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5241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T分流网格6参数修改效果评估报告目 录1概述31.1概述31.2修改参数区域31.3修改参数小区41.42G小区参数核查52KPI指标评估62.1参数修改效果预估62.2修改前后指标对比情况62.2.1话务量情况对比62.2.2码资源利用率指标对比72.2.3系统间切换指标对比82.2.4DT请求建立的电路域、分组域RAB数对比102.2.5其它关键指标对比112.3KPI指标评估总结143路测指标评估153.1指标对比情况153.1.1参数修改前后PCCPCH-RSCP对应各采样区间变化情况163.1.2参数修改前后PCCPCH-CI对应各采样区间变化情况173.1.3参数修改前后DPCH

2、-CI对应各采样区间变化情况173.2测试效果图对比183.3路测指标评估总结204总结201 概述1.1 概述为了进一步提升TD网络质量,有效提升TD网络利用率,缓解GSM网络承载压力,根据集团公司网络部下发的TD网络优化指导意见结合我省TD网络现状,省网络优化中心发布我省GSM/TD网络承载分流项目实施工作要求(以下简称GT承载分流项目),在市公司网优中心的带领下,11月14日晚22点根据省公司G-T回流的策略,分别系统间切换门限【C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P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UE最小接收电平】等参数进行参数修改。早期曾对市区内网格2进行过参数修改验证,参数修改后,各项K

3、PI指标波动较大。故,本次参数修改为防止修改后对网络指标造成较大影响,特选取长春市网格覆盖较好的网格进行参数修改。本次大唐区域选择的网格为网格6,涉及到的基站小区为网格6内全部宏站小区(TD微蜂窝小区不进行参数修改)。涉及到的地理区域如下图:1.2 修改参数区域图中红色区域为本次参数修改后的测试评估区域1.3 修改参数小区l 场景划分原则:根据场接入占比(接入场强G重选门限+dBm-98-98-95-95重选延迟时间S2222CS业务本系统门限dBm-95-95-93-93CS业务异系统门限dBm-74-77-80-80H业务本系统门限dBm-100-100-100-100H业务异系统门限dB

4、m-74-77-80-80PS非H业务本系统门限dBm-100-100-100-100PS非H业务异系统门限dBm-74-77-80-80l 参数修改统计本次参数修改严格按照集团要求,对网格6所属小区进行修改,共计修改:1) UE最小接收电平,修改57处2) 小区选择与重选-Gsm测量门限,修改57处3) 存在Cs的信令连接相对门限,修改57处4) 存在PS的信令连接相对门限,修改57处5) 存在Cs的信令连接门限值-Own System,修改57处6) 存在Cs的信令连接门限值-GSM System,修改57处7) 只存在Ps的信令连接门限值-Own System,修改57处8) 只存在Ps

5、的信令连接门限值-GSM System,修改57处本次修改参数的范围共包括团结路、东二条、金桥大厦、武装部、永春灯具城、曼哈顿、邦尼宾馆、德昌、宽城邮电、长春火车站、二商店、西四马路、棉麻公司、上海路(省政协)、育新小学、天鹅湖酒店、东北银贸、庆丰大厦18个基站,共54个小区,分别为长春市网格6中的全部宏站小区。参数修改后详细的评估过程请见下:l 正常覆盖小区:【UE最小接收电平】现网UE最小接收电平由-95改为-99【C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C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由-89修改为-95【P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P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由-92修改为-100【CS业务异系统门限、P

6、S非H业务异系统门限】由-68修改为-74l 一般覆盖小区:【UE最小接收电平】现网UE最小接收电平由-95改为-99【C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C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由-89修改为-95【P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PS信令连接门限值TD系统由-92修改为-100【CS业务异系统门限、PS非H业务异系统门限】由-68修改为-77网格6全部参数修改详情请见下表:1.4 2G小区参数核查网格6区域2G小区参数配置通过核查全部正常,已完全按照集团标准修改。室内参数配置未有变动,GSM参数调整依照室内小区参数调整,当前室内小区参数未有调整,GSM侧参数没有调整。2 KPI指标评估本次参数修改效

