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 .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电源与接地施工工艺标准8.1 总 则8.1.1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化系统电源、防雷及接地系统的工程实施、系统检测。8.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69-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8.2 术语和符号符号 中文名 英文名 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 uningterrupted power system8.3 基本规定8.3.1 本章规定了智能化系统电源、防雷及接地系统的工程实施、检测和竣工
2、验收的内容和要求。8.3.2在智能化系统电源、防雷及接地系统检测中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所要求的检测和验收项目,并应查验有关电气装置的质量检验、认证等相关文件。8.4 施工准备8.4.1 技术准备(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3)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8.4.2 材料准备应急发电机组、UPS、稳压器、蓄电池、配电和整流设备、电缆、管材、型材、铜棒、铜排、接地端子、紧固件等。8.4.3 主要机具1 施工机具:起重机械、电焊机、切割机、电钻、冲击电钻、电工工具、对讲机等。2 测试机具:接
3、地电阻测试仪、兆欧表、数字万用表、稳压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8.4.4 作业条件1 接地汇流排已施工完毕;2 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3 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具备安装条件;4 独立接地系统室外部分已经完成。8.5 材料和质量控制要点8.5.1 材料控制要点1 智能建筑工程交直流供电设备、配电和整流设备、蓄电池、电源缆线及附件、防雷接地装置(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产品资料(包括硬件及其软件)应完整,质保资料齐全,主要设备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进口产品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所有设备及附件产品均应符合设计
4、要求。2 进场设备及附件的外观应完好,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应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3 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无锈蚀、损坏。4 紧固件、接线端子应完好无损,且无污物和锈蚀。5 设备的附件齐全,性能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6 稳压器在使用前应检查其稳压特性,电压波动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说明书的规定。7 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说明书的规定。8.6 智能建筑电源8.6.1 工艺流程设备接线、调试线缆敷设电源设备安装设备基础制作安装8.6.2 施工过程控制要点1 设备基础制作安装盘、柜的安装(1)成套盘柜安装工序常分为:基础型钢配料、基础型钢制作埋设、盘柜搬运检查、找正固
5、定、接线调整;(2)按施工图选用型钢,如无规定可选用8号10号槽钢,槽钢可平放及竖放,型钢应先调直和除锈,按图下料。(3)盘柜在室内的位置必须按施工图规定,作业人员不得任意改更;(4)应与土建部门密切配合,核对各种预留孔、预留沟及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尺寸等,以免差错;(5)基础型钢的安装允许偏差:水平度和不直度每米均不得超过lmm,全长不得超过5mm;(6)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应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配电柜基础应与最后地面齐平;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接地点不得少于两点;(7)盘柜成排安装按下列要求进行:1)在距柜顶和柜底各200mm处,拉两根基准线。2)将盘柜按图纸规定的顺序比照
6、基准就位,精确调整一个盘柜,再逐个调整其他盘柜。3)调整至盘面一致,排列整齐,其水平误差不得大于1/1000的,全长不得大于5mm。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1000,盘与盘之间无明显缝隙,最大不得超过2mm。4)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8)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9)在有振动场所的盘柜应采取下列防震措施:1)可在盘柜与基础型钢之间垫厚10mm的胶皮垫,其长度应与盘柜长度一致,宽度不小于基础型钢;2)盘柜与基础型钢的连接采用螺栓或压板连接;(10)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可靠,装有电
