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S在康佳电视LC81系列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CS在康佳电视LC81系列中的应用.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FCS在康佳电视LC81系列中的应用目录摘要3Abstract4第一章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51.1 概述51.2 现场总线的发展51.3现场总线的特点9第二章 FCS在康佳81系列中的应用112.1 FCS硬件组成112.2 FCS软件组成122.3康佳彩电LC81系列采用FCS后所实现的功能17结论21参考文献22英文译文23致谢27摘 要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统一标准的最终制定必将全面推进FCS的应用,使用户在实现控制策略和系统开发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FCS具有明显优于DCS的特点,FCS必将代替DCS,单从利用现有资源角度,DCS系统的消失或完全被取代,短期内也是
2、不合理的,应立足于现有DCS,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使现有投资不至于浪费,另外,DC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控制系统,它必然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使DCS能与现场总线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和局部FCS连接起来。而康佳81系列液晶电视,首次采用了最先进的FCS控制系统。本文将从全面提升画质、性能和节能效果三大方面阐述FCS控制系统在康佳彩电中的应用。关键词:现场总线、节能、FCS、康佳AbstractField bus control system (FCS) fieldbus unified eventually developing will promote the applicati
3、on, the user in FCS realize control strategy and system development changed, because obviously superior DCS has (FCS) characteristics, instead of DCS and FCS will only from the use of the present resources Angle, DCS system disappear or being completely replaced, short-term inside is not reasonable,
4、 shall be based on the existing DCS and fully exploit the potential of existing equipment, make the existing investment not waste, in addition, DCS is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ystem, it inevitably adopt fieldbus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make itself with smart fieldbus DCS sensor (intelli
5、gent instrument) and local FCS joined up. And KONKA 81 series LCD TV, first adopted the most advanced control system (FCS). This paper from the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quality, performance and energy saving effects control system (FCS) three aspec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V konka. Keywords: fieldbus
6、, energy saving, FCS, KONKA 第一章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1.1 概述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是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后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由于它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数字化、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给自动化系统的最终用户带来更大实惠和更多方便,并促使目前生产的自动化仪表、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产品面临体系结构、功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导致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又一次更新换代,因而现场总线技术被誉为跨世纪的自控新技术。1.
