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5551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本科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探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992年,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首先在深圳展开。接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至今已走过10多年的时间,这个制度的优点和缺点也开始展现在人们眼前。也开始出现否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声音。本文主要是对个人账户支10余年说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它的缺点进行阐述分析。并与新加坡的个人账户作比较,找出我国个人账户出现问题的原因,逐

2、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使之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关键词】:医疗保险 个人账户 改革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radually perfect market,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at public expenses and labor insurance medical treatment cant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1992, t

3、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insurance of worker medical treatment is first in shenzhen spread. Th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14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lear and offers a society to plan as a whole and individual accou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Medical in

4、surance individual account has come through more than 10 years of tim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lso started to show before our eyes. Also begins to appear deny medical insurance individual account of voice.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individual account a 10 years play an act

5、ive role and said its disadvantag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with Singapore compared to the individual account, out our individual account appear asked .Key Words : Medical Insurance Individual Account Reform目 录文献综述1一、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背景3(一)背景介绍3(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功能3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利弊分析4(一)个人账户的积极作用4(二)个人账户的缺陷5三、与新

6、加坡个人账户制度的比较6(一)建立个人账户的背景前提基本相同6(二)两国个人账户的保障程度有所不同7(三)两国对于积累和消费的侧重点不同7四、对个人账户制度的建议8(一)加强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8(二)要体现互助共济的功能8(三)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的管理,改进管理措施9(四)建立个人账户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9(五)可以取消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文献综述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文件中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要求。这也是在国家文件中

7、首次提出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从这10多年的发展来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陷。国内外对于个人账户制度有着不同的声音。国内文献综述:薛新东、赵曼分析了医保个人账户低效率的原因。主要是不具备分散风险的功能,费用控制功能有限,减少了参保人员的消费选择集。并基于对新加坡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效果的分析,建议取消我国目前的医保个人账户。徐家岳认为个人医疗账户制度作为有效的基金管理方式,在个别方面的确存在问题,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全部,个人账户制度在保证大多数人利益、控制费用、实现合理积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还是保留的好,不要轻言放弃。郑丽琼、陈思明认为在现阶段没有比“统账结合”更好的方

8、式。“统帐结合”是现阶段的过渡模式。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并非一定是最终的目标模式。罗哲、魏兴莓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约束和积累作用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医疗需要,但从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力、国民素质及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原因考虑,现阶段其有存在的必要。薛惠元、张翼认为综合分析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利弊,建议改革我国现行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取消个人账户。国外文献综述:Hsiao、CWilliam等学者对新加坡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控制费用的功能提出了质疑,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对制度的社会公平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Springer 认为在自由的医疗服务市场中,

9、 医疗个人账户计划很可能既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 又有助于缓解医疗费用的增长。Michael D、Barr两位学者指出,尽管目前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利用上的公平性还比较令人满意,但这主要是因为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人分配的公平性,且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对保险的公平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Query认为美国私人保险领域引入医疗个人账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不断攀升的医疗费用,二是持续衰退的私人医疗保险。他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医疗个人账户的积累有助于分担未来的医疗费用。由于这些花费主要在退休后发生,所以个人账户可以被用于退休后医疗费用的支付。对此,本文的观点是不能否定个人账户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10、,结合现阶段我国是不能取消个人账户制度的,对于个人账户制度出现问题,应该想办法去解决。一、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背景(一)、背景介绍 随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矛盾的凸显,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该何去何从,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覆盖面窄;在筹资、管理及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较重,个人极少支付;对医疗机构和个人的约束力低,造成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先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给国家和社会到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开始进行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1993年在党

11、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文件中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要求。医疗保险的统账结合制度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1994年,进行了“两江试点”随后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试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 号),该文件明确规定:“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划入个人账