7、器的活动盘、柜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接地。(11)各种安装支架和柜体必须采用螺栓连接。不得将支架直接焊在柜体上。(12)成套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2)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一致,触头接触紧密;3)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4)柜内照明齐全。(13)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应刷漆,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14)手车式柜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活可靠;2)手车推拉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相同型号的手车应能互换;3)
8、手车推入工作位置后,动触头顶部与静触头底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要求;4)手车和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5)安全隔离板应开启灵活,随手车的进出而相应动作;6)柜内控制电缆的位置不应妨碍手车的进出,并应牢固;7)手车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应接触紧密,当手车推入柜内时,其接地触头应比主驳头先接触,拉出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断开。(15)抽屉式配电柜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抽屉推拉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抽屉应能互换;2)抽屉的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装置应动作正确可靠,断路器分闸后,隔离触头才能分开; 3)抽屉与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4)抽屉与柜体间的接触及柜体、框架的接地应良好
9、。2 电源设备安装(1)应急发电机组安装安装接地线路调校机组水平位置机组就位机组基础机组试运行机组检测机组接线安装机组附属设备1)机组基础柴油发电机组的混凝土基础应符合柴油发电机组制造厂家的要求,基础上安装机组地脚螺栓,采用二次灌浆,其孔距尺寸应按机组外形安装图确定。基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机组就位柴油发电机组就位之前,首先应对机组进行复查、调整和准备工作。发电机组各联轴节的连接螺栓应紧固。机座地脚螺栓应紧固。安装时应检查主轴承盖、连杆、气缸体、贯穿螺栓、气缸盖等的螺栓与螺母的紧固情况,不应松动。柴油机与发电机用联轴节连接时,其不同轴度应参考下表的要求。整体安装的柴油机联轴节
10、两轴的不同轴度联轴节类型联轴节外型最大直径(mm)两轴的不同轴度不应超过径向位移(mm)倾斜弹性联轴节3000.050.20/10003000.10刚性联轴节0.030.04/1000所设置的仪表应完好齐全,位置应正确。操作系统的动作灵活可靠。3)调校机组机组就位后,首先调整机组的水平度,找正找平,紧固地脚螺栓牢固、可靠,并应设有防松动措施。柴油发电机组的水平度一般不应超过0.05/1000,机组连接螺栓拧紧后,柴油机组的不水平度仍应在0.05/1000范围内。调校油路、传动系统、发电系统(电流、电压、频率)、控制系统等。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发电机控制箱调试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11、的规定。4)安装地线发电机中性线(工作零线)应与接地母线引出线直接连接,螺栓防松动装置齐全,有接地标识。发电机本体和机械部分的可接近导体均应保护接地(PE)或接地线(PEN),且有标识。5)安装机组附属设备发电机控制箱(屏)是同步发电机组的配套设备,主要是控制发电机送电及调压。小容量发电机的控制箱一般(经减震器)直接安装在机组上,大容量发电机的控制屏,则固定在机房的地面上,或安装在与机组隔离的控制室内。开关箱(屏)或励磁箱,各生产厂家的开关箱(屏)种类较多,型号不一,一般500kw以下的机组有柴油发电机组相应的配套控制箱(屏),500kw以上机组,可向机组厂家提出控制屏的特殊订货要求。6)机组
12、接线发电机及控制箱接线应正确可靠。馈电出线两端的相序必须与电源原供电系统的相序一致。发电机随机的配电柜和控制柜接线应正确无误,所有紧固件应紧固牢固,无遗漏脱落。开关、保护装置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机组检测柴油发电机的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发电机的试验必须符合附录C的规定。发电机至配电柜的馈电线路其相间、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大于0.5M。塑料绝缘电缆出线,其直流耐压试验为2.4KV,时间15min,泄漏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8)试运行柴油机的废气可用外接排气管引至室外,引出管不宜过长,管路转弯不宜过急,弯头不宜多于3个。外接排气管内径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规定,一般非
13、增压柴油机不小于75mm,增压型柴油机不小于90mm,增压柴油机的排气背压不得超过6kPa(600mmH2O),排气温度约450,排气管的走向应能够防火,安装时应特别注意。调试运行中要对上述要求过行核查。受电侧的开关设备、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和保护装置等试验合格,应按设计的使用分配方案,进行负荷试验,机组和电气装置连续运行12h无故障,方可做交接验收。(2)稳流稳压、不间断电源(UPS)及蓄电池(组)安装配液、充放电不间断电源安装母线、电缆及机架安装设备开箱检查调试和检测1)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开箱检查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及施工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做好开箱检查记录。按照设备清单核对设备及
