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利用UC3907设计的均流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路]利用UC3907设计的均流电路.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利用UC3907设计的均流电路 感谢到访我的主页: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若图片过大,下载后拉小即可。 1引言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需要的容量和一定的冗余,电源系统经常将电源模块并联使用,对电源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在电网扰动或负载扰动时,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控制各模块电流,使其均分负载电流。 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得系统稳定性,电源系统还有以下要求: 设置模块冗余,使任一模块损坏,剩下的模块能提供足够的电流,而不致影响电源系统的工作; 完成负载均分功能,而不需其它的外置控制设备。 另外,针对完成均流,电源系统还需要以下的功能: 有一个公共的、低带宽的均流总线
2、来连接所有的模块单元; 具有良好的均流瞬态响应; 使用一个控制器调节输出电压。 总之,希望由各模块构成的电源系统能形成一个整体,各模块平均分配应力。并且这时如果使用均流技术,系统的稳定性最高。我们在设计20A和50A的电源模块应用电路时就采用了美国UNITRODE公司的均流芯片,相对其它均流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均流效果,并为电源模块热插拔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均流方法 电流均流法很多,有:下垂法、主从法、外接控制器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相对而言最大电流法性能最好,调整简单易实现,均流母线开路或短路都不会影响各电源模块的独立工作,任一模块的故障也不会影响均流功能的实现。UC3907采用的就是
3、最大电流法,如图1所示。原理是各模块电流和模块的最大电流相比较,相应调整参考电压以校正模块输出电流的不均衡度。这种方法和平均电流法相似(如图2),只是将后者和均流母线相连的电阻换成了二极管,这样就只允许电流最大的模块和母线相连。最大电流法克服了平均电流法的一些缺点,不会因某个模块短路或限流等原因将均流母线电压降低。最大电流法能使从模块很好地均流,但由于主模块和母线相连的二极管压降也带来了误差。UC3907用一个单向缓冲器代替二极管以消除上述误差。 图1最大电流均流法图2平均电流均流法 图3UC3907的结构图 3UC3907结构 UC3907的结构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UC3907从结构上
4、可以分为电压环和电流环两部分。电压环由电压放大器、地放大器和驱动放大器构成;电流环由电流放大器、调整放大器、缓冲放大器和状态指示构成。 31电压环 (1)电压放大器 电压放大器是作模块输出电压调整的反馈控制级,整个电压回路补偿通常就连在该放大器上。输出偏差限定在2V,以提高系统的大信号响应。在检测中电压放大器和地放大器配合,电压放大器完成高阻抗正极性测试,地放大器完成高阻抗负极性测试。 (2)地放大器 地放大器是一个具有0.25V偏置的单位增益缓冲器。在保持负极性输入端高阻抗时(该端被认为是“真的地”4脚),该偏置使放大器有足够的负电压来提供所有的控制偏置和工作电流。地放大器的输出(6脚)是模
5、拟地。0.25V的偏置加到1.75V的参考电压以在电压放大器正输入端得到2V的参考电压,微调1.25。 地返回端(5脚)能得到最大负电压,并且比负极性测试输入端(4脚)低0到5V。所有芯片电流通过该管脚返回芯片。 (3)驱动放大器 驱动放大器是增益为2.5的反置放大器,它将反馈信号耦合到功率控制器。电流设定电阻Rset用来建立控制环的前馈转换功能和最大驱动电流。驱动放大器的极性这样来设定:在正检测输入端(11脚)电压的升高,光耦电流增加,原边PWM的占空比减少。这将保证正确的启动,因为在电源开机时副边没有能量。 驱动放大器将电压放大器的输出转换为误差电流,提供给光耦。误差电流IOPO为: IO
6、PO= 式中:Ve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出。 电压误差和小信号的增益为 32电流环 (1)电流放大器和缓冲放大器 芯片的均流部分使用了电流放大器、缓冲放大器和调整放大器。电流放大器的输出是代表了负载电流的模拟信号(VCA=20RSIOUT),电流放大器的输出连到驱动均流母线的单向缓冲器。因为缓冲器只提供电流,这保证了最大电流的模块成为主模块,并通过低阻抗驱动均流母线,所有其它模块的缓冲放大器由10k阻抗到地而无效。 (2)调整放大器 调整放大器将模块自身的负载电流和最大模块电流相比较,以调整模块电压放大器的参考电压来保持均流。调整放大器是一种跨导型的放大器以限定带宽,防止噪声进入参考电压调整电路。调