7、果评估,主要通过KPI指标及路测指标两大方面进行效果评估。本次参数修改为11月14日晚22点进行,参数修改过程中部分小区修改未完全,于次日11月15日早8点全部修改完成。首先,KPI指标修改前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统计,以体现参数修改后评估的准确性,故本次选择修改后至今全天的指标与修改前一周全天指标进行对比;对修改前后KPI进行全面评估。2.1 参数修改效果预估l 话务量参数修改前后,通过放宽TD切换及重选向G网的操作门限,理论上可以使用户更难以发生TG的切换或重选,增加了用户驻留在T网的时间,从而分担G网话务负担,增加T网语音、数据话务量l 码资源利用率参数修改后,相对修改前更难于切入G网

8、,理论上可以使用户更多地驻留在TD网络,从而提高码资源利用率,有效的进行GT回流。l 系统间切换本次参数修改,修改了CS、PS域业务的23G互操作门限,调整后较调整前更难于进行23G操作,故此减少了CS域及PS域系统间切换的次数。是否对系统间切换成功率指标造成了影响,需要持续对该类指标进行监控统计。2.2 修改前后指标对比情况2.2.1 话务量情况对比l 修改前后话务量对比l 修改前后话务量走势从上述指标以及话音业务、分组域业务的话务量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排除周六周日用户行为所致的话务量变化,整体上语音业务、分组域业务的话务量均有显著的增加。其中,语音业务话务量修改后平

9、均增加55Erl左右,尤其分组域话务量提升较为明显,修改后平均增加5000多MB话务量。2.2.2 码资源利用率指标对比l 修改前后指标对比l 码资源利用率走势从上述指标以及码资源利用率的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期的指标观察可以看出,码资源利用率指标在11月4、5两日提升较为明显(11月4日晚进行的参数修改),11月6日后回复到上周水平甚至以下。总的来说,码资源利用率变化不明显,参数修改后的提标波动,不排除为话务、用户差异等因素所致。建议继续对码资源利用率指标进行监控,以准确评估码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 2.2.3 系统间切换指标对比l 修改前后指标对比 通过上表

10、系统间切换相关指标可以看出,自11月14日晚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可以看出,参数修改后,系统间切换相关指标中变化较为明显的是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以及系统间切换成功率的波动幅度。l 修改前后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对比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参数修改后,无论CS域还是PS域,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急剧下降,11月14日22点开始修改参数,11月14日切换次数已开始减少;11月15日之后系统间切换次数基本保持稳定,总次数较修改前相比,CS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平均减少100次左右,减少幅度15%左右;PS域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平均减少100次左右,减少幅度50%

11、左右。由上表,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参数修改后,总的来说:C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与P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均轻微下滑趋势,尤其参数修改后,指标波动的幅度变大。从趋热线上看, C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出现0.2个百分点的下滑趋势;P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出现0.4个百分点的下滑趋势。究其原因,门限修改后的指标波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标下滑,而是由于参数修改后,由于系统间切换次数的大量减少,系统间切换指标受到用户失败行为的冲击力变大,系统间切换指标受个别用户失败的影响比重变大,即造成P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波动幅度变大。例如:在参数修改前,该区域CS域系统间切换每日失败6次

12、左右,CS域系统间切换指标仍能维持在99%左右,但参数修改后,如果平均每日失败达到34次,即降至99%以下;参数修改前,该区域PS系统间切换每日失败4次左右,PS域系统间切换指标仍能维持在98%左右,但参数修改后,如果平均每日失败达到4次,即降至95%96%。2.2.4 DT请求建立的电路域、分组域RAB数对比l 修改前后指标对比l 修改前后请求RAB数量对比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参数修改后,无论CS域还是PS域,请求建立的电路域、分组域RAB数均有一量数量的提升,总次数较修改前相比,请求建立的电路域RAB次数平均增加6000次左右,增加幅度12%左右;请求建立

13、的分组域RAB次数平均增加20000次左右,增加幅度20%左右。2.2.5 其它关键指标对比l 修改前后指标对比 通过上表修改参数前后关键指标统计可以看出,自11月14日晚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可以看到,参数修改后,其它各项关键指标(接通率、掉话率、掉话次数)中,语音接通率、PS接通率基本不变;语音掉话次数、PS掉线次数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的监控观察;语音掉话率、PS掉线率呈恶化趋势,其中语音掉话率恶化0.06个百分点,PS掉线率恶化0.2个百分点。l 修改前后语音、PS域无线接通率对比情况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PS域无线接

