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导学案答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5657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导学案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导学案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导学案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导学案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导学案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导学案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导学案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课答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自主学习答案】一、早期古代中国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时。(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4)耕作方式:刀耕火种。(5)生活方式: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工具青铜农具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等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与治虫灭害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等3.影响(1)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2)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作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

2、出现犁壁。(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4耕作制度(1)两汉: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3、明清出现风力水车。(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条件(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2)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特点(1)组织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3作用(1)积极: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局限:经营规模很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合作探究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阶段(1)夏、商

4、、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是其主要标志。(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作细作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的相继兴建和铁农具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坚实基础。(3)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4)明清是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问题,人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开辟新耕地;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农用地。2、全面认识小农经济(1)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5、济。(2)形成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如铁器和牛耕的普及。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为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3)评价积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消极a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b.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和合作。c.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达标检测参考答案】1.D解析:抓住“唐朝农业生产”信息,排除选项。A项为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B、C项为西汉

6、时期播种机和耕作方法,排除A、B、C三项。D项为唐朝耕作工具曲辕梨。2:A解析:抓住关键词“运动半径很小”,而选项中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言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故选择A项。3:A解析:注意“反映”在此处的指向。B、C是小农经济的内容,D项不能反映古代农民的向往。排除B、C、D项。4:B解析:A项所述过于笼统,B项包括D项,C项不是原因,是表现。排除A、C、D三项。5:A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B、C、D项不符合题意。6:D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项中的“生活富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含的选项。7:B解析:注意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7、。第一幅图片是古代松土用的骨耜,第二幅图片是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图片反映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A、C、D项不符合题意。8:A解析:抓住关键词“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B、C、D项不符合材料史实。9:A解析:注意关键词“铁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A项符合史实。10:C解析:小农经济时代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11.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耕犁革新”“ 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江南水田中使用”,第(2)问要抓住“铁搭”信息。第(3)问的“原因和影响”答案来自材料三,近代史与工业革命相联系。答案:(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

8、方逐步向江南推广。(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3)原因:农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缺乏。影响:农产品的形成世界市场。领跑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资源网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自主学习】青铜铸造 汉武帝 官府直接经营 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生产不计成本 素称发达 世界领先 商周 司母戊鼎 三星堆 西周晚期 水排 灌钢法 商朝 青瓷 白瓷 南青北白 秘色瓷 五大瓷窑 青花瓷 景德镇 距今四五千年 织机 斜纹提花 素纱单衣 花鸟画 缎 织造局 纺织业 交纳贡赋 家庭消费 民

9、间消费 魏晋南北朝 隋唐民营 黄道婆 明中叶 主导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 明朝 江南 缓慢 西汉 唐朝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 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合作探究】【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第(2)问是基础性知识,主要列举出教材中的部门及代表性成就即可;第(3)问手工业的特征主要是由三代手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难度,概括时要注意全面一些。【答案】(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2)冶铜业:司母

10、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冶铁业:高炉炼铁、炒钢技术、灌钢法。制瓷业:青瓷、白瓷、青花瓷。丝织业:素纱单衣、缎。(3)特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达标检测】1【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必须根据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判断,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小篆出现于秦朝是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答案】 D2【解析】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是用排除法。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造业的辉煌时期。图示均为青铜

11、器,所以排除,由于青铜器比较昂贵,所以没有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因此排除。【答案】 A3【解析】通过文物资料切入考题将是今后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教材中和教材外一些能够说明教材史实和观点的重要文物图片和资料。本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铁质的剑,该文物是这一事实的重要考古依据。【答案】 C4【解析】本题是根据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判断的选择题型,由所学知识和题干可以知道珐琅彩出现于清朝,这是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答案】 D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类型瓷器出现时间的掌握。东汉时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元代才出现成

12、熟的青花瓷,而珐琅彩主要是在明清时期,题干给出的时间是宋代,故答案是C项。【答案】 C6【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为了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清代还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答案】 B7【解析】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以后,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花楼机。【答案】 D8【解析】图片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元代烧制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明清时期制瓷水平更加提高,种类丰富。故D项说清代

13、发明青花瓷是错误的。【答案】 D9【解析】第(1)问由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古代中国的三种手工业形态;第(2)问先根据材料一判断出是指的官营手工业,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特点;第(3)问由材料可知指的是家庭手工业,由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第(4)问由“雇人工织”、“按件计酬”可以判断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答案】(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3)自给自足;(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自主学习答案】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2春秋

14、战国(1)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秦汉(1)政策:重农抑商,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2)特点: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4隋唐(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问世。5两宋(1)特点: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6元朝(1)原因:交通发达。(2)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7明清(1)政策:征收沉重的商税,施行压制政策。(2)表现区域间长途贩

15、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晋商和徽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名镇。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表现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中外贸易逐

16、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1)官府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合作探究答案】1、在政府的抑商政策和严格的限制下我国的商业为什么还能不断发展繁荣?(1)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发展。(2