7、2现场总线的发展随着控制、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层到控制、管理的各个层次,从工段、车间、工厂、企业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逐步形成以网络集成自动化系统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系统。现场总线(Fieldbus)就是顺应这一形势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2.1什么是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也被称为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它在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楼宇等方面的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微处理器置入传统的测
8、量控制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采用双绞线等作为总线,把多个测量控制仪表连接成的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简而言之,它把单个分散的测量控制设备变成网络节点,以现场总线为纽带,把它们连接成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它给自动化领域带来的变化,正如众多分散的计算机被网络连接在一起,使计算机的功能、作用发生的变化。现场总线则使自控系统与设备具有了通信能力,把它们连接成网络系统,加入到信息网络的行列。因此把现场总
9、线技术说成是一个控制技术新时代的开端并不过分。现场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微处理器与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和价格的急剧降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生产过程底层的测控自动化系统,采用一对一连线,用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制,或采用自封闭式的集散系统,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使自动化系统成为“自动化孤岛”。要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要实施综合自动化,就必须设计出一种能在工业现场环境运行的、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通信系统,形成工厂底层网络,完成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多点数字通信,实现底层现场设备之间以及生产现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现场
10、总线就是在这种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应运而生的。它作为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交通等领域现场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连通信网络,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彻底打破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孤岛创造了条件。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既是一个开放通信网络,又是一种全分布控制系统。它作为智能设备的联系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智能设备连接为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构成自动化系统,实现基本控制、补偿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示、监控、优化及控管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功能,这是一项以智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由于现场总线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
11、、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它一经产生便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现场总线的出现,导致目前生产的自动化仪表、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在产品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方面的较大变革,自动化设备的制造厂家被迫面临产品更新换代的又一次挑战。传统的模拟仪表将逐步让位于智能化数字仪表,并具备数字通信功能。出现了一批集检测、运算、控制功能于一体的变送控制器;出现了可集检测温度、压力、流量于一身的多变量变送器;出现了带控制模块和具有故障信息的执行器;并由此大大改变了现有的设备维护管理方法。1.2.2现场总线的发展 50年代以前,由于当时的生产规模较小,检测控制仪表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采用的
12、仅仅是安装在生产设备现场、只具备简单测控功能的基地式气动仪表,其信号仅在本仪表内起作用,一般不能传送给别的仪表或系统,即各测控点只能成为封闭状态,无法与外界沟通信息,操作人员只能通过生产现场的巡视,了解生产过程的状况。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操作人员需要综合掌握多点的运行参数与信息,需要同时按多点的信息实行操作控制,于是出现了气动、电动系列的单元组合式仪表,出现了集中控制室。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如0.020.1MPa的气压信号,010mA,420mA的直流电流信号,15V直流电压信号等,送往集中控制室。操作人员可以坐在控制室纵观生产流程各处的状况,可以把各单元仪表的信号按需要组
