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56187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B.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C.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D.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答案】 B 【解析】【分析】B.说法有误,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都属于谦辞,“阁下”属于敬辞。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

2、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B.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D.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答案】 B 【解析】【分析】B.有误。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书法作品的字体,然后根据字体

3、特点揣摩选项正误。3下面是歌词说唱脸谱中的节选部分。横线处所填的内容与人物脸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a_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b_的曹操,c_的张飞叫喳喳A.a处应填脸谱(2),此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关羽的形象。B.b处应填脸谱(1),此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符合曹操的形象。C.c处应填脸谱(3),此脸谱表示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人物,符合张飞的形象。【答案】 C 【解析】【分析】认真对这首歌词的积累可知,a出应填红脸,b处应填白脸,c处应填黑脸。观察脸谱图片,结合对人物形象和戏剧脸谱的常识分析,(1)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a关

4、羽的形象;(2)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符合b曹操的形象;(3脸谱表示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人物,符合c张飞的形象。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戏剧脸谱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要在认真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再根据平时对戏剧有关知识的积累做出选择。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

5、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4“诗词与书法研究小组”推送了书法作品行路难(其一)。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回复,其中对该书法作品评价得当的一项是( ) A.字体为隶书,写得非常重大气,横画长而直画短,整体略微宽扁。B.字体为楷书,在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以及体势的大与小、肥与瘦上有变化。C.字体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汪洋恣肆,狂乱中又不乏优美。D.字体为行书,运笔自如,气势贯通,潇洒有致。【答案】 D 【解析】【分析】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隶书

6、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据此可知这幅作品应该为行书。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书法的文学常识。平时学习时一定要结合有关书法作品掌握各种书体的特点,答题时要据此进行分析。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

7、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汉阴”指汉水北岸。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答案】 C 【解析】【分析】C.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汉阴”指汉水南岸。“阴”指山北水南。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中的

8、“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B.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C.“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答案】 D 【解析】【分析】D.“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方面比较广。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对基本的文学常识

9、的掌握,注意积累。7下列成语出处错误的一项是( ) A.扑朔迷离木兰诗B.不亦乐乎礼记C.舍生取义一一孟子D.一鼓作气一 左传【答案】 B 【解析】【分析】B.“不亦乐乎”选自论语。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如果以选择题出现的话,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8下列关

10、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B.寓言给人启迪。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C.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D.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

11、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项表述不正确,一“脱”一“穿”的细节,是为了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12、。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9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B.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杞人忧天C.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豁然开朗D.温故知新 刻舟求剑 毛遂自荐【答案】 A 【解析】【分析】B“门庭若市”和“舍生取义”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C“豁然开朗”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D“温故知新”不是来自历史故事。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解释。答题时应注意,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

13、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人物身上往往寄托着作者对“大世界”的关怀。也就是人物虽小,但是通过小人物却寄托了作者对社会深深的思考,比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和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及其父亲。B.北宋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而唐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其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C.“见教”,意为“指教(我)”。“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样。如“见谅”,意为“原谅(我)”。D.避讳,旧时为

14、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或者名家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课本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ACD正确;B选项欧阳修是北宋时代,故选B 【点评】在平时注意积累,记住人物时候的时代。11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0)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一:3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上图中三种书

15、法作品,用比喻的手法说出他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 )A.楷书如人端正站立 行书如人悠然行走 草书如人随性起舞B.楷书如人漫步行走 行书如人端正站立 草书如人随性起舞C.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散漫随意 草书如人漫步行走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随性乱舞 草书如人散漫随意(2)【活动二观点交流】在开展活动前,余乐同学说:“现在都是智能时代了,我们还需要什么走进墨香书法?”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阐述理由。 【答案】 (1)A(2)不同意。因为体味书法魅力能修身养性,提高我们个人的文化素养;再者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解析】【分析】首先了解汉字

16、字体特点: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然后从人的肢体动作的角度打比方的,可以是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故选A。 书法与中国的文化相表里,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外化。在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修身立品、完善人格,始终是书法的主旋律,书法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据此回答即可。故答案为:A;不同意。因为体味书法魅力能修身养性,提高我们个人的文化素养;再者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点评】本题考

