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034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银行下半信贷业务投向指引.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信银行2014年下半年信贷业务投向指引2014年7月目 录第一部分 信贷结构及存在的问题1一、规模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1二、风险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4三、风险收益组合方面存在的问题6第二部分 下半年信贷业务投向指引8一、总体原则8二、信贷业务结构调整指引9三、客户结构调整指引16四、担保结构调整指引18五、产品结构调整指引19六、重点行业政策指引23第一部分 信贷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除非注明,本部分数据来源于信贷管理部信贷数据分析截至2014年4月末,我行表内授信余额19520亿元,其中,公司贷款14986亿元,增幅5.89%,个人贷款4534亿元,增幅6.4%;表外授信合计10418亿元。全行不

2、良贷款余额240亿元,较年初增加44亿元,不良率1.23%。其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不良余额合计173亿元,今年新增不良28.5亿元,不良率2.2%。我行信贷结构存在如下问题:一、规模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公司贷款与个人贷款比例不合理,个人贷款占比偏低。公司业务是我行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个人贷款虽然增速较快,但所占比例仍然偏低。截至2014年4月末,我行公司贷款占比76.8%,个人贷款占比23.2%,个人贷款较年初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信贷结构情况表201220132014.32014.4公司贷款79.7%76.9%77%76.8%个人贷款20.3%23.1%23%23.2%政策方向:

3、进一步加快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加快住房抵押综合授信(含首套房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等业务发展速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提高产出效率和风险定价水平,逐步弥补我行信贷资产发展的“瘸腿”。(二)授信产品结构,以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为主,非主流业务主流化仍须加强。截至2014年4月末,全行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贷款占比分别为36%和29%,合计占比达65%。分区域来看,中部和东北地区占比最高,合计均超过了70%。我行承兑汇票自2013年开始实行风险限额控制,承兑比已经由2013年3月末的49%,下降到今年4月末的37.4%,但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仍然达到7307亿元,较去年3

4、月末仅下降了60亿元。各区域授信产品占比情况表 流贷银承小计房地产项目贷款信用证保函贸融长三角39%27%66%4%7%9%4%5%环渤海31%24%55%7%7%11%6%4%珠三角及海峡西岸38%27%65%4%4%6%8%5%东北地区43%30%73%9%3%3%2%1%中部地区36%39%75%3%7%3%4%2%西部地区37%30%67%4%9%4%3%5%全行36%29%65%-政策方向:适当控制流动资金贷款占比,进一步压缩银行承兑汇票余额,适当提高项目贷款、国际信用证、贸易融资等业务占比,严格控制低利率外币贷款投放。(三)公司授信客户平均贷款额较低,客户较为分散,以我行为主要结算

5、银行的核心客户过少。部分分行客户经理管理客户数量过多。截至2014年4月末,全行有余额的公司授信客户共 32676户,其中,贷款余额在1亿元以上的仅有2640户,客户数占 8%,贷款余额占51%;5000万-1亿元的客户也只有2700户,客户数约占8%,贷款余额占13%;而1000-5000万元的客户数占40%,贷款余额占30%;1000万元以下的客户数占44%,贷款余额仅占5%。我行公司客户中,授信余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客户数量多,导致部分分行客户经理管理的客户数量过多,据调查,22家分行客户经理的管户数最多达到30户及以上,其中最高的为65户。公司客户规模分布情况表公司客户分布情况按客户

6、按金额 1000万元以下44%5% 1000万元-5000万元40%30% 5000万元-1亿元8%13% 1亿元以上8%51%政策方向:适当提高大中型核心公司客户的数量,部分分行要主动退出缺乏竞争优势的小型企业,提高结算客户数量,缩小客户经理管理客户数和半径,提高信贷管理深度和精细化程度。(四)银行承兑汇票存量规模仍然偏高,融资性保函需求强烈,应继续严格实行风险限额管理。截至4月末,全行银行承兑汇票余额7307亿元、保函余额1200亿元。从行业来看,银行承兑汇票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占80%。从结构来看,供应链项下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490亿元,占20%,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256亿元