13、合成复杂控制系统。由于模拟信号的传递需要一对一的物理连接,信号变化缓慢,提高计算速度与精度的开销、难度都较大,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也较差,人们开始寻求用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出现了直接数字控制。由于当时的数字计算机技术尚不发达,价格昂贵,人们企图用一台计算机取代控制室的几乎所有的仪表盘,出现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但由于当时数字计算机的可靠性还较差,一旦计算机出现某种故障,就会造成所有控制回路瘫痪、生产停工的严重局面,这种危险也集中的系统结构很难为生产过程所接受。 随着计算机可靠性的提高,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出现了数字调节器、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由多个计算机递阶构成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相结合的集散控制
14、系统。这就是今天正在被许多企业采用的DCS系统。 DCS系统中,测量变送仪表一般为模拟仪表,因而它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系统。这种系统在功能、性能上较模拟仪表、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有了很大进步,可在此基础上实现装置级、车间级的优化控制。但是,在DCS系统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受计算机系统早期存在的系统封闭这一缺陷的影响,各厂家的产品自成系统,不同厂家的设备不能互连在一起,难以实现互换与互操作,组成更大范围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存在很多困难。新型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则突破了DCS系统中通信由专用网络的封闭系统来实现所造成的缺陷,把基于封闭、专用的解决方案变成了基于公开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即可以把来自不同厂商而
15、遵守同一协议规范的自动化设备,通过现场总线网络连接成系统,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各种功能;同时把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系统结构,变成了新型全分布式结构,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依靠现场智能设备本身便可实现基本控制功能。现场总线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测控能力指数,一是得益于仪表的微机化,二是得益于设备的通信功能。把微处理器置入现场自控设备、使设备具有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一方面提高了信号的测量、控制和传输精度,同时为丰富控制信息的内容,实现其远程传送创造了条件。在现场总线的环境下,借助设备的计算、通信能力,在现场就可进行许多复杂计算,形成真正分散在现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提高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
16、可借助现场总线网段以及与之有通信连接的其他网段,实现异地远程自动控制,如操作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电气开关等。还可提供传统仪表所不能提供的如阀门开关动作次数、故障诊断等信息,便于操作管理人员更好、更深入地了解生产现场和自控设备的运行状态。1984年,美国仪表协会(ISA)下属的标准与实施工作组中的ISASP50开始制定现场总线标准;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决定由Proway Working Group负责现场总线体系结构与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1986年,德国开始制定过程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bus)标准,简称为PROFIBUS,由此拉开了现场总线标准制定及其产品开发的序幕。1992
17、年,由Siemens,Rosemount,ABB,Foxboro,Yokogawa等80家公司联合,成立了ISP(Interoperable System Protocol)组织,着手在PROFIBUS的基础上制定现场总线标准。1993年,以Honeywell,Balley等公司为首,成立了World FIP(Factory Instrumentation Protocol)组织,有120多个公司加盟该组织,并以法国标准FIP为基础制定现场总线标准。此时各大公司均已清醒地认识到,现场总线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现场总线技术势在必行。但总线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行业与地域发展历史等原
18、因,加之各公司和企业集团受自身商业利益的驱使,致使总线的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1994年,ISP和World FIP北美部分合并,成立了现场总线基金会(Fieldbus Foundation,简标FF),推动了现场总线标准的制定和产品开发,于1996年第一季度颁布了低速总线H1的标准,安装了示范系统,将不同厂商的符合FF规范的仪表互连为控制系统和通信网络,使H1低速总线开始步入实用阶段。与此同时,在不同行业还陆续派生出一些有影响的总线标准。它们大都在公司标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得到其他公司、厂商、用户以至于国际组织的支持。如德国Bosch公司推出CAN(Control Area Network)
