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3727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 v2.0.0.doc(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Interface Specification of China Mobile Signaling Monitoring System(Signaling Sharing Platform Part) 版本号:2.0.0-实施-发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目录前 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44.1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44.2接口功能65接口协议85.1SDTP实时通信协议85.1.1消息类型105.1.2消息结构105.1.3连接管理流程115.1.4连接管理消息135.1.5数据通

2、知消息175.1.6数据查询消息185.2WebService接口协议205.2.1WebService信令数据订阅协议205.2.2WebService业务信令数据通知协议265.2.3WebService业务信令数据查询协议275.2.4WebService权限验证议315.2.5WebService指标数据订阅协议345.2.6WebService指标数据通知协议395.2.7WebService MR数据订阅协议395.2.8WebService 历史数据查询协议435.3FTP文件传输协议465.3.1接口说明475.3.2应用场景475.3.3业务信令数据校验文件格式475.3.4

3、指标数据校验文件格式485.3.5校验规则485.3.6FTP文件管理485.3.7MR文件传输接口485.4CDR/TDR信令数据实时共享接口495.4.1CDR/TDR信令数据订阅机制495.5接口要求566数据结构566.1业务信令数据订阅相关数据结构566.1.1日期时间DateTime566.1.2FTP账户信息FtpAccount576.1.3服务端口ServicePort576.1.4FTP下载目录路径FtpPath576.1.5局向信息NetworkElementPair576.1.6位置区标识Lac576.1.7小区标识CellID586.1.8小区标识CellID2586.

4、1.9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sisdn586.1.10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586.1.11信令事件属性信息EventFieldInfo586.1.12信令事件的动作类型EventActionType596.1.13信令事件订阅信息EventInfo596.1.14用户标识UserID606.1.15用户列表UserList606.1.16订阅标识OrderID616.1.17信令事件订阅请求信息OrderInfo616.1.18CDR/TDR订阅请求信息CdrOrderInfo626.1.19MR订阅请求信息MrOrderInfo636.1.20MR订阅信息对MrOrderIDInfo

5、Pair636.1.21订阅标识/定位信息636.1.22MSISDN和IMSI对应关系信息msisdnAndImsi636.1.23小区频点信息 CellInfo636.1.24小区BA1表信息 CellBA1646.1.25小区BA2表信息 CellBA2646.1.26小区参数信息 CellParamInfo646.2业务信令数据相关数据结构656.2.1语音呼叫事件VoiceCall_Event656.2.2切换事件Switch_Event706.2.3开关机事件PowerOnOff_Event726.2.4位置更新事件LocationUpdate_Event736.2.5短信呼叫事件

6、SmsSendRecieve_Event756.2.6漫游事件Roaming_Event786.2.7接入网事件AccessNet_Event806.3CDR/TDR信令数据相关数据结构806.3.1数据包格式816.3.2BSSAP协议826.3.3RANAP协议936.3.4BICC协议1016.3.5ABIS接口CDR1066.3.6多接口关联输出1106.4MSG信令数据相关数据结构1156.4.1数据包格式1156.4.2BSSAP/RANAP协议1196.4.3BICC协议1206.4.4BTSM协议(除MR外的消息)1206.5合成后MR及关键消息输出1226.5.1MR文件结构

7、1226.6指标数据相关数据结构1266.6.1指标代码KpiCode1286.6.2指标信息KpiInfo1286.6.3指标订阅请求信息KpiOrderInfo1286.6.4指标订阅标识-订阅信息对KpiOrderIDInfoPair1297编制历史130附录A 省市编号130A.1. 省编号130A.2. 市编号131附录B WebService结果取值定义143附录C WSDL144C.1 WebService订阅接口的WSDL(包含业务信令事件订阅和指标订阅)144C.2 WebService查询接口的WSDL169附录D CDR/TDR协议编号174附录E CDR/TDR订阅XS

8、D175前 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与其他相关网元设备和应用系统连接的接口标准,以及系统内部需要公开定义的各种接口。本标准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内部使用,为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GSM/3G网络环境。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系统结构、接口协议、业务信令数据共享接口、CDR/TDR信令数据共享接口以及全量信令数据反查接口。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2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3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