14、通率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单从数据角度来看,修改参数后,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有0.05%左右百分点的细微下降;PS域无线接通率有0.1%左右百分点的提升。统计数据较少过于片面,需要进一步的监控统计。l 修改前后语音、PS域无线掉话率对比情况自11月14日修改参数后,通过修改后近几天的指标观察,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PS域无线掉话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修改参数后,语音业务无线掉话率有0.06%左右百分点的细微恶化;PS域无线掉话率有0.23%左右百分点的恶化。通过掉话次数统计来看,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平均掉话次数日平均增加40次;PS域掉线次数日平均增加240次。2.3 KPI指标评估总结通过上述

15、对码资源利用率指标、系统间切换指标以及其它关键指标的修改前后对比,以及周末时段的对比,对KPI指标对比部分总结如下:1 排除周六周日用户行为所致的话务量变化,整体上语音业务、分组域业务的话务量均有显著的增加。其中,语音业务话务量修改后平均增加55Erl左右,尤其分组域话务量提升较为明显,修改后平均增加5000多MB话务量。2 码资源利用率变化不明显,参数修改后的提标波动,不排除为话务、用户差异等因素所致。建议继续对码资源利用率指标进行监控,以准确评估码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3 无论CS域还是PS域,参数修改后,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急剧下降, CS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平均减少100次左右,减少幅度

16、15%左右;PS域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平均减少100次左右,减少幅度50%左右。4 参数修改后,C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出现0.2个百分点的下滑趋势;P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出现0.4个百分点的下滑趋势。究其原因,门限修改后的指标波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标下滑,而是由于参数修改后,由于系统间切换次数的大量减少,系统间切换指标受到用户失败行为的冲击力变大,系统间切换指标受个别用户失败的影响比重变大(只要某用户切换失败次数多一些,指标恶化程度一定会比参数修改前更为明显),从而造成系统间切换成功率波动幅度变大。5 参数修改后,请求建立的电路域、分组域RAB数均有一量数量的提升,总次数较修改前相比,请求建立

17、的电路域RAB次数平均增加6000次左右,增加幅度12%左右;请求建立的分组域RAB次数平均增加20000次左右,增加幅度20%左右。6 语音业务、PS域无线接通率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单从数据角度来看,修改参数后,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有0.05%左右百分点的细微下降;PS域无线接通率有0.1%左右百分点的提升。统计数据较少过于片面,需要进一步的监控统计。7 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PS域无线掉话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修改参数后,语音业务无线掉话率有0.06%左右百分点的细微恶化;PS域无线掉话率有0.23%左右百分点的恶化。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平均掉话次数日平均增加40次;PS域掉线次数日平均增

18、加240次。3 路测指标评估在参数修改前后,分别利用人工测试(参数修改前),人工测试(参数修改后),分别对长春市网格6(参数修改区域)进行拉网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本次人工测试完全模拟参数修改前的人工测试的测试方法,同参数修改前测试时间相同,测试路线相同,测试方法相同。参数修改前后的路测指标对比情况如下:3.1 指标对比情况11月14日晚进行网格6的参数修改,分别在11月14日参数修改前,以及11月16日参数修改后进行了两轮网格6的拉网测试,两轮测试的测试路线、测试时间、测试车辆等完全相同,两轮测试进行指标对比。从上表的指标对比中可以看出,自11月14日晚修改参数后,指标变化较大的为2/3G互操

19、作次数、接通率、掉话率等。2/3G互操作次数由参数修改前的6次变为参数修改后的0次;覆盖率由参数修改前的99.63%下降至参数修改后的99.47%;TD占用时长比例由参数修改前的99.32%左右上升到参数修改后的100%;掉话率指标由参数修改前的0%恶化到参数修改后的1.85%;接通率指标由参数修改前的100%下降至参数修改后的96.43%。从参数修改前的后指标变化得出结论,虽然参数修改后2/3G互操作次数减少、TD占比增加,但同时接通率、掉话率、覆盖率等各项关键指标也伴随恶化,参数修改的效果造成TD占比的提升,但同时伴随着用户感知度的恶化。3.1.1 参数修改前后PCCPCH-RSCP对应各

