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5846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务员行测部分答题技巧分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等部分。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考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

2、辑填空、语句表达等,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考查重点:以科技题

3、、文科类知识为重。经济、法律部分比重较稳定,科技部分有明显上升趋势。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考查重点:比重的计算,包括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总体来说:120分钟之内做完135道题。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30个题目,每个题目0.8分,共计24分;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数字推理每个题目0.7分,数学运算每个题目0.8分,共计15分;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4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6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1分,共计

4、31分;4.常识判断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0分;5.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公务员行测各部分分值与比重:,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答题技巧,方法一 联系上下文方法二 划分层次方法三 分析修辞手法方法四 注意特殊标点方法五 理解代词,适用就近原则,方法一 联系上下文,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时必须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例题】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不过,

5、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掉信心。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这段文字中的“硬币”指代的是()。A.中国银行业 B.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解析:题干要求找出“硬币”一词指代的内容,需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根据“硬 币”所在的句子可知“硬币”指的是“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即B项为正确答案。,方法二 划分层次,这里的层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句间关系,二是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结构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往往是理解重要词语的关键。

6、一般而言,划分句子结构只要抓住主谓宾即可。【例题1】农村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它由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无论如何“先进的”文化从外面输入到这样的社会也是脱离实际的。对这段话中“处境化”含义的理解,以下最准确的是()。A.与农村各地生产、生活经验相适应的 B.适应农村实际发展变化的 C.与当地农村社会实际相联系、相融合的 D.与先进文化发展相适应的,解析:要理解“处境化”需联系上下文。分析可知,第二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由此可知,“处境化”指的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四个选项中,A项与之最相符。,【例题2】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

7、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这里的“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A.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B.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D.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解析:题干是一个复句,抓住句子的谓语,句子的层次为:“不再是而 是是”。三个谓语动词为并列关系。也就是说,作为最后一个“是”的宾语,“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与“不再是”、“而是”的宾语是并列关系,而非主宾关系。由此可以很快排除作“不再是”、“而是”宾语的B、A、D三项。答案为C。,方法三 分析修辞手法,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词

8、语或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更容易理解词句的含义。【例题1】华盛顿国立气象研究所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气象研究所的墙上写这句话的目的是()。A.希望人们多理解气象工作的困难和苦衷 B.督促员工致力于杜绝工作中的任何差错 C.劝勉员工甘于默默无闻、不计个人名利 D.突出气象研究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解析:题干中那句话采用了对比手法,强调的是后半句“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意在告诫、督促员工在气象预报工作上要认真负责,避免出现任何差错。故本题答案为B。,解析:联系上下文可知,“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指:在远

9、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把握两个要点,一是“鱼”,二是“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四个选项中包含了这两点的只有D。另外,本题中的“蓝色革命”明显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其中,“蓝色”是借代,由它最易联想到海洋;“革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变化很大。综合这两点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例题2】人口的激增,让地球的粮食供应面临严峻的考验,有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需要增加70%的耕地,人类才能养活自己。但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可增加的耕地。于是,科学家转向海洋求助: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计,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即将拉开序幕。根据这段

10、文字,“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指()。A.对海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其利用率 B.海水养殖业将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 C.加大深海养殖的力度,弥补近海养殖的不足 D.海洋鱼类资源将在人类食物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方法四 注意特殊标点,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在文段中找到词语或句子的准确含义。尤其当文段中出现冒号和破折号这两种特殊符号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例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的编纂者不对,他们对词汇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纂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

11、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这段话的“基本要求”指的是()。A.词典编纂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 B.词典编纂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 C.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D.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解析:通读文段可知,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基本要求”的具体解释。冒号后面的内容重点说明的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一定要走群众路线,C项表述与此一致,为正确答案。,方法五 理解代词,适用就近原则,理解代词的指代义尤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注意运用就近原则。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文。故

12、理解代词指代义时,一般从上句开始寻找,并依循由近及远的规律,遵从就近选择的原则。【例题】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多年得不到回补,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循环方法,土地的将来很值得人们持续的关注。改变农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劳作习惯并非一日可成,况且主要的是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这需要生产力的提高,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文中的“这”指代的是()。A.人们的持续关注 B.改变农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劳作习惯 C.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 D.找到适合的循环办法,解析:此题答案为C。就近找答案。与“这”最近的是“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C项与此相符,即为正确答案。,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题目类型,