9、令共享网关分册4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平台分册5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平台分册6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应用功能平台分册本标准需与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及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B、C、D、E为标准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伟、王姗姗、杨波、武威、贺赢、王宇剑、邢喆、徐夏丰、余立、梁燕萍。

1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与其他相关网元设备和应用系统连接的接口标准,以及系统内部需要公开定义的各种接口,是开展信令监测系统三期建设的技术规范,为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本标准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SM/3G网络环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序号标

11、准编号 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接口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 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4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5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6GSM通信网路由组织与局数据设置原则(第二分册:GSM通信网网元数据设置原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7新业务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8防火墙部署总体技术要求V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9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需求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0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推广阶段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

12、信集团公司11中国移动网管支撑系统总体规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2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3YD/T 1303-2004No.7信令监测系统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4TS 08.08 v8.15.0Mobile-services Switching Centre-Base Station System (MSC-BSS) Interface,Layer 3 Specification3GPP15TS 09.02 v7.14.0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Specification3GPP16TS 44.018Mobil

13、eradiointerfacelayer3specification;RadioResourceControl(RRC)protocol 3GPP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7TS 24.008MobileradiointerfaceLayer3specification;Corenetworkprotocols;Stage33GPP18TS 24.011Point-to-Point(PP)ShortMessageService(SMS)supportonmobileradiointerface3GPP19TS 48.008MobileSwitchingCentre- BaseStatio

14、nSystem (MSC- BSS)interface;Layer3specification3GPP20TS 48.006SignallingtransportmechanismspecificationfortheBaseStationSystem- Mobile- servicesSwitchingCentre(BSS-MSC)interface 3GPP21TS 52.008GSMsubscriberandequipmenttrace3GPP22TS 52.021NetworkManagement(NM)proceduresandmessagesontheA-bisinterface3

15、GPP23TS 49.031BaseStationSystemApplicationPartLCSExtension(BSSAP-LE)3GPP24TS 25.413UTRANIuinterfaceRadioAccessNetworkApplicationPart(RANAP)signalling3GPP25ITU-T Q.752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s for Signalling System No.7 NetworksITU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标准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

16、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 RECOMMENDED,SHOULD。-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AY,OPTIONAL。-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C2119 MUST NOT,SHALL NOT。-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 S

17、HOULD NOT,NOT RECOMMENDED。-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 “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表3-1 词语解释词语解释应用层对获取信令监测系统提供数据的信令应用系统的统称全量信令数据全量信令数据包含了被采集信令链路的全部信令内容CDR/TDR信令数据数据CDR/TDR信令数据是指基于全量信令数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供信令监测类应用使用的呼叫及事务详细记录。MR数据基于MR信令解码合成的MR信息和相关的Abis关键信息(如MR发生的LAC、CI、IMSI等)的详细记录数据。业务信令数据业务信令数据是根据应用的需要对CDR/TDR信令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从中提取出对业务

18、应用所需的信令事件数据,例如:呼叫事件、位置更新事件、漫游事件等指标数据指标数据是根据信令监测系统生成的CDR/TDR或者信令消息统计生成的各类Kpi指标数据,例如:接通率、位置更新成功率等ADApplication Domain,应用层CCCall Control,呼叫控制DDUData Dispatch Unit,数据分发单元DXCDigital Cross Connect,数字交叉设备GRSAPGRS Application Part,漫游欢迎系统应用部分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IEInformation Element,信令

19、消息中的信息单元IPInternet Protocol,IP协议MCIPMobile Cell,小区短信应用部分MMMobility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OMC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系统管理单元RRRadio Resource,无线资源管理SAUSignal Analysis Unit,信令分析单元SCGSignal Collection Gateway,信令采集网关SDTPShar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共享数据传输协议SDUShared Da

20、ta Unit,共享数据单元SMUService Management Unit,业务/服务管理单元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PUSignal Preprocess Unit,信令预处理单元词语解释SUStore Unit,存储单元TAPTest Access Point,测试接入端口CDRCall Detail Record,呼叫详细记录TDRTransaction Detail Record,事务详细记录MSISDNMobile Stat