17、查书法鉴赏。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书法作品,结合书体特点和比喻句特征,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答题时应注意:结合书法的悠久历史,对文化和人的成长的积极作用表述见解,开门见山,观点明确,有条有理,主次分明,用词恰当,言简意赅。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戏剧人物的塑造,大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来进行。C.普希金,俄国诗人,其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D.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

18、表作雷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雷雨是话剧作家曹禺的话剧。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13下列不是东山魁夷的作品的是( ) A.一片树叶B.听泉C.冬天之美D.与风景对话【答案】 C 【解析】【分析】东山魁夷,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

19、本的美等。著有东山魁夷11卷。一片树叶(节选)被选入苏教版初中教材。故答案为:C【点评】冬天之美是法国乔治桑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厌弃奢侈、挥霍的所谓大都市生活,向往朴实、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14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长篇白话小说水浒。C.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D.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遐迩远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答案】 D 【解析】【分析】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施耐庵所著长篇

20、白话小说水浒;C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15请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美好的事物都有强大的感染人心的力量。”这句话的主干是“事物有力量”。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D.“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

21、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A项,句子的主语是“事物”,谓语是“有”,宾语是“力量”;“.的”结构的都是修饰语,故不符合题意。B项,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四书”是特定称谓用引号,句尾用句号,所以标点符号无误,故不符合题意。C项,“纪传体通史”应为“编年体通史”,故符合题意。D项,根据“就像”可知运用了比喻,根据“骂一天”可知运用了夸张,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书名号并列时不用加顿号、比喻和夸张的

22、基本特点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理解加记忆掌握好。16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 “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B.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C.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这一精彩的情节,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D.“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

23、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 A 【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B梅森揭露的是罗切斯特家里关着患有癫痫病妻子的事实。C把句子中的“宋江”都改成“晁盖”即可。D“兼爱”“非攻”是墨家的观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17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24、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

25、、歌舞剧、戏曲。【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内容的表述有误。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凡尔纳的三部曲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18综合性学习。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初级中学围绕“文明伴我行”这一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

26、加相关活动并完成任务。(1)活动一:【传承文明】做文明人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请你写出一句表现古人重视德行修养的名言。(2)活动二:【集思广益】学校为“文明伴我行”活动征集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条。(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3)活动三:【从我做起】学校在活动中号召全校师生见到废纸主动拾起,人人动手,净化校园。李明看到你在拾废纸很不以为然,说:“这样的小事没什么意思。”你对李明说:“。”【答案】 (1)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不知而不愠。(2)示例:文明是快乐的源泉。真情暖万家,文明见行动。微笑是我

27、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语言简洁,符合主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示例:李明,弯腰事虽然小,但意义重大。只有人人都从小事做起,我们周围的环境才能得到净化。你说对吗?让我们一起来弯腰捡拾起地上的垃圾吧。【解析】【分析】(1)根据“德行修养”这一内容选择名言即可,可从论语中选。(2)内容与“文明”有关,倡导做文明人即可。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这一主题,语言要精练、有力,有情感色彩,有宣传鼓动性。如果是两小句,最好用对偶。(3)要以友善的态度与对方讲道理,说明人人都做点小事,加起来会是一件大事,勿以善小而不为,行为本身也许效果不大,但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有积极

28、意义的。19对联,歇后语。(1)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2)那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八仙过海_。千里送鸿毛_。【答案】 (1)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2)各显神通;礼轻情意重【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言之有理即可。(2)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歇后语积累。结合积累作答即可。【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歇后语的积累掌握情况。2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毛泽

29、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此前所遇“天净沙”、“相见欢”、“如梦令”、“渔家傲”皆为词牌名。B.梁启超旁征博引,从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到儒家的礼记论语,使敬业与乐业具体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C.“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体育竞赛中蝉联冠军即是卫冕成功。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后代用来泛称文学。【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 , 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宋词元曲都很著名,天净沙,曲牌名 , 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用于剧曲、套数或小令。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除外),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第四句为四字句,代表作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故选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选项内容,把各个选项和相关常识进行比照对比,字斟句酌辨析正误,天净沙是曲牌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