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3561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次前 言11.总则22.引用标准与文件23.术语与符号34.总体要求35.施工前准备45.1 现场勘查45.2 文件45.3 安全46.机房、增高架等配套设施安装46.1 机房装修、改造46.2 轻体房安装76.3 室内走线架连接86.4 室外走线架安装:116.5 基站动力电引入136.6 增高架安装137.基站室内设备安装167.1 安装前准备167.2 机柜安装167.3 壁挂及抱杆式基站设备安装197.4 蓄电池安装197.5 高频组合开关电源207.6 动力环境监控、交流配电箱和浪涌保护器217.7 数字配线架安装237.8 空调安装248.基站内线缆布放要求258.1 一般要求

2、258.2 信号线、控制线要求268.3 电源线要求278.4 光缆要求288.5 电调线要求289.天馈系统的安装309.1 施工前的准备309.2 天线组装319.3 天线安装319.4 馈线头制作339.5 接头的安装349.6 馈线安装349.7 避雷器和避雷器托架的安装379.8 天馈线的吊挂389.9 天馈线系统的测量3810.防雷与接地3810.1 接地线要求3810.2 室内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3810.3 室外防雷保护接地3911.铁塔工程安装要求4411.1 一般要求4411.2 进场材料的质量要求4411.3 铁塔基础施工及质量控制4611.4 铁塔塔体安装5811.5 其

3、它相关事项7112.施工完毕后工作73附 录74前 言北京联通WCDMA网络基站系统建设于2009年启动,经历两年的建设,北京联通在原有GSM网络基础上,形成较大规模的GSM/WCDMA移动通信网络。为了提高基站建设质量,规范施工作业,北京联通公司根据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及GSM/WCDMA网络基站系统建设经验,组织编写了北京联通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2011版)。本规范是针对北京联通基站建设需要,为更好地指导基站施工而编写的作业文件,是对北京联通移动网基站建设标准文件的补充和完善。本规范适用于北京联通基站新建、改建、扩建及相关改造工程的建设施工。本规范制定过程中,北京联通网络建设部提出总体要

4、求,并收集了运行维护部及相关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的建议,在总结实际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初稿,并统一组织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初稿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修改。作业规范文件共分十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引用标准与文件。第三部分:术语与符号。第四部分:总体要求:主要对各工序中普遍注意的事项提出要求。第五部分:施工前准备:介绍了开工前应作的准备工作。第六部分:机房、增高架等配套设施安装:对配套工艺提出要求。第七部分:基站室内设备安装:分别就室内的各类设备安装做了说明。第八部分:基站内线缆布放要求:分别就室内线缆布放做了说明。第九部分:天馈系统的安装:对天馈系统安装作业做了详细说明。第十部分:防

5、雷与接地:对室内、外防雷接地分别做了说明。 第十一部分:铁塔工程安装要求:对铁塔安装做了详细说明。第十二部分:施工完毕后工作:阐述了施工完的后续工作本规范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联通运维部、北京联通网络优化中心、北京电信工程局、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北京电信规划院及北京京侨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作业规范(2011版)1. 总则本规范是对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联通”)基站系统建设施工工艺的指导,适用于北京联通GSM及WCDMA移动通信基站专业建设。规范内的要求可作为北京联通内部基

6、站施工设计标准、工程质检的依据和标准。本规范未列入的内容,应按照工程设计文件、通信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及北京联通相关标准与规范执行。因现场环境限制,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应在保证网络设备运行质量前提下,结合实际建设环境说明情况,并在相关工程施工资料中予以体现。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和签证。2. 引用标准与文件(1)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2) 信部规2008110号文发布的通信建设工

7、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3) Q/BJT 122008WCDMA室内、外基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4) Q/BJT06-201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5) 北京市电信工程局2004局技发13号文发布的北京市电信工程局作业指导书(6) 北京市电信工程局2006局技发1号文发布的北京市电信工程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 YD5054-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8) 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80:96)(9) 微波铁塔技术条件(YD/T75795)(10)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201294)(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8、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5)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1193)(16)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3. 术语与符号DDF: 数字分配架PCM: 脉冲编码调制ODF: 光纤分配架BTS: 基站收发信机NodeB: WCDMA基站收发信机三线: 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一次下电:指对影响范围仅限于本局房的设备(如基站的无线主

