁带输入设备:输入数据(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输出设备:输出数据(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2)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由计算机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技术资料组成。程序是

12、指挥计算机工作的步骤;技术资料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技术说明、使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用方法和操作手册等文档。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裸机”是只有硬件而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几乎是不能工作的。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机外设系统系统应用系统CPU内存系统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3.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并规定了他们的功能;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存储程序控制的。4.指令和程序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位,一个CP

13、U能够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CPU的指令系统。操作码操作数执行什么操作数据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程序是人们为解决某项任务而编写的指令的有序集合。指令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完成不同任务的程序。5.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在运行程序之前,首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输送到计算机内存储器中,然后按照指令的顺序,依次执行指令。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读取指令:从内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 CPU 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执行指令:CPU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6.兼容性某一类计算机的

14、程序能否在其他的计算机上运行,这就是计算机“兼容性”问题。7.微型计算机主机的逻辑结构(1)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 它包括以下部分: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指挥中心,它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运算器:对数据进行加工、运算的部件。内部寄存器: 指令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地址寄存器。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主要为了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速度上的差异。(2)内存储器内存,又称主存,是微型机主机的组成部分,存放当前正在使用或随时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3)I/O接口 主机与外设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必须通

15、过I/O接口才能完成信息传送。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I/O接口所起的作用是: 数据缓冲;解决高速主机与低速外设间的矛盾;信号格式配合。处理外设与CPU之间不同的信息格式,如A/D、D/A转换,串/并、并/串转换;电平和驱动能力配合。使外设和主机的信号电平一致,并提高CPU信号的驱动能力;时序配合。使主机与外设协调工作设备选择。每台外设都有设备地址。(4)总线总线是计算机传输指令、数据和地址的通道,是计算机各部件联系的纽带。按照传送信息的类型,总线分为:数据总线(用于传送数据,位数等于机器字长)、地址总线(用来传送存储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的地址信号,位数决定存储器的最大容量,如24位总线的寻址数为22

16、4=16M个地址 )、控制总线(传送控制器的各种控制信号 )。按照总线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内部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部件通信的总线。PCI总线:外部设备互联总线,Intel公司1991年推出,32或64位,33MHz,数据传输率133Mb/s,常用于Pentium微处理器ISA总线:工业标准总线,16位,8MHz,数据传输率8Mb/s,寻址空间1MB,常用于80286至80486微处理器。AGP是Intel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图形显示卡专用总线,AGP显示卡同主板芯片组直接相连,大幅提高了电脑对3D图形的显示能力,32位,66.6MHz,其视频信号的传送速率可以从PCI总线的

17、133MB/s提高到266 MB/s、 533MB/s、1.064 GB/s和2.128GB/s。外部总线是计算机主机与外设通信的总线,分为IDE、SCSI、USB。授课题目实验二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安装授课形式实验授课时间第六周第三次课 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练习英文打字2.掌握计算机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重点难点掌握计算机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熟悉计算机部件2.计算机设备驱动程序安装(1)安装主板驱动程序(2)安装Intel应用程序加速器(3)安装显卡驱动程序(4)安装声卡驱动程序(5)安装其它外部设备驱动程序3.熟悉键盘、练习英文

18、打字。授课题目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六周第二次课 第2节中的2.2.2授课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使用重点难点外部存储器分类、设备驱动程序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输入/输出系统概述l 程序查询方式l 中断控制方式l 直接存储器存储方式2.外存储器l 软盘存储器软磁盘组成存储容量计算公式四个区域软盘驱动器l 硬盘存储器硬盘结构工作原理与主机接口标准l 光盘存储器 工作原理 特点 种类:只读光盘,一次性刻录光盘,可擦写光盘,DVDl 可移动存储器U盘可移动硬盘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3.输入设备l 键盘l 鼠标4.输出设备l 显示器分

19、类:主要技术指标像素: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分辨率:屏幕上像素的数目。点距:相邻像素的两个同色点的距离。显示面积:扫描频率:带宽:色温:l 打印机 种类: 主要技术指标 分辨率: 打印速度: 打印页面: 打印缓冲存储器:5.其他外部设备 声卡: 网络接口卡: 调制解调器:6.设备驱动程序 概念: 即插即用的概念: 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主板显卡 声卡 其他7.练习课本第58页第5题、习题册第2章全部习题授课题目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八周第一次课 第2.3、2.4.1节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2.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重点难点原码、反码、补码