21、io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umber,移动用户ISDN号码4 接口在网络中的位置4.1 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信令监测系统在架构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信令采集层,由七号信令采集接入设备、IP信令采集接入设备和信令采集网关构成,完成移动通信网信令数据的实时采集,生成全量信令数据并向上传送;第二层为共享层,完成信令消息的解码合成、数据的计算、整理、统计,根据订阅需求生成CDR/TDR信令数据、业务信令数据,合理组织和存储数据,并通过接口对外提供信令数据的共享和传输;第三层为应用层,主要完成信令数据的应用处理、表示和呈现。信令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如图4-1所示。图

22、4-1 信令监测系统架构图信令监测系统从移动通信网中获取原始信令数据,并向应用层(AD)中的应用系统共享所需的数据。移动通信提供共享信令数据来源,监测采集范围包括Mc口、A口、Abis口、LSTP、HSTP、HLR、关口局等网元以及接口,应用系统通过订阅方式从信令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各网元设备的互连可以基于IP、DCN、DDN、X.25、帧中继等方式。信令监测系统包括信令采集接入设备、信令采集网关、汇聚设备、信令共享平台和信令监测应用平台五个部分,其中:l 信令采集接入设备负责采集不同链路的信令数据并传输至信令采集网关。l 信令采集网关接收来自信令采集设备的全量原始信令数据,通过IF1数据通道传

23、输到汇聚设备,汇聚设备对各采集网关上报的全量信令数据汇聚后通过IF1数据通道上报信令共享平台,信令采集网关需通过IF1接口管理通道向信令共享平台上报管理消息,汇聚设备不需要上报管理消息到信令共享平台。汇聚设备的详细功能要求请参见有关规范。l 信令共享平台接收汇聚设备关发送的全量信令数据,并且对全量信令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信令共享平台提供对应用系统的订阅请求处理能力。应用层中信令监测类应用向信令共享平台订阅信令数据,从共享平台接收所需的CDR/TDR信令数据,其它业务系统通过订阅通知方式从共享平台获取所需的业务信令数据,典型的应用系统包括:信令监测系统、小区短信系统、漫游短信欢迎系统、漫游天气预报

24、系统、手机报系统等。BOSS系统为信令共享平台提供基础系统资源配置局数据支持,例如:IMSI与MSISDN的对应关系,基站小区数据、品牌号段数据等。信令监测系统与CM-OSS各子系统通过CM-OSS内部系统互连接口进行数据交互:l 信令监测系统对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提供北向网管接口,为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提供信令监测系统设备的告警、监控信息,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可以向共享平台下发设备状态查询、设备参数配置等网管指令;l 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为信令监测系统提供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信息,作为共享平台的数据支持;l 信令监测系统为综合监控系统提供监测告警数据;l 信令监测系统为综合分析系统

25、提供监测统计数据。信令监测系统与无线网优平台具备交互接口,可为无线网优平台提供全量MR数据,并与网优平台数据投诉模块、日常优化和专题分析间形成联合分析,共同支撑网络总体优化和精细分析。4.2 接口功能本规范重点定义了信令监测系统的共享平台和应用平台之间IF2接口的数据通信机制,以及信令监测系统共享平台与中国移动其他系统的接口要求。图4-2 信令监测系统接口示意图接口功能描述如下:l IF1:信令采集网关与信令共享平台间的接口,主要用于传输全量信令数据(原始信令经IP化后的数据),该接口所采用的协议为SDTP(共享数据传输协议)。l IF2:信令共享平台与应用系统间的接口,主要负责订阅管理及数据

26、通知,具体包括:n IF2-1 业务信令数据订阅管理接口:负责业务信令数据订阅管理,该接口协议为Web Service。可采用HTTP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订阅用户列表较大时,可将文件的URL告知信令共享平台,由信令共享平台通过FTP/SFTP方式从应用系统获取。n IF2-2 业务信令数据通知接口u IF2-2.1 业务信令数据的通知接口,负责向有实时信令数据需求的业务系统发送已订阅的业务信令数据,接口协议为SDTP,可采用TL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u IF2-2.2 业务信令数据的通知接口,信令共享平台可直接向应用系统通知业务信令数据订阅结果。与IF2-2.1功能相同,接口协议为W