17、)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3)政府的政策,统治者的需要,政策有放宽的趋势。(4)交通的便利。(5)商人的作用。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的是经济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外力只会延缓其发展,而不会从根本上阻绝其发展,在这个规律支配下,只要在某个朝代具备一定的条件,商业就取得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认真梳理每个朝代商业发展的条件然后加以概括综合。2、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或商业发达,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

18、如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工商业市镇。3、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如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发展;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并重;宋元时期;海路贸易发达,并占据主导地位。(2)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主,而着力于加强对外友好交往,政治性大于经济性。(3)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

19、。(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与各族人民的联系。(5)受统治者政策影响较大,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宋代以前以陆路为主,宋代及以后以海路为主。汉唐宋元对外交往比较频繁,而明清时期走向衰落。4.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2)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3)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4)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5)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6)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7)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

20、国威,加强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达标检测答案】D D A D5、(1)表现:唐朝时期,大运河开通,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除了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两宋时期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汉口镇等四大名镇。(2)区别:唐朝时期,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坊和市有着严格的区别;而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3)表现:西汉时期,我国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期,

21、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置专门的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宋朝时期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元朝时期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4)政策: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朝贡贸易占比重大。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贸易。(5)特点:城市逐渐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如宋朝时全国出现的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名镇。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和阻碍。对外贸易受到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后期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始终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

22、在的,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动摇封建经济的基础。6、 (1)货币不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了货币。(2)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原因:北宋时,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为了便于交换,纸币产生了。(3)景德镇的制瓷业通过手工工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4)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逐渐向纸币演变。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从而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第四课 古代经济政策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一)规律引导:演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二)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性质:奴隶

23、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2)概括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背景:井田遭到破坏。(2)过程公元前594年,鲁国税制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弊端:土地兼并原因: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危害: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不安。抑制a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b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冲击:“均田免粮”:明代后

24、期,土地高度集中,加上天灾,租税沉重等原因,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李自成的农民军针对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说明封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彻底废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二、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5发展(1)西汉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

25、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政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2)明清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3)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

26、于世界潮流。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产生及缓慢发展过程(1)明朝中后期:产生(2)清朝:缓慢发展2、主要特征(1)微弱、稀疏;(2)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3)发展水平低;(4)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发展缓慢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经济结构方面政治结构方面【合作探究】1. 综合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1)基本类型:地主土地私有制 + 国有土地所有制 + 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消灭。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补充,虽不占支配地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

27、主要来源。封建土地国有制是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包括均田制和屯田制等形式。(2)演变规律:官僚、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地主私有制不断扩大,自耕农经济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逐渐减少。一方面: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其结果是:地主阶级控制了大量土地;农民无以为生;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爆发,旧王朝往往迅速溃灭。另一方面:新建立的封建政权中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

28、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3)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危害: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2、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时代目的原因内容影响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维护封建统治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阻

29、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重农抑商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闭关锁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以巩固封建经济。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

30、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1)反映的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1分)不是。(1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2分)(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2分)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的正常流通,加剧了土地兼并;(1分)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业资本的积累,(1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1分)造成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3)回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2分)原因:因为

31、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工业生产原料。(2分)【达标检测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B 4.D 5.B 6.B二、非选择题7.(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各地,政府无地可授。(3)唐律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不可避免的。8.(1)重农抑商。(2)认为工商皆本,反对抑商。(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

32、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位置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历史:乔家经济实力强,在清代就影响全国;乔家大院的建筑成就;乔氏“诚信”的商业道德等。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热;文化旅游热;电视等媒体宣传。参考答案(第二单元5-8课)第5课自主学习:一、 东方的诱惑、 资本主义萌芽马可波罗行记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航海技术造船技术二、 新航路的开辟:达。伽马 麦哲伦三、走向汇合的世界、英国、法国商业革命、世界市场探究合作:、 中国长安经过河西走廊、西亚、地中海到欧洲;中国长江口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到印

33、度洋、红海、地中海到欧洲;印度经过印度洋到红海、地中海到欧洲。、 地理区域:从欧洲大西洋东部沿西南方向行驶越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麦哲伦海峡,进入南太平洋,进入菲律宾群岛,南行进入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北行回到出发地。气候状况:温带海洋热带海洋温带草原热带海洋温带海洋热带海洋温带海洋。洋流状况:加纳利寒流巴西暖流秘鲁寒流赤道逆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 商业革命的含义:欧洲同亚洲、非洲的贸易发展,与美洲开始了贸易联系,贸易规模和范围增大;商业交通要道发生重大变化,主要通过新航路;商业中心地区和国家变化,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国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商业革命使得世界

34、各地有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形成。价格革命的含义: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使得欧洲物价上涨,工商业资本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达标测试:一、 选择题:二、 材料问答:11、社会根源: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作为货币的黄金和白银需求量大增,人们沉浸在寻金热中。主观条件:哥伦布有广博的知识,尤其当时地圆学说盛行,促成他西行的大胆设想。评价:哥伦布西行,是为了寻求财富,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痛苦甚至灾难,但是他使人们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促使该地区与世界各地联系起来,新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传