20、的表示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计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等基数:每一种数制中数符的个数称为基数,不同的计数制是以基数来区分的。逢 进 , 借 当 .三种码制原码:数值化的符号位加上数的绝对值正数原 正数反 正数补反码: 把负数的原码除符号位之外的各位按位取反补码: 先求负数的反码, 再把反码的最低位加 1规则:正数的三种码制:符号位用表示,数值位不变;负数的三种码制:()符号位为,数值位:原码:保持不变,反码:按位取反,补码:按位取反后末位加(把握“原”、“反”、“补”三个字的含义).数据单位位(b)、字节(B)、字(Word)1B=8b1KB=210B=

21、1024B1MB=210KB=220B=1048576B1GB=210MB=230B=1073741824B计算机一次存取、传送和处理的数称为一个字,一个字含有的二进制数位称为字长,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字长越长,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越快。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数值数据的表示()定点数定点数是指小数点位置固定不变的数。在计算机中,通常用定点数来表示整数与纯小数,分别称为定点整数和定点小数。定点整数:一个数的最高二进制位是数符位,用以表示数的符号;而小数点的位置默认为在最低的二进制位的后面,但小数点不单独占一个二进制位。定点小数:一个数的最高二进制位是数符位,用来表示数的符号;而小数

22、点的位置默认为在数符位后面,不单独占一个二进制位。()浮点数浮点数: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是可变的。 阶码为整数,反映数的大小; 阶码 尾数为纯小数,反映数的精度,必须规格化;阶符 基数 R=2 是隐含的。任意的二进制数 N ()尾数数符基数授课题目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信息存储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八周第二次课 第2.4.2节授课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 求计算机中字符、图像、视频、音频数据的表示重点难点模拟数据数字化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字符的编码 字符大小比较图像数据的表示l 位图图像概念计算图像存储大小l 矢量图像概念 与位图图像的相比的优缺点 视频数据的表示l 数字视频l 视

23、频文件格式(1) 音频数据的表示方法(2) 数字音频(3) 视频文件格式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化的声音信号:采样、保持、量化、编码(4) AVE格式文件(5) MIDI格式文件(6) MPEG音频文件.作业指导及习题中对应章节全部习题。授课题目Windows xp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授课形式讲授、操作授课时间第八周第三次课 授课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 求. 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特性.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重点难点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查看和排列文件及文件夹.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练习中英文输入授课题目第三章 操作系统基础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

24、用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第九周第一次课 第3.1 节授课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五大功能及分类2.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包括理解文件、目录与路径的概念、理解文件系统的工作方式)重点难点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五大功能及分类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概述l 操作系统概念从系统管理人员的观点来看从用户的观点来看l 操作系统的三种体系结构 单块式结构 层次结构 微内核结构l 操作系统的功能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 处理机管理功能:作业和进程调度进程控制进程通信 设备管理功能

25、:缓冲区管理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设备无关性 文件管理功能:存储空间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和存取管理 用户接口:图形界面命令界面程序界面l 操作系统分类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l 常用操作系统简介MS-DOSWindowsUNIXLINUXl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操作界面窗口与对话框菜单及其操作快捷键盘操作2. 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件管理l 文件和文件系统概述 文件 文件系统 文件的分类 文件系统的类型 文件系统的功能 文件的组织结构l 文件目录结构 文件控制块 文件目录结构

26、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l 文件夹操作 文件、文件夹的选择:单个、一组连续、一组非连续、一区域、窗口所有文件、取消选择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更改文件名称 复制 删除:物理和逻辑 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授课题目第二章 windows xp文件及文件夹操作授课形式讲授,操作授课时间第九周第二次课 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特性2.掌握文件夹的基本操作重点难点掌握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查看文件和排列文件夹2.查找文件或文件夹3.创建文件夹4.重命名文件夹5.选择文件和文件夹6.复制或移动文件和文件夹7.删除文件和文件夹8.文件和文件夹属性的改变授

27、课题目第三章 xp文件及文件夹操作授课形式演示,讲授授课时间第十周第一次课 授课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 求1.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2.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3.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4.了解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的注册表(基本工作原理、了解XP注册表的结构)重点难点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l 存储管理概述 存储管理的功能存储保护:地址变换:存储保护:存储扩充 存储分配直接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地址变换 存储保护l 虚拟存储器的设置 虚拟存

28、储器概念 设置2.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l 设备管理概述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设备管理的目的方便用户操作设备独立与用户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处理效率 设备分类按所属关系分类:从系统对资源分配的角度分类:按数据组织和存取方式分类: 设备控制器 通道 设备管理功能 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功能 设备分配 缓冲区管理 实现输入/输出操作l 设备管理操作 查看系统设备 禁用和启用设备 查看设备属性 安装即插即用设备 安装非即插即用设备 更新设备驱动程序3.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l 进程概念程序:进程:程序和进程的区别:l 进程运行状态启动任务管理器显示进程的运行状态4. Windo

