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43049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扩音装置的设计.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遥控技术开始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遥控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享受,电动常见的遥控电路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声控、光控、无线电遥控、红外遥控等等。红外遥控接收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遥控发射器发来的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放大、限幅、检波、整形,形成遥控指令脉冲,输出至遥控微处理器。本设计使用通用的红外遥控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并转换成电平信号。STC12C2052单片机作为遥控微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并完成遥控器的命令要求,红外遥控模块的作用是接收红外接收头传来的,遥控器发出的指令,并输出指令控制X9511数字电位器阻值大小达到控制音频信号输出

2、信号电压,从而控制功率放大器信号放大倍数控制扬声器输出音量。关键词 单片机 微处理器 红外遥控 扬声器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beginning more and more into peoples vision, these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to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and enjoyment, General Electric common r

3、emote control circuit has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voice, light control, radio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and so o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receivers main function is to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er from the infrared signal into electrical signal, and amplification, limiting, detection

4、, plastic, form the remote control instruction pulse, the output to remote microprocessor. STC12C2052 SCM as a remote microprocessor and command requirements and complete remote control of the signal received, role of infrared remote-control module is receiving from the IR receiver, remote control i

5、ssued directives, directive controls the size X9511 digital potentiometer resistance and output to control the audio signal output signal voltage, sig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 to control power amplifier speaker output volume.Keywords SCM Microprocess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peaker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遥控

6、技术种类11.2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21.3 设计思想21.4 本章小结3第2章 元器件选择42.1 STC12C2052单片机42.2 X9511按键式非易失性电位器152.3 TEA2025双声道功率放大集成电路182.4 LM7805三端稳压器212.5 MAX232222.6 红外收发装置242.7 本章小结25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263.1 硬件设计方框图263.2 红外遥控模块263.3 音频信号输入模块273.4 功率放大模块283.5 电源模块293.6 程序烧写模块303.7 本章小结30第4章 软件设计及装置调试314.1 Cx51程序314.2 红外遥控系

7、统的编码324.3 软件设计思想及流程344.4 硬件系统调试364.5 本章小结36结 论37参 考 文 献38附录1 (系统原理图)39附录2 (程序代码)40第1章 绪论1.1 遥控技术种类电动常见的遥控电路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声控、光控、无线电遥控、红外遥控等等。 1、声控方式声控就是用声音去控制对象动作,一般采用驻极体话筒或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元件来拾取声音,通过电路放大驱动后级电子开关动作。为防止外界音频干扰,可以采用超声波控制,但也有故意选用声频来进行控制的,比如用小孩发出的声音频率去控制声控玩具娃娃的哭笑动作等。2、光控方式简单的单通道光控电路是利用光敏管受光以后内阻发生变化使电

8、子开关的状态发生变化,传感器有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电阻、光敏电池等等(早期生产的玻璃壳封装晶体管,刮掉外面黑色遮光油漆后就是一个不错的光敏管。)。这个光源既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红外线等不可见光源,不同的光敏元件有着不同的光谱。复杂一些的光控电路则能够完成多通道开关或模拟量变化控制,应用极其广泛,可以说家家都有。因为带遥控的电视机、功放音响、VCD录像机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都是利用红外线光源进行遥控的典例。现在有许多居民楼的走廊照明灯都采用了光控与声控相结合的电路,利用路过的人发出的脚步声、谈话声或其他声音去触发照明灯的声控电子开关,用光控电路使得照明灯在白天自动关闭停止响应。 3、无线

9、电遥控方式无线电遥控电路比起声控或光控电路复杂多了,但控制距离也更远是它的主要特点,光控、声控电路一般仅有几米到十几米的作用距离,而无线电遥控视不同的应用场合近可以是零点几米,远则可以超越地球到达太空!它由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2部分组成,当接收机收到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以后驱动电子开关电路工作。所以它的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必须是完全相同的。根据其发射的高频波形有等幅、调幅、调频、数字脉冲发射机,根据其控制的开关数目有单通道遥控和多通道遥控等。但是无线电遥控电路的重点就是抗干扰和稳定性问题,所以电路里为了安全可能会设置了许多的附加电路成本高。1.2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在半导体设计潮流