9、设备)进行的供电二次下电:指对一旦中断不仅影响本局房,同时影响其他局房业务的设备(如基站的传输设备)进行的供电4. 总体要求(1)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应做好工程相关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2) 严格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施工。(3) 基站内各类缆线的布放应统筹考虑,合理布放,做到“三线”分离。(4) 所有缆线和设备标签应清晰、齐全,便于识别和维护,应按照集团下发的2006版中国联通机房标签标识标准化规范粘贴资产及资源的标识标签。(5) 所有孔洞应用防火阻燃材料封堵平整,无缝隙,机房内必须按要求配备灭火器。(6) 文明施工,施工场地应整洁,物品摆放安全有序,禁止在屋面或楼面堆载施工

10、材料。(7) 因地制宜的做好基站整体防盗工作。5. 施工前准备5.1 现场勘查在设备安装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现场勘查和施工交底,并做好施工交底记录,确认现场已具备了施工条件,方可开工。5.2 文件所需设计方案资料、信息单、领料单、现场勘察记录。5.3 安全5.3.1 施工安全要严格遵守工信部规2008110号文发布的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北京市电信工程局2006局技发1号文发布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3.2 动用明火的应制定有安全防护措施,并报请产权或物业方同意。5.3.3 准备施工所需要的工具仪表和设备材料。6. 机房、增高架等配套设施安装6.1 机房装修、改造6.1.1

11、 机房改造应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6.1.2 机房装修应严格按照GB50222-95(2001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装修材料应采用非延燃材料(A级材料)。6.1.3 施工中动用明火时需配备灭火器,并设专人负责明火火情的看护。6.1.4 照明灯、插座能正常工作,电力走线用套管或线槽固定、布放整齐,墙上 2.5 米以下的高度建议不水平走线,原则上不允许走暗线,走暗线的需有走线图。至少安装两支 36W 的日光灯或节能荧光灯,安装应避开走线架和设备正上方(根据工程设计文件机架安装布局图),至少 2 个 23 插座和 2 个空调专用插座(三相插座)。插座应装在设备附近的墙上, 距地0

12、.3m.室内墙上照明电源线及弱电线路敷设安装,采用阻燃塑料盖槽板,主线槽规格为 1035mm。照明灯开关采用翘班开关,所用设备都应为优质合格产品。图1 机房内照明灯的安装位置合理6.1.5 室内地面采取铺砌防静电水磨石地面、防静电半硬质塑料或优质地板砖的工艺做法,地砖平整,地砖颜色为浅色。尺寸规格宜为 600600mm。内墙为白色且平整、天花板平整,涂料粉刷干净、均匀(采用乳胶漆、防静电涂料)。机房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达到良好防尘、防虫的要求,能有效控制机房温度和湿度(温度1030;湿度: 20%85%)。图2 地面符合要求6.1.6 基站租赁时建议选取无窗户的房间作为基站机房,若有窗户,则窗

13、户不应受阳光直射,受阳光直射时应用遮光纸做避光处里或采用隔热板封闭窗户。6.1.7 对基站设施的改造或加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6.1.8 机房门的四周应密封隔热良好且有防雨措施,机房门应选用钢制甲级防火门,应采取防进水措施,门应向外开启。机房内的隔断和门都应采用防火材料(租用机房原有木制房门应拆除)。防盗门不应有损坏或腐蚀生锈痕迹,门锁不锈蚀,打开容易,防盗性能良好,门宽大于等于1米。6.1.9 如遇机房内有取暖设备,应和房主协调在安装完毕前拆除,在冬季施工中取暖设备不便拆除时,应在次年停止供暖后 15 天内拆除;机房内如有水管,应拆除,如不能拆除应做好防水处理。6.1.10 机房装修应满足防尘