7、,占17%,其他类型银行承兑汇票则占 63%。政策方向:继续实施严格的银行承兑汇票和融资性保函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同时,优化银行承兑汇票结构,支持发展供应链项下和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五)轻资产业务存在重资产化趋势。截至2014年4月末我行发行的担险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107亿元,较2013年初增加约1500亿元 理财业务管理部相关业务通报。此外,5月末,结构化融资中100%占用风险资产的业务达到550亿元。政策方向:积极鼓励轻资本占用安排业务,鼓励发展经济资本占用少,风险敞口小的业务,以节约资本,优化银行盈利结构。二、风险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风险集中度过高。近

8、三年,我行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行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2012年末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占38%,2013年末上升到50.8%,2014年4月末进一步上升到52%。从行业不良率来看,4月末,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不良率分别为3.14%和1.62%,处于较高水平。公司贷款行业集中度情况表行 业201220132014.4制造业23.2%29.4%31%批发和零售业14.9%21.4%21%小 计38.1%50.8%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5%9.5%9.1%房地产业8.1%8.2%9%建筑业4.1%5.8%6.5%合 计58.8%74.3%77%政策方向:适当控制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信贷投放,

9、降低行业集中度,提高逆经济周期、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授信份额。(二)贷款期限不匹配,短期贷款占比过高,中长期贷款占比低。截至2014年4月末,全行期限1年以内的贷款余额占比66.26%, 1-3年的占14.39%,3-5年占6.43%,5年以上占12.93%。从不良率来看,期限1年以内的贷款不良率为1.84%,1-3年的贷款不良率为0.35%,3-5年的贷款不良率为0.36%,5年以上的贷款不良率0.07%。短期贷款占比过高不仅造成我行信贷资产结构难以抵御经济周期波动,而且造成信贷人员忙于撰写授信调查报告,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经营客户、开拓市场。政策方向: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占比,尤其是长期项目贷

10、款占比。(三)担保方式不尽合理,保证贷款占比过高。截至2014年4月末,全行保证贷款占比最高28%,抵押贷款占比27%,质押贷款占比24%,信用贷款占比21%。从不良率来看,信用、保证、抵押、质押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0.78%、1.43%、1.99%、0.84%,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不良率显著高于平均,说明过分依赖保证人和抵押物,尤其是担保公司和担保链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借款主体的风险审查。授信担保方式及不良情况表信用保证抵押质押结构占比21%28%27%24%不良率0.78%1.43%1.99%0.84%政策方向:我行应对客户分层管理,大型龙头企业放宽担保方式;一般客户着力关注第一还款来源,

11、并追加有效风险缓释方式;适当压缩小型担保人保证贷款比例;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关注抵质押物的可变现性和保值性;尽快清理风险较高的担保公司担保和互保联保授信,改善和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 三、风险收益组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数据来源风险管理部。截至2014年3月末,我行基于内部评级法的公司贷款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为14%,较上年末下降了约1个百分点,不同行业之间RAROC差异很大。(一)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良率高,RAROC低。光伏、船舶行业RAROC为负值,而不良率显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水泥、钢铁、平板玻璃行业RAROC均显著低于全行平均14%的水平,同时,平板玻璃行

12、业不良率达到了 10.94%。行业类别 贷款余额(亿元)RAROC不良率光伏光伏行业FTP后利差率只有1.07%,船舶行业FTP后利差率只有0.28%,收入无法覆盖成本。 12-8.36%13.02%船舶103-8.09%2.33%水泥415.57%0.00%钢铁2666.68%0.49%平板玻璃89.71%10.94%合计430-政策方向:上述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合计贷款余额 430多亿元,应严格控制授信规模,尽快压缩风险高、收益低、信用资质差的客户的授信。(二)部分行业整体收益率偏低,对于具体细分行业客户应区别对待。下述4个行业合计授信达到了576多亿元,RAROC均低于我行平均水平。此外

