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李长文 李金伴江苏省东海职业高级中学江苏大学工业中心摘 要: 本文针对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分析,提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依据和目标规划,阐述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专业建设内在关系,并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与探讨。关键词: 电子技术; 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建设; 建设方案我校始建于1985年,1994年经省教委、省计划委验收,被确认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00年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验收,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在连云港市市属四县中率先跨入省级合格职业教育中心的行列。2004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2005年7月
2、,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训基地,已为省级示范专业,现已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中心。 职业学校的特色在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在于实训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是职业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图谋自身长足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培养技能紧缺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本人联系自身实际,仅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规划进行研究和探讨。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背景和依据(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1.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呼唤加强电子技术
3、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市场,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但掌握电子技术人才数量上奇缺,要真正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加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发展制造业的时代的需要。2. 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急需加速电子技术实用人才的培养东海县是一个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县,总人口约115.2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6.52万人,现有耕地193.79万亩,人均耕地只有1.96亩。根据农
4、村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计算,全县第一产业只需要14.19万人,而34.33万人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我县实际情况而言,以水晶、石英制品加工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促进了全县经济增长增长,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人才的需求的变化,随着机械、电子为支柱行业的工业经济突破性进展,对电子技术应用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电子类企业在我县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上升,全县像威泰力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2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电子、电子行业企业,使电子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校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实训基地建设尤为必要。(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
5、性由于大力发展电子专业是社会各界的共识,近年来我校在电子方面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成集现代通信技术、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维修电工、电脑美术设计等工种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1. 硬件设施优势我校将原有电子类实习生产设备有:电子电工、家电模拟室、PLC /单片机、码技术应用等电子类实训室15个,电子电工成套设备达165台套,设备总价值达500.414万元,占地面积约2640平方米。基础性的硬件建设,确保电子专业的教学、实习、生产、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2.专业建设优势电子技术是集电子、信息和
6、管理等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建设基础。目前,我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都已成为省级示范专业,这为电子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基础。3师资优势目前,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任教师有15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2人,硕士研究生2人;中级职称8人,高级职称3人;“双师型”教师有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4.招生就业优势近年来,我校实施招生改革,采取提前招生与市场招生相结合的办法,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同时,又提高了质量。目前,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数达267人,培训人数达1254人,在校生579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2%。电子专业招
7、生就业情况良好,为以后的实训基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实训基地专业性建设的目标及思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并举,转岗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重,争取经过三年的努力,把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为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先进、具有较大办学规模、集”产、教研”为一体,在全省中职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专业,并争取成为我省电子产品加工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示范基地,为企业输送技能过硬、数量较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我校在现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
8、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力争使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各专业技术实训工位总数突破240个,专业技能实训开课率达95%,把实训基地建设成成为立足东海、服务社会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共享型的实训基地。具体工作思路是:1. 多方筹措资金,增加硬件设备学校将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在未来三年内将采取省财政经费支持,县政府资金配套、社会企业共建、学校自筹经费等多渠道融资的办法,分年度投入资金,总体规划投资400万元以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2. 制订师资培养规划,完善师资培训体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在职教师进行进修,脱产学习,先后专业教师出国培训,参加省教育厅“四新培训”学习等活动。以“师德工程”
9、、“名师工程”、“双师工程”、“青蓝工程”为主线,建设出一支学历达标,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安排教师分期分批利用节假日去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更新知识;组识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观摩研讨和技能操作等活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再聘请职称高、能力强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力争利用三年时间使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2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要达到90%以上,培植校外专业实训基地达10个,确保教学或实训工作正常开展,服务于电子技术的推广、应用。3. 构建课程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在教学管理上,针对受训人员特点,建立了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和计
10、算机网络管理,对实习教师实行培训质量排行榜制度。在教材使用上,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合理选用教材,并组织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自编教材、讲义,注重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学模式上,学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方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积极探索各种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推进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4. 密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学校加强与东海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威泰力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玻东海玻璃有限公司等类企业建立相互协