14、需要,机房整体整洁明亮。按规定使用合格材料(要有产品合格证)。6.1.11 一般要求机房高度大于等于 (2.8) 米,面积大于 15 平方米。6.1.12 地下室机房改造时应注意留有供空调机排水的排水管沟。6.2 轻体房安装6.2.1 机房外北侧或东侧距离防护网建议留至少1米。6.2.2 基站轻体房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资料施工建造。同时保证机房面积、房间朝向、门位设置、灯光照明及电源敷设安装等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楼顶轻体房需使用防火材料。6.2.3 轻体房如建在楼房顶部,着重注意业主楼面载荷承重及避雷网线是否符合要求,钢结构架应与楼房主体联接牢固,真正起到支撑稳固作用。6.2.4 轻体房屋面必须安

15、装防雷接地网线并与楼房主体防雷系统连接可靠。6.2.5 轻体房必须安装四方防风拉线,做好拉固保护。在楼顶建的轻体房,打拉线时要合理选择拉线固定位置,严禁破坏楼顶的防水保护。(如施工境况特殊,对破坏的防水保护要重新做好处理)。图3 轻体房做了防风拉线6.2.6 轻体房屋面与楼房主体接合部,必须做好防水处理,机房内地面高度应高出雨季室外雨水深度。图4 轻体房与楼顶结合部作了防水处理6.2.7 彩板墙体板块结合处,拉铆铆钉间距不大于 150mm,并在接缝处涂抹密封胶。6.2.8 轻体房房顶采用彩钢瓦建尖顶,坡度为 10cm-30cm 之间,根据轻体房高度而定。6.2.9 机房门上需作雨搭,轻体房表面

16、不应有任何厂家标志。6.3 室内走线架连接6.3.1 走线架位置应和设计图纸偏差不超过50mm。6.3.2 室内走线架材料采用 4C 凹型铝合金型材,机房配套的走线架(主 600mm400mm、辅 400mm400mm),走线架高度大于等于 2300mm,与机房顶的净空距离大于 300mm。6.3.3 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室内走线架垂直偏差小于等于 0.15%,走线架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加固。水平度偏差小于2.0。6.3.4 电缆走道扁钢平直,无明显扭曲和倾斜。组装好的电缆走道应平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贴走道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走道扁钢相互垂直

17、,横铁卡子螺钉紧固;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当横铁影响下电缆时,可作适当调整。6.3.5 轻体房内水平主走线架两端不宜和墙体直接固定,应加必要的加固。图5 走线架与轻体房加固图6.3.6 走线架如须吊顶安装时相邻固定点小于或等于 2000mm。6.3.7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有加装保护框,电缆放绑完毕应有阻燃盖板或防火泥封住洞口,保护框和盖板均应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6.3.8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5mm左右)。6.3.9 机房内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或补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6.3.10 原则上所

18、有落地设备应和走线架有加固措施。6.3.11 室内铜排应高于走线架安装(走线架上方100mm)。图6 室内地线排安装实例图6.3.12 走线槽的安装应端正牢固、美观。切割走线槽时,切口要垂直整齐。走线槽的两端须安装封头。两槽道并接处水平偏差应2mm。图7 走线槽安装实景图6.3.13 走线管安装整齐、美观,其转角及分支处应使用弯头或三通接口连接。走线架、金属槽道应接地。6.4 室外走线架安装:6.4.1 室外走线架材料宜采用 40mm40mm4mm 的热浸锌角铁和扁铁。室外走线架宽度宜为 400mm,横挡间距宜为 400mm,支架间距宜2000mm 左右均匀排列,支架在楼顶设置时应垫黑胶板。6

19、.4.2 从增高架或桅杆到馈线孔应有连续地走线架。6.4.3 室外走线架安装应牢固、顺直水平偏差应不大于2%;垂直偏差不大于1.5%。连接件应为镀锌件。如需焊接必须作防腐防蚀处理。6.4.4 室外爬墙走线架支撑应牢固。宜采用角铁制作直角担为支撑架,用膨胀螺栓固定。图8 室外爬墙走线架安装示意图6.4.5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紧固后,螺帽余留5mm左右)6.4.6 严禁在楼顶防水层上打眼加固走线架。6.4.7 室外走线架在楼顶平面水泥墩和墙面上固定应稳固,与楼顶平面或墙面平行。砖垫的部分应用水泥墩固定。图9 室外走线架安装示意图6.5 基站动力电引入6.5.1 基站外接交流

