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124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引言农业开发是指使自然资源能够适合于农业生产需要,使动植物能够为人类所利用,使农村经济能够发展的一切生产建设活动。内容包括开荒、兴修水利、应用科技、农产品贮藏和加工转化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开发已从搞单项措施开发转化成进行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地区农村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性生产建设活动。它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竟争力,推动传统化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20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

2、了一些,模板,为国家的安全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概况2.1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自1988年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全国总计有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水田林路村的综合治理,大规模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2.2农业综合开发的类别、含义及其变化2.2.1早期农业综合开发类别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早期的起步时期,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农业综合开发分成3类,即土地开发治理项目、多种经营项目、科技示范项目。(1)土地资源开发治理项目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对象,运用工程、生物、科技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以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不断提高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中低产田改造、草场改良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优质粮食基地、优质饲料作物基她等。(2)多种经营项目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多种经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项目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扶持具有带动作用的。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区域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效益。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和批发市场建设等。(3) 科技示范项目主要是在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依靠技术依托单位,围绕市场,引

4、进、示范和推广高新科技成果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包括高新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综合示范、农业现代化示范等。2.2.2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类别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的深入,原有的农业综合开发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在2004年,国家把农业综合开发的类别调整为土地治理项目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土地治理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5、。(2)产业化经营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2.3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与基本情况1998年,农业综合开发只涉及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11个省(区)的746个县和国有农牧场,到2007年开发范围以扩展到全国31个省(区、市)、3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的1916个县(市、区、旗)和220国有农(牧、林)场,开发县数占全国的总县数的2/3左右。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988-1993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开发主要是为了确

6、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稳定增长。这一时期总投入293.2亿元。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504亿斤、棉花12.3亿斤、油料21.2亿斤、糖料25.9亿斤。1994-1998年为第二阶段。该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与第一阶段相比,建设经济林、花卉、蔬菜等种植业基地及发展水产养殖基地面积增加了82%。1999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现阶段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转变。一是由过去改造中低产田和开垦宜农荒地相结合,转到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尽量少开荒甚至不开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由以往追求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为主

7、,转到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来。1999-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资2331.5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7亿亩,完成草原建设245.2万亩,发展优质粮食基地和优质饲料基地2656.8万亩,建设经济林、蔬菜、花卉等种植业基地994.9万亩,发展水产养殖基地417.6万亩。3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模式3.1 土地治理项目的投资模式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全部无偿投入。财政部依据各地财力状况分别确定各省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

8、,严格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控制”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在关于编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中提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含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乡村集体自筹资金、农民筹资和投劳折资,下同)继续执行2010年标准,原则上平原地区应达到910元、丘陵山区应达到1180元。示范工程项目的亩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以省为单位加权平均为1200元。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亩投资标准维持2010年的水平不变,原则上草原(场)建设亩投资标准不低于180元,小流域治理亩投资标准不低于900元,土地沙化治理可根据实际情

9、况确定。3.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模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项目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项目安排原则上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并向产粮大县和粮食加工转化项目适当倾斜。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模式曾采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和投资参股不控股的模式。(1)产业化经营有偿无偿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产业化项目

10、实行有偿无偿相结合的资金扶持方式其优点主要是财政无偿资金可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这些方面的建设,往往因为项目单位不愿投资,只有国家无偿资金的扶持才能建设。财政有偿资金的扶持,可以弥补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国家有偿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项目取得预期效益,项目单位也能按期归还。有偿资金回收后,继续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体现了“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发挥了巨大的资金效益。同时,对于项目旗县来说,申报项目时比较慎重了,因为要考虑到有偿资金的回收,所以不完全象2009年的补贴扶持方式一样,极力争取项目了,而是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人情项目少了,

11、相对来说,在项目或项目单位的选择上,比较客观、慎重了。但其缺点是有偿资金回收难,从而引发其他问题。如由于难于按期还款,造成当年项目资金到位迟缓,严重影响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还有担心放下去回收困难而不敢往下放,造成资金闲置,难于发挥效益;有用财政资金归还到期有偿资金借款,给当地财政增加压力;也有用当年项目资金偿还旧债的;有的项目旗县有偿资金回收不能达到回收比例而影响下一年度申报产业化项目的,等等。(2)投资参股不控股的模式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是指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将财政资金以参股的方式,投入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政部门以出资人的身份授权资产运营机构进行资本运营,与企业

12、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其基本准则包括自愿申报、平等竞争、择优扶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承担风险,政企分开、委托监管、授权运营,适时退出等。财政部门只参股、不控股,不做第一大股东。参股企业资产和经营规模快速扩张,产业链条延长,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做大做强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目前,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3.2.1 财政补助项目其材料均以2010年为例。3.2.1.1财政补助项目主要使用资金范围(1)种植基地项目: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土地平

13、整、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2)养殖基地项目:基础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3)农产品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4)流通设施项目: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设施,交易场所、仓储、保鲜冷藏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等。原则上按不超过财政补助资金的3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