10、走向轻薄短小之际,不仅半导体组件本身的封装要小,整个模块的尺寸也变成决定系统客户接受与否的关键规格。全球音视频领域的数字化浪潮以及人们对音视频设备节能环保的要求,迫使人们尽快研究开发高效、节能、易于与数字化设备接口的音频功率放大器。D类数字音频放大器2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D类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将输入模拟音频信号或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数字信息变换成PWM(脉冲宽度调制)或PDM(脉冲密度调StJ)的脉冲信号,然后用PWM或PDM的脉冲信号去控制大功率开关器件通/断音频功率放大器,也称为开关放大器。由于其开关管工作于开关状态,因此具有高效率

11、、低功耗等优点。目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在移动电话、平面电视、LCD显示器以及各种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游戏设备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手机、PDA、MP3Player等应用中,以D类取代AB类放大器的趋势便已相当明了。数字音频功放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被提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进展一直较慢。1983年,MBSandier等学者提出了D类放大的PCM数字音频功放的基本结构,主要技术要点是如何把PCM信号变成PWM。1999年意大利POWERSOFT公司推出了数字音频功放的商业产品,从此,第4代音频功率放大器一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进入了工程应用领域,并获得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认

12、可,市场日益扩大,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1.3 设计思想使用通用的红外遥控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信号并转换成电平信号。STC12C2052单片机作为遥控微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并完成遥控器的命令要求,通过控制X9511数字电位器阻值大小达到控制音频信号输出信号电压,从而控制功率放大器信号放大倍数控制扬声器输出音量。1.4 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选择红外遥控技术意义,以及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引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接着叙述了本课题的主要设计思想和所选择的主要电子器件,为下面章节对遥控扩音系统的设计和研究作好准备。第2章 元器件选择2.1 ST

13、C12C2052单片机STC12C2052系列单片机是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兼容8051内核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全新的流水线/精简指令集结构,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STC12C2052特点:(1)增强型8051CPU,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2)工作电压:5.5V3.5V(5V单片机)/3.8V2.2V(3V单片机);(3)工作频率范围:0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42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MHz;(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512/1K/2K/3K/4K/5K字节;(5)片上集成256节RAM;(6)通用I/O口(

14、15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得超过55mA;(7)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可通过串口随着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8)EEPROM功能;(9)看门狗;(10)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11)时钟源:外部高精度晶体/时钟,内部R/C振荡器用户在下载用户程序时,可选择是使用内部R/C振荡器还是外部晶体/时钟。常温下内部R/C振荡器频率为:5.65MHz5.95MHz精度要求不高

15、时,可选择使用内部时钟,但因为有制造误差和温漂,应认为是4MHz8MHz;(12)共6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3)外部中断2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Power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14)PWM(2路)/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15)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由于STC12系列是高速的8051,也可再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串口;(16)SPI同步通信口,主模式/从模式;(17)工作温度范围:075/-4085;I/O口配置:STC12C2052系列单片机5其所有I/O口均可由软件配置成4种工作类型之一,如下表所示。4种类型分别为:准双向口(标准8051输出模式)、

16、推挽输出、仅为输入(高阻)或开漏输出功能。每个口由2个控制寄存器中的相应位控制每个引脚工作类型。STC12C2052系列单片机上电复位后为准双向口(标准805输出模式)模式。1、I/O口工作类型设定表2-1 P3口设定P3M07:0P3M17:0I/O口模式00准双向口01推挽输出10仅为输入11开漏输出表2-2 P1口设定P1M07:0P1M17:0I/O口模式00准双向口01推挽输出10仅为输入11开漏输出(1)准双向口输出配制准双向口输出类型可用做输出和输入功能而不需要重新配制口线输出状态。这是因为口线输出为1时驱动能力很弱,允许外部电源装置将其拉底。当引脚输出为底时,他的驱动能力很强,