20、电源引入,检查缆线的规格,敷设方式及路由,和电源配电箱空开负荷,安装接入操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6.5.2 多雷暴地区应采用铠装电缆,地埋进机房,低压电缆入机房时,埋地长度应大于15米,且电缆两端铠装层接地。6.5.3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6.5.4 穿墙入室时要使用专用开孔工具开孔,并注意留回水弯和做好防水处理。入室动力电缆禁止走馈线窗。6.5.5 线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径应符合要求,至少应大于16平方毫米。图10 动力电引入6.6 增高架安装6.6.1 施工前应检查安全帽、安全带、大绳等安全装备牢固可靠,选好增高架拉线固定位置,准备好焊接作业需备的灭火器和必要的保护物品,焊

21、接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作业。登高作业人员经过登高培训并取得登高作业证书。6.6.2 增高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安装,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荷载能力,安装在建筑的柱梁上方。6.6.3 立增高架时首先在楼面与增高架底座接触点垫上黑胶板,以确保增高架的建立不破坏楼面防水6.6.4 增高架地基保证水平,增高架立柱要垂直。6.6.5 若增高架金属构件电气连接不可靠,增高架最上层与最下层的立柱各需用 40mm4m 的镀锌扁铁焊接一圈,并上下相连,起到防雷作用,与避雷网焊接。如业主提供避雷网,增高架必须有三点与其连接,如自行安装避雷保护地,需用 40mm4mm 的扁铁直接引入大地,达到所需要的阻值(不超过 4 欧

22、姆)。焊口不低于 10cm,做好防腐处理。6.6.6 增高架需拉钢绞线,以确保增高架的牢固。10 米以上增高架每根柱子拉 2 根钢绞线,10 米或 10 米以下每根柱子拉 1 根钢绞线。钢绞线角度比不小于 0.75,拉钢绞线的角铁必须顺增高架的方向安装。楼顶增高架必须有两层以上牢固可靠的拉线加固。图11 6根立柱全部打拉线6.6.7 所有增高架组装所需螺丝必须加垫片、弹簧垫片、背母。螺母拧紧后螺栓外露丝扣为 3-5 扣。(双螺母防松时,丝扣平接即可)螺栓穿入方向在同层同种节中应一致。紧固程度以用活动扳手较难紧固为准。6.6.8 增高架立柱间距按图施工,如与特殊情况与现场监理协商解决。6.6.9

23、 增高架结构,尺寸,钢材及连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使用国家标准钢材,采用热镀锌处理。增高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6.6.10 框架底座采用 10#热轧双层 10mm 厚圆形(70mm)或四方形(L5050mm)钢板,彼此采用法兰盘式固定连接。6.6.11 框架底座双层钢板固定螺栓采用22250mm 的螺栓,固定点应4 个。图12 增高架底座实景图6.6.12 框架侧面各支点采用 L50505mm 和 L40404mm 角钢相固定连接。6.6.13 调紧拉线的花篮应用保护绳加以保护。图13 拉线花篮加保护绳7. 基站室内设备安装7.1 安装前准备7.1.1 检查施工专用工具,如:加保护措施的专用扳手,

24、爬梯、压力钳、剥线钳、水晶头压线钳、水平尺、卷尺、橡胶锤、电烙铁、电热风机、吸尘器、电动工具等。防静电设施和用具(防静电保护手环)。7.1.2 电源柜缆线连接时,注意紧固工具的使用,检查保险容量,及工作保护地线的连接,检查浪涌防雷保护的设置安装,操作人员必须有电工证书。7.2 机柜安装7.2.1 机房内设备假面板需安装完整7.2.2 机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地角螺丝牢固。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7.2.3 同一列机架的设备正面面板应成一直线,机架门应开、关自如,相邻机架间缝隙应3mm;(需留有足够的维护空间除外),各机

25、架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手摇不晃动、垂直,垂直偏差机柜高度的1.0;。原则上所有设备要和走线架进行加固。7.2.4 机架上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补漆,各种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7.2.5 设备背面应和墙保持一定空间(若设备需要后维护,则后方需与墙保持800mm)设备前沿不应小于1000mm。图14 机柜安装实例图7.2.6 机柜内部缆线连接和安装按照厂家说明书要求操作。图15 机柜内部连线实例图7.3 壁挂及抱杆式基站设备安装7.3.1 壁挂式设备应该垂直安装。7.3.2 壁挂式设备前方应最少预留600mm的维护空间。在壁挂式设备的出线口应预留1000mm的布线空间。7.3.