14、零备件,应符合图纸要求,完好无损。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齐全。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应齐全,部件完好无损。蓄电池外观质量检查。蓄电池应符合以下要求:外形无变形,外壳无裂纹、损伤,槽盖板应密封良好。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防酸栓、催化栓等配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的通气性能良好。2)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母线、电缆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A 配电室内的母线支架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吊架)以及绝缘子铁脚均应做防腐处理涂刷耐酸涂料。B 引出电缆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带标明正、负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C 所采用的套管和预留洞处,均应用耐酸、碱材料密封。D 母线安装
15、除应符合相关规定外,还应在连接处涂电力复合脂和防腐处理。机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 机架的型号、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B 高压蓄电池架,应用绝缘子或绝缘垫与地面绝缘。C 安放不间断电源的机架组装应平整、不得歪斜,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紧固件齐全。D 机架安装应做好接地线的连接。E 机架有单层架和双层架,每层上安装又有单列、双列之分,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不间断电源的容量及外形尺寸进行调整。F 不间断电源采用铅酸蓄电池时,其角钢与电源接触部分衬垫2mm厚耐酸软橡皮,钢材必须刷防酸漆:埋在机架内的桩柱定位后用沥青浇灌预留孔。G 不间断电源采用镉镍蓄电池和
16、全密封铅酸电池时,机架不需作防酸处理。3)不间断电源安装不间断电源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进行施工。不间断电源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不间断电源应高低一致、排列整齐。引入或引出备用和不间断电源装置的主回路电线、电缆和控制电线、电缆应分别穿保护管敷设,在电缆支架上平行敷设应保持150mm的距离。电线、电缆的屏蔽护套接地连接可靠,与接地干线就近连接,紧固件齐全。不间断电源接线时严禁将金属线短接,极性正确,以免不慎将电池短路,造成因大电流放电报废。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N极),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
17、EN)可靠,且有标识。应有防震技术措施,并应牢固可靠。温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一侧。由于不间断电源运行时,其输入输出线路的中线电流约为相线电流的1.8倍以上,安装时应检查中线截面,如发现中线截面小于相线截面时,应并联一条中线,防止因中线大电流引起事故。不间断电源本机电源应采用专用插座,插座必须使用说明书中指定的保险丝。蓄电池组的安装:A采用架装的蓄电池;B新旧蓄电池不得混用;存放超过三个月的蓄电池必须进行补充充电;C安装时必须避免短路,并使用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严防电击;D按规定的串并联线路连接列间、层间、面板端子的电池连线,应非常注意正负极性,在满足截面要求的前提下,引出线应尽量短;并
18、联的电池组各组到负载的电缆应等长,以利于电池充放电时各组电池的电流均衡;E电池的连接螺栓必须紧固,但应防止拧紧力过大损坏极柱;F再次检查系统电压和电池的正负极方向,确保安装正确,并用肥皂水和软布清洁蓄电池表面和接线;GUPS与蓄电池之间应设手动开关。4)配液、充放电配液前应符合以下要求:A硫酸应是蓄电池专用电解液硫酸,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B蒸馏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要求。C蓄电池槽内应清理干净。D做好充电电源的准备工作,确保电源可靠供电。E准备好配液用器具、测试设备及劳保用品。调配电解液:A调配电解液时,将蒸馏水放到已准备好的配液容器中,然后将浓硫酸缓慢的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以便
19、混合均匀,迅速散热;严禁将蒸馏水往硫酸里倒,以防发生剧烈爆炸。B电解液调配好的密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规定。C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其温度不宜高于30,当室温高于30时,不得高于室温。注入液面高低度应在高低液面线之间。D固定型开口式蓄电池隔板在注入电解液前24h内插入,注入电解液应高出隔板上部1020mm。充电:A蓄电池充电要在电解液注入35h(一般不宜超过12h)、液温低于30以下进行。B防酸隔爆式铅蓄电池的防酸隔爆栓在注酸完毕后装好,防止充电时酸气大量外泄。C蓄电池在充电时要严格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D蓄电池充电符合下列条件可认为已充足:a.在正、负极板上发生强烈气泡;b.电解液的比重增加到
20、产品说明规定值,一般为1.201.21(温度为15时)而3h保持不变;c.每个电池的电压增加到2.52.75V,而且3h内保持不变;d.极板的颜色正极板变成褐红或暗褐色,负极板变成灰色。E充电结束后,电解液的密度、液面高度需调整时,调后再进行0.5h的充电。放电:A蓄电池的放电应按技术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不应过放。B蓄电池具有以下特征时符合放电已完成的要求:a.电池电压降至1.8。b.极板的颜色,正极板为褐色,负极板发黑。c.电解液的密度,一般降至1.171.15。C温度在25时,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的85以上。当温度不在25时,其容量可按下式换算: C25=Ct/10.008(t-25)式