19、,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的Lon Works等。大千世界,众多行业,需求各异,加上要考虑已有各种总线产品的投资效益和各公司的商业利益,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出现几种现场总线标准共存、同一生产现场有几种异构网络互连通讯的局面。但发展共同遵从的统一的标准规范,真正形成开放互连系统,是大势所趋。1.3现场总线的特点(1)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是指对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公开性,强调对标准的共识与遵从。一个开放系统,是指它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地方遵守相同标准的其他设备或系统连接。通信协议一致公开,各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可实现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开发者就是要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工厂底层网络的开放系统。用户可按自己的需
20、要和考虑,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大小随意的系统。通过现场总线构筑自动化领域的开放互连系统。(2)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互可操作性,是指实现互连设备间、系统间的信息传送与沟通;而互用则意味着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实现相互替换。(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它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仅靠现场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4)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现场总线已构成一种新的全分散性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控制系统体系,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5)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21、工作在生产现场前端,作为工厂网络底层的现场总线,是专为现场环境而设计的,可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电力线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供电与通信,并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等。(6)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由于现场总线系统中分散在现场的智能设备能直接执行多种传感、控制、报警和计算功能,因而可减少变送器的数量,不再需要单独的调节器、计算单元等,也不再需要DCS的信号调理、转换、隔离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接线,还可以用工控PC机作为操作站,从而节省了一大笔硬件投资,并可减少控制室的占地面积。(7)节省安装费用:现场总线系统的接线十分简单,一对双绞线或一条电缆上通常可挂接多个设备
22、,因而电缆、端子、槽盒、桥架的用量大大减少,连线设计与接头校对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当需要增加现场控制设备时,无需增设新的电缆,可就近连接在原有的电缆上,既节省了投资,也减少了设计、安装的工作量。据有关典型试验工程的测算资料表明,可节约安装费用60以上。(8)节省维护开销: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具有自诊断与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并通过数字通讯将相关的诊断维护信息送往控制室,用户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运行,诊断维护信息,以便早期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缩短了维护停工时间,同时由于系统结构简化,连线简单而减少了维护工作量。(9) 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厂商所提供的设备来集成系统。避免
23、因选择了某一品牌的产品而被“框死”了使用设备的选择范围,不会为系统集成中不兼容的协议、接口而一筹莫展。使系统集成过程中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用户手中。(10)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由于现场总线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模拟信号相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测量与控制的精确度,减少了传送误差。同时,由于系统的结构简化,设备与连线减少,现场仪表内部功能加强,减少了信号的往返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第二章 FCS在康佳81系列中的应用 2.1FCS的硬件组成和传统的DCS控制系统不同,FCS是总线网络,所有现场表都是一个网络节点,并挂接在总线上,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智能设备,因此FCS中已经不存在现场控