26、3 壁挂式设备走线应满足本指导书关于走线的相关要求。7.3.4 针对抱杆安装,应采用通用安装夹具,夹具应支持75mm-95mm直径的调节范围。7.3.5 把夹具应固定在抱杆合适位置,调节上下位置及左右角度,然后把挂墙式设备背板安装至已经固定好的夹具上。7.3.6 挂墙安装与抱杆安装的区别主要在于机柜背面的固定方式不同,壁挂安装使用M12X110的膨胀螺栓在竖直的墙面上固定挂墙件,把挂墙式设备背板安装至已经固定好的挂墙件上。7.4 蓄电池安装7.4.1 清洁电池表面,连接条及连接螺丝。外观不得有变形、漏液、裂纹及污迹。7.4.2 根据设计规定的汇流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端位置。7.4.3 排列码放

27、,先里后外,先下后上的原则,顺序排放。照顾出线位置,先排放距墙最近与相邻组电池同一线上的一只,用水平尺调整其上沿水平及垂直度符合要求(不稳时底座下垫毛毡垫调正)。第一只合格后,按距离顺序排列其他电池。7.4.4 电池极板螺母应紧固,极板盖板齐全,电池电极盖上的测试孔应朝外。7.4.5 每组、每块标签齐全。7.4.6 一列电池的外侧上沿均应在一条直线上,电池型号、规格、标志应全部排列在外侧。7.4.7 连接条整齐,连接螺栓紧固。7.4.8 引出极的裸露部分应用热缩管绝缘。7.4.9 电池组不应安装在空调室内机下方。7.4.10 安装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时,应用万用表检查电池端电压和极性,保证极性

28、正确连接。对于端电压偏低的电池应筛选出,查明原因。7.4.11 不同厂家、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时期的电池不允许混合组合使用。7.4.12 要求蓄电池架与底座采用螺栓加固,底座与地面均采用膨胀螺栓加固。7.4.13 电池组水平偏差每米不大于 3mm,全长不大于 15mm。架子必须水平。图16 电池组安装实景图(正负极标识清楚,正极为红色,负极为蓝色,电池架地线已连接)7.5 高频组合开关电源 7.5.1 电源线规格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7.5.2 开关电源空开、熔丝必须接触牢固,卡接到位,且空开、熔丝上必须有标识,记录使用设备名称或用途。7.5.3 无线设备供电应接在一次下电上;传输设备供电、

29、环境监控应接在二次下电上,以保障其他基站运行正常。图17 电源一次下电二次下电实景图7.6 动力环境监控、交流配电箱和浪涌保护器7.6.1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在机房低洼处以及易出现外部进水情况的地方多处安放水浸探测器。7.6.2 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宜安装在交流配电箱旁,采用壁挂方式。7.6.3 浪涌抑制器、交流开关箱安装合理、规范,开关箱内空开标签齐全且明确。7.6.4 电表箱、市电油机转换箱安装牢固,位置合理,方便抄表和移动油机接电。7.6.5 交流配电箱应留有备用空开,以满足后期扩容需求。7.6.6 基站交流配电箱的输出端子下方应清晰标示其供电设备的名称或代号。图18 交流配电箱标签符合

30、要求7.6.7 配电箱开孔要求:孔洞防火封堵严密,切口整齐、光滑、无毛刺。7.6.8 配电箱应设置总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箱体应作接地保护,并设置PE排。7.6.9 配电箱内的所有线路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出线方式应为上进上出方式。7.6.10 严禁电缆并联至同一空开。7.6.11 严禁出现配电箱“大开关,小线径”的现象。线径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7.6.12 交流配电箱、浪涌保护器、室内接地排须靠近安装,引接线和接地线长度均应小于1.5米。7.6.13 在使用分级保护时,氧化锌SPD和氧化锌SPD之间退耦距离(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米。7.6.14 交流配电箱和浪涌保护器正面地面应铺设绝缘橡胶