21、中t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平均温度(); Ct 在液温为t时实际测得容量(Ah); C25换算成标准温度(25)时的容量(Ah); 0.008容量温度系数。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间隔不宜超过10h。充放电全过程,按规定时间作好电压、电流、比重、温度记录及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图。碱性蓄电池充放电:A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要按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B电解液的注入:a.清洗电池,擦去油污;b.注入电解液需用玻璃漏斗或瓷漏斗。注人后2h进行电压测量,如测不出可等810h,再测一次。还测不出电压或电压过低,说明电池已坏,需更换电池。c.电解液注人后2h还要检查液面高度,液面必须高出极板1015mm
22、;d.在电解液中注人少量的火油或凡士林油,使其漂浮在液面上,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电解液接触。 C充放电:a.碱性蓄电池的充、放电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如果没有注明,充、放电电流可按以下方法计算:电池的额定容量除以4(或乘以25),即额定容量为100Ah的蓄电池可用25A进行充电。b.镉镍蓄电池充电先用正常充电电流充6h,1/2正常充电电流继续充6h,接着用8h放电率放电4h,如此循环,充、放电要进行3次。 c.对铁镍蓄电池用正常充电电流充12h,再用8h放电率放电,当两极电压降压1.lV,再用12h率(1/3正常充电电流)充电一次。 D注意事项:a.配制碱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
23、瓷或珐琅制成。 b.严禁使用配制过酸性电解液的容器。 c.配制溶液的保护用品和配酸性溶液相同。 d.配制好的电解液必须密封,不能与空气接触,以防产生碳酸盐。5)调试和检测 对不间断电源的各功能单元进行试验测试,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不间断电源的实验和检测。 采用后备式和方波输出的UPS电源时,其负载不能是容感性负载(变频器、交流电机、风扇、吸尘器等);不允许在不间断电源工作时用与不间断电源相连的插座接通容感性负载。 不间断电源的输入输出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按要求正确设定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和均充电压,对UPS进行通电带负载测试。 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按顺
24、序启动UPS和关闭UPS。 对不间断电源进行稳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稳态测试时主要应检测UPS的输入、输出、各级保护系统;测量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波形畸变系统、频率、相位、效率、静态开关的动作是否符合技术文件和设计要求;动态测试应测试系统接上或断开负载时的瞬间工作状态,包括突加或突减负载、转移特性测试;其他的常规测试还应包括过载测试、输入电压的过压和欠压保护测试、蓄电池放电测试等。 检测不间断电源的功能:A 按接口规范检测接口的通信功能;B 检查连锁控制,确保因故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不会导致备用断路器闭合(对断路器手动恢复除外),反之亦然;C 采用试验用开关模拟电网故障,测验转换顺序; D 用辅助继电
25、器设置故障,检测系统的自动转换动作的转移特性;E 正常电源与备用电源的转换测试: 通过带有可调时间延迟装置的三相感应电路实现正常和备用电源电压的监控。当正常电源故障或其电压降到额定值的70以下时,计时器开始计时,若超过设定的延时时间(015s)故障仍存在,则备用电源电压已达到其额定值的90的前提下,转换开关开始动作,由备用电源供电;一旦正常电源恢复,经延时后确认电压已稳定,转换开关必须能够自动切换到正常电源供电,同时通过手动切换恢复正常供电的功能也必须具备。F 检查声光报警装置的报警功能;G 检查系统对不间断电源运行状况的监测和显示情况;H 检测不间断电源的噪声。 根据GB 7260GB 50
26、303GB 50307的有关规定对不间断电源系统进行检测验收。3 线缆敷设(1)桥架内电缆敷设施工工艺电缆搬运及支架架设施放电缆机具安装电缆绝缘测试和耐压试验挂标志牌桥架内电缆敷设 1)电缆绝缘测试和耐压试验敷设之前进行绝缘测试和耐压试验。 绝缘测试。用1kv摇表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 电缆应做耐压和泄漏试验。 纸绝缘电缆应检查芯线是否受潮。首先,将芯线绝缘纸剥下一块,用火点着。如发出叭叭声音,即电缆已受潮。 受检油浸纸绝缘电缆应立即用焊料(铅锡合金)把电缆头封好。其他电缆用橡皮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橡塑护套电缆应有防晒措施。 2)施放电缆机具安装。采用机械施放时,将动力机械
27、按施放要求就位,并安装好钢丝。 3)电缆搬运及支架架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短距离搬运,常规采用滚轮电缆轴的方法。运行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运作。以防作业错误造成电缆松弛。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择土质密实的原土层的地坪上和便于施工的位置、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后,应检查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位于电缆轴的上方。4)桥架内电缆敷设 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 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 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 5)挂标