13、,C32行业不良率超过了3%。代码国标行业名称贷款(亿元)RAROC不良率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57 2.28%1.73%G58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35 7.24%1.99%G55水上运输业123 8.60%1.58%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59 11.10%3.01%合计576-政策方向:应提高这些行业的整体收益水平,并对不同客户及细分子行业区别对待,积极支持风险低、收益好的优质客户,坚决压缩和退出风险高、收益低的客户。 (三)部分行业收益率较高,不良率低,可择优加大授信力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卫生、文化艺术、酒、饮料、烟草制品等行业RAROC均超过20%,

14、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不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上述行业我行合计贷款金额仅有 400多亿元,行业介入深度不够。行业代码行业名称贷款(亿元)RAROC不良率E49建筑安装业118 38.18%0.17%M74专业技术服务业56 31.78%0.00%B10非金属矿采选业19 31.20%0.00%O79居民服务业5 28.32%0.00%B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 26.14%0.00%Q83卫生101 25.49%0.00%R87文化艺术业22 24.82%0.00%C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9 24.43%0.93%C16烟草制品业14 21.46%0.00%A01农业34 21.37%0

15、.82%合计 411-政策方向:我行应加强对上述行业的研究,选择行业优势企业加深合作,以客户为中心制订合适的授信服务方案,加大授信和非授信业务介入力度,提高授信占比。第二部分 下半年信贷业务投向指引本信贷业务投向指引(下称“本指引”)是对中信银行2014年授信政策(信银字2014453)( 下称“全行授信政策” )实际执行的指引和补充,各分行在开展授信业务时应同时参考全行授信政策和本指引的相关规定,全行授信政策与本指规定引不一致的,以本指引规定为准,本指引未涉及的内容仍按全行授信政策及相关业务管理规定执行。一、总体原则2014年下半年,全行要按照以下要求开展授信业务:一是加快存量信贷结构调整。

16、逐步降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授信占比,适当缩减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占比,进一步压控并优化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性保函和担险类理财业务,加快清理担保公司和互保联保等保证方式授信业务,提高抵、质押方式授信占比,控制实力较弱的中小型担保人担保授信业务。二是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促进新增授信投向优化。加快零售贷款发展速度,提高授信占比;重点拓展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统筹做好新产业、新领域、新市场的择优培育,提高项目贷款占比。 三是鼓励开展低资本占用业务,理财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逐渐回归轻资产业务本源。四是加快优质大中型核心客户群体培育,围绕核心客户积极拓

17、展上下游优质客户,主动退出缺乏竞争优势的客户,以零售模式发展微型客户授信。缩小市场人员管理客户的宽度和半径,提高信贷管理深度和精细化程度。五是实现从营销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从做授信业务向做结算业务转变,从源头管住新增授信风险发生。二、信贷业务结构调整指引(一)推动“大零售战略”跨越式发展,实现公司零售业务协调发展。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信用风险上升,同时,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负债成本不断上升,我行要加快“大零售战略”发展,尽快改变“公司业务独大,个人业务不强”的局面。个人业务占比须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经过三年的调整,个人贷款占比从目前的23%,提高到30%-35%,再经过五至六年的

18、努力,实现公司业务与个人业务基本平衡。各分行要明确零售业务市场定位,围绕扩大内需、消费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抵押综合授信、综合消费授信等业务,创新产品,形成我行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以2014年4月30日为基准,原则上,个人贷款占比高于全行平均值(23%)的分行,应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比低于23%的分行,应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比低于10%的分行,应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4月末,各分行个人贷款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机构贷款余额个人贷款占比福州分行41414635%厦门分行2117334%长沙分行32

19、810933%总行营业部197461731%贵阳分行1273225%深圳分行62515825%泉州分行1373425%温州分行2265524%西安分行3839224%成都分行58613723%天津分行3458023%重庆分行59513623%郑州分行69114120%沈阳分行3587220%呼和浩特2314520%昆明分行3927720%合肥分行3696919%东莞分行4197718%石家庄3596618%大连分行4388018%广州分行97317718%武汉分行79213717%苏州分行75711916%太原分行4296114%长春分行1412014%上海分行78311114%杭州分行164