24、制站,只需要工业PC即可。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现场仪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送或执行单元,而是同时起着数据采集、控制、计算、报警、诊断、执行和通信的作用。每台仪表均有自己的地址与同一通道上的其它仪表进行区分。所有现场表均可采用总线供电方式,即电源线和信号线共用一对双绞线。在本质安全情况下使用时,必须使用现场总线安全栅SB302。Smar公司是生产FCS最早的生产厂家,下面以此为例介绍FCS的硬件组成。 2.1.1接口设备接口设备主要指各种计算机和计算机与现场总线之间的接口卡件。(1)PC机一般的工业PC,带有大屏幕显示器、打印机、工业键盘和鼠标。另配有净化电源、UPS电源、
25、操作台、操作椅等,置于操作室内。(2)过程控制接口卡(PCI)PCI(Process Control Interface)是一种高性能接口卡,把先进的过程控制与多通道通信、管理融为一体。该接口卡插在PC底板上,一台PC最多可插8卡。主要组成如下:A、CPU:采用32位超级RISC处理器,完成PCI卡执行的全部通信与控制功能。B、Dual-Port RAM,双口RAM:使PC机与本卡CPU共享16位数据存储器,为二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通信通路。C、Control Logic,控制逻辑:为PCI卡CPU访问所有器件(NVRAM,FLASH,DP,TIMER,MODEM等)的判别部件。D、PC Bus,
26、PC总线:16位ISA或32位EISA总线。在总线上插入PCI卡,通过总线访问PCI卡,同时向PCI卡提供电源。E、Local Bus,就地总线:是PCI卡内部32位总线,它把CPU连接到各快速器件上(NVRAM,FLASH,DP)。F、Peripheral Bus,外围总线:它是8位外围总线,把CPU与低速器件相连接(TIMER,MODEM)。G、TIMER0-5,定时器:8/16位3通道通用定时器,用做多任务切换及现场总线通信定时的时间基准。H、MODEM0-3,Fieldbus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调制解调器和现场总线通信控制器:Smar现场总线芯片以31.
27、25Kbps串行数字通信,它符合ISA-SP50现场总线物理层规范,将10mA的电流信号送给一个50的等效负载,产生一个调制在直流电源上的1V峰-峰值的电压信号。I、MAU0-3,Fieldbus Medium Attachment Unit;现场总线附属单元:属于信号调理及隔离电路。J、PCI还有一整套软件,以适应各硬件的运行。2.1.2串行接口(BC1)BC1是Smar 入口级的现场总线网络与PC机之间的智能接口,具有一个Master的特点,它直接把PC机的串行口(RS232)接口到现场总线H1通道,由PC为其供电。用做便携式现场总线组态器及小工厂监控。软件为Windows平台。2.2FC
28、S的软件组成FCS的软件体系主要有组态软件、监控软件、设备管理软件组成。2.2.1现场总线组态软件SYSCON组态软件包括通信组态与控制系统组态。生成各种控制回路,通信关系。明确系统要完成的控制功能,各控制回路的组成结构,各回路采取的控制方式与策略;明确节点与节点间的通信关系。以便实现各现场仪表之间、现场仪表与监控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Smar公司的现场总线组态软件SYSCON是一个强有力的对用户非常友好的软件工具,安装在控制站的工控机中,支持Windows 95/98,通过一台PC可以对基于FieldBus的系统及现场总线仪表进行组态、维护和操作。即可以在线组态,也可以
29、离线组态。组态步骤是:首先进行系统组态、分配地址和指定位号;然后进行现场总线仪表中的功能块组态、连接和参数设置;最后通过安装在工控机中的PCI卡,按照预先设定的地址,下装到挂接在每个通道上的现场总线仪表中。下装完成的同时,现场总线仪表便可在Master的调度下实现网络通信并进行控制。2.2.2常用功能块 在PCI卡和每台现场总线仪表中均内置有许多功能模块,每个功能块根据专门的算法及内部设置的控制参数处理输入,产生的输出便于其它功能块应用。这些模块包括AI(模拟输入)、AO(模拟输出)、PID(PID运算)、ISS(输入选择)、ARTH(算术)、INTG(累积)、CHAR(特征化)和SPLT(输
30、出选择)功能块等17种。用户可以通过策略组态软件SYSCON对这些功能模块进行灵活连接来实现自己的控制策略。A、模拟输入(AI)功能块 如2.2.2-1图所示: 图2.2.2-1 AI功能块AI功能块接收传感器模块的数据,可以完成工艺参数定标、线性化处理、输入信号滤波、报警、工作方式选择等工作,经处理的信号转换成其它模块可以接收的输出。B、比例积分微分(PID)功能块 如2.2.2-2图所示 图2.2.2-2 PID功能块PID功能块是控制模块,能完成P、PI、PID、前馈和跟踪等功能,即可以完成常规调节,又可以完成串级调节。可以进行工作方式选择、手/自动切换、滤波时间、报警限、速率限制和无扰
31、切换设置。其给定值和正、反作用是根据工程要求设置的,其增益、积分时间、微分时间是根据综合应用经验设置的。C、模拟输出(AO)功能块如2.2.2-3图所示 图2.2.2-3 AO功能块 AO功能块从其它功能块接收信号,可以实现工作方式选择、速率限制、高/低限报警、风开/风关选择和阀位保持等功能。在控制回路中用作输出单元,其输出一定接到输出传感器模块,并同硬件兼容。D、通用算术运算(ARTH)功能块 如2.2.2-4图所示: 图2.2.2-4 ARTH功能块 ARTH功能块有IN、IN-1、IN-2、IN-3、IN-4共5个输入端,主要完成加、减、乘、除、求和、开方、乘方、超前、滞后等运算。它可以
32、完成8种运算公式的一种运算,每个公式有K1、K2、K3、K4、K5、K6共6个系数。通过选择公式和设置系数,可以完成不同的计算任务。E、输入信号选择(ISS)功能块 如2.2.2-5图所示: 图2.2.2-5 ISS功能块ISS功能块从多达三个输入中进行选择,并根据组态作用产生一个输出,例如:高选、低选、选中间值。若需要从二个输入中选择一个输出是通过IN-D的状态是0还是1来控制的,它还可以把可疑值作为好值处理。F、信号特征化(CHAR)功能块如2.2.2-6图所示: 图2.2.2-6 CHAR功能块CHAR功能块具有二个输入和二个输出,输出是输入的非线形函数,由二十个点的X-Y坐标查找表确定
