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5381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城》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城》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城》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城》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城》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城说课稿长城说课稿东魏村学校孙洪安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我将从教材、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一、说教材长城是本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组课文都是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本着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情感目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说方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长城,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整合法,以有关长城的视频、图片、声音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基本掌握读

3、-悟-品三步学习方法。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设计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互相交流搜集的资料。走进文本,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三、说过程现在,我重点介绍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一共设计四个环节,首先是:(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欣赏长城的景观,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用课文的一句话概括。教师板书(伟大的奇迹)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长城文化的兴趣。为本节课打下情感和价值取向的铺垫。(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长城的初步印象。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读,体验成功、树立信心。3、课文

4、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长城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蜿蜒盘旋、高大坚固、智慧血汗、气魄雄伟)(三)精读课文,突出重点1、长城远景教学在教学长城远景一段时,我准备一幅长城远景图。让学生先从视觉上感受长城像一条长龙的特点,并借助图画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而对于数字一万三千多里。(1)作者用打比方、列数据的方法介绍长城的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为什么用长龙来比喻长城?。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长城的雄伟壮观。板书(一万三)教师用一句诗句作总结云海苍茫龙长啸,回首已是大江东!2、长城近景教学学习长城的近景,在结合图片了解了垛子等以及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之后,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

5、胆上台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长城,强调按照特点构造来介绍。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古代劳动者的智慧。这样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板书(条石砖)用诗句小结:峰高华岳三千丈,地扼襟喉朔漠天。3、联想教学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作者的联想这部分教学中,先让学生放开读,读到动情之处批注自己的感受,并以哪些地方你感触最深的形式汇报。如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学生会用自己的体重来比较。多少才等词语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赞叹。汇报完后,播放一段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尽情地展开想象,学生可能会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可能会想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或者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等。此时,学

6、生通过交流,引起了和作者的共鸣,便产生了朗读的欲望。于是,我尝试着将这部分内容改写成分行的形式,配上音乐,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老师适当地评价和鼓励,学生的情感便自然与文本融为一体了。这样,信息技术与教学获得了很好整合。板书(人民与)教师用诗句小结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4、陶冶情操文章的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抓住气魄雄伟引导学生读出自豪和骄傲之情。我设计以学生题词并署名的方式结束教学,首尾呼应,结构精致。学生展示后,我出示一首小诗,配上长城长的音乐,学生的激情在朗读重再一次迸发。这样,就将一条横贯东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长城演绎成融会古今、坚强刚毅的人文长城。板书(万古传)(四)拓展延

7、伸,提升感情1、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是情感还在延续。你用什么方式来赞美长城这一伟大奇迹?(学生用自己写的诗,搜集文章。)来赞美长城。2、把搜集到的长城资料贴在文化窗,大家一起分享。四、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17长城长城蜿蜒盘旋一万三,高大坚固条石砖。伟大奇迹人民智慧血与汗,气魄雄伟万古传。把这篇课文内容用诗歌的形式板书起来,使学生学完后对课文了解的更加透彻,便于积累。五、教学反思1、注重积累即让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面对历史性文本,我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进行预习,或提前拜读原著、或提前收集资料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自主地学习、有效地学习。这篇课文教学前,我就可以组

8、织学生围绕长城课前收集资料,通过翻阅课外书、上网等方式多渠道地获取了大量知识,间接地了解了许多事实。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性文本的兴趣。课上注重词语、句子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文能力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在上次听了教研室何主任的评课之后,受益匪浅,我们学校立项研究小学语文积累与运用作为我们目前课题。本节课我觉得还存在语言积累的理解片面,视野不宽;指导策略不当,针

9、对性不强;或只重视语言的积累,而忽视实际的运用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2、注重朗读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尤其是对于历史性文本,由于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背景了解是甚少的,很难有效的投入到此情境中,这就要求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会身临其境,以读为主,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由于学生的朗读水平不一,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达到要求。3、课后重实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为了实现实践的有效性,我设计了你有什么方式赞美长城,学生课前就到图书室、网上搜集资料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