28、志牌: 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功能,挂装应牢固。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沿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2)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电缆沟底应平整,并有1的坡度。排水方式应按分段(每段为50m)设置集水井,集水井盖板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井底铺设的卵石或碎石层与砂层的厚度应依据地点的情况适当增减。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集水井应设置排水泵排水,保持沟底无积水。电缆沟支架应平直,安装应牢固,保持横平竖直。支架必须做防腐处理。支架或支持点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支架层间的最小垂直净距: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为150mm,控
29、制电缆为100mm。电缆在支架敷设的排列,应符合以下要求:A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开排列。B当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敷设在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控制电缆放在电力电缆下面,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1kv以上电缆的下面(充油电缆应例外)。C电缆与支架之间应用衬垫橡胶垫隔开,以保护电缆。电缆在沟内需要穿越墙壁或楼板时,应穿钢管保护。电缆敷设完后,用电缆沟盖板将电缆沟盖好,必要时,应将盖板缝隙密封,以免水、汽、油等侵入。2)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竖井有砌筑式和组装结构竖井(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或钢结构)。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的2/1000;竖井对角线角的偏差不
30、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5/1000。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其支架的结构形式、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支架(桥架)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垂直敷设,有条件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可利用土建施工吊具,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后敷设高层,敷设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做好电缆轴和楼板的防滑措施。自下而上敷设时,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和尼龙绳以人力牵引敷设。大截面电缆位于高层时,应利用机械牵引敷设。竖井支架距离应不大于1500mm,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每层最少架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电缆穿越楼板时,应装套管,并
31、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垂直敷设的电缆在每支架上或桥架上每隔1.5m处应加固定。电缆排列应顺直,不应溢出线架(线槽),电缆应固定整齐,保持垂直。支架、桥架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全程接地处理。4 设备接线、调试1)应急发电机组接线、调试见本章电源设备安装中应急发电机组安装的6)、7)、8)。2)稳流稳压、不间断电源(UPS)、蓄电池(组)的接线、调试见本章电源设备安装中稳流稳压、不间断电源安装中的3)、4)、5)。8.7 防雷和接地8.7.1防雷工程安装1防雷工程包含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接地效果和合理布线等六项,均应达到设计要求。2接闪器的安装闭雷带安装避雷针制作安装均压环
32、安装 (1)均压环安装均压环(或避雷带)的材料一般为镀锌圆钢12mm,镀锌扁钢-25mm4mm或-40mm4mm,使用前必须调直。在高层建筑上,以首层起,每三层均设均压环一圈,可利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钢筋与柱内作引下线钢筋进行连接(绑扎或焊接)做均压环。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三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mm或-25mm4mm镀锌圆钢或扁钢,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做均压环。以距地30m高度起,每向上三层,在结构圈梁内敷设一条25mm4mm的镀锌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以防止侧向雷击,并将金属栏杆及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2)避雷针制作安装避雷针制作:避雷针一般用