33、函数关系。IN-1对应OUT-1;IN-2对应OUT-2。X对应输入,Y对应输出。当BYPASS=1时,IN-1=OUT-1;IN-2=OUT-2。当REVERSE=1时,IN-2=Y;OUT-2=X。G、输出信号选择(SPLT)功能块 如2.2.2-7图所示: 图2.2.2-7 SPLT功能块SPLT功能块是控制模块,用作分程控制、顺序控制和输出选择器。当A-TYPE=1时,SPLT作为输出选择器使用,若IN-D=0,OUT-1输出;若IN-D=1,OUT-2输出;当A-TYPE=2或3时,SPLT作为分程器使用,只是功能不同。2.3康佳彩电LC81系列采用FCS以后所实现的功能2.3.1实
34、现了画质的全面提升 (1)通过线路千变以繁化简实现画质提升。变频彩电的线路结构主要由;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其中包括高频调谐电路、中频放大与解调电路、隔行扫信号切换与数字解码电路、扫描显示格式变换电路、逐行扫描视频信号切换与补偿电路、三基色宽带末级视频放大电路;以及行、场扫描的非线性补偿电路;伴音信号处理电路;开关电源供电电路;其他辅助电路等组成。而FCS实现了CPU通过I2C总线控制与调整;存放工作数据的存储器UN12(24C16),使用SCLO、SDAO专用总线通讯,应用了写保护措施,因此使数据丢失的概率降到最低再者,高速运行的数字电路部分包括CPU(TMP88CS38)、数字解码电路(VPC
35、3230D)等,而通过FCS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分辨率的图像,为纯净绚丽的彩色画面提供了必要条件扫描视频。(2)通过变频保证扫描图像格式的参数符合机器设置的有关标准以实现画质的提升。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彩电有三种制式,就其扫描格式而言,只有PAL、SEAM使用的625隔行/50Hz和NTSC使用的525隔行/60Hz等。为了便于国际间的交流,消除数字设备之间的差别,625行/50Hz与525行/60Hz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确定以经过Y校正的分量信号(Y、(RY)、(BY)编码4:2:2的标准为电视演播设备的国际标准。规定无论625行/50Hz或525行/60Hz,其数字有效行的亮度信号
36、样点都是720,色差信号样点都是360。如2.3.1-1图和2.3.1-2图所示:对应现行电视制式625行/50场4:3525行/60场4:3高级窄屏幕电视制式1250行/50场4:31050行/60场4:3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行屏31250Hz31468.531Hz采样频率 亮度:54MHz:色度:27MHz 每行亮度样点 1728点/行 1716点/行亮度有效像素区1440像素/行1152行/帧1140像素/行 960行/帧色度有效像素区 720像素/行 576行/帧 720像素/行 480行/帧 像素纵横比 16/15 8/9 图2.3.1-1高级窄屏幕图像格式参数 对应现行电视制式
37、625行/50场4:3 525行/60场16:9 高级窄屏幕电视制式 1250行/50场16:9 1250行/60场16:9 行频 31250Hz 31468.531Hz 采样频率 亮度:72MHz;色度:36 MHz 每行亮度样点 2304点/行 2288点/行 亮度有效像素区1920像素/行1152行/帧1920像素/行960行/帧色度有效像素区960像素/行576行/帧960像素/行 480行/帧 像素纵横比 16/15 8/9 图2.3.1-2高级宽屏幕图像格式参数通过对以上两张表的了解,(虽然这两张表未必是最新的,但作为一个为了阐述一种观点成立而用来比喻的依据,不会影响任何论据的成立
38、。)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说不管是其中的任何一项参数,要达到标准,必须使其保证不因电量不稳等外界因素干扰之下发生任何改变。当然,要想保证画质的最好,也必须克服这一点。而康佳81系列液晶电视,就首次采用了最先进的FCS变频调控系统。首先,经过FCS变频调控系统变频解码芯片通过对图像信号分析,自动识别50Hz/60Hz图像信号,并自动形成根据早先在变频系统中设置的最佳标准进行切换,以达到在频率因外界因素改变时画质不变的最好状态;其次,变频解码芯片可对过调制的非标准信号自动进行频率补偿,还原同样因外界不确定因素干扰或改变时图像声音信号的真实效果;再者,变频解码可延展电视信号黑电平的幅度,可使黑画
39、面更加逼真,提升动态对比度,使其不出现拖尾或画面不流畅;还有,FCS变频调控系统可对液晶屏驱动模块进行实时的电压控制,降低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特别是可以防止高压对液晶分子的损坏;FCS变频调控系统还可通过调节TCON时序IC使图像和液晶屏实现完美点对点。使画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境界,使影视像自然一样真实,最后实现画面的至臻至美。2.3.2FCS在机器整体性能中的提高 提起性能一词,我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汽车在为了达到高速、安全、舒适、节油等目的,一直在提高性能。工厂的生产设备在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等情况下提高性能不难看出,只要是能更大满足需要的任何途径都是在提高性能,而性能就是最大满足结果。作为
40、家电大家族中的一员,康佳彩电一直把提高性能放在首位,这也是一个企业得以在同行业赖以生存且永远做到最好而不被淘汰出局的必要途径。FCS变频调控系统首次被康佳公司运用于彩电中,在保证产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大大的提高了其产品的性能,也是它在同行业永居显位的原因。刚才所说的提升画质也是FCS得以运用于康佳81系列液晶彩电以后显著的一大性能的提高,但具体就提高性能来说,它主要是通过一下几方面来实现的首先,增加了中控系统。通过FCS变频调控系统运用于康佳彩电中,增加了中控系统后,使液晶电视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与液晶驱动系统形成同步响应,有效的避免了因电压不稳造成的波动、信号衰减等原因导致的机器性能的下降。其次,