17、可吸收相当大的电流。准双向口有3个上拉晶体管适应不同的需要。在3个上拉晶体管中,有1个上拉晶体管称为“弱上拉”当口线寄存器为1且引脚本身也为1时打开。此上拉提供基本驱动电流使准双向口输出为1。如果一个引脚输出为1而由外部装置下拉到低时,弱上拉关闭而“极弱上拉”维持开状态,为了把这个引脚强拉为低,外部装置必须有足够的灌电流能力使引脚上的电压降到门槛电压以下。第2个上拉晶体管,称为“极弱上拉”,当口线锁存为1十打开。当引脚悬空时,这个极弱上拉源产生很弱的上拉电流将引脚上拉为高电平。第3个上拉晶体管称为“强上拉”。当口线锁存器由0到1跳变时,这个上拉用来加快准双向口由逻辑0到逻辑1转换。当发生这种情

18、况时,强上拉打开约2个机器周期以使引脚能够迅速地上拉到高电平。准双向口输出如图2-1所示。图2-1 准双向口输出(2)开漏输出配制当口线锁存器为0时,开漏输出关闭所有上拉晶体管。当作为一个逻辑输出时,这种配制方式必须有外部上拉,一般通过电阻外接到VDD。这种方式的下拉与准双向口相同。开漏端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输出口线配制如图2-2所所示。图2-2 输出口线配制(3)仅为输入(高阻)配制输入配制如图2-3所示。输入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图2-3 高阻配制(4)推挽输出配制推挽输出配制的下拉结构与开漏输出以及准双向口的下拉结构相同,当锁存器为1时提

19、供持续的强上拉。推挽模式一般用于需要更大驱动电流饿情况。推挽引脚配制如图2-4所示。图2-4 推挽引脚配制2、看门狗应用表2-3 看门狗工作寄存器地址76543210E1HWDT_FLAG-EN_WDTCLR_WDTIDLE_WDTPS2PS1PS0WDT_FLAG:看门狗溢出标志位,当溢出时,该位由硬件置1,可用软件将其清0。EN_WDT:看门狗允许位,当设置为“1”时,看门狗启动。CLR_WDT:看门狗清“0”位,当设为“1”时,看门狗将重新计数。硬件将自动清“0”此位。IDLE_WDT:看门狗“IDLE”模式位,当设置为“1”时,看门狗定时器在“空闲模式”计数,当清“0”该位时,看门狗定

20、时器在“空闲模式”时不计数。PS2,PS1,PS0:看门狗定时器预分频值,如表2-4所示。表2-4 看门狗定时器分频值PS2PS1PS0预分频时值000239.3mS001478.6mS0108157.3mS01116314.6mS10032629.1mS101641.25S1101282.5S1112565S3、PCON寄存器的高级应用表2-5 PCON寄存器地址7654321087hSMODSMOD0LVDFPOFGF1GF0PDIDLPOF:上电复位标志位,单片机停电后,上电复位标志位为1,可由软件清0。PD:将其置1时,进入Power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模式唤醒。进

21、入掉电模式时,外部时钟停振,CPU、定时器、串行口全部停止工作,只有外部中断继续工作。IDL:将其置1时,进入IDLE模式(空闲),除CPU不工作外,其余仍继续工作。4、定时器的使用(1)定时器0和1定时和计数功能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控制位C/T进行选择,TMOD寄存器的各位信息如下表所列。可以看出,2个定时/计数器有4种操作模式,通过TMOD的M1和M0选择。2个定时/计数器的模式0、1和2都相同,模式3不同,各模式下的功能如下所述。寄存器TMOD各位的功能描述地址7654321089hGATEC/M1M0GATEM1M0表2-6 TMOD寄存器GATE:TMOD.7控制定时器1,置1

22、时只有在INT1脚为高及TR1控制位置1时才可达开定时器/计数器1。TMOD.3控制定时器0,置1时只有在INT0脚为高及TR0控制位置1时才可打开定时器/计数器0。C/T:TMOD.6控制定时器1用作定时器或计数器,清零则用作定时器(从内部系统时钟输入),置1用作计数器(从T1/P3.5脚输入)。TMOD.2控制定时器0用作定时器或计数器,清零则用作定时器(从内部系统时钟输入),置1用作计数器(从T0/P3.4脚输入)。TMOD.5/TMOD.4定时器/计数器1模式选择,如表2-7所示。表2-7 定时器计数器1M1M0定时器/计数器1模式0013位定时器/计数器,兼容8048定时器模式,TL