14、设计或实施方案、环境评估费等项目前期费用。3.2.1.1财政补助项目的补助条件以及比例(1)投资规模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确定,其中,重点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200万元、不低于100万元(含),一般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100万元、不低于5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低于30万元)。地方财政按政策规定相应落实配套资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比例为6:4。(2)龙头企业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0%,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70;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可达到项目建设总投资的50。(3)财政补助扶持方式

15、主要适用于示范带动作用强、以产品为纽带、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一定联结农户和生产基地规模、组织结构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强、开展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结构升级、污染物治理等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对合作社申报的项目优先予以扶持。3.2.2 贷款贴息项目(1)贷款贴息扶持对象重点为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加工龙头企业。(2)2010年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原则上60%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40%用于粮棉油糖肉大宗农产品加工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3)2010年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范围为2008年1月1日以后立项,在2009会计年度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固

16、定资产贷款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4)2010年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范围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以上、且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期限为实际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5)对于同时申请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项目,中央财政贴息的贷款额度上限合计为6000万元。 (6)贴息率根据同期人民银行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和项目对贴息资金需求等情况确定。同一项目单位只能申报一种扶持方式4.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

17、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实行按项目投入,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管理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的保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农业投资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具有一次性、目标确定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一般项目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边界和范围确定、管理组织系统完整稳定及综合性等特征,因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4.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4.1.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包括编制总体规划以及建立项目库。编制总体规划是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3至5年的总体规划,为建立项目库和编制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的基本依据。建立项目库是把经过有关部门审查的项目建议书放入项目库,其实行动态管理,可随时调阅补

18、充。4.1.2申报审批包括推荐项目的确定、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年度实施计划以及编制项目扩初计划。其过程就是一个申报与验证的过程,对从项目库中提取的项目,并经过层层审批,并准备实施。4.1.3实施及监督检查(1)根据批复的项目年度计划及扩初设计,县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组织项目实施。实施中单项工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者、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其实施必须严格执行,如遇问题必须按规定上报审批。(2)跟踪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项目计划执行、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建设标准;资金拨借、资金使用等进行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1.4 竣工验收农业综

19、合开发项目按照总项目、成立各级验收小组。验收内容包括:开发任务完成、分项目、子项目,实行分级验收,效工程质量、竣工项目工程管护、益发挥、开发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有偿资金还款计划及措施落实等情况。 4.1.5 运行管理与跟踪评价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县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必须落实管护主体,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对跨乡、村的水利、生态工程移交上级行业管理部门或相关农民协会。并建立健全运行管护制度,落实运行管护资金,保证工程项目正常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建立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制度,对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效益进行跟踪监测。4.2 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管理 目前没有关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明确定义,本文把其

20、定义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是综合地运用资金投入、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这二项基本管理手段,对管理对象的行为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控制,使其符合管理者的意图和要求。4.2.1 财务管理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原则:以项目定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当设置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门财会人员,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产物资和成本核算等管理工作。4.2.2 资金筹集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机制,采取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社会其他资金相结合,共同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方

21、法。4.2.3资金使用与支持管理资金的使用分为3种方式,分别是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采取100%无偿投入的方式、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的投入方式以及其它项目资金使用(包括贷款贴息与县级农机发机构项目管理费)。管理方式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财务管理,实行“二专、四定、五统一”制度、实行按因素法分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考核体系。4.2.4 财务监督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监督机制要从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两个角度,从职工性和专家性两个层次,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组织有序方法科学的运行机制,以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

22、据,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合理配置各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权利和责任。4.3世界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和项目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的投资结构模式的选择,是由政府对农业投资的能力、政府对农业投资的资金性质、政府投资农业资金运作的机制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决定的。在支持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世界各国政府农业投资的方向与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4.3.1政府直接投资管理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和通行的财政农业投资管理模式,由政府投资于农业及其产业领域,形成国有资产,并由政府组建的和能够体现政府政策目标的专业机构对这种国有资产的营运过程进行管理。4.3.2政府投资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的分类管理模

23、式 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投资运作与管理模式。运用政策性金融手段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是国际惯例,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农业的发展都有国家的扶持。由于历史及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从1990年才开始规划组建农业正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并从1993年开始选择和运用政府投资政策金融机构介入的模式。4.3.3政府补助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介入模式 政府提供部分资助,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及其相关产业组织负责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投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助,来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

24、及其相关产业组织增加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4.4.4政府补贴商业银行介入模式 这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世界各国选择的一种重要的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投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为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或一定比例的利息率补贴,一方面为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投资分散和转移部分风险,鼓励其增加对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为乡村组织、农户及其相关产业组织开展商业性融资降低门槛。4.4.5政府补贴保险公司介入模式 通过政府向保险公司和农户提供必要的财政补助或补贴,如费率补贴、经营主体管理费用补贴、经营主体经营亏损补贴等来扶持和建立政府支持下的截业性农业保险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高效运作来为农户