41、FCS能够系统处理电视信号,有效弥补信号因外界因素造成的虚弱,从而还原画面的失真。2.3.3实现真正的节能(1)显示器方面以CCFL冷阴极荧光灯作为背光源的LCD为例,在CCFL冷阴极荧光灯作为背光源的LCD中其所不能缺少的一个主要元素就是汞,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水银,而这种元素无疑是对人体有害的。虽然目前厂商方面已经尽力在降低荧光管中的汞含量,但是完全无汞的荧光管会带来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暂时看到不到实现的前景。而反现LED背光源,其优势在于完全不含汞,符合绿色环保的时尚。通过采用FCS变频控制系统,康佳81系列彩电均应用LED显示器,LED背光源非常节电。其功耗要比CCFL冷阴极背光灯更低一些
42、。LED内部驱动电压远低于CCFL,功耗和安全性均好于CCFL(CCFL交流电压要求相对较高,启动时达到15001600 V,然后稳定至700或800V),而LED只需要在1224V或更低电压下就能工作。(2)节电方面康佳isport81系列节能运动高清FCS变频调控系统率先实现AGT超节能液晶屏与OPC节能芯片的完美融合,日常省电高达52%。AGT超节能液晶屏通过“高穿透率玻璃基板提升背光通过率、高效低温节能灯提升发光率、高效率背光膜提升光源重复利用率”三位一体的方式精简背光源,实现液晶屏体的高效节能。OPC节能芯片通过动态检测分析信号源的明暗程度,依据图像自身亮度的需求实时调节信号电极上存
43、储电容的强弱,让暗场更黑,亮场更亮。不仅在信号输入的前端实现“节能检测”,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运动图像的动态对比度,增强了图像的饱和度、层次感及清晰度,是节能环保理念与运动高清技术的完美融合。PMS电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管理和分配电能的分配和利用,将电源的利用充分合。结论FCS的关键是现场总线技术与现场总线智能传感器(现场总线智能仪表)。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成熟,能出现现场总线,从而使DCS脱颖出FCS,可以说FCS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第三次大革命。国外从9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投用FCS;而在国内,近年才开始试用FCS,尚不完善,尚不完整。目前正是FCS的实施阶段,它是完全可靠、完全分散的开放系统,易
44、于安装、投运、维护,节省投资和人力、物力。依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后10年内,FCS将代替DCS,并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参考文献1 、FCS综述 沈阳高等电力专科学校 刊载于中国仪电报1999年第4期总计622期2、FCS控制系统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院 杨庆柏 刊载于辽宁电机工程科普1997年第4期3、CRT高清数字变频彩电若干技术的诠释(二)康佳集团汪怡培训4、CRT高清数字变频彩电若干技术的诠释(一)康佳集团汪怡培训 英文译文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automated antenna extends to the various tra
45、des and occupations, slightly to a switchs design, as big as astronavigation airplanes research, has its form. This specialty lives can be engaged in with domain and so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elated systems operation, automatic control,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
46、g,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nagement of economy as well as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ork, is the wide aperture “the multi-skill” the high-leve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alented person. This domain is very big to the high level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It is estima
47、ted that along with overseas big enterprises entry, will present the very big gap in this professional field, very possibly presented the phenomenon which at that time the talented person falls short of demand.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zed main raise masters the electrical technology, the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tec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