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57551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证书: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号XXXXXXXXXXX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XXXXXXXXXXX二六年八月XXXXXXXXXXX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职 责姓 名签 名报告编写审 核项目负责总工程师总 经 理XXXXXXXXXXX二六年八月目 录前 言1第一节 评估任务来源1第二节 评估工作依据1第三节 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3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4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交通4第二节 边坡概况4第三节 以往工作程度6第四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7第五节 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8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11第一节 气象水文11第二节 地形地貌12第三节 地层与岩石12

2、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6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21第六节 工程地质条件23第七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4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5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5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8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31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40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40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41第三节 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适宜性评估43第四节 防治措施44结论与建议46附件:委托书照片附图:XXXXXXXXXXX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分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比例尺1:4000)地质雷达

3、剖面图前 言第一节 评估任务来源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位于XXXXX南东麓坡脚地带,原为东湾采石场废弃后的山体缺口,采石场的采掘面延伸长度约960m,最大高度达137m,坡度4070,因山体缺口下部平整后作为政府备用地,现正在建设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山体缺口西南角为东部沿海高速施工隧道口。由于采石场的边坡高陡,坡面上有危石分布,边坡顶部为松散的土层,每年暴雨季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崩塌,为保证坡脚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利今后进行政府备用地的开发,开展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以及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决定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2006年7月21日,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直属分局委托XXXXXXXXXXX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见委托书)。第二节 评估工作依据一、法规和政策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2001年5月12日;2、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03年7月25日;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2003年11月19日;4、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2004年3月25日;5、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463号),2004年4月16日;6、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04237号),2004年10月10日。二、评估技术依据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 04年3月25日;2、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2004年10月10日;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综合勘察规范(1:50000)(GB/T14158-93),199

6、3年;4、地质灾害勘查指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9、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12328-90。三、主要参考的技术资料及依据1、19821985年,广东省地质矿产局提交的1:5万王母圩幅、XXX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地质图;2、1982年,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完成的1:20万惠阳幅、X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3、1998年,国家建材局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完成的XXX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4、1

7、991,地质矿产部XXX区域稳定性评价编写组完成的XXX区域稳定性评价;5、19841986年,广州地理研究所编制完成的XXX地貌;6、2004年4月,XXXXXXXXXXX完成的XXXXXX2003年汛期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报告;7、2004年12月,XXX勘察测绘院完成的XXX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XXX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8、关于委托开展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函。第三节 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根据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和委托书的要求,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查明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预测

8、其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如下:1、调查评估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其复杂程度做出评价。2、通过野外综合地质调查,查明边坡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并进行现状评估。3、根据边坡处的位置、岩土体特征及影响范围内的建筑分布情况等,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边坡一带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4、综合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和预测评估结果,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5、针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危险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交通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

9、位于XXX区XXX街道办辖区东部,处于XXXXX南东麓坡脚一带。边坡中心坐标(XXX坐标系):X=22030、Y=134300。由XXXXX向北拐即可到达边坡所在地,交通便利 (图1-1)。图1-1 评估区交通位置图第二节 边坡概况一、边坡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工程概况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位于XXXXX南东麓丘陵低地处,为一废弃的采石场遗留的山体缺口。原采石场的采掘面形成高、陡的人工边坡,边坡总长约960m,最大切坡高度137m,最小坡高14m。按边坡分布与备用地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北侧边坡、南侧边坡、西侧边坡及XXXXX西侧边坡四段:1、北侧边坡(照片2)该段边坡东起XXXXX,呈近东西向延伸,长

10、度约260m,边坡由东向西及由南向北逐渐增高,高度1470m,分为5级削坡,各台阶坡面角4050,坡面形态不规则,在标高约28m、35m、4547m、5053有4级平台,边坡总体坡角3040;坡体由侏罗系凝灰岩组成,坡面上岩石裸露,坡顶地段为强风化凝灰岩及残坡积粉质粘土,坡面未采取支护措施,坡脚为道路及排水沟,距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在宿舍楼约15m。2、西侧边坡(照片3、4)西侧边坡坡脚线延伸长度约300m,坡顶延伸长度约500m,边坡走向呈北北东向,坡面弯曲,形态不规则,坡高65137m,总体坡度4560,局部坡面呈倒坡状;坡体由侏罗系凝灰岩组成,坡面上岩石裸露,边坡顶缘为强风化凝灰岩及