20、采样区间变化情况 参数修改前后PCCPCH-RSCP对比图从上表观察中可以看出,在11月14日参数修改前,以及11月16日参数修改后的两轮DT测试中,PCCPCH-RSCP(-95dBm)区间以下覆盖采样点,由参数修改前占比0.13%左右,提高至参数修改后的0.21%左右。由于网格6的TD覆盖水平较好,网格内没有较多弱覆盖区域以及2/3G互操作区域,故参数修改后,-95dBm以上区间的采样点增多并不明显。但其它网格,TD覆盖不好的区域,随着参数修改,势必会造成-95dBm以下的采样点增多,对现网覆盖将会造成严重影响,随着 -95dBm以下的采样点增多,导致PCCPCH-CI及DPCH-CI值也

21、会相对降低,相应地会出现掉话、未接通、话质差等事件发生,在这样的区域,会对用户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3.1.2 参数修改前后PCCPCH-CI对应各采样区间变化情况参数修改前后PCCPCH-CI对比图 从上表观察中可以看出,在11月14日参数修改前,以及11月16日参数修改后的两轮DT测试中,PCCPCH-CI(-3dB)区间以下覆盖采样点占比明显提升。参数修改前,-3dB区间以下占比约为0.55%左右,参数修改后,-3dB区间以上占比约为0.90%左右。随着 -3dB以下的采样点增多,会出现掉话、未接通、单通等事件发生,将会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对指标也会有较大的影响。3.1.3 参数修改前后DP

22、CH-CI对应各采样区间变化情况参数修改前后DPCH-CI对比图从上表观察中可以看出,在11月14日参数修改前,以及11月16日参数修改后的两轮DT测试中,DPCH-CI(-3dB)区间以上覆盖采样点占比明显提升。参数修改前,-3dB区间以下占比约为2.3%左右,参数修改后,-3dB区间以下占比约为2.53 %左右。随着 -3dB以下的采样点增多,会出现话质差、掉话、未接通等事件发生,将会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对指标也会有较大的影响。3.2 测试效果图对比l 网格6修改前测试PCCPCH-RSCP覆盖图由上图,参数修改前,网格6共有3处TD弱覆盖的区域,测试中主被叫双双顺利切入G网,切换后覆盖较好

23、,并且切换后并没有明显影响TD占比,本轮测试TD占比99.32%。l 网格6修改后测试PCCPCH-RSCP覆盖图由上述网格6修改前后的PCCPCH-RSCP覆盖测试图对比中可以看出,由于前期长期的覆盖优化,现网格中出现的的弱覆盖区域多为本次参数修改造成的。参数修改前发生2/3G互操作的区域,与参数修改后覆盖极其差的区域可以一一对应。随着参数修改后,弱覆盖地段明显增多,掉话、未接通、单通等问题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将会对现网用户感知度造成严重的影响。至少这些新增的弱覆盖区域用户感知会很差,用户投诉会增加。3.3 路测指标评估总结通过上述对参数修改前后的前轮自动路测路测指标及本轮人工测试指标对比情况

24、分析,对路测指标对比部分总结如下:1. 参数修改后,路测方面指标变好的指标项为TD占用时长比例,TD占用时长比例由前轮的99.32%左右上升到参数修改后的100%左右,在覆盖较好的网格,如本次参数修改的网格6,TD占比虽有提升,但两者前后相对来说基本无变化;除此之外,其它关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恶化。2. PCCPCH-RSCP(-95dBm)区间以下覆盖采样点,由参数修改前占比0.13%左右,提高至参数修改后的0.21%左右。由于网格6的TD覆盖水平较好,网格内没有较多弱覆盖区域以及2/3G互操作区域,故参数修改后,-95dBm以上区间的采样点增多并不明显。但其它网格,TD覆盖不好的区域,随着参