27、eb Service,可采用HTTP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u IF2-2.3 业务信令数据文件传送接口,负责向有非实时业务信令数据需求的业务系统发送已订阅的业务信令数据,接口协议为FTP/SFTP。建议精确营销系统、经分系统等通过SDTP或FTP/SFTP协议方式从信令共享平台获取信令数据)。n IF2-3:业务信令数据查询接口,本期负责根据查询请求向应用系统按需报送指定小区当前时间点之前指定时间段内(不超过2小时)的MSISDN和IMSI列表数据,接口协议为WebService。对Abis监测系统,支持根据查询请求向应用系统按需报送小区频点信息、小区BA1信息、小区BA2信息、小区参数信

28、息。n IF2-4:CDR/TDR信令数据通知接口,负责向有CDR/TDR信令数据需求的信令监测系统第三层应用按需传送所订阅的CDR/TDR信令数据,接口协议为SDTP,可采用TL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n IF2-5:全量信令数据反查接口,信令监测类应用系统根据CDR/TDR的标识为输入条件查询该CDR/TDR对应的全量信令数据,接口采用SDTP协议,可采用TL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n IF2-6 指标数据订阅管理接口:负责业务信令数据订阅管理,该接口协议为Web Service。可采用HTTP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订阅用户列表较大时,可将文件的URL告知信令共享平台,由信令共享平

29、台通过FTP/SFTP方式从应用系统获取。n IF2-7 指标数据通知接口u IF2-7.1 指标数据的SDTP通知接口,负责向有实时指标数据需求的业务系统发送已订阅的指标数据,接口协议为SDTP,可采用TL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u IF2-7.2 指标数据的WebService通知接口,信令共享平台可直接向应用系统通知指标数据订阅结果。与IF2-7.1功能相同,接口协议为Web Service,可采用HTTP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u IF2-7.3 指标数据文件传送接口,负责向有非实时指标数据需求的业务系统发送已订阅的指标数据,接口协议为FTP/SFTP。n IF2-8 负责共享平台

30、和应用平台间的MR数据订阅、查询管理,具体包括:u IF2-8.1 MR数据订阅管理接口:负责对经共享平台解码后的MR数据文件的订阅管理,该接口协议为Web Service。可采用HTTP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订阅用户列表较大时,可将文件的URL告知信令共享平台,由信令共享平台通过FTP/SFTP方式从应用系统获取。u IF2-8.2 MR数据文件传送接口,订阅成功后,共享平台返回文件的URL,通过该接口将合成后的MR文件传送到应用层。接口协议为FTP/SFTP。u IF2-8.3 全量MR信令反查接口:共享平台根据应用层请求,以CDR/TDR的标识为输入条件查询该CDR/TDR对应的全量

31、MR信令数据,接口采用SDTP协议,可采用TLS方式保证信息传输安全性。n IF2-9:历史数据查询接口,负责对共享平台存储的历史信令数据进行反查,支持反查的历史数据包括:CDR/TDR信令数据、业务信令数据、MR数据及指标数据四类型。接口协议为WebService。l IF3:信令共享平台与BOSS间的接口,用于BOSS系统为平台提供基础的系统资源配置支持,例如:IMSI与MSISDN的对应关系数据等,提供数据的结构形式为FTP文件传送。l IF4:信令共享平台与CM-OSS系统内部互联接口,涉及的子系统主要包括:n IF4-1:与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中心的接口,为网管监控平台提供提供信令监

32、测系统设备的告警、监控信息,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中心可以向平台下发设备状态查询、设备参数配置等网管指令,接口要求参见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需求规范及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推广阶段技术规范。n IF4-2:与资源管理系统接口,用于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为信令监测系统提供全网的资源配置信息,如BSC、BTS、CELL的详细信息,同步系统内部的基础数据,接口要求参考中国移动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话务网管接口分册n IF4-3:与综合监控系统的接口,信令共享平台为综合监控系统提供基于监测信令的告警数据。n IF4-4:与综合分析系统的接口,信令共享平台根据综合分析系统需求,为综合分析系统提供监测