29、ws XP操作系统的注册表l 注册表工作原理 注册表功能记录安装时的信息保存硬件信息保存软件信息l 注册表结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l 配置单元: HKEY_LOCAL_MACHINE HKEY_CURRENT_USER HKEY_CLASSES_ROOT HKEY_USER HKEY_CURRENT_CONFIGl XP和注册表数据类型l 注册表使用 编辑器 创建子项或值 修改数据数据 删除子项或值 使用查找功能l 注册表备份和恢复授课题目第三章 windows xp任务管理授课形式实验,讲授授课时间第十周第二次课 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1.熟悉任务管理器的使用方法2.了解内

30、存大小的设置对程序运行效率的影响3.掌握注册表的使用重点难点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1.启动任务管理器2.使用任务管理器3.虚拟内存的设置4.注册表的使用 编辑器 创建子项或值 修改数据数据 删除子项或值 使用查找功能 注册表备份 恢复授课题目第四章 办公信息处理授课形式演示,讲授授课时间第十一周第一次课 授课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 求1.了解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本的建立与编辑、排版、对象的插入等)重点难点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8 办公信息处理的软件分为三大类:8 第一类是用于事务处理的办公集成软

31、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处理)等工具软件8 第二类是用于数据管理和处理的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VFP等8 第三类是用于数据通信的软件,如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8 办公信息处理的设备传真机、程控电话机、复印机、粉碎机等,以及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l Word 2003l 是Microsoft 司的Office 家族成员l 是文字处理软件,用来进行文字的录入、修改、排版和输出等一整套工作l 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特性l 阅读版式视图 l 合并和审阅功能增强 l 格式及样式的编辑限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Word的功能:编辑功能排版功能绘图功能打印功能数据共享功能帮助

32、功能网络功能自动完成任务的功能8 建立一篇Word文档的过程如下:建立文档 输入文本内容,编辑修改格式化文档 对字符、段落、页面格式化插入对象 插入图、表、文本框、艺术字等图文混排 图、文的摆放位置及修饰效果保存文档 输出到外存永久保存Word 文档的的扩展名为 .DOC主要术语段落及段落标记:按Enter键时产生软分页:自动分页硬分页:按下Ctrl+Enter节:是一种排版单位,通常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节页面:是排版时版面布局的基本单位,其内容可包括文本、图形、图片、表格、文本框样式:段落样式、字符样式模板:提供某些标准文档的制作方法,扩展名.DOT文本框:存放文本等对象的容器,可放在页面上分节

33、节前后各插入一条分节符,选择“连续”,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上实现不同的排版方式。例如在同一页面上不同段落采用不同的分栏通过对页面设置的版面来创建不同的节选择“插入/分隔符”命令可插入节查找和替换 用于文本中的大量重复性修改或替换选择“编辑/替换”命令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查找和替换文本中多处相同的文字 查找和替换带格式的文本 用非打印字符和通配符等进行复杂的搜索 能进行智能查找和替换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表格表格是由若干的行和列构成的,行与列的交叉点形成单元格,可以在单元格中填入文本、数字,插入图片、声音等,也可以给表格或单元格添加各种边框和底纹,还可以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排序和简单的统计及运算。图形

34、插入自选图形 插入图形文件 绘直线、矩形、箭头等 修饰图形 图形的叠放次序 图形的组合与分解文档的图文混排 插入表、图片、图形、艺术字、页眉页脚、文本框等 对页面上的对象进行修饰:分栏、首字下沉、加背景、加边框和底纹等使用“格式刷”v 使用“格式刷”邮件合并 邮件合并 可以将一次性创建的诸如通知、信件、请柬、公文等大多数内容相同,只是某些位置如姓名、单位名称、地址不同的文档重复使用。 主文档包括固定不变的文本、图片及一些合并域 数据源包含要合并到文档中的信息的文件,如一个有标题的表格的Word文档,或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列表或数据库文件中的表 合并域可被视为是一个变量,其值随着数据源文件中的值的改变而改变。授课题目第四章Word 2003文字处理授课形式实验,讲授授课时间第十一周第二次课 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 求一、 熟悉word2003的工作环境;二、 Word 2003基本操作;三、 熟悉邮件合并的使用;四、 熟悉公式编辑器的使用重点难点Word 2003基本操作相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word 2003工作环境认识. word 2003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本的建立与编辑、排版、对象的插入等). word 2003中表格的基本操作. 邮件合并. 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