12、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和职工工龄等因素确定”。被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主要用于门诊或起付线标准以下的一些医疗费用支出。(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功能1、控制功能个人账户资金筹集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个人缴费机制的的引进,不仅对需方,也就是患者医疗费用开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且对供方(医疗机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支付功能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门诊和小病的医疗费用。3、积累功能 通过设立个人医疗账户达到基金积累的目的, 以应对城镇居民可能出现的大病风险和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挑战。在持有人年轻、健康时将一部分资金储蓄积累起来

13、, 用于大病或年老时支付医疗费用。不仅可以应付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危机, 而且个人储蓄账户支付方式对医疗保健的需方具有较强的费用遏制激励, 能较好地控制医疗支出。 4、竞争功能 个人账户制度采用的是医保卡的方式,持卡人可以自由选择医保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选择价格合理,服务到位,适合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促进了医院和药店的竞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药价过高的现象。二、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利弊分析(一) 个人账户的积极作用1、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具有共济互助性 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并且只有少数人患病需要医疗费用支付。因此,就整个社会而言,是大多数人共济少数人,年轻人共济年老的

14、人,身体健康的人共济容易生病的人。医疗保险之所以被人们需要就是能分担风险,共济互助,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2、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节约资源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是引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目的之一,规定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只能用于医疗支出,结余可以在以后继续使用甚至可以作为遗产让家属继承。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根据账户中的金额和其经济能力,在起付线以下的金额范围内,自由选择医生和医疗服务,病人有权利通过评价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做出选择;医生也开始有动力在价格上进行竞争,因此,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控制。3、有利于强化个人责任 个人账户的出现明显起到强化个人责任的作用,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个人在进

15、行医疗消费的时候,会有节约的意识,会合理利用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提高个人责任感,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减少医疗浪费。可见,由于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所有权归个人,其存在明确了个人在医疗保险中的责任,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医疗供需双方过度供给与过度消费的行为。4、有利于医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积累作用强,并且具有强制性,只能用于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不得用于其他消费,当一些人年轻时身体健康,个人账户的资金花费少,剩余的部分就在个人账户中积累下来,可以应对将来大病的风险。并且在我国逐步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积累,弥补了统筹部分现收现付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的不足。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

16、可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的增长,应对老龄化的挑战。5、相比之前的医保制度覆盖面扩大了 覆盖人群从国有企业职工到整个人群。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险也给予了那些不是劳动者的成员和不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前提是享受者必须尽缴费义务, 而不管资金来源如何。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是一个从职工到其他从业人员到全体居民的渐进过程。(二)个人账户的缺陷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存在至今有十多年的时间,个人账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1、 个人账户基金滥用情况严重在某些定点药店存在着“医保卡变购物卡”的现象,参保人不仅可以用医保卡购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还可以用医保卡购买食品、美容品、保健品、生活电器等医保目录外的物

17、品。甚至有些医疗机构甚至按一定比例帮助参保人员将个人账户的余额兑换成现金,这些现象实属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社保监管部门又很难发现,这就造成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不合理流失。虽然有关部门对这类问题处理过,但还是屡禁不止。这样就是个人账户设立的意义出现偏差,个人账户基金的浪费。2、 导致个人的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对镇江市、常熟市和上海市三地企业职工的问卷调查显示近90%的职工认为医改后个人负担比医改前增加了,其中34%的人认为个人负担加重了很多,特别是慢性病人、老年人和大病患者,他们的门诊或住院费用较高,医疗个人账户远不能满足,需要个人负担很重。造成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就是医疗资金

18、的互助共济性没有实现。在整个社会中,青年人与老年人,健康者与多病者之间没有实现互助共济。因此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有限的资金下,年老的及体弱多病者的除账户的资金外还要支付大笔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达不到相应的标准。3、 个人账户的约束性大 相比较现金来说,个人账户支付与现金支付有很大的不同,一部分人把应由医疗个人账户支付的费用设法转移到由统筹基金支付,从而削弱了医疗个人账户应有的约束作用。为了避免动用医疗个人账户,人们有时故意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小病大治,将原来可以在门诊诊治的疾病纳入住院治疗,由统筹基金支付费用。 4、个人账户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大“一个管理20万人统筹地区的计算机网络所需资金大约