33、信令的统计数据。l IF5:应用平台与网优平台的接口,为网优平台的优化结果和投诉系统提供精细化网络分析支撑,另一方面,将本平台分析结果输出网优平台专题,辅助快速定位网络问题。包括与投诉管理模块的接口,与日常优化和专题分析的接口,满足网优平台接口要求。5 接口协议5.1 SDTP实时通信协议SDTP为实时数据共享传输协议。该协议是信令采集网关(SCG)与信令共享平台之间的接口传输协议,也是信令共享平台和应用层(AD)中部分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传输协议。其传输特点是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要求高,过程简单,不需要握手鉴权过程。SDTP实时数据共享传输协议应用于以下各层:l 信令采集网关(SCG)将采集到

34、的原始信令数据封装后传送到信令共享平台;l 信令共享平台根据订阅请求对全量信令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应用系统所需的业务信令数据、CDR/TDR数据或全量信令数据,并传送到应用系统;共享数据传输协议(SDTP)以TCP/IP作为底层通信承载,具体协议结构如下图所示:图5-1 信令数据传输协议栈协议栈分为3层,分别为承载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承载层为IP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传输层(SDTP+TCP)为上层应用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应用层封装适合于各应用系统的原始信令数据、业务信令数据、CDR/TDR数据。信令共享平台通过SDTP协议适配各应用系统所需的特定协议。图5-2 SDTP

35、协议栈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接受方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长连接方式:l 通信双方以Client-Server方式建立TCP连接,用于双方信息的交互。其中:在信令共享平台与应用系统的连接中,请求的发起方作为连接的客户端;在信令共享平台与信令采集网关的连接中,信令共享平台作为连接的服务端,信令采集网关作为连接的客户端。l 当连接断开后,客户端以反复重试的方式连接服务端。l 在一个连接上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在连接保持期间,如果没有数据包发送,由客户端发送链路检测,服务器端发送应答消息以维持此连接。当信道上没有数据传输时,客户端应每隔时间C发送链路检测包以维持此连接,当链路检测包发出超过时间T后未收到

36、响应,应立即再发送链路检测包,再连续发送N-1次后仍未得到响应则断开此连接。参数C、T、N可灵活配置,现阶段建议取值为:C=3分钟,T=60秒,N=3。l 数据提供点与数据订阅点之间的消息发送后等待T秒后未收到响应,应立即重发,再连续发送N-1次后仍未得到响应则停发。现阶段建议取值为:T=60秒,N=3。l 消息采用并发方式发送,加以滑动窗口流量控制,窗口大小参数W可配置,现阶段建议为16,即接收方在应答前一次收到的消息最多不超过16条。l 信令共享平台需支持应用系统与接入模块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l 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建议在应用系统和信令共享平台间采用链路安全机制(如TLS、VPN等方式),

37、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开启。信令采集网关与信令共享平台间基于SDTP传输全量信令数据时,SDTP层的重传机制和滑动窗口控制机制为可选,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实现机制需保持一致。5.1.1 消息类型信令监测系统共享层与应用层间SDTP协议的消息类型定义如下表所示:表5-1 消息类型定义消息名MessageType值说明verNego_Req0x0001版本协商请求verNego_Resp0x8001版本协商应答linkAuth_Req0x0002鉴权请求linkAuth_Resp0x8002鉴权响应linkCheck_Req0x0003链路检测请求linkCheck_Resp0x8003链路检测应答l

38、inkRel_Req0x0004连接释放请求linkRel_Resp0x8004连接释放应答notifyEventData_Req0x0006业务信令数据通知请求notifyEventData_Resp0x8006业务信令数据通知应答notifyCDR/TDRData_Req0x0007CDR/TDR信令数据通知请求notifyCDR/TDRData_Resp0x8007CDR/TDR信令数据通知应答notifyKpiData_Req0x0008Kpi指标数据通知请求notifyKpiData_Resp0x8008Kpi指标数据通知应答querySignalingData_Req0x000B全