11、残坡积粉质粘土,坡面采用绿化植生盆及植生槽进行种植绿化,由于边坡较陡,坡面植物养护困难,绿化效果不明显,目前该段边坡中段局部在进行治理工程施工;边坡顶部为高陡的自然山坡,坡面植被较茂盛,坡脚北段为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在建工地,建筑物距坡脚约15m,南段为东部沿海高速公路施工临时设施区,坡脚南端为东部沿海高速公路临时施工隧道,同时东部沿海高速公路隧道沿边坡走向从坡体内通过。3、南侧边坡(照片5)南侧边坡总体延伸方向156,坡面略弯曲,坡高5594m,总体坡角达5060,坡面呈上缓下陡状,下部坡度达7080,上部坡面坡度约45,边坡分四级,每级高度1520m不等。边坡由凝灰岩组成,坡面上岩石裸

12、露,未采取支护措施;边坡上部为自然山坡,长度约90100m,坡面上植被茂盛,坡体表部主要由强风化岩及残积粉质粘土组成,厚度变化很大,从局部露头可见厚度35m不等。坡脚为XXX东部沿海高速公路施工临时设施区。4、XXXXX西侧边坡(照片6)该段边坡总长约200m,延伸方向呈北东向,坡高2345m,坡度约4560,由道路边坡及采石坡面构成,坡面较凌乱,坡体主要由侏罗系微风化凝灰岩组成,坡面岩石裸露,公路边坡坡脚采用挡墙进行支护,局部采石坡面采用排水,格构护坡及绿化措施,坡脚及东部为开采成34个高度312m不等的边坡及平台。由前述可见,受边坡影响的建筑物主要为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西侧及北侧临坡地

13、段,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为在建工程,其建筑面积8.6万m2,为12层框剪结构房层,总高度63m,工程造价9500万元,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西侧边坡体内为东部沿海高整公路隧道,其属重要建设项目,由于其位于边坡后侧,埋藏较深,边坡对其直接影响较小;南侧边坡下部为东部沿海高速公路施工临时设施区,今后将作为开发建设用地,可能建设较重要的工程项目;因此,综合考虑受评估边坡影响的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项目。二、边坡分布范围边坡分布范围坐标为(XXX独立坐标):X=2160022400,Y=134200134500。边坡坡下为在建科技园,属工业与民用一般性建筑,坡体内为东部沿海高速公路,属重要建设项目。由于

14、边坡高陡,一旦发生破坏,其后果严重,因此,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2002)标准划分,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第三节 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及周边曾进行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等工作,主要工作如下:一、区域地质1、1962年,广东省地质矿产局761队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0万,宝安幅);2、1985年,广东省地质矿产局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万王母圩幅、XXX幅);3、1991年,地质矿产部XXX区域稳定性评价编写组完成了XXX区域稳定性评价。二、水文、工程地质1、1982年,广东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完成了1:20万惠阳幅、XXX幅

15、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2、1992年,XXX地质局与广东省地矿局水文工程二大队编制了XXX经济特区工程地质图系,并提交说明书;3、1998年,国家建材局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完成的XXX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三、其它1、2004年5月,XXXXXXXXXXX完成了XXX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报告。2、2004年12月,XXX勘察测绘院完成的XXX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XXX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3、20052006年度,XXXXXXXXXXX完成了XXX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简报。4、19841986年,广州地理研究所编制完成的XXX地貌。第四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一、工作方法本次评

16、估工作在技术方法、工作程度和工作量投入上,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文件(粤国土资发2004237号)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开展工作,采用现场综合地质调查,收集资料等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确定的评估范围展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收集资料评估工作首先收集了已有的气象水文、区域地貌、区域地质、区域稳定性、区域地震和评估区地形、以往的评估等资料。2、现场调查调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及危害程度;调查和访问区域开发历史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范围及程度;调查及访问区内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3、物探在资料分析、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安排少量野外物探工作,了