23、1只用低5位参与分频,TH1整个8位全用0116位定时器/计数器,TL1、TH1全用108位自动重装载定时器,当溢出时将TH1存放的值自动重装入TL111定时器/计数器1此时无效(停止计数)TMOD.1/TMOD.0定时器/计数器0模式选择,如表2-8所示。表2-8 定时器/计数器2M1M0定时器/计数器0模式0013位定时器/计数器,兼容8048定时器模式,TL0只用低5位参与分频,TH0整个8位全用。0116位定时器/计数器,TL0、TH0全用108位自动重装载定时器,当溢出时将TH0存放的值自动重装入TL0。11定时器0此时作为双8位定时器/计数器。TL0作为一个8位定时器/计数器,通过

24、标准定时器0的控制位控制。TH0仅作为一个8位定时器,由定时器1的控制位控制。(2)模式0将定时器设置成模式0时类似8048定时器,即8位计数器带32分频的预分频器。下图所示为模式0工作方式。此模式下,定时器配置为13位的计数器,由TLn的低5位和THn的8位所构成。TLn低5位溢出向THn进位,THn计数溢出置位TCON中的溢出标志位TFn(n=0,1)。GATE=0时,如TRn=1,则定时器计数。GATE=1时,允许由外部输入INT1控制定时器1,INT0控制定时器0,这样可实现脉宽测量。TRn为TCON寄存器内的控制位,TCON寄存器各位的具体功能描述见TCON寄存器各位的具体功能描述表

25、。图2-5 定时器/计数器0和定时器/计数器1的模式0寄存器TCON各位的功能描述,如表2-9所示。表2-9 TCON寄存器地址7654321088HTF1TR1TF0TR0IE1IT1IE0IT0TF1:定时器/计数器1溢出标志位。当T1被允许计数后,T1从初值开始加1计数,最高位产生溢出时,置“1”TF1,并向CPU请求中断,当CPU响应时,由硬件清“0”TF1,TF1也可以由程序查询或清“0”。TR1:定时器T1的运行控制位。该位由软件置位和清零。当GATE(TMOD.7)=0,TR1=1时就允许T1开始计数,TR1=0时禁止T1计数。当GATE(TMOD.7)=1,TR1=1且INT1

26、输入高电平时,才允许T1计数。TF0:定时器/计数器0溢出标志位。当T0被允许计数后,T0从初值开始加1计数,最高位产生溢出时,置“1”TF0,并向CPU请求中断,当CPU响应时,由硬件清“0”TF0,TF0也可以由程序查询或清“0”。TR0:定时器T0的运行控制位。该位由软件置位和清零。当GATE(TMOD.3)=0,TR0=1时就允许T0开始计数,TR1=0时禁止T0计数。当GATE(TMOD.3)=1,TR0=1且INT0输入高电平时,才允许T0计数。IE1:外部中断1中断请求标志位。当主机响应中断转向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时,由内部硬件自动将IE1位清0。IT1: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

27、IT1=0时,外部中断1为低电平触发方式,当INT1(P3.3)输入低电平时,置位IE1。采用低电平触发方式时,外部中断源(输入到INT1)必须保持低电平有效,直到该中断被CPU响应,同时在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之前,外部中断源必须被清除(P3.3要变高),否则将产生另一次中断。当IT1=1时,则外部中断1(INT1)端口由“1”“0”下降沿跳变,激活中断请求标志位IE1,向主机请求中断处理。IE0:外部中断0中断请求标志位。当主机响应中断转向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时,由内部硬件自动将IE0位清0。IT0: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IT0=0时,外部中断0为低电平触发方式,当INT0(P3.2)输入