20、723114%哈尔滨951314%南昌分行2102814%南京分行98813113%唐山分行1381813%青岛分行5997713%宁波分行3504513%南宁分行1952412%济南分行4956112%无锡分行2843412%银川分行3139%佛山分行177158%兰州分行11198%乌鲁木齐119108%海口分行4437%西宁分行3513%合计19519453423%大零售战略推进进度要求如下表:个人贷款占比 2014年4月30日数据,个人贷款占比=个人贷款/总贷款,以时点余额计算。分类2014年底增幅要求未来2年增幅要求 未来2年,每年个人贷款占比分类和增幅要求均以当年初数据为准。个人贷

21、款占比23%提高1-2个百分点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10%个人贷款占比23%提高2-3个百分点每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比10%提高3-4个百分点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二)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信贷业务结构1.总体政策制造业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调整优化”的授信原则,实施差异化的客户、项目和细分行业分类政策。支持股东实力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风险较小的优质客户及其投资的符合产业技术升级要求的项目;压退环保不达标、产能落后、产品附加值低、风险大的客户和项目;严禁支持违规项目。2.主要细分行业授信政策单位:亿元政策行业代码国标行业名称贷款余额不良额不良率RAROC支持类行业C14食品制造业5

22、4.76 0.49 0.90%16.18%C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9.20 0.36 0.93%24.43%C16烟草制品业13.56 0.00 0.00%21.46%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45.87 2.85 0.82%16.84%C27医药制造业96.75 1.20 1.24%20.52%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2.61 2.51 1.30%16.11%C34通用设备制造业146.96 1.33 0.91%13.85%C35专用设备制造业196.36 2.46 1.25%12.97%C36汽车制造业221.47 1.94 0.87%12.72%稳健发展类行业C17纺织业2

23、70.32 4.68 1.73%19.67%C21家具制造业41.97 0.72 1.72%17.16%C40仪器仪表制造业17.82 0.37 20%17.65%C41其他制造业43.98 0.65 1.48%20.56%限制类行业C18纺织服装、服饰业100.35 3.23 3.22%17.56%C19皮革制品制造76.45 3.52 4.61%21.60%C22造纸和纸制品业96.55 2.04 2.11%16.79%C28化学纤维制造业65.39 1.49 2.28%17.93%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58.66 4.69 2.96%19.36%C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66.3

24、7 1.30 0.49%6.68%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259.42 7.82 3.01%11.10%C33金属制品业303.40 10.04 3.31%19.89%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56.87 4.69 0.84%-15.07%合计3565 58.4 1.62%-注:上述行业分类是按全行制造业平均不良率1.62%和公司授信平均RAROC14.4%两个维度,支持类行业指不良率小于1.3%且RAROC大于12%的行业,限制类行业指不良率大于2%或RAROC低于10%的行业,其余为稳健支持类。如分行在辖区内对以上细分行业的不良率和RAROC与全行平均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可

25、按上述分类标准调整分行辖区内的细分行业分类,采取差异化区域授信政策。3.调整要求(1)整体提高支持类客户和项目、支持类细分行业授信占比;降低压退类客户和项目、限制类细分行业、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授信占比。(2)提高限制类细分行业和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准入标准,除综合实力强、负债合理、具有较强持续经营能力的优质客户外,其余新增客户/授信原则上应落实足值抵(质)押。(3)实施限额管理的行业,严格按限额要求执行。(三)整体压缩批发零售业授信占比1.总体政策批发零售业坚持“控制总量、提高准入、规范操作、强化担保,遏制不良”的原则,在总量压缩的前提下,实施差异化的客户、项目和细分行业分类政策。优先支

26、持大中型优质批发企业;在强化抵质押等担保措施的前提下,审慎介入小型批发企业;严格限制对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上下游的批发零售企业、过度负债的批发零售类企业、转口贸易为主的批发企业、贸易背景难以核实的大宗商品进口企业的授信;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调查,注重评审上下游客户资信,契合企业贸易周期,合理把握贸易融资总量,审慎设定销售收入与授信总量的比例关系,防止过度授信;有效控制贸易项下物权、资金流,实现资金封闭运行。 2.主要细分行业授信政策单位:亿元政策行业代码行业名称贷款余额不良额不良率RAROC支持类行业F511农、林、牧产品批发61.61 0.50 0.81%16.12%F512食品、饮料及烟草制