17、解场地岩土体及场构造发育情况。4、室内综合分析与研究在研究以往资料、现场调查、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区内构造和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对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预测边坡及用边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类型、危险性和危害程度。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和分区评价,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二、工作概况我公司于2006年7月上旬开始准备和搜集资料、现场踏勘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2006年7月21日接到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直属分局的委托后,于2006年7月21日至26日对评估区进行1:2000野外地质灾害调查,7月25日至27日进行物探工作。

18、2006年7月27日至8月6日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图件编制、编写报告。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按图1-2的程序开展。三、完成工作量评估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项 目工作量单位数量综合地质灾害调查面 积m258000路线长度km5.2崩 塌处3滑 坡处3地质点点42数码照片张/选用张103/18地质雷达点800收集资料区域地质报告份3水文、工程地质报告3其它报告份4成果评估报告份1附 图张1第五节 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一、评估区范围根据边坡分布范围及特征、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评估范围西侧、北侧至山体第一斜坡带,南东侧至评估边坡可能影响范围。具体范围为边坡

19、向西侧、北侧山坡外扩60600m,向南东侧外扩至XXXXX,评估区面积约575554m2。二、评估等级按照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项目的重要性来确定评估等级。1、工程项目重要性根据前述可知受评估边坡影响的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属较重要建设项目,东部沿海高速公路隧道属重要建设项目,南侧边坡下部为东部沿海高速公路施工临时设施区,今后将作为开发建用地,可能建设较重要的工程项目;因此,综合考虑受评估边坡影响的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项目。2、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层岩石简单,地质构造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

20、等,地震基本烈度度区内,区域地壳基本稳定,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强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3、评估等级根据受边坡影响的工程重要性属重要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确定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图1-2 工作程序框图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 气象水文一、气象评估区位于XXX中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和湿暖,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湿分明。1、气温年平均气温约22,1月平均气温最低(14.9),7月平均气温最高(28.6)。2、降雨量XXX年平均降水量为1966mm,地域分布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平

21、均雨量达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区只有约1500mm。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全年雨量有85%的出现在49月,其中48%分布79月(后汛期)。月平均雨量呈单峰型,最多为8月,平均达368mm,最少是1月,只有30mm。XXX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4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8%,中雨占16%,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3天。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后汛期占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据水文部门雨量记录,1997

22、年7月19日,三洲田24小时最大雨量达531.7mm,1小时最大雨量为104.9mm。3、湿度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2mm,最小年蒸发量为1107mm,多年平均湿度80%以上。4、风XXX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即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频率分别为17%和14%)。XXX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1997年、1999年、2000年每年两次台风对XXX造成严重影响,XXX均出现69级大风及强降雨过程。5、气象灾害XXX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

23、年8月20日连续两日的暴雨诱发的各种类型的斜坡类地质灾害多达208处,给XXX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49月份的强降雨季节,更是斜坡类地质灾害的频发时段。二、水文评估区属XXX海湾水系XXX河流域,XXX河是XXX区最大的河流,河流干流延伸长度仅为6.6km,河道分叉级数3级,流域面积21.9km2。切割深度较小,一般深度在20m以内,多呈“V”型谷,少数呈“U”型谷。属山区溪流,受地形地貌及气候影响,具有源短流急、流水暴涨暴落特性。河流呈不规则树枝状较密集分布,河流水源补给属雨源型,径流量受降雨量影响变化大。评估区因城市建设地表改造明显,地表水系不发育,近边坡上、下一带无常年

24、性水流,主要为季节性溪流。总体而言,评估区气象条件对边坡工程影响大,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强台风、暴雨有密切关系。第二节 地形地貌评估区属XXXXX南东麓丘陵低地,原始山丘地形坡度3050,山势陡峻。评估区及周边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最高处位于北西侧电视发射塔所在丘顶,海拔标高251.23m,最低处位于XXXXX,海拔标高3.67m,相对高差243.56m。因较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如人为采石、场地开整、建筑物修建等,对评估边坡及东侧的地形地貌改造强烈。评估区坡残积层一般厚度不大,自然山体植被茂盛,以灌木和小乔木为主,覆盖率达90%以上。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第三节 地层与岩