19、在60O万元左右。建成后每年还需要至少十万元以上的维护费用,无疑是不小的负担”。据估算,“要进入医保计算机网络,一般一个网络点最少需要10多万元的一次性投入, 每年软件维护、网络线路租用、人员工资等支出至少在5万元以上”。这还只是其中一项,要构成一阵套的管理系统,需要银行、医院、药店、医保局等单位企业的协调配合。因此,管理成本大,系统复杂,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问题,难以解决。三、与新加坡个人账户制度的比较 目前,根据世界各国不同的国情,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不经相同,围绕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可以把医疗保险制度划分为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险型、商业保险型、个人储蓄保险和社会保险结合型四种

20、主要的医疗保险模式,新加坡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两个实行个人医疗账户制度的国家。我国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是借鉴了新加坡的医疗储蓄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但是根据国情又有不同,接下来分析两国个人账户制度的联系与差异,找出个人账户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提出解决的意见。(一) 建立个人账户的背景前提基本相同1984年之前,新加坡一直沿用被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国家保障型的医疗保险政策,导致医疗费用真长过快,国家财政压力巨大,为了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改革原则是从过去国家责任,转变为强调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医疗费用以个人负担为主,政府部分分担,保证基本医疗服务,这就建立了医疗储蓄账户。与之类似的,我国

21、之前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是由国家和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建立了个人账户制度。(二) 两国个人账户的保障程度有所不同新加坡个人账户主要是保大病,个人账户只能用于支付大病住院医疗费用和一些昂贵的门诊治疗,不能用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支付,大病保险设置了相当高的起付标准,并且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病人需自付20%。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用社会统筹来保大病,用个人账户来保小病。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保障各种程度的疾病都有了保障。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一般的小病,如普通门诊治疗,人们有能力自己承担这部分支出,所以个人账户的

22、保障达不到效果。并且在实际运用当中多个人账户的管理困难,在医保定点药店出现医保卡变购物卡的现象,这就违背了设置个人账户的初衷。(三) 两国对于积累和消费的侧重点不同新加坡更看重积累,他们认为年轻时的工作应该为年老的时候积累,为将来及年老带来的风险积累,新加坡的个人账户收入和支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0:17左右,由下图一表示。而我国个人账户支出无限额,范围比较宽泛,积累更侧重于短期,短期积累然后再用于消费。我国的个人账户的收支比例在100:80左右,由下图一表示。图一图二(四)新加坡个人账户更为灵活在新加坡,个人账户中的存款超出一定的额数,超出部分的缴费可转移至职工在中央公积金局管理下的其它账户

23、,避免因账户过大而导致职工浪费个人账户资金,同时,在账户资金增值困难的情形下,过多的医疗储蓄既没有必要,也是资金的浪费。而我国没有这样的政策,存款只能放在个人账户中,利息很低,在这部分存款用不到的情况下,起不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四、 对个人账户制度的建议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是根据我国国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其投入使用的10多年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取消这一制度,而我认为虽然这一制度有其缺陷,但根据当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这一制度在全国的覆盖率来说,取消是不可行的。并且突然取消个人账户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应,也可能产生遗留问题。因此,对于缺陷应该想办法去

24、完善,以下是我对个人账户制度的几点建议。(一) 加强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现阶段,我国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问题严峻,当老龄化社会来临时,个人账户要有资金来给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要做到未雨绸缪。具体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资金的筹集力度,增强参保单位和个人对个人账户的合理认识,理性消费。加强管理,对违规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行为要严惩。对于个人账户的保障范围要严格的界定。(二) 要体现互助共济的功能个人账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真正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性,要达到抑制消费和积累资金的目的,可以对个人账户的存款额设定一个限额,超出部分的资金可以转入其他的医疗保险或社会统