27、品批发74.20 1.06 1.43%17.32%F514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20.17 0.05 0.25%32.02%F515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78.43 0.30 0.38%16.81%F521综合零售110.83 0.84 0.76%19.53%F522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5.43 0.00 0.00%11.26%F523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19.09 0.00 0.00%18.72%F526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275.45 2.96 1.07%17.98%F528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25.56 0.14 0.56%19.56%F527家用电

28、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20.46 0.35 1.71%17.78%稳健发展类行业F517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241.09 5.33 2.21%27.28%F519其他批发业122.24 2.35 1.92%19.40%F513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172.62 3.14 1.82%15.93%限制类行业F524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10.72 0.36 3.36%18.23%F525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7.26 0.20 2.75%21.54%F516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1571.20 71.14 4.53%19.04%F518贸易经纪与代理344.54 6.74 1

29、.96%4.75%合计3160.995.463.14%-注:上述行业分类是按全行批发零售业平均不良率3.14%和公司授信平均RAROC14.4%两个维度,支持类指不良率小于1.6%且RAROC大于12%的行业,限制类指不良率大于2.5%或RAROC低于10%的行业,其余为稳健支持类。如分行在辖区内对以上细分行业的不良率和RAROC与全行平均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可按上述分类标准调整分行辖区内的细分行业分类,采取差异化区域授信政策。3、压退要求(1)整体压缩批发零售业务贷款占比(批发零售业贷款/全部公司贷款),并对占比不同的分行采取差异化政策要求,具体为:占比低于16%的分行,可对优质客户扩大授信,

30、但今年末比年初占比提高不得超过1个百分点;占比在16%-21%之间的分行,今年末不得超过年初占比或略微压缩;占比在21-36%的分行,今年末要比年初占比下降不少于1个百分点;占比超过26%的分行,年末占比要比年初下降争取不少于2个百分点。分行批发零售业贷款/公司贷款范围政策要求分行占比16%选择优质客户,占比提高不超过1个百分点。16%分行占比21%占比不得超过年初,或略下降21%分行占比26%占比下降不少于1个百分点分行占比26%占比下降争取不少于2个百分点(2)在坚持批发零售行业总体政策控制总量、提高准入的基础上,重点压缩限制类细分行业授信金额,适当提高支持类细分行业授信占比。(3)实施限

31、额管理的行业,严格按限额要求执行。(四)适当提高长期项目贷款占比,增强信贷资产抗周期能力。通过FTP定价、风险权重系数等经济手段予以引导,今年底全行项目贷款占全部对公贷款比例要比4月末提高1-2个百分点。积极利用证券化等手段主动、灵活调整授信资产组合结构。新增项目贷款重点投向我行信贷政策积极支持的领域:优新型城镇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能源领域、基础资源、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领域。客户选择方面,优先支持大型战略客户和优质大中型客户。 三、客户结构调整指引优质核心客户群体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石,我行要进一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现从营销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提高经营

32、客户的能力,着力培育以我行为主要结算银行的核心客户群体。 (一)积极支持大型战略客户,提高授信占比,努力成为主要结算银行之一。大型战略客户的标准为: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经营能力、稳健的财务结构、盈利能力良好的中央级企业、地方龙头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客户。营销管理要求:总行公司银行板块应牵头开展系统营销,充分发挥主办行的主导作用,建立主办行与协办行之间“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采取主动营销、主动授信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对大型优质战略的授信份额。为大型优质战略客户制订综合服务方案,提高我行产品的覆盖度,努力提高综合收益水平。授信审批要求:进一步提高绿色通道的审批效率;对于经总行核准后的大型优