25、石一、地层(一)区域地层根据区域资料、评估区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图2-1)。1、泥盆系双头群在区内仅出露上亚群(Dsh2),仅分布于XXX区XXX坳西侧与龙岗区交界处,下部为滨海相粗碎屑岩,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石英质砾岩、粗砂岩、粉砂岩等;上部为一套浅海相砂泥质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受动热变质及燕山期侵入体的影响,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厚度761.6m。2、石炭系石炭系在XXX区仅分布于XXX检查站西侧、打鼓岭北侧局部地区,依岩性划分为上、下两段:区域仅出露下段(Cc1),为一套砂泥质岩夹炭质页岩,局部含砾。受XXX断裂带的影响,岩石多

26、已变质为石英岩及片岩,厚度377.2m。3、侏罗系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JKG),出露于XXXXX一带。主要是一套陆相喷发的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厚度大于1900m。XXX区仅出露高基坪群上亚群,根据岩性特点,上亚群划分为上段及下段。上亚群下段(JKGb-1):是一套酸性含角砾、含集块的火山碎屑岩夹流纹岩,局部为英安岩,出露厚度755m;上亚群上段(JKGb-2):由一套流纹质凝灰熔岩及凝灰岩组成,夹少量流纹斑岩,厚度670m。4、第四系XXX区第四系按成因可划分为河流相、海积层、残坡积层三类。(1)河流相(Qal)分布在沙头角镇、XXX河流域、大梅沙等地,具明显的河流二元结构:上部为

27、褐黄、褐灰色粉质粘土,分布不连续;下部为褐黄色含卵石粗砾砂,主要成分为粗砾砂、卵石和粘性土,成分混杂。层厚各处变化较大,分布局限。(2)海积层(Qm)分布在沙头角、大小梅沙等沿海一带,主要为浅灰、浅褐黄色中粗砂,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少量云母,不含有机质。(3)残坡积层(Qel+dl)分布普遍,为褐黄、褐红色砂砾质粉质粘土,系各类基岩风化残积或流水短距离沿斜坡搬运堆积而形成,地表多为植被覆盖。厚度随地形起伏而变化,0.421.5m。(二)评估区地层根据现场调查及地质雷达探测,评估区出露的地层只有第四系,基岩为侏罗系高基坪群火山岩(图2-1及附图)。图2-1 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图1、侏罗系为上侏罗统

28、高基坪群上亚群下段(JKGb-1),出露于评估区人工边坡及底部平整地坪处。是一套酸性含角砾、含集块的火山碎屑岩夹流纹岩,局部为英安岩,区域厚度755m。2、第四系评估区第四系按成因可划分为人工填土及残坡积层两类。(1)残积层(Qel)分布普遍,为褐黄、褐红色粉质粘土,系高基坪群火山岩风化残积而成。厚度随地形起伏而变化,厚度2.07.0m。(2)人工填土层(Qml)分布已建筑及政府备用地范围,有两类填土层:第一类为粉质粘土,夹块石、碎石,土质不均匀;第二类是微风化凝灰岩块石,粒径1030cm,含量5080%。厚度1.18.5m。由于政府备用地内为原采石场的采掘区,后经平整将表部的填土大多清除,因

29、此,政府备用地内的填土层一般较薄,约为12m(见地质雷达剖面图)二、岩浆岩区域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为坪地序列的水流坑单元、屯洋单元(表2-1)。表2-1 评估区侵入体单元序列划分表时代序 列单 元侵入体岩石类型同位素年龄(Ma)名称代号面积J3坪地屯洋J3T96.7屯洋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146水流坑J3S18.7水流坑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水流坑单元(J3S)本单元出露于大梅沙湾两侧向海伸出的基岩海岸山地,包括XXX坳、崎头岭两个侵入体。XXX坳侵入体主要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崎头岭侵入体为花岗闪长岩两侵入体呈不规则状出露于屯洋侵入体的边缘。在地貌上均呈低矮残丘,岩石风化强烈。2、屯洋侵