33、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作,针长在1m以下时,圆钢为12mm,钢管为G20mm;针长在12m时,圆钢为16mm,钢管为G25mm。避雷针安装前,应在屋面施工时配合土建浇灌好混凝土支座,预留好地脚螺栓,地脚螺栓最少有2根与屋面、墙体或梁内钢筋焊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安装避雷针,连接引下线。安装避雷针时,先组装避雷针,在底座板相应位置上焊一块肋板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他三块肋板。避雷针安装要牢固,并与引下线、避雷网焊接成一个电气通路。(3) 避雷带安装明装避雷带安装A明装避雷带的材料:一般为10mm的镀锌圆钢或25mm4mm的镀锌扁钢,支架一般用镀锌扁钢20m
34、m3mm或25mm4mm和镀锌圆钢制成,支架的形式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各种形式。B避雷带沿屋面安装时,一般沿混凝土支座固定,支座距转弯点中点0.25m,直线部分支座间距应不大于1m,必须布置均匀,避雷带距屋面的边缘距离不大于500mm,避雷带转角中心严禁设支座。C女儿墙和天沟上支架安装: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支架距转弯中点0.25m直线部分支架水平间距11.5m,垂直间距1.52m,且支架间距均匀分布,支架的支起高度100mm。D屋脊和檐口上支座、支架安装:可使用混凝土支墩或支架固定。使用支墩固定避雷带时,配合土建施工。现场浇制支座,浇制时,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瓦内沙浆连成一体。如使用支架
35、固定避雷带时,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沙浆填塞牢固。支架的间距同上。E避雷带沿玻形屋面敷设时,应使用混凝且支墩固定,且支墩与屋面垂直。F避雷带安装:将避雷带调直,用大绳提升到屋面,顺直敷设固定在支架上,焊接连成一体,再同引下线焊好。建筑物屋顶有金属旗杆,透气管,金属天沟,铁栏杆、爬梯、冷却塔、水箱,电视天线等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顶层的烟囱应做避雷针。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做防雷跨越处理。 暗装避雷带安装A用建筑物v形折板内钢筋作避雷带,折板插筋与吊环和钢筋绑扎,通长筋应和插筋、吊环绑扎,折板接头部位的通长筋在端部顶留钢筋100mm长,便于与引下线连接。B利用女儿墙
36、压顶钢筋作避雷带:将压顶内钢筋做电气连接(焊接),然后将防雪引下线与压顶内钢筋焊接连接。3避雷引下线的安装避雷引下线常用镀锌扁钢不小于25mm4mm或镀锌圆钢不小于12mm材料加工制作。引下线的数量位置由设计定。如无设计要求时一般设在建筑物伸缩缝的两侧以及每隔18m处。(1)避雷引下线暗敷设利用建筑物主筋作暗敷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引下线的上部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接地体焊接,并按设计要求的高度设置测试点。测试点用40mm4mm镀锌扁钢制作,与引下线主筋焊接,并安
37、装测试盒保护。在盒盖上应作出接地标记。测试点无设计高度时,应在距室外地坪0.5m处安装测试点。如果测试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在距室外地坪0.81m处预留导体加接外附人工接地体。引下线沿墙或混凝土构造柱暗敷设:应使用不小于12mm镀锌圆钢或不小于5mm4mm的镀锌扁钢。施工时配合土建主体外墙(或构造柱)施工。将钢筋(或扁钢)调直后与接地体(或断接卡子)连接好,由下到上展放钢筋(或扁钢)并加以固定,敷设路径要尽量短而直,可直接通过挑檐或女儿墙与避雷带焊接。(2)避雷引下线明敷设首先将引下线调直,然后根据设计的位置定位放线安装支持件(固定卡子),支持件(固定卡子)应随土建主体施工预埋。一般在距
38、室外护坡2m高处,预埋第一个支持卡子,随土建主体的上升依次预埋所有支持卡子,卡子间距1.52m,但必须均匀。卡子应突出墙装饰面15mm。将调直的引下线由上到下安装。用绳子提升到屋顶将引下线固定到支持卡子上。上部与避雷带焊接下部与接地体焊接,依次安装完毕。引下线的路径尽量短而直,不能直长引下时,应拐弯,应做成弯曲半径为10倍圆钢的弯。明装引下线在断接卡子下部应外套塑料管以防机械损伤,为避免接触电压,游人众多的建筑物,明装引下线的外围要装设护栏。(3)重复接地引下线安装在低压TN系统中,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其PEN或PE线应做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每个建筑物的进线外均需做重复接地(
39、如无特殊要求,对小型室层建筑,距接地点不超过50m可除外)。低压架空线路进户线重复接地可在建筑物的进线处做引下线。引下线处可不设断装卡子,N线与PE线的连接可在重复接地节点处连接。需测试接地电阻时,打开节点处的连接板。架空线路除在建筑物外做重复接地外,还可利用总配电屏、箱的接地装置做PEN或PE线的重复接地。电缆进户时,利用总配电箱进行N线与PE线的连接,重复接地线再与箱体连接。中间可不设断接卡,需测试接地电阻时,卸下端子,把仪表专用导线连接到仪表E端钮上,另一端连到与箱体焊接为一体的接地端子板上测试。 引下线各部位的连接:当引下线长度不足时,需要在中间做接头搭接焊接。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宽度的
40、2倍,三个棱边都要焊接。圆钢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两面焊接。8.7.2接地工程安装1计算机机房(包括其他弱电机房)的接地:(1)四种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要求:交流工作接地(交流电的设备作二次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安全保护接地(机柜外壳用绝缘导线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直流地(分直流地悬浮和直流地直接接地两种)由设计确定接地电阻值;防雷接地(可单独设置)应由设计确定接地电阻值;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均应小于1。(2)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采取等电位措施。(3)多个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4)接地引下线应选用截面积35mm2的多芯铜电缆,以减少高频阻抗
