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与统一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样性与统一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样修幺佞一修现在人们都晓得多样化是大趋势,可是有些人在认识上陷于表面而不深入,笼统而不具体,片面而不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多样性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万物,万物,不管有多少万,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物”。因此,多样性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用说,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统一性。多样性不是碎片化,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必然要求笛子独奏、钢琴独奏不需要现场指挥。交响乐不能没有指挥。交响乐的指挥其名气要比第一提琴手大得多。我多次进过音乐学院调研,最怕他们在课余时间各弹各的调,各唱各的曲,那噪音简直让人受不了。统一性就是有序性。几百人的仪仗队叫人越看越想看,那是因为有人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九龙治水也
2、好,八龙治水也罢,群龙不能无首。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比乐队、仪仗队、龙治水更复杂。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体,血缘、姻缘、地缘,如今还要加个网缘,都需要统起来。三军不可无帅也,无序则乱,不统一是一盘散沙。对国家来讲,无序是内乱、内战。不是吗?现在我们还能不时地听到某些国家内战的枪炮声。英国的“脱欧”之所以变成“拖欧”,原因之一是各行其是,指挥不统一。多样性是统一性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统一性是多样性的融合体、黏合剂、压舱石,统一性是多样性的轴心与灵魂。统一性是社会安定、团结、和谐、创新、发展的必须。多样性与统一性有机结合,朋友遍天下,无往而不胜。统一不是泯灭多样,而是尊重多样,包容多
3、样统一不是为了减少多样,更不是泯灭多样,恰恰相反,是尊重多样,包容多样,保护多样,促进更加多样。多样是差异,差异是矛盾,矛盾是取之不竭的动力。多样本身就是平衡,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的平衡。在多样基础上的统一,统一才高贵,才有价值。统一是统一于规则,用规则统一,用体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规则来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统一是群言堂,不是“一言堂”。统一是广开言论,不是堵塞言路。统一,大统一,说穿了是统一于大海,统一到不拒涓涓细流,能纳百川的“大海”。统一是为多样提供更加出彩的大舞台。“多样一统一-T更多样一再统一-再更加多样”,以至无穷,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这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多样统一律”。要充
4、分认识多样性的二重性现在有些人在谈论多样性时,多少有点“走直线”的毛病,只说“利”不谈“弊:尽管利大于弊,也不能不言弊。多样化是美丽,是财富,但要看到美中有不足,富中有贫困。全球化是大趋势,但是在全球化中有“逆全球化:在逆者中,有不少是优胜劣败中的败者。败者也是人。看透了这类逆者,就要重视对败者、弱者的培植、安置,使其少逆、不逆。网络化是大趋势,但是在网络化中有黑客,在“全民大播送”中难免有侵权者,难免有网络犯罪,难免有“网络病”。这就要求重视立法,立网络法。人工智能在经济中的比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但是要注意消除发生在一些人身上的人工智能恐惧症。面对恐惧症,要讲清楚“无人工,不智能”的
5、道理,讲清楚“智能”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手机是好东西。但是司机抱着手机开车有多危险!学生成天抱着手机不听老师上课怎么办?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处理好多样性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需要立规限制手机乱用。新阶层对国家富强做出很大贡献,但内部差异很大、利益需求和诉求内容也参差不齐。这都需要协调,求出最大公约数。为了增进统一性的科学性,要坚持“两点论”,不能只看正面,不看负面。包括最动听的“交流”“对话”,在交流中别忘了会有“交锋”,在对话中会有“对抗”。高超的“统一论者”要闻“负”则喜,敢于正视、乐于善于应对负面的挑战。为了求同而允许有人发出不同声音,允许有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从而让对策、预案更严密,形
6、成正向良性循环。“水至清则无鱼二物极必反,不研究负面,说得轻一点是不全面,说得重一点是不爱护多样性的美丽,不保护统一性的可贵。多样性就是差异性。有差异方有比较与鉴别,方有择优与互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包容多样而不丧失主导。为了寻找、放大统一性,在处理国际问题上,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共同生活在地表上的水圈、气圈、生物圈中,怎么看命运都应当是共同的。可是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国与国之间有友好的,也有敌对的。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是为国为民的,也有国家的领导人是坑害百姓的。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也具有差异性、多样性,要区别对待。对他们的人格和他们在他们国家的领导地位要尊重,但是也要看到他们中有口是心非、出尔反尔的,有对别国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还有公然干涉他国内政的。对一个国家有不同的评价是正常的,但不是没有是非可分的。有的国际问题评论家在评论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赞”其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评论家是“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不得不帮人家隐恶扬善。评论国际问题也少不了“两点论”,要区别官与民,要坚信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是好的,包括大量社会团体也是好的。大官可能是小人,而小百姓则可能是大人。因此我们千方百计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