30、入体(J3T)屯洋侵入体呈东西向长条形,其北缘近东西向展布长达十几公里,东部边界北西向延伸,是评估区内分布面积最广的侵入体。屯洋侵入体以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在上坪水库北侧可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混染岩,中粒似斑状花岗结构,基质具变余花岗结构、轻微变晶结构。岩石中斑晶主要由钾长石及少量石英、斜长石组成。基质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组成。石英及黑云母因受后期热力影响多已重结晶为细小颗粒和细小鳞片状集合体。评估区未见岩体出露。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层及岩石简单。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一、地质构造评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的紫金惠阳凹皱断裂束中,莲花山断裂带北西支五华XXX断裂带南东侧

31、。评估区及周边地区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有北东向(包括北北东向)、北西向及东西向三组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是区域主要构造线方向(图2-1)。(一)北东向断裂1、田螺坑断裂(F101)该断裂自沙坑一带进入测区,往南西经龙村、横岗头、田螺坑一线,在莲塘西侧进入香港地区,可能与香港屯门断裂相接。呈50方向舒缓波状延伸,倾向北西,倾角4580。其连续性、发育程度较好,区内长约20km,宽度620km不等。构造岩以糜棱岩化凝灰岩、片理化凝灰岩、片理化砂岩、碎裂岩为主。两侧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片理化现象。强烈之处为绢云母千糜岩,并且有以断裂为中心,应力作用向两侧逐渐变弱趋势。2、豆腐头断裂(F102)该断裂规模

32、较大,连续性较好。平面上呈“S”型展布,长约8km。断裂走向5060,倾向NW,倾角3540。构造岩以硅化岩、糜棱岩化岩石为主,带宽38m。矿物具重结晶定向排列呈透镜状。石英脉沿裂隙贯入。地貌上为正地形。断裂形成于J3后,属压扭性断裂。3、XXX断裂(F103)XXX断裂自坪山三河一带进入区内,经XXX、沙头角一线展布,长约19km,宽12km,连续性较好,呈雁形斜列,空间上总体呈北东50方向展布,倾向南东,倾角4570不等。主要由XXX断裂(F103)、三河断裂、新围断裂组成。XXX断裂长11km,走向50,倾向SE,倾角4070。断裂面呈舒缓波状,擦痕阶步发育,断裂宽320m。构造岩有压碎

33、硅化岩、碎裂岩、糜棱岩等,局部还见宽达20cm的片理化花岗岩带,被北西向断裂所切割。形成于K1后,属压扭性断裂。(二)北西向断裂北西向断裂为永庋断裂组,展布于XXX、永庋、均全至大坪岭北侧一带,由永庋断裂(F202)、林岗断裂(F201)、488.7高地断裂(F203)。F201发育于上侏罗统中,断裂走向300320,倾向南西,倾角75。断裂延伸长4.5km,宽度大于5m。构造岩主要为硅化岩、糜棱岩化凝灰岩,断裂带内岩石坚硬,矿物具重结晶,局部还见构造透镜体,劈理化现象。断裂形成于J3后,属压扭性。F202断裂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是XXX区发育规模最大的北西向断裂。断裂呈290310方向舒缓

34、波状延伸,长约10km,宽515m,倾向北东,倾角55。断裂的南东段,XXX永庋一带,为第四系覆盖;中段,永庋均全一带,主要表现为上侏罗统火山岩与上泥盆统或下石炭统呈断层接触;北西段,均全大坪岭一带,主要为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呈断层接触。断裂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后,力学性质为压扭性。F203发育于上侏罗统中,断裂走向300330,倾向南西,倾角70。断裂延伸长2km,宽度12m。断裂面呈舒缓波状,构造岩主要为糜棱岩化凝灰岩,局部见构造角砾岩、片理化凝灰岩。挤压强烈之处见片理化现象,具多期活动特点。断裂形成于J2后,属压扭性,切割北东向断裂。(三)东西向断裂1、XXX坳东断裂(F301)穿行在燕山二