33、质战略客户实行主动(集团)授信;在(集团)授信额度内,可考虑授权分行审批单笔授信(含项目贷款,房地产贷款除外)。(二)大力拓展优质大中型(集团)客户群体,努力成为主要授信银行或主办行,争取作为资金归集银行或主要结算银行,提高利润贡献率。大中型优质客户是我行“橄榄型”客户结构的主体,也是我行主要盈利来源。总行业务部门应参与营销,跨分行的大中型优质客户应建立主办行-协办行机制,提高我行谈判地位,实现公司、零售、投行、理财等产品的全覆盖,努力提高风险定价水平。集团客户管理要求:无论有无合并报表或在法律上是否有明确的关联关系,对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所有企业,都应按集团管理,统一控制授信总量,防止通过分

34、散方式过度授信;授信主体应主要选择集团内的核心企业,对集团内非核心企业授信应落实实际控制人担保、核心企业担保、足值抵质押等有效风险缓释措施。(三)调整优化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客户结构,积极拓展符合四部委标准的优质微型客户群体,压缩退出不符合四部委标准的微型贷款客户。(四)按零售模式拓展授信金额在500万以下,尤其是200万元以下的微型客户,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收益要充分覆盖风险。优先支持能够提供足值抵押的微型客户授信业务。(五)提高信贷管理深度和精细化程度,缩小客户经理管理客户数和半径,分行应有措施逐步减少管理客户数超过20户的客户经理数量和管理半径超过200公里的客户数量。四、担保结构

35、调整指引担保结构调整指导意见:适当提高抵押、质押贷款占比、分类清理担保公司担保授信、严格控制联保互保授信业务。为加快我行贷款担保结构调整,原则上,各分行抵押、质押类贷款占比每年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相应的保证类贷款占比每年应下降不低于1个百分点,重点压缩综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型担保人的保证贷款比例。抵押、质押贷款。关注抵、质押物的可变现性和保值性,进一步提高有较好风险缓释能力的抵质押业务占比。对变现力不强或难以变现的抵质押品担保的授信业务视为信用授信。担保公司担保授信。总行对担保公司实行名单制管理,公司银行部作为担保公司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担保机构准入管理,实施担保公司分类管理,严控担保公司担保放

36、大倍数和担保业务集中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先与纳入再担保体系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合作,纳入名单内的担保机构应具备股东实力强、管理规范、担保行业经验丰富、客户基础较好、与银行具有良好合作记录等条件。联保互保授信。原则上分行不得新增联保互保授信业务敞口(包括新客户授信和老客户增加授信)。不符合总行授信政策以及存在风险隐患的存量联保互保授信业务,要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要尽快压退。五、产品结构调整指引(一)零售贷款坚持以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和用途合规为基础,以有较好变现能力的房地产抵押业务为重点。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抵押物以借款人名下核心、自有、变现能力强的中高端住宅为主。审慎评估抵押物价值,适当控

37、制合理的抵押率。优先支持一线城市和房地产市场风险较低、房价稳定、成交活跃的区域中心城市。审慎介入房地产市场明显供给过剩,房价下降、销售缓慢的地区。积极开展房产抵押综合授信(含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有足值房地产抵押的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但同时也不能因有房产抵押而放松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核。进一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提升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提高风险定价水平,优先支持利率上浮10%以上的贷款。管理要求:严格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在贷前调查及授信审批过程中,要深入调查和审核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并将其作为授信的主要基础,避免过度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加强资金用途管理。关注资金用途真实性

38、,按照合同约定用途和支付方式支付资金,加强资金流向监测,强化贷款用途验证和贷后管理工作。严格核实、审慎评估房产价值。使用我行认可的评估机构,房产价值应取评估价值与可比市价的较低值,防止借款人通过虚增抵押物价值套取信贷资金(包括期房按揭业务中以毛坯房冒充精装修房等),增大信贷风险。设定合理的抵押率。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动,控制合理的基准抵押率,超过基准抵押的视同信用授信。风险底线:禁止准入信用记录不符合有关规定、第一还款来源不足以偿还贷款的借款人。禁止以区域配套不成熟、产权不清晰的房产作为抵押物。对房地产市场环境不好、房价有明显下跌趋势或泡沫风险较大的区域,严禁使用附加授信额度,并酌情调低标准抵押