25、筹当中,甚至可以提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参保者积累的积极性并且真正做到互助共济。(三)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的管理,改进管理措施个人账户在用于支付小病及门诊费用时,应安排指定医生对患者本人进行检查,以明确病情,对症下药,防止滥购药品的情况发生。现阶段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相关规定的不完善,个人账户支付小病的作用也受到削弱。在很多定点医院或定点药店,医保卡允许购买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器材,严重违背了医疗保险的本意,但也反映了人们对个人账户的不信任,以至急于使用账户内的现金,兑换成实物。针对以上情况,在医保定点医院或药店安排特定的医生,对购药或看病的人们进行检查,确诊病情后再开单售药,可以防止

26、参保人员滥用、乱买医药的行为,增强个人账户的积累性。定点医院或药店在进行诊疗或售药时,应实行“实名制”,核对参保者的身份证,以防止冒名顶替的现象发生。(四) 建立个人账户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个人账户的范畴主要在小病或门诊,社区卫生服务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于一体,一般的小病及预防保健都可以解决,而且费用经济合理,方便可行。可以对个人账户的资金进行统筹,并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管理。这样, “将参保人员的小伤小病、慢性疾病的康复及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放到社区, 同时促进首诊及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不仅可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模, 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

27、还可以方便社区居民, 减少患者的支出;也避免常见病、慢性疾病患者一起涌入大医院”。这样可以减轻大医院的医疗压力,并且降低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成本。(五) 可以取消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退休人员在退休后已不再缴纳保险金,而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时候其所在单位缴纳的,退休人员年纪较大,患病次数也多,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一般也不够使用,就会出现使用他人个人账户资金的情况,因此个人账户对他们来说没有起到保障作用,可以取消。取消后退休人员的小病和门诊可以归到社会统筹当中。结语从“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我国医疗保险模式改革的一次重大跨越,个人承担的责任也是从无到有,越来越重。个人医疗账户制

28、度的从设立起就承载着人们很多的期许,他的却为我国医疗保险的进步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确实起到了减轻企业、政府财政负担,平稳新旧制度过渡,强调个人责任等积极作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缺乏互助共济、管理成本高、制度低效率等,有一些制度建立时设置的功能没有实现。由于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这些缺陷,社会上出现了取消这一制度的声音,但我认为这一制度的存在利大于弊,他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然而任何医疗保险模式的存在都是有优缺点的,真是这些问题的不断出现和解决,才能推动制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应再将问题的关键放在它有没有缺点,是取消还是保留,而应该考虑如何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

29、实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我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研究能力有限,因此,在本文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还不是很透彻,因此以后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钻研,开展实践,不但提高自己的水平。参考文献1赵曼,潘常刚.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30年的评估与展望. 财政研究. 2009/022郑功成. 中国医疗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病有所医及其发展路径. 东岳论丛. 2010/103薛新东,赵曼. 医保个人账户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卫生经济.2007/094陈群.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节余因素与释放研究仅以苏州市为例.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05徐婷婷.完善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的对策思考基于福建省的实证调

30、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6刘国恩,唐婷婷.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基于镇江医疗保险数据的面板分析.雷震中国卫生经济.2009/027张翠华,刘冬梅.我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058王建国,王立波,张玉琴,唐湘林,王季.推进医保门诊统筹 提高个人账户利用效率.吉林医学.2011/259王泽明.再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310申曙光,侯小娟.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公平与效率研究基于广东省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1/0511蒙海英. 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必要性.商业文化 (下半月).2011/03

31、 12罗哲,魏兴莓.论我国现阶段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必要性.中国药房.2007/0713Barr,Michae1D .Medical Savings Accounts in Singapore:ACritical Inquiry.Journal of Health Politics,Policy and Law.200114Bond,Michael Knapp,Deborah Erdos.The Financial Impact of MedicalSavings Account Plans.Business Horizons.200115Query,JTim.An analysis of the Medical Savings Account as analternative retirement savings Vehicle.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