35、期、三期花岗岩中,西端延伸入上泥盆统。长约2km,宽度不详。走向270280,倾向S,倾角55,断裂面舒缓波状。断裂主要表现为糜棱岩化,片理化带,片麻理带。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被压扁拉长,呈眼球状定向排列。形成于J3后,属压扭性断裂。 2、XXX坳西断裂(F302)发育在上泥盆统中,并切割燕山二期花岗岩,延伸1.52km。断裂宽410m不等。走向EW,倾向S,倾角60。断裂组由两条平行的东西向断裂所组成,构造岩为硅化岩、构造片岩和碎裂岩,局部见构造角砾岩发育。被北西向断裂切割,形成于J2后,属压扭性断裂。 3、恩卡断裂组(F303)发育在上侏罗统中,断续延长5.5km,宽300m,单条断裂

36、宽320m,走向EW,倾向N,倾角3060。主要表现为硅化、破碎、片理化、糜棱岩化带。断裂面呈舒缓波状,并见硅质薄膜、擦痕、阶步。擦痕产状:255-27030。沿挤压面见多条小石英脉贯入平行排列,并压碎成块状,同时还发育一组横张的南北向石英脉。形成于J2后,属压扭(顺扭)性。4、XXXXX断裂(F304)分布在XXXXX南麓,断裂穿行于侏罗系火山岩内,延伸长度约8km,断裂面南倾,倾角80。断裂面舒缓波状,构造岩为糜棱岩化火山岩、碎裂岩,构造透镜体尖灭再现。断裂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为压扭性。(四)近南北向断裂梅花尖东断裂(F401):走向340350,倾角近于直立。发育在燕山三期花岗岩中,延伸

37、长2km,宽度不详。构造岩为硅化花岗岩、节理带。地貌上大致顺山沟分布。呈压扭性,形成于晚侏罗世以后。(五)评估区内构造1、断裂根据XXX区域地质资料,XXX断裂(F103)从评估区南东侧通过,但在野外实地调查中,该断裂构造表现不明显,仅在南段边坡见一宽3m的节理裂隙发育带(带内节理、裂隙、石英脉、中性岩脉发育),即为XXX断裂在该处的表现。XXX断裂的活动性较弱,对评估区的主要影响即通过处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的完整性较差,总体对评估区的影响较小。2、节理裂隙评估区边坡上节理裂隙较发育,根据其所处位置的差异,其节理裂隙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评估区北侧边坡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密集,一般34条/m,裂

38、隙面较光滑,大多呈波状弯曲,延伸长度一般较小,约23m,主要发育如下几组:288431391597080243705661南侧及西侧边坡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较北侧边坡弱,节理裂隙密度一般12条/m,但裂隙平坡,延伸长度较大,一般35m,甚至达10余m,主要有如下3组:235250506030701855055二、新构造运动区域新构造运动以差异断块升降为主要特征,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海成阶地、水下岸坡、断陷盆地、断块三角洲、低丘陵台地等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单元。断裂也有不同程度的活动,火山、地震、温泉的活动也与其有关。据XXX地貌的实测资料,XXX范围内一级阶地的上升速率为0.281.25mm/a。根据

39、XXX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地应力资料,浅层最大主应力值属中等值,且多与最小主应力值相近,在水平面上接近等压状态,最大剪应力值很低,表明现今地应力作用微弱。本区大陆现今以水平地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SE向。通过对各主要断裂的现今地形活动量的观测发现,海丰断裂带现今活动量较大,达2.9mm/a,而五华XXX断裂带现今活动量相对较小,仅0.10.6mm/a。根据XXX区域地质资料,区域上活动的构造即XXX断裂带,该断裂带活动性弱,最新的活动时期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无明显活动趋势。断裂位于评估区西侧,其微弱的活动量级对评估区的影响较小。三、地震(一)区域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评估区在区域上位于东南