31、垫。7.7 数字配线架安装7.7.1 DDF 架按工程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安装。7.7.2 DDF 架和走线架之间必需有走线槽(必须水平垂直)。7.7.3 按照 DDF 架分配图定义电缆位置。在走线时,线缆转弯处注意弯曲半径,避免弧度过小线缆受损。线缆的绑扎可放在所有的线缆布放完毕后进行。7.7.4 PCM 电缆,告警电缆必须整齐的捆扎在 DDF 架上,多余的电缆放在走线槽内。7.7.5 在 DDF 架上 2M端口下方必须有标签。7.7.6 2M同轴插头制作时,焊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接触良好、严禁虚焊、漏焊。7.7.7 2 M同轴头必须拧紧在端子排上(背面)。同时,注意收发不要接反。告警电缆必须

32、平直的卡在端子上。图19 DDF架北面端子插头连接图7.7.8 所有到 DDF 架的电缆不得交叉。7.7.9 在 DDF 架上用一根 16mm 平方的接地线连接到接地铜排上。图20 DDF正面测试塞孔7.7.10 DDF配线架应安装在机架内,不具备条件的需要安装型材与墙体分开并做走线槽道。7.8 空调安装7.8.1 机柜表面喷涂均匀,无破损。7.8.2 空调电源线采用多股铜芯橡胶护套电缆,壁挂式空调电缆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4 平方毫米,柜式空调电缆线截面积应不小于 6 平方毫米。7.8.3 空调下方不应安装其他设备。7.8.4 空调孔要有一个小的倾斜角外底内高。7.8.5 室外机安装位置要合理。

33、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换热环境,便于维护,安装要牢固,不倾斜,易盗场合应加装防盗防护装置。7.8.6 空调需要留有维护空间。7.8.7 在人行横道或临街等人员过往较多的位置,室外机安装位置不得低于2.5米。7.8.8 室外机避免阳光直射,有限考虑机房东、北侧,若安装在西、南侧,须加装遮阳棚。7.8.9 冷凝管安装应保持一定坡度,避免回水。7.8.10 空调室外机,底座与地面距离10厘米, 室外机应接地。7.8.11 空调供电须由专用插座(专用保险开关)供电,室内机位置距空调供电专用插座距离合理,空调电源线不飞线、吊线。8. 基站内线缆布放要求8.1 一般要求8.1.1 三线分离。三线不能分离时,采用

34、双层走线架进行分离,交流缆线与其他缆线同走线架时,必须采用金属槽道进行隔离。严格遵守Q/BJT08-2005通信机房三线整治技术要求。原则不要留余长,若出现余长则应采用余长盘。8.1.2 所有的缆线两端必须做标签;光缆、尾纤、电源电缆、接地电缆、信号线、馈线、跳线等。图21 机房内“三线”分离8.2 信号线、控制线要求8.2.1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8.2.2 电缆的布放和端口的使用必须有利于维护和扩容。8.2.3 走线架上走线整齐美观、扎线规范,不得交叉和飞线。图22 走线架线缆走线图 8.2.4 走线架线缆不纠缠纽结。布线应考虑由近端到远端的出线顺序。图23

35、线缆绑扎与出线示意图8.2.5 扎带应采用8字扎线法,电缆应扎成品或田字型,扎线方法一致,间隔均匀;扎带不能太紧而勒伤线缆。(参见图9.4.4)线缆在电缆走道的第一根横铁上均应绑扎(或用尼龙锁紧扣卡固),绑扎线扣(或卡固点)应松紧适度。8.2.6 每种线缆的扎带应统一,室外用黑色扎带, 室内用白色扎带,扎带头修剪平整。8.2.7 线缆转弯部分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直线,其线缆弯曲半经大于或等于 60mm。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缆外径的20倍;8.2.8 信号线两端端子的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可靠,电气接触良好;8.2.9 在墙面、天花板走线的各类信

36、号线必须用走线管或走线盒,排放顺直整齐,不得与强电缆线共管。8.2.10 光跳线余长不能超过半米,2M跳线、以太网连接线不能有余长。8.3 电源线要求8.3.1 设备的馈电母线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电源线的布放应排列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8.3.2 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软电缆,直流电缆的直流正为:红色;直流负为:蓝色,机架保护地线选用黄绿色或绿色。8.3.3 电源电缆的连接应采用热缩管保护,连接要牢固可靠,并按设计走线。8.3.4 采用电力电缆的电源馈电母线,应是整条电缆线料,严禁中间接头。馈电母线外皮应完整,芯线对地(或金属隔离层)的绝缘电阻应符合线缆技术要求。8

