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5474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论文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 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保险论文)的长期影响研究戴绍文任雅姗(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81)摘要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同样也深受其害。此次金融危机大约导致世界各种养老资产损失了55亿美元,而我国养老基金的直接损失大约为370亿。但是在金融危机逐渐弱化时,其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长期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同时由于在金融危机期间政府采取了大量强有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论文),其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长期影响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必要加以重视。本文着重就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养老

2、体系改革的政策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养老保险;长期影响;间接影响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全球股市主要指数都出现了20%以上的降幅,养老金所持权益类资产也大幅缩水。2007年末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企业养老金”基金总计大约不到29万亿美元;截止2008年底,金融危机导致损失大约52万亿美元。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受到金融危机直接冲击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养老保险在金融危机前期受到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仍在不断扩散,其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负面影响也在日益显现。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部分组

3、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这三部分养老保险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吸收现有资金,经过投资增值保值,在以后用于养老金的发放。因此养老基金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组合是保障养老保险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问题。而金融危机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来影响养老保险投资收益,并且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等方面也将会长期影响养老保险市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短期影响前文已经提到2008年全球养老金规模缩水52万亿美元,下降约21%。由于资本市场的高度联动性,即使我国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不完全接轨,我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一定冲击。2007末我国股市开始

4、持续下跌,造成养老基金在股票中投资的失利,使养老基金在2008年中损失了370亿美*作者简介:戴绍文(1990),男,安徽宿州人,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任雅姗(1989),女,贵州都匀人,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研究方向:保险理论,区域保险。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年第4期元,这也是我国养老基金受金融危机造成的主要直接损失。相对于美国养老基金在金融危机中大约33万亿损失,金融危机对中国养老金的直接影响要小很多。根据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我国2009年度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776622亿元,比上年增涨43%,复苏迹象明显。图120

5、032009年社保基金增长率变动表数据来源:历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我国长期以来强调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而将其保值增值置于次要位置。按照2001年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方向主要为银行存款、股票基金以及债券,但在对养老基金在股票市场的投资做了很大限制,这是我国避免了遭受金融危机造成过大的直接损失主要原因。美国由于作为其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支柱401K计划吸收了美国15万亿养老金市场总资产中的84万亿,并将其56%投入到美国股市,因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随着2009年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经济持续

6、高速增长,如上文数据所显示,养老金的投资损失已经有所弥补,养老金总额也显著增长。但是在这种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由金融危机产生的对我国养老保险各项长期影响需加以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对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措施来抑制金融危机影响。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基金的短期直接影响有限,但由于强有力的扩大内需政策举措,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产生了很大长期负面影响。2008上半年由于我国面临高通胀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上半年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计3个百分点。但进入9月份以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恶化,中国人民银行实

7、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底,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2009年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较低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尽管在2010年上半年面临较温和的国际经济环境及为了管理通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小幅上升,但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仍维持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长期影响。上面已经分析了我国当前保险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债券,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银

8、行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下降,这就直接造成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下降。短期内,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流动性从泛滥转向收缩、是需求增速放慢,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将不会将这个问题凸显出来(2009通胀率为07),因为养老基金实际增长率为正(如下图所示),虽然其在2009年投资收益率显著上升,但仍未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长期若经济恢复高增长和高通胀时养老基金实际增长率可能下降为负值,将不能达到预期替代性。图2我国20012009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及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数据来源:2001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2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如第一点所说,高通货膨胀率将会使养老保险基金的

9、实际增长率下降,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造成通货膨胀可能性,并且当前已经出现高通胀预期。尽管2009年低通货膨胀率较低,但是2009年的持续大货币投放量很可能引起2010年高通货膨胀(如下图)。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抑制高通胀预期,但作用效果还有待观测。(二)经济下滑和失业率上升对养老保险的影响金融危机还将带来的一个间接影响就是经济衰退,这是金融危机长期影响的一个直接表现。我国作为具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虽然面临严峻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经济下滑不明显,事实上在金融危机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仍保持较快速的增长,但是增长率有所下降。由表3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至2009年仍保持较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在

10、职职工工资增长率下降以及失业率走高,并且这一趋势在金融危机结束后仍可能长期存在。对于城镇居民养老,若在职职工工资降低将导致缴费减少,同时高失业率还会引起缴费中断。一些地方为应对危机还适时下调了参保费率,这些都意味着缴费水平和总量的下降。如果初始积累的养老基金就严重不足,单从投资收益来弥补到适宜水平是难以实现的。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增长减缓对养老保险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由于工作岗位的减少和失业率的增加,年轻劳动力将会推迟进入工作,从而推迟缴费,进一步加重后代的负担。我国当前主要通过投资拉动内需,扩张的财政政策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对失业起到缓解作用。以我国4万亿投资计划为例:由表中可以看出,4万亿投