35、播进来,从而有利于开发和发展。12、(1)西方了解的世界范围急剧扩大,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哥伦布航行美洲是为了寻求财富,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痛苦甚至灾难,但是他使人们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促使该地区与世界各地联系起来,新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传播进来,从而有利于开发和发展,同时也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第6课自主学习:知识点1、海上马车夫:1、条件:手工业 1581 17 2、商业发达的表现:总和 世界各地商品 丰厚利润3、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 好望角 台湾 新阿姆斯特丹知识点2、“日不落帝国、背景:海外贸易无敌舰队、概况:东印度公司印度航海条例新法兰西印

36、度知识点、世界市场的拓展、 表现:贸易联系、途径:建立殖民据点抢掠欺诈、罪恶:财富印第安人黑奴贸易当地国库、影响:原始积累世界市场探究合作:、 政治制度先进,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发展;经济发达,开展工业革命,进行殖民开拓,市场广阔,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工厂;军事上先后打败荷兰和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拥有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地位高;思想文化繁荣,科技先进,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盛行。、 根据全球历史观来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有侵略的性质。另一方面,给欧洲带来了财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在殖民扩张的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37、式和思想文化,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世界在整体上得到了发展。、 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朝统治前期,政治上,封建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封闭僵化;对外闭关锁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中国开始落后与西方。认识:封建专制的强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重难点突破:、 世界变化:国际贸易商品来源变化,种类变化并增加;世界很多地方成为欧洲国家的原料市场;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原因:更多的国家参加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纪,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

38、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广泛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地市场;打败了荷兰、法国,国际地位提高;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达标测试:一、 选择题:1A2B3D4B5A6B7C二、 非选择题:8、(1)不矛盾。碑文两面的文字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描叙麦哲伦的远洋航行的,第一段碑文肯定麦哲伦航行开辟了新航线,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肯定了它的进步性。第二段碑文则是从航行者的目的和以后的殖民活动,认识到它的侵略性。(2)中国明朝郑和远行到非洲红海岸;迪亚士远航到非洲南端好望角;哥伦布远航到中美洲;达。伽马远航到印度;(3)客观条件:生产力的发展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4)因为1500年左右,欧洲航海家们开辟

39、了新的航路,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彼此孤立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融为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9、(1)角色:商人和奴隶贩子。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同非洲的贸易扩大,同美洲有了贸易联系;欧洲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2)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发展;加快了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掠夺了非洲的财富,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第7课自主学习: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18世纪60年代-1840年左右2、(1)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2)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3)殖民地广阔(4)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的

40、积累(5)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积累了丰厚的资金3、主要成就:(1)珍尼纺纱机(2)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3)瓦特改良蒸汽机4、影响:(1)纺织业 蒸汽时代(2)工厂(3)农业 工业 (4)城市化 (5)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6)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殖民扩张 殖民掠夺 (7)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工业革命(2)火车 轮船 2、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3、先进的思想 先进的生产方式探究合作:、 是当时拥有进行工业革命条件最全面的国家。(1)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2)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3)殖民地广阔(4)工场手工

41、业时期技术的积累(5)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积累了丰厚的资金。(6)打败了荷兰、法国,国际地位高。、 联系工场由封建作坊发展而来,手工工场有发展为工厂,工场和工厂都存在雇佣劳动。区别:工场规模小,人数少,分工不明显,一般是手工劳动;工厂规模大,人数多,采用机器生产,分工明显。手工工场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没有工厂的影响大。、 政治上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经济上以自然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对外闭关锁国;思想闭塞僵化;近代科技无从产生。重难点突破:(1)市场、资金、劳动力。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金;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离开

42、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2)水力缺陷明显;煤炭资源有限。(3)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纺织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工业革命的开展,也使得自然环境恶化。达标测试:一、 选择题:1C2B3C4A5B6D二、 非选择题;7、(1)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是指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 (4)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展繁荣、国力强盛。核心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第8课自主学习: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2、成果 4、德国 美国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2)西门子(3)电动机(4)电灯

43、、电话 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内燃机 柴油 (2)汽车 飞机 、 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合成材料、 传统工业进步:钢铁工业 制造业 钢材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重化工业 (2)钢铁工业 垄断 (3)影响: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国际分工(2)表现:资本(3)结果: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探究合作:1、(1)区别出现的时期不同。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生产手段不同。工厂制度主要靠机器生产,垄断组织主要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规模不同。工厂制度相对于手工工场规模

44、较大,工人集中;而垄断组织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影响不同。工厂制度的出现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联系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2、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过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矛盾变化调整;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45、;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并发展、巩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3、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民间的一些商人、地主,也有少量官僚,投资兴办实业,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达标测试:一、 选择题:1B 2D 3D 4B 5C 6C 7D二、 材料解析8、(1)马匹、骆驼、帆船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大便利了交通和运输。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传统工业的进步,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9、(1)第一次:冶金、机器制造业;第二次:电器制造、钢铁工业。(2)(略)(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中国成为被侵略的对象,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度到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瓜分完毕,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