39、量信令数据反查请求querySignalingData_Resp0x800B全量信令数据反查应答queryMrData_Req0x000C全量MR数据反查请求queryMrData_Resp0x800C全量MR数据反查应答5.1.2 消息结构SDTP消息结构如下所示:表5-2 SDTP消息结构项目说明Message Header消息头(所有消息公共包头)Message Body消息体,即各类参数消息头(Message Header)的包含如下字段:(对SDTP接口,下述所有字段必填)表5-3 消息头字段名字节数类型描述TotalLength2Unsigned Integer消息总长度(含消息头

40、及消息体)MessageType2Unsigned Integer消息类型字段名字节数类型描述SequenceId4Unsigned Integer交互的流水号,顺序累加,步长为1,循环使用(一个交互的一对请求和应答消息的流水号必须相同)TotalContents1Unsigned Integer消息体中的事件数量(最多40条)若考虑实时性要求,可每次只填一个事件5.1.3 连接管理流程使用SDTP协议通信时,遵照本章的消息交互流程。消息交互的基本流程分为:版本协商,鉴权请求,数据传输,链路检测,连接终止。客户端侧应支持对链路检测周期的灵活设定. SDTP协议连接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图5-3

41、SDTP数据传输协议流程SDTP连接建立和通信流程说明如下:(1) 请求的发起方作为客户端向服务端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建立TCP长连接;(2) 客户端发起版本协商流程,若协商失败,则转(7)拆除连接;(3)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链路鉴权请求(使用信令共享平台与各应用系统间协商好的共享密钥),若服务端鉴权失败,则转(7)拆除连接;(4) 请求的发起方发送数据,接收方收到数据并处理后回复处理结果;(5) 在连接保持期间,如果没有数据包发送,客户端发送链路检测/应答包以维持此连接;若发现链路断开,则转(7)拆除连接;(6) 通信完成后,客户端主动发起链路释放请求;(7) 双方均可拆除该连接;5.1.4

42、 连接管理消息5.1.4.1 版本协商verNego5.1.4.1.1 请求版本协商请求,用于在连接的鉴权通过后,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协商通信协议版本的信息,由连接的建立方主动发起协议版本协商。参数定义如下:表5-4 参数定义字段名字节数类型描述Version1Unsigned Integer协议的主版本号SubVersion1Unsigned Integer协议的子版本号版本协商的发起方从自身支持的最高版本开始协商,高版本协商失败后再协商低版本。5.1.4.1.2 应答版本协商应答,用于返回版本信息的核对结果,参数定义如下:表5-5 参数定义字段名字节数类型描述Result1Unsigned I

43、nteger返回原因值。协议协商的结果,各个值代表意义如下:1: 版本协商通过。2: 版本过高。3: 版本过低。5.1.4.2 链路认证linkAuth5.1.4.2.1 请求连接鉴权请求,参数定义如下:表5-6 参数定义字段名字节数类型描述LoginID12String账户ID。应用系统的用户标识,可以唯一表示具体的应用系统。l 应用系统向信令共享平台发起信令数据订阅请求时,使用应用系统的平台标识(采用新业务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中定义的业务平台(设备)编码)l 信令共享平台向应用系统发起已订阅信令数据通知请求时,使用共享平台分配给应用系统的账号字段名字节数类型描述Digest16String用于

44、鉴别源用户。其值通过单向MD5 Hash计算得出。当对端用相同方式加密之后与接收Digest值比较,如果计算出来的值相同,则通过校验,否则出错。MD5计算方法:Digest =MD5(LoginID+MD5(shared secret)+Timestamp+”rand=”+RAND)其中Shared secret为与LoginID对应的账户密码,由认证双方实体事先商定;LoginID为:本消息带的LoginID字段,12字节,不足12字节以空格“ ”补齐。Timestamp为本消息带的Timestamp字段数值,单位为秒(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起至当前的偏移总秒数)举例说明:客户端的LoginID = “user ”shared secret=“passwd”Timestamp=1289959463RAND=99则MD5(shared sec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