28、低电平时,置位IE0。采用低电平触发方式时,外部中断源(输入到INT0)必须保持低电平有效,直到该中断被CPU响应,同时在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之前,外部中断源必须被清除(P3.2要变高),否则将产生另一次中断。当IT0=1时,则外部中断0(INT0)端口由“1”“0”下降沿跳变,激活中断请求标志位IE1,向主机请求中断处理。(2)模式1模式1除了使用了THn及TLn全部16位外,其他与模式0完全相同。图2-6 定时器/计数器0和定时器/计数器1的模式1(3)模式2此模式下定时器/计数器0和1作为可自动重装载的8位计数器(TLn),如图2-7所示。TLn的溢出不仅置位TFn,而且将THn内容重新

29、装入TLn,THn内容由软件预置,重装时THn内容不变。模式2的操作对于定时器0及定时器1是相同的。图2-7 定时器/计数器0和1的模式2(4)模式3对定时器1,在模式3时,定时器1停止计数,效果与将TR1设置为0相同。对定时器0,此模式下定时器0的TL0及TH0作为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图2-8为模式3时的定时器0逻辑图。TL0占用定时器0的控制位:C/T、GATE、TR0、INT0及TF0。TH0限定为定时器功能(计数器周期),占用定时器1的TR1及TF1。此时,TH0控制定时器1中断。模式3是为了增加一个附加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而提供的,使单片机具有三个定时器/计数器。模式3只适用于定时

30、器/计数器0,定时器T1处于模式3时相当于TR1=0,停止计数(此时T1可用来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而T0可作为两个定时器用。图2-8 定时/计数器0的模式35、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定时/计数器的实时性定时/计数器启动计数后,当计满回0溢出向主机请求中断处理,由内部硬件自动进行。但从回0溢出请求中断到主机响应中断并作出处理存在时间延迟,且这种延时随中断请求时的现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需延时3个机器周期以上,这就给实时处理带来误差。大多数应用场合可忽略不计,但对某些要求实时性苛刻的场合,应采用补偿措施。这种由中断响应引起的时间延时,对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方式0或1而言有两种含义

31、:一是由于中断响应延时而引起的实时处理的误差;二是如需多次且连续不间断地定时/计数,由于中断响应延时,则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再置计数初值时已延误了若干个计数值而引起误差,特别是用于定时就更明显例如选用定时方式1设置系统时钟,由于上述原因就会产生实时误差。这种场合应采用动态补偿办法以减少系统始终误差。所谓动态补偿,即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对THx、TLx重新置计数初值时,应将THx、TLx从回0溢出又重新从0开始继续计数的值读出,并补偿到原计数初值中去进行重新设置。可考虑如下补偿方法:CLRE A ;禁止中断MOV A,TLx ;读TLx中已计数值ADD A,#LOW ;LOW为原低字节计数初值MOV T

32、Lx,A ;设置低字节计数初值MOV A,#HIGH ;原高字节计数初值送AADDC A,THx ;高字节计数初值补偿MOV THx,A ;置高字节计数初值SETB EA ;开中断(2)动态读取运行中的计数值在动态读取运行中的定时/计数器的计数值时,如果不加注意,就可能出错。这是因为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同时读取THx和TLx中的计数值。比如,先读TLx后读THx,因为定时/计数器处于运行状态,在读TLx时尚未产生向THx进位,而在读THx前已产生进位,这时读得的THx就不对了;同样,先读THx后读TLx也可能出错。一种可避免读错的方法是:先读THx,后读TLx,将两次读得的THx进行比较,若两次读

33、得的值相等,则可确定读的值是正确的,否则重复上述过程,重复读得的值一般不会再错。此法的软件编程如下:RDTM:MOV A,THx ;读取THx存A中MOV R0,TLx ;读取TLx存R0中CJNE A,THx,RDTM ;比较两次THx值,若相等,则读得的值正确,程序往下执行,否则重读MOV R1,A ;将THx存于R1中2.2 X9511按键式非易失性电位器数字电位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数模转换器(DAC),但模拟量输出不是电压或电流,而是电阻或电阻比率,所以又称RDAC。它通过控制场效应管开关切换阶梯电阻,是一种数控电路元件可变电阻器或无缓冲器的电位器。数字电位器以其调节准确方便、使用