11、作关系,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让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让师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和培养。主要形式有:一是人才培养合作,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二是员工培训合作,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三是科研开发合作,让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专任教师参与企业、行业的产品开发;四是师资培训合作,学校分期分批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企业管理、生产实践活动;五是专业建设合作,校企双方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找准专业设置的突破口等,这一切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与未来规划学校现有土地面积仅有63.5亩,建筑面积不足2万平方
12、米,就目前学校的校舍和场地面积是远远适应不了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因而一直成为制约我校发展壮大尤其是实训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的瓶颈。因此为能满足东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政府决定新建东海职业教育中心。 新职教中心建成后,总投资约9000万元,占地297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5000人,实训基地面积将达到3.2万平方米,实训工作岗位达到1800个,年平均社会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为我校的办学规模、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使之真正成为与东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应用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投资经费充分利用省的实训基地专项资金,争取地方政府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投
13、入,同时通过与企业联合共建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到位后都将主动服务社会,从而争取社会和企业对我校的实训基地在今后运行与发展的经费支持。资金筹措规划为:省的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1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达105万元,企业参与共建100万元,自筹45万元。所有资金都将全部用于设备投入。2人员配备(1)专门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成立培养基地建设专家小组,具体负责实训基地项目的规划论证、技术指导、绩效考评等工作。(2)制定基地教师配备规划,走企业引进、外出进修、校本培训三结合的道路,建设配备一批具备真正意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
14、并且从现在开始,在计划编制、课程开发、教材编制等环节上,分期、分批预先到位人员。(3)设备添置规划2007年:并完成了单片机/PLC综合实验室设备、数码技术应用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工作,投入资金75万元;2008年:完成电子电工二合一实训室、计算机模拟室、电力拖动、制冷制热实训室,资金总额预计将达到230万元;2009年:完成包括电工技能考核设备、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设备、SMT贴装技术实验设备。投入资金达95万元。(4)产学研实体通过进一步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够开展应用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产品开发等服务,融日常教学与企业需要于一体,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
15、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地将设立一个产品开发实验室、二个生产性车间、一个产品销售经理部,以形成一个产学研实体,这些配套项目的建设,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都将起到巨大作用。实训基地还可成立一个校企联络部,专门负责与县内外相关企业的联系,能促进学习专业生产实习正常开展,也为实训基地的教学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江苏省射阳职业教育中心校. 陆家云 2005、112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示范性电工与电子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申报表. 夏国明年度实验实训室名 称主要设备数量计划设备总价(万元)合计(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万
16、元)企业投入资金(万元)学校自筹资金(万元)省配套资金(万元)2007年单片机、PLC二合一综合实验室单片机2754752520525PLC27数码应用技术实训室实训操作台2721示波器27焊台等272008年电工电子三合一实训室电工、数电、模电设备2720230505030100计算机模拟室计算机6030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三合一实训室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训考核设备2760制冷制热实训室制冷制热实训设备2740电子电工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设备54802009年电子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电子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设备60259530301025SMT贴装技术实训室SMT贴装技术实训设备50电机及拖动
17、实训室电机及拖动实训操作台2720电动机及其它设备总计40010510045150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一览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刘香英李金伴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江苏大学工业中心摘 要: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群、专业链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五个方面论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做法。关键词:服装设计; 模式创新; 基地建设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我校于1988年率先设置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和经验。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地
18、域优势和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主动面向服装产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放办学,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和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别是在2002年学习教育厅有关文件基本思路,根据服务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和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对该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制订了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先后经过企业、行业专家的评定,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后,从2002年新生入学开始,分别在02级、03级、04级05
19、级学生中全面实施,经过4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较大的人才培养效益,体现了系列创新。2004年11月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按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对专业进行了评估验收,得到一致好评。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情况如下: 一、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主动适应农业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适应”和“服务”上做文章。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一个复合性强的专业,企业第一线要求技术人员不仅要有服装设计、制板、制作方面的技能还要具备一定服装生产管理经营的专业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在由校企双方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
20、养方案,打破学科性的束缚和老三段的传统模式,实施 “模块化”教学;减少了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压缩了理论课,拓展了实践课;淡化了理论教学,突出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二、重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本着“基本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目的,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通过职业综合能力分解开发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了 “模块化”的理论教学体系,打破了学科性的束缚。例如服装结构设计课是由立体裁剪、服装结构制图、原型裁剪进行整合的;原服装机械教材过多讲解
21、的是家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由于家用缝纫机已经逐步被淘汰,因此,该科目不在开设整合后的课程,删减了陈旧性、重复性和理论性强的内容,突出了前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强的内容,更连贯、通顺、实用,便于学生学习和应用,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为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我校鼓励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删减了理论性过强和学科间交叉重复的内容,增添了有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内容,形成了适应专业改革需要的特色教材体系。根据岗位和岗位群对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基本技能,按课内实践、教学实习(实训)
22、、综合性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四个层次,在14学期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以项目的形式进行专项训练,06级新生入学后,部里即制定了专业成长计划,月技能项目及相关标准,真正做到节节有项目月月有项目,课时的安排也是相对集中,改变以往的间断式安排实训课的方法,不利于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形成。第五学期根据毕业生就业意向按专业方向进行顶岗生产实习,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接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达到1:1。强化了实用性,突出了针对性,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校内与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