40、沿海地震活动带,历史上未发生过7级以上的强震。自10671999年,评估区工程场地外围250km范围内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0次,主要分布在河源新丰江、珠江三角洲、海丰红海湾等地区。(二)区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东南沿海地震带与工程场地外围250km范围的级的地震序列(图2-2、2-3)表明,两者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即以低潮期和高潮期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自1400年以来明显存在着两个地震活动周期,即1400年至1700年为第一活动周期,1701年至今为第二活动周期,每一活动周期都可以明显地划分成四个阶段,即平静阶段、加速释放阶段、大释放阶段和剩余释放阶段。16001605年和191

41、81921年分别为两个活动周期的高潮期,两者相距的时间与完整的第一活动周期所经历的时间相当一致,大约310320年。目前,地震活动处于第二活动周期的剩余释放阶段,预计该活动周期将延续到2015年前后,然后进入第三活动周期的平静阶段。XXX地区(包括香港地区及邻近海域)有史以来的地震活动不断发生,其中较大的破坏性地震有:1874年6月23日担杆岛级地震,1905年8月12日澳门级地震,1882年、1921年、1923年、1924年和1933年香港均发生过有感地震,其中1933年11月12日发生的为4级地震;南头、XXX水库等地发生过多次有感地震, 计有1567年12月30日的3级,1599年10

42、月10日的3级,1603年9月26日、1605年9月15日、1620年7月16日、1770年9月2日等均为3级。XXX断裂带于1967-1980年共发生1.0M3级地震3次,最大震级为3级;大濠岛至大鹏湾一带。(三)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图2-2 东南沿海地震带序列MsT图(,1400-1999)图2-3 工程场地外围250km范围的地震MsT图(,1400-1999)(图2-2、3资料引自中国地震简目)1967-1980年发生1.0M3级地震18次,最大为1981年8月1日大屿岛东岸发生过一次4级左右地震。微震活动频繁,据19701999年统计,大于里氏1级的微震49次。XXX历史地震资料较少,已

43、有的历史记载中未发生过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根据XXX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为地震烈度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构造中等,处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区内,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对评估边坡的影响较小。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根据评估区内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含水岩组特征,将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在第四系残坡积层的颗粒孔隙之中,一般属潜水性质,局部具承压性质,主要含水层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层。残坡积粉质粘土含水层:含水层由粉质粘土和砂质粘性土构成,厚度一般2.07.0m,分布于山体表部,土质较松散,利于降水

44、的入渗及地下水的渗透,透水性中等;由于含水层分布于高陡的斜坡上,地下水补给及径流通畅,地下水迅速向坡下渗流,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水量贫乏,仅局部有上层滞水。根据区域资料,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0290.078m/d,渗透系数平均值0.0340.049m/d。2、基岩裂隙水分布在评估区基岩山区及第四系孔隙潜水的下部,主要为块状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为侏罗系火山岩,赋存于基岩的节理裂隙中,呈网格状及脉状,分布不均匀,水力性质以潜水为主,在山间谷地一带局部具承压性质。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由于区内地形高差较大,地下水径流较通畅,排泄于山间低洼的溪沟中,在备用地周边的高陡采石面上,可见多处地下水

45、沿基岩裂隙渗出。地下水动态较不稳定,雨季和降雨后地下水位上升,水量增大;枯季则地下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根据以往调查溪沟测流结果,地下水径流模数5.74547.659L/Skm2,平均值为15.785 L/Skm2。由于区内大气降雨丰富,地表植被茂盛,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因此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渗入和储藏,区内基岩裂隙水水量中等,局部裂隙较发育处水量较丰富。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评估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范围较局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径流及排泄较好,排泄于下部的基岩裂隙水、溪流中。由于含水层分布于高陡的山坡上,有利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同时其厚度较小,分布范围小,不利于地下水的储藏,地下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的受含水层岩性、裂隙发育情况的控制,富水性及透水性极不均一。火山岩在构造变动作用下,岩石裂隙延伸长度较大,裂隙一般呈开启状态,含水层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在断裂裂隙附近甚至可形成水量丰富的强透水带。在基岩山区上部,由于岩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裂隙大多呈开启状态,含水层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好。评估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