34、寿命长、受物理环境影响小、性能稳定无噪、抗震动、尺寸小、具有可编程能力等特点,已在电子工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电位器将取代机械电位器,其调节更精密,能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节省空间、易于装配和调试,其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数字电位器是可用数字信号控制电位器滑动端位置的新型器件,分为按钮控制和串行信号控制两种。下面简要介绍非易失性按钮控制数字电位器X9511的基本原理。X9511是数字电位器中一种具有按钮控制,线性电阻递变输出特点的产品,内部包含了31个电阻单元,抽头数32,即32档输出滑动端,采用5V端电压,滑动端由输入到PU、PD引脚的负脉冲控制它向VH或VL端滑动,滑动端位置可以被存

35、储,在非易失性的存储器EEPROM中,上电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基本应用如图2-9(图中为X9511掉电自动存储滑动端位置的接法)。图2-9 掉电自动存储电路1、管脚功能X9511具有8引脚DIP、SOIC两种封装形式,如图2-10所示。图2-10 X9511元件封装图VH、VL:高电压端及低电压端,高、低电压端等效于一个机械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VW:滑动端,相当于机械电位器的可移动端,滑动端的串联电阻(电子开关的导通电阻)典型值为40。PU:加计数输入端,具有去抖动功能,内部接有上拉电阻,平时能够保持PU端为高电平。当PU端输入低电平时,内部计数器开始执行加计数,滑动输出端向上移动,V

36、L与VW之间的电阻增大,VH与VW之间的电阻减小。因为内部具有去抖动功能,所以输入低电平的时间必须大于40ms才算有效。输入低电平的时间大于40ms而小于1s时,以慢速方式计数,每250ms加1。输入低电平的时间超过1s时,在超出1s的时间范围内,以快速方式计数,每50ms加1。PD:减计数输入端,同PU输入端一样,具有去抖动功能,内部接有上拉电阻,平时能够保持PD端为高电平。当PD端输入低电平时,内部计数器开始执行减计数,滑动输出端向下移动,VL与VW之间的电阻减小,VH与VW之间的电阻增大。慢速计数方式和快速计数方式的特点与PU输入端完全一样。ASE:自动贮存使能端,内部同样具有去抖动功能

37、,如果从上电开始一直保持输入低电平,当芯片内部电路检测到VCC跌至4V时,便可开始将计数器的值(滑动端的位置)自动贮存到E2PROM存贮器中,存贮时间至少需要2ms,在跌至3.5V之前必须存贮完毕。当电源恢复时存贮器的内容重新被调用。如果ASE脚保持输入高电平,则不执行自动贮存功能,只有将电平拉低后再恢复到高电平时,其电平的上升沿使其执行一次贮存指令。如果ASE端在上电时保持高电平,而后再被拉低,则滑动端将不对PD和PU输入端作响应,直到ASE再被拉高并保持为高。VCC、VSS:电源输入端。2、工作参数(1)工作温度范围:-65至+135。(2)温度系数:-40至+85(3)电源电压VCC=5

38、V,工作电流最大为3mA。输入电阻两端相对于滑动输出端VW的电压VH及VL均可为-8V至+8V,25时的额定功率,流过滑动端的最大电流为1mA。3、应用电路X9511的应用前途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具有单片机控制的电路,也可以用于非单片机控制的电路。如果将其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中替代各种机械式电位器,可使产品提高一个档次。图2-11为X9511替代机械式电位器的电路连接图。图2-11用于自动贮存方式的典型电路,电容C可使断电时为自动贮存提供一个缓冲时间。KU、KD为用于加、减计数的轻触按键。图2-11 应用电路2.3 TEA2025双声道功率放大集成电路TEA2025为立体声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

