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3489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工程师培训讲义.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一 篇PE分析手法,使用PE方法,是效率改善的最佳途徑。只有公司的中基層主管能訓練掌握PE方法,公司的改善才能持久以恆地維持下去,主要分析技術,程序分析,程序分析符號 表示作業 表示搬運 表示檢驗 表示暫存或等待 表示受控制的貯存 表示同一時間或同一工場由同一人執行 作業與檢驗的工作,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技巧(5W2H),How to do?How much?,Who?Where?,Why?,When?,What?,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技巧二(ECRS),簡化(simplify),重排(rearrange),合并(combine),取消(eliminate),程序分析,等待分析,貯存分析,檢驗

2、分析,搬運分析,作業分析,作業流程分析的具體做法,1.展開預備調查 預備調查的主要內容:制品的產量(計劃、實績)制品的內容、品質的標準 檢查的標準 設備的配置 工程的種類 使用的原料2.制作作業流程圖 實例:“別針制作”的作業流程分析表表7.7.xls3.測定各工序的必須項目,填入相應數值參考作業流程分析測定項目 參考表,線路圖,線路圖:以作業現場為對象,對現場布置及物料(包括零件、產品、設備)和作業者的實際流 通路線進行分析,達到改進現場布置和移動路線、縮短搬運距離的目的。主要分析“搬運”或“移動”路線,作業分析,定義:通過對以人為主的工序的詳細研究,使 操作者、操作對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學地

3、 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分類:人機作業分析 聯合作業分析 雙手作業分析,人機作業分析,人機作業分析的定義 是應用於機械作業的一种分析技術,以記錄和考察操作者和機器設備在同一時間內的工作情況,尋求合理的方法,使人和機器的配合更加協調,以充分發揮人和機器的效率。人機作業分析的特徵 1.一般用于分析一人操作一臺機器或一人操作多臺機器的情況;2.借助于人機作業圖進行分析。,動素分析,動素分析,有效動素:伸手、握取、移物、定位、裝配、拆卸、使用、放手和檢查等9种。輔助動素:尋找、發現、選擇、思考和預置等5种。無效動素:拿住、遲延、故延和休息等種。,動作經濟原則概述,生產三要素:人、機器和物料動作三要素

4、:動作方法、作業現場布置和工 夾具與機器動作意識:(1)明白合理動作不合理動作的區別;(2)明確動作錯誤的原因,判斷合理動作;(3)全身心地投入動作研究,思考合理動作 方法、作業配置和工夾具。,動作經濟四項基本原則,減少動作數量雙手同時動作縮短動作距離輕快動作,第 二 篇新產品導入三階段,樣品制作階段,可行性評審產品結構圖S/C特殊特性確定材料清單(BOM)生產設備、工裝、測試儀器策劃人員安排,試生產階段,產品的可制造性分析過程流程圖(Flow Chart)作業指導書(SOP)標準工時(ST)初始過程能力研究包裝評價,批量生產階段,過程能力(Cpk)評估生產節拍確定生產線平衡(Line Bal

5、ancing)加強現場管理,第 三 篇工作簡化與標準化,標準的主要特徵,代表最好、最容易與最安全的工作方法提供了一個保存技巧和專業技術的最佳方法提供了一個衡量績效的方法提供維持及改善的基礎作為目標及訓練目的建立成為稽查或論斷的基礎防止錯誤再發生及變异最小化的方法,工時標準化,標準時間 在適宜的操作條件下,用最合適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練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標準作業所需的勞動時間。,生產線平衡,Line Banlancing是對生產的全部工離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盡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促成一個流生產及“cell production”,Line Banlancing,改善前,改

6、善後,第 四 篇現場管理 改善提升,過程結果,“改善”的思考模式過程為導向要改進“結果”必須行改進“過程”改善的關鍵:高層管理部門的承諾和參與改善失敗的主要原因:輕視“過程”,品質第一,哪一個更重要?Q/質量、C/成本和D/交期要實踐“質量第一”的理念不能對質量妥協讓步交期和成本必須屈從于質量,現場與管理,管理階層的控制,管理階層的支援,現場位於管理結構的底層,顧客的期 望,顧客的滿 意,顧客的期 望,顧客的滿 意,現場位于管理結構的頂層,現場中心主義,現場是產生價值的唯一源泉現場管理人員必須對Q、C、D負責應給予現場充分的自由以便改善管理階層應提出現場的改善目標,并對結果負責管理部門應協助現

7、場達成目標,現場改善的3項基本原則,環境維持(5S)消除Muda(浪費)標準化(將工程師所規定的技術和工程上的條件,轉換成作業員天天所需要的作業標準),安全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生產培訓安全、警示標記建立安全責任制,現場的成本降低,現場成本降低,改進生產力,縮短生產線,減少空間,縮短生產交期,減少停機時間,降低庫存,可視管理,讓問題看得出來接觸事實“5MIE”發現問題“5W2H”解決問題設定目標,讓問題看得出來,要使問題暴光標識清楚,“一目了然”一眼能看出問題獲得第一手信息“能停止”的生產線,接觸事實,當場直接接觸到事實不要被假象蒙蔽要親自去看,而不是聽從別人說,設定目標,使改善的

8、目標清晰化目標產生動力目標須進行分解目標必須量化目標要公佈出來,第 五 篇PE人員素質提升,自覺自律,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打開心胸接納質疑發展成為一個說“可以”的文化培養合作的氣氛參與標準的設定創造一個免於威脅的環境,提案建議制度,給員工提供一個積極參與改善的機會是員工與上司溝通的橋樑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緩解抗拒心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建立學習型組織,改善是生活的一种方式現場應成為學習的堡壘思考如何做下去,而不是為何不能做不要尋找借口,從質疑現行的做法開始不要花費金錢改善集眾人之智慧,而非依賴一個人的知識改善的機會是無止境的。,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追求4S滿意度企業與員工火車的兩個輪子不同階段的需求不同滿足需求才能成長 思考:為什麼員工流失率高?,理念決定命運,理念決定命運氣度影響結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