13、(一)数字推理(1)数字性质:奇偶数,质数合数,同余,特定组合表现的特定含义以及阶乘数列。(2)等差、等比数列,间隔差、间隔比数列。(3)分组及双数列规律(4)移动求运算数列(5)次方数列(1、基于平方立方的数列2、基于2n次方数列,3幂的2,3次方交替数列等为主体架构的数列)(6)周期对称数列(7)分数与根号数列(8)裂变数列(9)四则组合运算数列(10)图形数列,(二)数学运算(1)数理性质基础知识。(2)代数基础知识。(3)抛物线及多项式的灵活运用(4)连续自然数求和和及变式运用(5)木桶(短板)效应(6)消去法运用(7)十字交叉法运用(特殊类型)(8)最小公倍数法的运用(与剩余定理的关

14、系)(9)鸡兔同笼运用(10)容斥原理的运用(11)抽屉原理运用(12)排列组合与概率:(重点含特殊元素的排列组合,插板法已经变式,静止概率以及先【后】验概率),(13)年龄问题(14)几何图形求解思路(求阴影部分面积割补法为主)(15)方阵方体与队列问题(16)植树问题(直线和环形)(17)统筹与优化问题(18)牛吃草问题(19)周期与日期问题(20)页码问题(21)兑换酒瓶的问题(22)青蛙跳井(寻找临界点)问题(23)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水流行程,环形追击相遇:变速行程,曲线(折返,高山,缓行)行程,多次相遇行程,多模型行程对比),3倍数数列。即数列中所有项均为某一常数的倍数。【例】1

15、8,36,72,144,288,(B)A575 B576 C577 D5784加法数列。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加寻找规律。【例】1,3,4,7,11,(C)。A14B16 C18 D205.减法数列。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减,寻找减得的差值之间的规律。这是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绝大多数数字推理题都是通过减法寻找规律。【例】115,110,106,103,(B)。A102 B101 C100 D99,数字推理部分 答题技巧,数字推理有多种规律,常见的规律主要有:等差规律,等比规律,加法规律,减法规律,乘法规律,平方规律等。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经常将几种规律混合在一起考查。1等差数列。自然数列、奇数数列、偶

16、数数列都可以理解为等差数列的一种形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很多是在基本的等差数列基础上加以变化。【例】12,13,15,18,22,(B)。A25 B27 C30 D34 2等比数列。【例】4,8,16,32,(C)。A48 B56 C64 D68,6.乘法数列。前两项之积为第三项。【例】3,4,6,12,36,(C)。A8 B72 C108 D216 7.除法数列。两数相除的商呈现一定的规律:如等差,等比,平方及其各种变式等。【例】80,80,40,10,5/4,(A)。A5/64 B1/128 C1/32 D1/16 8平方数列。【例】3,7,47,2207,(D)A4414 B662

17、1 C8828 D4870847 9.数字组合数列。【例】12,3,4,9,25,3,5,15,36,2,6,(B)。A13 B12 C11 D10,数学运算部分 答题技巧,1.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两岸型S=3S1-S2(S1为第一次相遇地点,S2为第二次相遇地点)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 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 10 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A.1120 米B.

18、1280 米C.1520 米D.1760 米,解析: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 选D。,2.漂流瓶公式:T=(2t逆 t顺)/(t逆-t顺)例题:AB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由A驶向B,从A城到B城需行3天时间,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A.3天 B.21天 C.24天 D.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城 3.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2t1 t2)/(t1+t2)车速/人速=(t1+t2)/(t2-t1)例题:小红沿某路公共

19、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没隔6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10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倍?A.3 B.4C.5 D.6,解析: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选 C。,解析:车速/人速=(10+6)/(10-6)=4 选 B。,4.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 v2)/(v1+v2)例题: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A.24B.24.5 C.25D.25.5 5.电梯问题: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顺行运动所需时间(顺)能看

20、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逆行运动所需时间(逆)6.绳对折问题:一根绳连续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2的N次方 M+1)段,解析: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数量关系题备考建议:,(1)了解考核内容,明确考试目的,做到复习中有的放矢;(2)了解历年考试情况,具体考试要求;(3)通过历年真题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掌握常考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和解题规律;(4)进行同步训练,强化常考知识点,确保重点的同时,兼顾其他题型;(5)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加强解题速度的练习,掌握代入法、排除法等解题技巧。,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题目类型,图形推理,就是先根据几个图形,