39、适用于各类袖珍或便携式立体声收录机中作功率放放大器。采用DIP16封装形式。封装形式如图2-12所示。1、TEA2025特点:(1)适用于双路对称式或BTL式连接;(2)外接元件少;(3)通道分离性; (4)电源电压范宽(3V12V);(5)关机时无啸声;(6)最大电压增益45dB(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7)软限幅;(8)温度保护;(9)3V的低压下可正常使用;图2-12 TEA2025元件封装图表2-10 TEA2025引脚功能表引出端序号功能符号引出端序号功能符号1BTL辅助AUXBTL9地GND22通道输出2OUT101通道输入1IN32通道自举2BS111通道反馈1FB42通道功放地

40、2GNDp121通道功放地1GNDp52通道功放地2GNDp131通道功放地1GNDp62通道反馈2FB141通道自举1BS72通道输入2IN151通道输出1OUT8滤波FIL16电源Vcc2、TEA2025主要电参数(1)极限使用条件。电源电压Vcc=15V,输出峰值电流10=1.5A。(2)主要电参数。TEA2025集成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312V.典型工作电压69V。在Vcc=9V,RL=8。Ta=25条件下,有以下主要电参数。静态电流ICQ最大值为50mA,典型值为40mA。电压增益GV双声道时的最大值为47dB,最小值为43dB,典型值为45dB;BTL时的最大值为53dB,最小值

41、为49dB,典型值为51dB。输出功率PO当THD=10%,P=1kHz时,双声道时的典型值为1.3W,BT时的典型值为4.7W。谐波失真THD当F=1kHz,Po=250mW,RL=4。时,双声道时的最大值为1.5%,典型值为0.3%;BTL时的典型值为0.5%。3、TEA2025典型应用电路TEA2025集成电路的输出功率由电源电压和负载阻抗大小决定。既可以构成双声道功放,又可以组成BTL功放。其集成块的双声道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13所示,其集成块的BTL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14所示。图2-13 双声道应用图2-14 BTL桥式应用2.4 LM7805三端稳压器1.LM7805主要特点:(

42、1)输出电流可达1A;(2)输出电压5V;(3)过热保护;(4)短路保护;(5)输出晶体管SOA保护;(6)极限值(Ta=25);图215 7805引脚图第1脚接整流器输出的正电压,第2脚为公共地,第3脚是我们需要的正5V输出电压了。2、典型应用电路图216 固定输出稳压电路图217 恒流稳压电路2.5 MAX232MAX232是异步串行通讯中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总线,它包括了按位串行传输的电气和机械方面的规定。使用于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特性如下:(1)满足或超过TIA/EIA-232-F 规范要求;(2)符合ITU v.28标准;(3)单5V电源供电和4个1.0uF充电泵电容;

43、(4)包含2个驱动器和2个接收器;(5)低工作电流典型值为8mA;(6)30V输入电平;(7)2000V ESD保护;(8)有工业级和商业级的型号选择;MAX232是电荷泵芯片,可以完成两路TTL/RS-232电平的转换,它的的9、10、11、12引脚是TTL电平端,用来连接单片机的。其引脚功能和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18、图2-19所示。图2-18 MAX232引脚功能图2-19 MAX232典型应用电路TTL/CMOS INPUTS端:这个端口是的作用是输入TLL或CMOS信号的一般为05V,低电平为零,高电平为VCC。TTL/CMOS OUTPUTS端:这个端口的作用是输出TLL或CMOS

44、信号输出电压一般为05V,低电平为零,高电平为VCC。RS232OUTPUTS端:这端口是把TTL或CMOS的信号转为RS232的信号输出,输出为正负12V到电脑。RS232INPUTS端:这个端口是接收到电脑发出的正负12伏由232输出转为TTL或CMOS信号,这个信号也为正负12V。2.6 红外收发装置红外接收装置是由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如图2-20所示,遥控微处理器组成。红外遥控接收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遥控发射器发来的红外光信好转换成电信号,再放大、限幅、检波、整形,形成遥控指令脉冲,输出至遥控微处理器。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UT)。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另外在遥控编码芯片输出的波形,在接收头端收到接收到信号时输出地点片的,也就是说接收头输出的波形正好和遥控芯片输出的相反。图2-20 红外接收头红外遥控发射装置,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红外遥控器是由键盘电路、红外编码电路、电源电路和红外发射电路组成。红外发射电路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