7、整放大器的输出(14脚)通过一个补偿电容到模拟地(6脚)。地参考补偿类似于内部补偿,但没有正信号的问题,因此输入端滤去了不需要的噪声。调整放大器在反向输入端有一个内置50mV的偏置,它使模块作为主模块时产生低输出,不产生调整指令。当50mV的偏置代表了均流误差,电流放大器将通过检测电阻将其减少到2.5mV。这使所有的从模块均流,而主模块运行值稍高于从模块。这个偏置也抑制了循环和低频噪声争夺主模块的位置。 (3)状态指示 状态指示脚用来指示哪个模块是主模块。当调整放大器的输出为低,集电极触发。当并联模块中一个模块过流,该引脚将指示电流最大的模块帮助诊断出错模块。零电流或低电流错误对其他模块没有影
8、响,并且对电压控制和均流没有影响。 4并联模块的启动 模块并联时必须考虑启动状态,4个5V电源模块并联的启动时序图如图4所示,一旦原边提供功率,功率级将需要最大占空比直到单模块反馈信号控制输出电压。在时间t1,模块1由于电流最大成为主模块,这使输出电压高于其他模块。其他模块将反馈零占空比信号到功率级,并保持空闲状态。在这一点主模块提供所有的负荷电流,并且在均流母线上输出响应电流。其它模块的调节放大器检测到其负载电流和主模块电流的差异,开始转换调节放大器的输出来提高电压放大器的参考电压。同时主模块的调整放大器输出保持钳位在低于调整门限,从而保持原参考电压不变。在时间t2,其他的三个调整放大器超过
9、调整门限,开始改变参考电压。在时间t3,模块2的参考电压最接近主模块,并且负载电流在这两个模块间均分。另外两个模块3和4依然在调节参考值。在时间t4,模块3取得理想电压,负载电流在这三个模块间均分。在时间t5,最后一个模块完成了参考值调节,因此电流均分。如果需要模块电流缓慢建立,可在控制芯片上设置启动时间比调整时间慢很多的软启动。从t1到t5的调整时间t为: t=,CI= 式中:gm的典型值为3; f为调整放大器的单位增益频率; CI为调整放大器补偿电容; Va为调整放大器偏差; I为调整放大器最大电流(220A)。 为了限制电流环的带宽,调整放大器需连电容CI补偿。若所需调整放大器的带宽为5
10、00Hz,CI为1F。最低参考电压时,调整放大器输出为: Vadj=(VREFmaxVREFmin)17.51 =30mV17.51 =15.3V 5电压环和均流环设计 均流系统包括两个环路:电压环和均流环。电压环调整输出电压,并且为了有良好的瞬态响应,电压环的响应比电流环快。电流环是一个低带宽环以抑制从均流母线上产生的噪声,并且带宽应该足够低以防和电压环相互作用,即电流环比电压环的交越频率低并且分得足够开,但电流环的交越频率也不能太低,因为这需要过大的补偿电容。电压环的响应由调制电路拓扑、环路其他增益函数决定。为了稳定性,电流环在电压环的交越频率处不能产生过度的相移,所以电流环的交越频率比电
11、压环的交越频率至少要低10dB/十倍频,最好低20dB/十倍频;并且电流环的零点应该在 图4用UC3907完成的4模块启动时序(无软启动) 图6模块均流电路 电压环的交越频率的左边,如可以在电流环的交越频率处设置一个零点,这样可以减小电流环在电压环的交越频率处产生的影响。 根据电流环均流电路,功率电路及整个系统(均流电路和功率电路的组合)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作出的波特图如图5所示。 整个电压环的增益GV(S)如下: 为PWM控制信号的增益到电压放大器输出的误差信号; A(S)为电压放大器的传递函数。 整个电流环的增益GI(S)如下: GI(S)=AOACSABAAADJAPWR 式中:AO为输
12、出电压和检测电阻上的电压之比; ACS为电流放大器的增益(20); ABA为缓冲放大器的增益(1); AADJ为调整放大器的增益; APWR为功率级的传递函数。 6实验结果 用UC3907设计均流的50V/80A电源系统,使用4个20A电源模块并联,模块均流电路如图6所示。 UC3907的14脚输出在1.5V到2.25V之间,6、7脚和电阻R1、R2构成回路,使发射极约为1.5V。对于主模块,14脚输出为1.5V,所以NPN三极管不通,集电极接5V的高电位到控制电路;对于从模块,14脚约为2.25V,三极管导通,集电极电位从5V下降到4.75V左右,再接控制电路调整输出跟随主模块。 实验数据如
13、表1、表2所列。 表1负载电流40A时的均流状况 系统 欢迎到访:您还在到处查找市场分析/调研报告/各类论文吗?在这里可以找到免费阅读西游文档:浪涌电压抑制器及其应用 款新型架构线性稳压器的崭新应用 输出40V80V的串联稳压电路 XTR115电流环电路原理及应用 变流技术与半导体电力变流器 Maxim5V输出线性稳压器 交流通路中理想直流电压源的短路处理 基于MSP430的直流接地检测系统 短波宽带低压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双反星形整流电路并联运行环流分析 ADP232325:20V,双路3A、双路5A,降压稳压器 折中选择输入电容纹波电流的线压范围 超高功率整流器短路电流的计算 某机载三相交流稳压电源的研制 高频磁放大器稳压器工作原理及电路 电压电流变送集成电路AM462原理及应用 变流电路谐本文档若侵害你在权益,请留言或者站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