23、改革,突出以项目为主体的现场教学;注重教学手段改革,突出多媒体教学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注重质量管理,突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注重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突出过程评价。通过这些措施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激励学生开拓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三、重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教学、生产、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为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教学、生产、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2005年,我校纺织服装专业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省财政
24、厅批准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学校,在原来服装实训室,设计室,展示室的基础上,将设备加以整合,并将省划拨的100万元专款专用,再加上配套资金12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32万元,共计256万元,用于纺织服装实训基地的建设, 截止2006年9月,基地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营。1992年春,学校以原先的纺织服装专业实习设备为资产,注册成立徐州教育服装厂,实行完全的独立的公司化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基地实行独立法人化运作。多年来实训基地公司化,法人运作与教学过程高度结合,专业教学渗透到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参与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财务控制的所有过程。充分利用
25、基地资源,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从事生产实习时,所在班级分成若干车间,班主任为董为事长,专业教师为技术顾问,班长为厂长,教师、学生都具备双重身份,也就是说,在课堂是教师,在基地内是设计师、样板师和管理者;在课堂上是学生,在基地内是生产者和工作人员;在教学中是教研室,在基地内是企业的职能部门。不单只是身份的改变,而且必须履行各自的职责,让学生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参与进来。基地的布局完全模拟企业,学生可以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参与教学实践、生产实习,学生生产的产品是来自工厂的客户,师傅按企业的工艺要求辅导,并根据产量效益对每个工人进行客观的平定。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
26、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实训基地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外面的定单源源不断,既为为学生解决买原料问题,也促使实训向“盈利型”的创收转变。促进了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和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学习、实习期间就同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我校已先后苏州正雄丝绸有限公司、南京舜天集团,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书。通过同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了解了企业企业了解了学生,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益处。实行“预就业制度”,即学生在企业实习就是员工,公司
27、负责教育管理学生,公司就是学校。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与企业进一步联合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不仅保证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还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方式,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校企双方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新鲜血液。 四、重在加强新专业开发,形成专业群、 专业链,实现专业滚动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逐步拓展专业群体。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专业群建设它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
28、拓展新专业的可能性,逐个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新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 核心专业,应继续加快内涵建设的步伐,围绕核心专业开发新型专业,当前服装市场一路看好,现代化服装企业不断涌现,除了继续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以外,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及现代化设备普遍运用,CAD、CAM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和各种程控缝纫设备的使用,企业急需大量懂专业,会操作的技术人才,我校在对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需要进行充分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依托纺织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我校购进世界一流的德国PGM软件,成功开设了服装CAD专业,第一年招生就达到96人次,现在已经有好家企业来我校洽谈,准备预定该专业的学
29、生,目前我校正着手对相关的一些专业进行市场分析,如模特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利用专业的人才优势及基地的示范作用,积极为“三农”服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培训考核合格后保证就业。实现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近几年来,面向全市中小服装企业举办了多期服装CAD培训班,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五、重在“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想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制定纺织服装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
30、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实现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认证,鼓励和支持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能水平。“双师型”素质教师达到80%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智力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校教学与市场接轨的切入点,必须花大力气致力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同时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优化基地运行机制,从而促进专业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参考文献1 马东宵,黄立志实践教
31、学体系与基地的建设. 机械职业教育 ,2002(2)2 范树林,冯旭敏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9)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田厚伦李金伴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大学工业中心摘 要: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词:职业教育; 文化; 技术; 技能; 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
32、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院校如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值得我们广泛地研究和深入地探讨。1.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精神,深刻领会、端正思想、埋头苦干1.1 深刻领会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国民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国家在“十一五”纲要中明确指出: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教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都与从业人员技
33、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为了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为了发展农村
34、必须发展工业;为了建设农村必须走城镇化。这都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说的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1.2 消除重学轻术思想 长期以来,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承受着社会上一些偏见和不正确的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高中生就是比职教生好,这是一种偏见
35、,我们多少年搞学术研究,实际上重学不重术,由于这种偏见,我们对术的研究远不如对学的研究重视。我们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和工作的教师应打破这种观念的羁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刻苦学习,推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昂扬向前。1.3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都是传承发展人类文化的殿堂有人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文化品质较其他教育来说,有差强人意之感;有人还认为职业教育技能培养优先,其次才是文化素质。这两种对职业教育文化的片面认识正是引起职业教育不受社会、家长与其他教育等同看待的原因之一。这些认识对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极其有害。社会需求形成当前各门各类教育,如工程技术型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等。各类教育传播的文
