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36621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例文】一体推进“三不腐”体现了创新思维。古人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教育引导、法律制裁都是治理腐败必不可少的,单独强调用政、用刑或者教化的思路并不可取。(中国纪检监察报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哲学意蕴)【典故】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释义】意思是,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赏析】在中国传统社会,德刑并用、

2、礼法融合是一个基本的治国理念。在这一理念中,德治、礼治的重要性往往要大于法律和刑罚,德主刑辅,重礼轻法。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虽然都采用“儒表里法”治国手段,但无论如何,对道德价值的宣讲和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和人际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孔子忽视了政令制度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但德治的理想高于法治的境界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将他以德治国的思想放到现代,然后再与法制制度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其效果当然会更好。就传统的德礼关系而言,礼仪是道德的外在体现,是实现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讲究礼仪是人生境界、道德修养提升的至关重要的表现和标志,只有主动用传统礼仪来严格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才能真正把自己修炼成谦谦君子、有德君子。党员干部要常以“心正,办事公道;手洁,廉洁奉公”约束自己,做到“面对利益不伸手,对下帮助紧握手,见到钱财莫张手,自己工作有一手”,对上不吹吹拍拍,对下不盛气凌人,尤其是心术要正,正正派派做人,清清白白处事,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官,做一个注重德行、以德服人的好干部。【用法】主要适用于党风廉政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法治、制度、纪律等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