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56237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熔化 示例一、小方同学发现: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于是,小方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碎冰或碎蜡放在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水进行加热并记录数据(1)小方同学应在试管中加入多少碎冰或碎蜡()A越少越好B越多越好C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其中即可D随意多少(2)在熔化冰的实验中,用水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3)根据实验数据,他画出了冰和

2、蜡的熔化图象其中,图乙是 (冰/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乙O甲二、图(3)是给某种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一定是_。(“晶体”或“非晶体”)(2)在第1分钟时,处于_状态;在第6分钟时,处于_状态;在25min这段时间内处于_状态,要_热量,但温度_。(3)由图可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一)观察水的沸腾某组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1次水温如下表(9分)时间(分)0123456789温度(0C)90929496989898989898

3、(1)这次实验所用的器材除图中的,还应有 ,他们看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上升,体积_ _,到水面破裂开,里面的_ _散发到空气中;由此可知水沸腾时,_和_同时发生剧烈的_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要_热,但温度_ _,停止加热后,水将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可知水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 _ _ _; 二是_ _ _。(2)该组同学做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 _(3)在下图所示的格纸上,画出沸腾图象(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气压_标准大气压。(一)测密度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1

4、)实验的原理为_;(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_;b)在实验步骤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

5、的砝码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2.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 (选填“左”或“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g3)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图丙是:

6、,则石块密度是_g/cm3 = kg/m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_。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和_;(2)实验原理是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甲乙(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

7、线,量出BON_AON(、=、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_;(2)由A、B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由_、C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物质的比热容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实验去验证。(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2)实验中应取_和_均相等的沙子和水。(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

8、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来判断。这种方法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这个假设是_。(4)请你为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用的表格:(5)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选填“仅是”、“仅是”或“和”)。(6)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

9、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0.80.5B锰铜0.81C锰铜0.80.5D锰铜1.20.5甲乙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2)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3)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_效果更

10、好在电路中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的作用(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在图乙中补全电路图探究欧姆定律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并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值为_A(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填“丙”或“丁”)(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和_(5)如果在

11、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和_测量更方便(6)综合甲、乙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_。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_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乙Rx甲丙01103V15250+3150.600.22A30.410+0.63(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

12、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3)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写出你的建议: _;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规律(1)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阻约为10,则电流表应选用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量程;(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在A端时小灯泡最亮),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端;(4)实验中,小红同学已经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13、:实验次数12345678电压/V11.522.53.8电流/A0.160.230.280.31电阻/灯泡亮度非常暗很暗暗稍亮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表格,此时灯泡的阻值为_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时,灯泡的亮度将_(更亮/更暗),灯泡的电阻将_(更大/更小/不变)预期小红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将是_。小红准备在实验数据全部测出后,对电阻取平均值,请问她这样做是否有意义?_,理由是_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灯泡上所标明的电压值,是灯泡的_电压,为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额定功率的意义和公式P=_,必须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整为_电压,并测出通过灯泡的_。(1)

14、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用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两只表,甲表是_,乙表是_。(2)在连接线路时,电键K应处于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滑至_端。(3)当合上开关S以后,发现灯泡两端的电压只有2V,为了使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则滑动变阻器滑片C应向_端移动。(4)若估计到电灯阻值约10,而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那么甲表应选的量程是_,乙表应选的量程是_。(5)如果甲、乙两表如图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灯泡功率为_。(6)把下图中的实物按图所示的电路连接起来(2)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5、,电阻约为10。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5 0.5A)、R2(10 0.5A)、R3(500 1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VA(1)电压表应选用 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1”、“ R2”、“ R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故 障 现 象检 测故 障 原 因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

16、大、电流表无示数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实验序号电压表示数/V电流表示数/A功率/W额定功率/W13.00.361.08 23.80.41.5234.50.421.89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测量结果P额= W。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R1R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1、R2是两个电阻圈,R1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电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 接通电路,一会儿观察到两电阻圈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 能转化为 能。若继续进行以下实验:(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

17、。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1,R1上的火柴先被点燃. 这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越大,产生的 _越多。(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2,R1上的火柴先被点燃,比较发现t2小于t1. 由此推理,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越大,产生的 _越多。电磁感应现象 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ab,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写“偏转”或“不偏转”。ab(1)导体ab不动,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 ;(2)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3)闭合开关,使导体ab

18、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表面涂在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b、c、d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断它_不同。(2)通过比较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相同的_时,线圈匝数越_,磁性越强。7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用_装置进行实验.(2)小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让直线ab静止在磁场中;让导线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让导线ab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甲乙第7题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填序号)(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ab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ab向右运动,你采取的措施是_;在这个实验中,电能转化为_能。(4)甲、乙两图的原理分别用于制造_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