37、.3.5 电力电缆拐弯应圆滑均匀,铠装电力电缆弯曲半径应12倍电缆外径。塑包电力电缆及其它软电缆的弯曲半径应6倍电缆外径。8.3.6 铜接线端子规格应与所选用的线径一致。铜接线端子的质量应得到保证;切割线缆应用专用断线钳或咔哒钳,不得使用钢锯等易使铜芯散开的切割工具;不得将芯线剪成头细尾粗状;一般不得通过塞铜丝等办法使线径与铜接线端子相吻合。8.3.7 压线钳的模具应与所压的线鼻一致或小半号,至少应压制 2刀;压好的线头不应有露铜,根部应用热缩套管热缩好(最好与线缆同色)。8.3.8 当设备电源引入线孔在机架顶部时,电源线可以沿机架顶上顺直成把布放。电源线两端线鼻子的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

38、、可靠,电气接触良好,电源线两端的颜色标志明确。8.3.9 电源电缆牢固地接在接线端子上,用扎带将电缆和机架扎紧。8.3.10 截面在10平方毫米以下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8.3.11 截面在70平方毫米以下的多股电源线应该加装接线端子,截面超过70平方毫米的电源线宜采用大一号接线端子,其尺寸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用压焊接工具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设备接触部分应平整、牢固。8.4 光缆要求8.4.1 光缆布放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执行。8.4.2 光缆布放后应用尼龙卡带绑扎固定。8.4.3 人/手孔内、进线室、室内/外通道内的光缆/保护光缆用塑料子管应与每块托板之间固定。8.4

39、.4 在电杆两侧,光缆与钢绞线之间固定;引上处单侧固定。8.4.5 光缆在走线架上应与每条横梁之间固定。8.4.6 光缆加强芯应与ODF架之间固定。8.4.7 除光缆成端和接续必要预留的余长外,光缆布放不预留余长。8.5 电调线要求8.5.1 电调线应顺直、整齐,应避免线缆交叉纠缠,下线按顺序。8.5.2 电调线在走线架上应绑扎(或用尼龙缩紧扣卡固),绑扎线扣(或卡固点)松紧适度,扎带扣方向一致。8.5.3 在电调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前,要求有一个“回水弯”,以防止雨水沿着电调线渗进机房。8.5.4 电调线入机房前必须进行有效的防雷接地。8.5.5 电调线原则上不应留余长。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相应

40、的定长电调线,电调线室内部分长度应满足工程操作需要;以便于工程人员拉出电调线在靠近电源插口的地方进行工程操作。8.5.6 每根电调线上应拥有针、孔式两种接头各一个,电机上也相应有针、孔式两种接头,连接时要按照针孔对接的原则执行。接头应注意连接正确并确保连接紧密,避免因接头连接错误或解除不良而导致无法调节;电调线接头应通过专业设备测试,保证正常使用。8.5.7 对于采用驱动电机调节滑动拉杆调节电子下倾形式的,因为拉杆必须通过电机才能拉动和固定,无法使用人工手动方式调节,必须保证电机安装步骤无误。8.5.8 电机安装过程中要避免直接手动调节拉杆后进行安装等不规范操作,以免导致电调仪读取的电子下倾数

41、值与实际下倾刻度数值不符,甚至导致驱动电机卡转、空转或损毁。8.5.9 通过电调仪调整天线下倾到最大值(如10)和最小值(如0),相应地对比电机上的实际刻度读数,应保持一致。8.5.10 电调线电机应通过专业设备测试,保证正常使用。8.5.11 电调线两端应有明确的标识。应有分别针对菊花链连接的基站标识电调线SN和对于直接连接的基站省略电调器SN的标识过程。由于天线厂家对电调器SN的识别方法和长度规定不同,SN序列码宜至少保留16位长度。具体标识要求参见Q/BJT06-201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图24 电调线室内插座实景图9. 天馈系统的安装图示中