41、。(5)机房内的非计算机系统的管、线、风道或暖气片等金属实体,应做接地处理,接地电阻应小于4。(6)计算机终端及网络的节点机均不宜就地做接地保护,应统一设计,以防因地线间的电位差而损坏设备或器件。 2综合布线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1)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应接地,终端视具体情况宜接地,两端的接地应尽量连接同一接地体或接地电位差1vrms。 (2)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单独布线至接地体,选用的绝缘铜导线的截面积应大于616mm2(接地距离30m)或1650mm2(接地距离100m)。 (3)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连至每层的配线柜上。 (4)工作站的外壳
42、接地应单独布线连接至接地体,选用的绝缘铜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2。 (5)金属线糟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6)综合布线系统有源设备的外壳、电缆屏蔽层及连通接地线均应接地;同层有避雷带及均压网时应与此相接,使接地系统组成一个笼式均压体。 3智能化楼宇(小区)的供电接地系统应采用TN-S系统。4电信设备的接地。以下电信设备均应接地,以防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抑制电气干扰: (1)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 (2)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 (3)直流配电屏的外露导电部分。 (4)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内
43、机框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 (5)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器等。 (6)配电屏、整流器屏等外露导电部分,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气上已连通时,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5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和外来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式,按设计要求进行可靠接地。 (1)设备外壳应与PE线连接; (2)屏蔽管路两端应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 (3)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净干燥的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均须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8.8
44、质量标准 8.8.1 电源系统 主控项目 1 智能化系统应引接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验收合格的公用电源。 2 智能化系统自主配置的稳流稳压、不间断电源装置的检测,应执行GB 50303中第9.1 节的规定。 3 智能化系统自主配置的应急发电机组的检测,应执行GB50303中第8.1节的规定。 4 智能化系统自主配置的蓄电池组及充电设备的检测,应执行GB50303中第6.1.8条的规定。 5 智能化系统主机房集中供电专用电源设备、各楼层设置用户电源箱的安装质量检测,应执行GB50303中第10.1.2条的规定。 6 智能化系统主机房集中供电专用电源线路的安装质量检测,应
45、执行GB 50303中第12.1、13.1、14.1、15.1节的规定。 一般项目 7 智能化系统自主配置的稳流稳压、不间断电源装置的检测,应执行GB50303中第9.2节的规定。 8 智能化系统自主配置的应急发电机组的检测,应执行GB50303中第8.2节的规定。 9 智能化系统主机房集中供电专用电源设备、各楼层设置用户电源箱的安装检测人应执行GB50303中第10.2节的规定。 10 智能化系统主机房集中供电专用电源线路的安装质量检测,应执行GB50303中第12.2、13.2、14.2、15.2节的规定。 8.8.2 防雷及接地系统检测 主控项目 1 智能化系统的防雷及接地系统应引接依GB 50303验收合格的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采用建筑物金属体作为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 2 智能化系统的单独接地装置的检测,应执行GB 50303中第24.1.1、24.1.2、24.1.4、24.1.5 条的规定,接地电阻应按设备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3 智能化系统的防过流、过压元件的接地装置、防电磁干扰屏蔽的接地装置、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检测,其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可靠。 4 智能化系统与建筑物等电位联结的检测,应执行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