25、数修改,势必会造成-95dBm以下的采样点增多,对现网覆盖将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随着 -95dBm以下的采样点增多,PCCPCH-CI及DPCH-CI值也会相应降低,相应地会出现掉话、未接通、话质差等事件发生,在这样的区域,会对用户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3. 参数修改前发生2/3G互操作的区域,与参数修改后覆盖极其差的区域可以一一对应。随着参数修改后,弱覆盖地段明显增多,掉话、未接通、单通等问题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将会对现网用户感知度造成严重的影响。至少这些新增的弱覆盖区域用户感知会很差,用户投诉会增加。故,本次参数修改,虽然修改后2/3G互操作次数减少、TD占比增加,但同时接通率、掉话率、覆盖率

26、等其它各项关键指标也伴随恶化。参数修改造成TD占比的提升,但同时伴随着用户感知度的恶化。4 总结l 从KPI指标角度来看,总的来说,参数修改后话务量的提升较为明显,但其它各项关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恶化:1. 排除周六周日用户行为所致的话务量变化,整体上语音业务、分组域业务的话务量均有显著的增加。其中,语音业务话务量修改后平均增加55Erl左右,尤其分组域话务量提升较为明显,修改后平均增加5000多MB话务量。2. 码资源利用率变化不明显,参数修改后的提标波动,不排除为话务、用户差异等因素所致。建议继续对码资源利用率指标进行监控,以准确评估码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3. 无论CS域还是PS域,参数修改

27、后,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急剧下降, CS域系统间切换出请求次数平均减少100次左右,减少幅度15%左右;PS域系统间切换请求次数平均减少100次左右,减少幅度50%左右。4. 参数修改后,C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出现0.2个百分点的下滑趋势;PS域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出现0.4个百分点的下滑趋势。究其原因,门限修改后的指标波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标下滑,而是由于参数修改后,由于系统间切换次数的大量减少,系统间切换指标受到用户失败行为的冲击力变大,系统间切换指标受个别用户失败的影响比重变大(只要某用户切换失败次数多一些,指标恶化程度一定会比参数修改前更为明显),从而造成系统间切换成功率波动幅度变大。5.

28、 参数修改后,请求建立的电路域、分组域RAB数均有一量数量的提升,总次数较修改前相比,请求建立的电路域RAB次数平均增加6000次左右,增加幅度12%左右;请求建立的分组域RAB次数平均增加20000次左右,增加幅度20%左右。6. 语音业务、PS域无线接通率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单从数据角度来看,修改参数后,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有0.05%左右百分点的细微下降;PS域无线接通率有0.1%左右百分点的提升。统计数据较少过于片面,需要进一步的监控统计。7. 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PS域无线掉话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修改参数后,语音业务无线掉话率有0.06%左右百分点的细微恶化;PS域无线掉话率有0

29、.23%左右百分点的恶化。参数修改后,语音业务平均掉话次数日平均增加40次;PS域掉线次数日平均增加240次。l 从路测指标来看,总的来说,路测指标中TD占比提升将会十分明显,其它关键指标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 参数修改后,路测方面指标变好的指标项为TD占用时长比例,TD占用时长比例由前轮的99.32%左右上升到参数修改后的100%左右,在覆盖较好的网格,如本次参数修改的网格6,TD占比虽有提升,但两者前后相对来说基本无变化;除此之外,其它关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恶化。2. PCCPCH-RSCP(-95dBm)区间以下覆盖采样点,由参数修改前占比0.13%左右,提高至参数修改后的0.21%

30、左右。由于网格6的TD覆盖水平较好,网格内没有较多弱覆盖区域以及2/3G互操作区域,故参数修改后,-95dBm以上区间的采样点增多并不明显。但其它网格,TD覆盖不好的区域,随着参数修改,势必会造成-95dBm以下的采样点增多,对现网覆盖将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随着 -95dBm以下的采样点增多,PCCPCH-CI及DPCH-CI值也会相应降低,相应地会出现掉话、未接通、话质差等事件发生,在这样的区域,会对用户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3. 参数修改前发生2/3G互操作的区域,与参数修改后覆盖极其差的区域可以一一对应。随着参数修改后,弱覆盖地段明显增多,掉话、未接通、单通等问题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将会对现网用户感知度造成严重的影响。至少这些新增的弱覆盖区域用户感知会很差,用户投诉会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