21、总结出图形变化的规律,然后按着总结出的变化规律去选择正确的选项。其基本思路是牢记三大题目特征“相同、相似、凌乱”,判断出考察的是“位置、样式、数量”中的哪一类,进而再寻找具体考察点。位置中的平移、旋转、翻转,样式中的遍历、叠加、求同、求异相对比较容易一眼看出。类比推理属于阅读量少且形式较为单一的题型,难度不大,但此类题目中词语间的关系并不直接,因此最有效的技巧是找到题中词语间关系,经过排列组合,放到一个句子中,选项中关系和题目中最一致的就是正确答案。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相对较难。,方法:找准定义,对号入座。例:(2010国考)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

22、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A.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B.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C.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D.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定义判断,【解析】本题选D。A、B、C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关键

23、点“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 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生长繁殖的地区”。故选D。,1.关系法。例题:考古文物博物馆()A.培训员工社会 B.耕种庄稼土地 C.贸易商品工厂 D.教育人才企业,【解析】:此题答案为D。考古发掘出文物,有些文物保存在博物馆。A、C两项关系明显与题干不符;B项庄稼是在土地上耕种而非保存,与题干关系略有不同;D项教育培养出人才,有些人才输送到企业,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2.排除法。例题: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老师的学历比丙的低。由此可以推出()。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

24、,丙是大学教师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A,逻辑判断,3.论点分析法。例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在此之前,也有研究人员提出酸奶可预防儿童蛀牙,还有研究显示,黄油、奶酪和牛奶对预防蛀牙并没有明显效果。虽然多喝酸奶对儿童的牙齿有保护作用,但酸奶能降低蛀牙风险的原因仍不明确。目前一种说法是酸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能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有害酸侵蚀牙齿。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这项研究发现?()A.黄油、奶酪和牛奶的蛋白质成分没有酸奶丰富,对儿童牙齿的防蛀效果不明显

25、B.儿童牙龈的牙釉质处于未成熟阶段,对抗酸腐蚀的能力低,人工加糖的酸奶会增加蛀牙的风险C.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将蛀牙发生率降低15%D.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酸奶对预防儿童蛀牙的作用,【解析】:此题答案为C。材料论点:经常喝酸奶可降低儿童患蛀牙的风险。A项是对论据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B项削弱论点;C项“儿童每周至少食用4次酸奶可降低蛀牙发生率”,直接说明喝酸奶可以预防蛀牙,加强了题干论点;D项“正在研究”和论点无直接关系。因此答案为C。,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到目

26、前为止该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因此有人认为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A.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B.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该国儿童人口总数会比现在低很多 C.如果该国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数量 D.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解析】:此题答案为B。材料论点: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直接对其否定就是达到效果,选项中只有B在表达此意思,答案为B。注意:此类题中对论点

27、的削弱也比其他的要强,因此找准论点,直接否定即可。,首先,要结合真题了解考试特点,了解图形推理常见考点规律,系统学习逻辑的专业知识,掌握词项间的各种关系,熟练运用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其次,针对重难点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各个击破。第三,考生平时也应注意多加练习。做题时注意下题型特点,对判断推理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第四,从平时做题开始,应注重养成一个良好、平稳的心态并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难或易,都不至于影响自己实力发挥,甚至超常发挥。,逻辑分析题备考建议,总体备考意见,1一般来说,整个行政能力测试的试卷中,常识和类比推理部分是公认难度较低的部分。因此,

28、此部分一般应该优先考虑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完。2做题的第二阶段,优先考虑难度中等、既包含简单数学计算的又含有大量严于阅读的题目,即同时参考分值的权重安排一下做题顺序:逻辑推理、定义判断、资料分析。3每个人的智力模式不同,有的对数字逻辑特别敏感,有的则有很强语言能力天赋。因此,考生要根据平时的训练,找出自己擅长部分,是擅长数量关系部分,还是擅长演与理解部分。对于擅长语言的考生,言语表达必须放在数量关系与图形推理前面完成。对于擅长数学、逻辑能力强的考生,则必须把数量关系和图形推理放在言语理解前面。4每个考生可以根据平时对每一部分做题的正确率和花费时间的多少重新校正以上的做题顺序,并充分照顾自己的做题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