42、各部位名称:1、定向天线 2、室外跳线 3、室外走线架 4、馈线固定夹 5、室外接地排 6、馈线密封窗 7、线扣 8、跳线 9、室内走线架 10、馈线 11、天线支架图25 天馈系统示意图9.1 施工前的准备9.1.1 工具:大板手,剪线钳,一字起子,梅花起子,片扳手,活扳手,电工刀,手锯,安全带,安全帽,锉,米尺,钢卷尺,绳子,指南针,角度仪,天馈驻波测试仪。9.1.2 器材:天线,联接电缆,接地套环,馈线,馈线接头,馈线夹板,胶带等。9.1.3 检查天线的支撑结构, 塔结构或屋顶结构是否牢固和符合技术要求。9.1.4 检查天线支撑结构的接地,塔的接地,天线支撑臂的接地(塔的或屋顶的)是否良

43、好。9.1.5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最佳馈线走线路径。9.1.6 实地测量馈线的使用长度。9.1.7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必要时准备(职业)安全防护用品。9.2 天线组装天线组装时应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应在地面上铺上包装纸盒,勿使天线外表面受到损伤和污染;应使用专用安装附件,按生产厂家安装说明书安装牢固,螺丝不能缺少或松动;1/2 室外跳线应先行与天线接好并作好防水包裹绑扎。9.3 天线安装9.3.1 进入现场后,检查天线的支撑结构,塔结构或屋顶结构是否牢固可靠,必要时,应采取张挂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等预防措施,防止人员、工具、材料或其他物体坠落、跌落。9.3.2 在天线安装过程中,如遇五级以上的风或

44、雷雨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9.3.3 天线的架设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间距、方向和位置架设。天线周围净空要求为50100m。天线下沿和天线主瓣方向上楼顶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15。天线底部要高出周围环境5m。9.3.4 天线隔离度应按设计要求(1) 同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满足收发信天线与收发信天线之间隔离度要求。定向天线:同小区两副天线主波束方向水平间距要求为4米(最小不得小于3.5米);不同小区天线间距要求为1米(最小不得小于0.6米);全向天线:天线水平间距大于4.5米。(2) 不同系统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对于900和1800或者900和W系统,两系统尽可能保证小区方向 一致

45、,同小区天线水平隔离间距1 米;天线垂直隔离间距0.5 米。两系统天线尽可能 采用垂直空间隔离,且为保证 GSM1800 基站的覆盖效果,尽可能将 GSM1800 天线置于 GSM900 天线上方。对于1800和W系统尽量采用垂直隔离,天线垂直隔离间距2米。9.3.5 天线的前方不应有阻挡,天线应在避雷针 45的保护范围内。9.3.6 天线抱杆、悬臂及塔体必须紧固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抱杆和悬臂必须防锈抗腐蚀;抱杆位置设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抱杆应垂直地面(左右偏差不超过1度)。9.3.7 天线的方位角天线方位角设定符合系统设计要求,最大允许误差正负方位角正北为度,顺时针方向为正,不取负。用指北

46、针测量,推行直角拐尺法。9.3.8 天线俯仰角设定符合系统设计要求,最大允许误差正负。天线俯角为天线平面相对于铅垂线间的夹角。用坡度仪在天线上取上中下三点的平均值。机械俯角,电调俯角根据设计要求及信息单所给数据读取。图26 天线安装实例(馈线与天线的软跳线处做了绑扎,增高架上的馈线每隔 1 米固定一次,距离均匀)9.3.9 加装美化天线罩的美化罩要安装牢固天线和罩之间应留有天线俯角的可调空间。9.3.10 定向天线安装支撑臂必须垂直、牢固可靠,且有良好的接地。图27 跳线布放美观,弯度适中图28 支撑臂安装示意图9.3.11 天线与抱杆的固定必须使用不锈钢螺栓且螺栓应不小于M8,重要部位应用双螺丝紧固,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影响方位角俯仰角的变移;和抗震要求,抱杆顶端高出天线顶部 20cm,同一系统各天线的高度应保持一致。9.3.12 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距离围墙最高部分应大于50cm。9.4 馈线头制作9.4.1 馈线头应在塔下制作,一般情况下,制作馈线头必须使用专用馈线刀,按馈线头厂家规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