11、资计划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整个投资比重的52%,如果考虑到灾后重建工作将达到77%,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了大量工作岗位,有助于增加就业。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为养老基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有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期积累,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均衡起到促进作用。(三)金融危机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向及投资组合的影响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经验就是继续坚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其次考虑其增值保值。鉴于美国养老基金大量投资于股票市场从而引起的大幅缩水,我国关于养老基金的高风险投资信心也会降低,其对进入高收益高风险的股票市场将会采取谨慎态度,并保持适当份额寻求低收益低风险的银行存款和债券。这样可

12、能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投资方向的相对单一。虽然银行存款和债券稳定的收益,但考虑到目前我国高通胀预期及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低利率,其收益率也相对过低。如2008年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只有2%,甚至没有超过CPI的增长。图32008年以前我国社保基金主要投资组合数据来源20012008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由图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我国养老基金在股票上的投资逐年增加,金融危机时有所降低;在银行存款及债券市场上投资比例减小;同时可以看出由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资金的比例增大。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有的投资组合已经不适合当前经济环境。对于我国账户积累性养老金而言,保持一定的权益投资比例

13、限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还必须要坚持养老保险基金的多元样化投资。多元化投资养老保险基金一个有效的投资方式,养老基金还需审慎和渐进地提高股票投资比例来增加收益率。探究出适宜现阶段经济环境以及能保证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组合成为当务之急。(四)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延期改革中国养老保险需要改革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提上日程。按照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的划分标准,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预计2020年将占172%。所以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且正要迎接老龄化社会的高峰,如下图4所示:图4我国当前人口结构图数据来源:2009年国家统计年鉴面对我国每

14、年超过3%的老年人口增长,并且上一轮经济下滑表明许多50岁以上的人很难就业,他们的退休将成为养老保险的沉重负担。现行的养老金政策将不能够达到未来的覆盖目标,需要大量的政府出资来进行弥补。并且在我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对现有养老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巨大创伤,使政府对于任何金融方面的政策都格外小心,因此持有一定的观望态度将减慢政府进行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延期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定会影响到养老保险应对老年化社会的冲击,在将来会严重影响经济正常发展。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建议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和养老保险体系

15、的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市场化投资部分的损失,而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带来的主要长期影响在于政策调整带来的延期影响以及经济紧急衰退造成的前期积累不足。对于我国目前实行“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即部分积累式来讲尤为明显。鉴于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定,资本市场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所以未来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压力很大。因此,促进社保基金筹资的制度化,探索盘活社保紧急的措施将成为影响社保基金未来的关键。对此,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适当改革提出以下建议:(一)发行特种国债尽管美国401K计划是其养老金缩水严重,但年第4期(总第137期)戴绍文任雅姗:金融危机对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影响研究其养老

16、金另一支柱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几乎没有损失。其原因在于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只能投资于美国财政部发行的担保本息的特种国债,完全不投资股票市场或其他另类资产,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向社保基金发行利率、期限最优惠的特种国债,提高社保基金的高效性。我国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只要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达到5%以上的利率水平就能很好的适合替代率和支付年限。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预期发展平稳,政府财政完全可以承担这种国债的发行规模,但需要科学谨慎的测算和考虑。(二)做实个人账户我国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在开始在东北三省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17、一些问题仍难以解决,例如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大量退保以及社保基金积累率的降低等,因此可以尝试改革为第二代个人账户。与第一代个人账户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代个人账户可以以通过自动注册、自动转移等便利措施,增加参保人数,缓解在转换工作时关闭账户的问题;还可以引入生命周期基金模式,在生命早期和中期,允许人们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当其接近退休时,则将大部分资产转成风险较低的安全投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一管理养老金的分层管理是我国目前养老体系的一个很大缺陷。我国当前养老基金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一部分由省级财政部门管理,还有一

18、部分由地方财政部门管理。各部分相互独立,资金难以流通。其直接后果就是地方财政部门可能为了追求当地经济发展将养老基金投入到当地建设上。并且,养老基金的分层管理体制对于投资多样化造成很大的限制,难以使养老基金有效积累。低级部门在技术和能力的欠缺,弱化了养老基金潜在投资收益。(四)引入指数化养老金概念将指数化引入养老保险,既可以降低金融市场动荡对养老保险的冲击,也可以规避长寿风险。例如若直接将养老保险与物价指数挂钩,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养老金的贬值,抵消物价波动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同时提高退休人员待遇。这也正是当前俄罗斯采取的养老措施。但是如果在中国实施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构造一个可以准确反映中国经济状况的指数。因此,对于养老保险的创新(创新论文)性尝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总之,虽然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减弱,但是金融危机给我国养老保险带来的长期影响还将是持续乃至延期的。因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坚持从养老基金的长期性、安全性、收益性来谨慎的进行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实现养老基金的增值保值功能,使其有能力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