36、化之间具有明显的取向性差别,不存在贵贱高低之分。工程技术型学校的受教育者学习的对象是自然科学体系,学习目标是获得物质和有关自然界规律的知识,文化的功能是解释、运用自然界发生变化的规律,知识体系是用有关概念、定律和理论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和物质,认识方法上主要依靠独立的反映为导向的因果关系。文、史、哲与艺术类学校受教育者学习对象是表征精神财富的科学体系,学习目标是获得有关精神和社会运行规律的知识,文化的功能是描述、研究社会与精神发展的规律并推动精神与社会的发展,知识体系是用有关概念、哲理、艺术等描述社会与精神现象,认识方法上主要依靠存在意识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则注重文化的职业取向性,从物质文化到精神
37、文化无不渗透着实用与职业精神。学习的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学习目标是获得有关设计、制造和评价技术系统的知识,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制造、服务的方法,知识体系是工作标准、制造与服务规程和由自然规律推导出的规范的职业行为等等,认识方法上主要依靠的是综合的、以应用为导向的目标手段关系。不同的文化取向性,导致教育思想不同、文化认同感上的差异。但不论何种教育,其教育内容都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文化内容有所侧重而已。高等职业教育传播的文化同样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职业教育没有必要因为传播职业文化而自忏形秽。2. 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
38、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是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解决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实训基地建设就是这个突破口,如果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并充分利用起来,就会对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这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 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搞好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牢固地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教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
39、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以及一些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没有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原因之一。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毛主席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
40、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早在3000年以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就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教学。2.2 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脊梁”,尤其是实训指导教师更是如此,一方面实训指导教师需要非常宽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他们具有娴熟实践技能和经验,也就是他们即要能说又要能做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实践技能的取得要靠在实践第一线的摸爬滚打。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要有五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我国当今阶段可采取
41、多种手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紧缺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等。2.3 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1 实训基地建设应面向本地经济主战场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水平、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形式和内容。我省是医药大省,医药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我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医药类实训基地,如药物制剂实训基地、生
42、物制药实训基地、化学制药实训基地、中药制药实训基地、中药提取实训基地等。2.3.2 实训基地建设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高效建设、高效运行考虑专业设置及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本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与学校的长期发展和具体规划相联系,科学确定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建设计划。我校实训基地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注意先进性、适用性、多功能性和产教研结合性原则,在使用和管理上坚持开放性原则,对校内开放、对校外开放、全天候开放。2.3.3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相结合实训基地必须要结合学校已有专业及未来专业开发设置情况进行建设,要适应专业特点,为专业发展服务,建设多功能、
43、使用效率高、周期长的实训基地。加强课程改革,适应实践教学,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如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发了适用性较强的教材等。在教学中实行了集中教学的模式,如制剂学课程我们采取4节课连上的方式,先实践再讲理论接着再进行实践,或边讲边实践,讲练结合,效果非常好。实训课程必须做好四个结合:必须与企业行业需求相结合;必须与学生就业生涯相结合;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必须与生产岗位规范相结合。2.3.4 兼顾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效益基地建设首先必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是适应市场经济,与市场相联系,坚持对外开放,或创建生产型实训基地,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44、.4 实训基地的管理遵循“管理出效益、管理保质量”的原则,对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实施科学管理。2.4.1 制度建设先行实习工场(车间)安全制度:学习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对学生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工种安全教育、岗位操作安全教育)。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会对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量器具借还与赔偿制度:能按规章借还工量器具,对违反操作规程或人为故意因素造成损坏的工量器具(含设备)实行赔偿制度。实习教学管理规范检查制度:对教师执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行过程管理、课题管理、考核与评价规范管理;对省教育厅颁布的实习教育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作定期检查。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对实习中发
45、生的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按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处理,真正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和处理不放过;教师和学生不受到教育不放过)。2.4.2 加强现场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按现代企业的建设要求,科学设计实习工场的硬件设施和安置。安全、防火等安全设施及标志。开展“5S”活动,培养文明生产习惯。“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素养的活动。整理:把需要和不需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重点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坚决清理掉)。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
46、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整顿: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定置管理)。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清扫: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
47、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清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设备和工量器具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素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纪律。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5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2.4.3 注重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实训教学成本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科学安排实训设备培训运转计划,发挥最大效益;以节约的原则,科学设计实训课题,降低用料成本;充分利用人力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市场,承接产品开发、制作工程,创造经济效益;让“开源节流”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也是对同学们一个经济观念、成本意识的教育机会,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习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认清形势、埋头苦干,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这一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努力把职业教育办成社会和谐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努力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型人才。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瞿立新 李金伴通州职教中心 江苏大学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