39、率。(二)合理核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防止过度授信。过度授信是企业过度投资和诱发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分行应根据借款人销售收入增长、营运资金周转情况,合理预计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依据企业实际资金需求发放贷款,严禁过度授信。总行将适时给予相关行业的流动资金授信额度指引。严格控制低利率外币贷款投放,合理定价,原则上,不应低于同业平均利率水平。(三)继续压缩并优化银行承兑汇票,严格控制融资性保函业务规模。继续严格执行关于下发2014年全行重点领域信用风险限额的通知(信银字2014874号)文的相关规定。优化银行承兑汇票结构,重点发展大型优质客户、供应链项下和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压缩其他类型的银行承兑

40、汇票业务规模。严格控制融资性担保业务,在合规前提下,重点发展全额保证金质押的内保外贷业务,严控通过融资性担保绕开贷款规模的业务。(四)融资类理财业务坚持“理财严于授信”的原则。下半年,按照“轻资本化”配置资源,压缩担险类理财产品;仅对与我行有信贷业务合作的客户开展融资类理财业务,继续坚持“融资类理财严于授信”原则;除标准化理财产品外,代销理财与银行理财执行相同的审批准入标准。1、产品政策(1)理财产品创设方向。一是加大标准化银行理财产品创设,逐步压缩融资类银行理财产品;二是加大标准化代理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等)引入,融资类代为推介信托业务风险较大,不作为我行重点发展业务品种,可优选优质项目

41、及合作机构,满足高净值客户相应投资需求。(2)积极支持符合监管政策导向的产品创新。鼓励发行非担险、净值型、开放式理财产品;开展“预期收益率型”向“净值型”的产品转型。(3)在严格控制担险类理财产品限额的基础上,按照“轻资本”的总行经营管理要求,逐步压缩担险类理财产品规模。(4)建立理财产品风险缓释机制。根据债务人资产负债情况、所处行业情况等因素引入抵质押品等风险缓释手段,积极探讨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2、客户政策(1)提高客户及项目准入标准。重点支持我行总行级战略客户及其大型融资类项目;择优支持运营良好、负债率较低、经营性现金流充裕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限制主业不突出、负债率偏高、经营性现金流量

42、不足的国有企业的融资类理财需求。审慎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类理财业务,原则上仅限于在我行具有三年以上的授信合作关系、符合我行授信政策支持行业、经营发展稳定的优质民营企业。(2)总量控制:对单一客户的融资类理财业务规模与客户授信额度施行总量控制。(3)优化基础资产结构:原则上,单笔基础资产规模不低于5亿元。3、管理要求(1)严格落实风险隔离要求,做到理财业务与信贷等其他业务相分离,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相对应,独立于银行信贷业务,本行信贷资金不得为本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和担保,建立符合理财业务特点的独立条线风险控制体系;实行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相分离,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内控制度;银行理财

43、产品与银行代销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相分离;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理财业务操作与银行其他业务操作相分离。(2)理财基础资产提供分行负责逐条落实总行信用审批委员会以及理财业务投资委员会批复条件,在上报总行核准上线前,由分行放款中心负责人及分行风险总监签字确认。分行作为融资类理财产品基础资产的上报机构和主要受益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把好理财基础资产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须切实尽职、履职。(3)分行应建立融资类理财的投后管理机制,分行承办部门和承办支行共同组成投后项目小组,作为投后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实施投后管理,加强理财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化解措施,加强理财基础资产临期管理,密切跟踪理财客户理财业务到期兑付资金的组织和到位情况,提前准备出现极端情况下的处置预案。由分行理财业务主管行领导和分行风险总监承担管理责任,分行行长承担领导责任。4、风险底线:不得违反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明令禁止的规定,禁止介入不符合我行授信政策的客户和项目。原则上,不得为被我行否决授信申请的融资主体及异地融资主体发行理财产品,不得为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