25、、涉农工商企业、拐险公司等微观经济组织转移和分散部分风险,进而刺激保险公司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领域拓展保险业务,刺激农产及其相关产业组织积极投保,最终达到保护农业等目的。4.4.6政府参与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产业投资基金可以体现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使得投资者关注农业经营,有助于推动农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5 日本和美国农业综合开发给我国的启示5.1日本5.1.1分工明确 日本各级政府在农业开发的责任分工比较清楚,大的项目由中央办,小的项目则交给地方,中央办的项目以投资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地方办项目则相反。这样使农业综合开发层次分明,特点突出,避免浪费。5.1.2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

26、段,确立不同的开发目标、内容。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东西、南北不平衡。虽然有很多地区因地制宜确立了开发重点,但是还是有许多地方盲目发展。例如当前洋白菜的产出严重超过需求。(3)日本农用地整备公团在管理农业开发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现在仍然没有专项管理农用地的机构。5.2美国5.2.1重视法律基础始终重视农业立法,政府积极支持。美国的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在法律的监管下。建国初就有了摩里尔法等。5.2.2与企业紧密联系早在1933美国就成立了一个既有联邦政府机构权力又有私人企业主动性和灵活性的法人公司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这样有利于政府投资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6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与

27、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1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效果呈下降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等)供求基本平衡,而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中国农业运行的市场环境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同时,中低产田改造的难度逐年增大和改造的效果逐年下降。按1998年可比价计算,80年代末农业综合开发每百元投资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估计为0. 4亩,1999年估计下降到0. 24亩左右,投资效果下降了近600; 1989年每百元投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 1亩,1999年下降到0. 4亩,投资效果下降了65%080年代末每百元土地治

28、理投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估计约为69公斤左右,1999年估计降到54公斤左右,投资效果下降了22%。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问题严重。6.2我国土地治理项目形势仍然严峻以东北黑土区为例。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加剧,耕地生产力大幅下降。据有关资料,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27.59万平方公里,占黑土区总面积的26.79%,每年由此造成的粮食损失约100亿公斤。其主要问题:一是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治理任务艰巨。东北黑土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亟待治理的6万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农

29、业综合开发每年安排治理约800平方公里,按照这个治理速度计算,需75年才能治理完成6万平方公里,任务非常艰巨。二是投资标准相对较低。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2亿元,按治理面积摊算,每平方公里中央财政补贴15万元,只能实现初步治理。三是农民筹资投劳难度大。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务农人员多属老人、妇女,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越来越难,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主要还依靠财政资金投入。6.3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过程中问题颇多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在一些小方面仍然有一些不足。6.3.1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目前用于生产的道路、沟渠、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化

30、、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在重庆市江津区的花椒产业上特别明显。开始建园之时,大部分业主为了完成退耕还林指标,享受其补助,在基础设施没有配套的情况下,只简单地定植了花椒苗就了事,花椒园的沟、凼、池、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十分之一,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2006年的特大干旱就给花椒产业带来巨大损失。6.3.2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我国农产品的加工问题仍然较大。在江津可进行深加工的农产品品种主要就是花椒、蔬菜,品种太单一,而且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都加工生产一般的资源性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转化差、附加值不高、高档优质产品少、产品竞争力不强。如:在江津某些蔬菜加工成酱菜,蔬菜生产的标准化问题未解决,柑橘加工

31、企业还没有,只能满足柑橘初步包装。6.3.3对农民的利益保护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农业企业与农户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发生劳务关系,企业用地,农民收取一定的租金。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签定的合同缺乏履行保证机制,随意性大,人为的风险因素高。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很多情况是支付不起农民的租金,既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影响龙头企业幅射带动功能的发挥。6.4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不到位 主要是土地地治理有偿资金滞留。2003年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投入仍然占总投资的20%。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用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债务分摊落实难度较大,各市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滞

32、留问题。据统计,验收的县(市、区)2003-2005年累计滞留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895万兀(全部为2003年土地治理项目的有偿资金)。 7 完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和管理的对策建议7.1 政府应该选择和建立一种“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目标模式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与经验,在支持大规模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农业开发投资过程中,政府考虑的侧重点主要不是追求财政农业投资数量增长、政府支持项目的增加和项目区域范围的扩张等方面,而是追求充分发挥政府的财政农业投资的政策导向效应方面。简而言之,如何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中的财政政策效应,应该是政府进行综合开发投资目标模式设计和选择的基本出发

33、点。这是因为,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政府一直实行的是工业化倾斜发展战略,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欠帐太多,以导致传统农业改造明显滞后。根据财政体制改革的趋向及农业运作环境转变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选择和建立一种“三位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目标模式。在该模式中,“投资目标”是指通过发挥政府(财政)投资政策的导向效应,设法将源自农业的资本以及工商业、金融业的部分资本诱导和集中到农业综合开发领域。7.2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治理范围仍以黑龙江为例。其解决对策包括3个方面。7.2.1继续实施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该工程一期项目已于2010年实施完成。目前已启动实施二期项目,除继续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施外,还

34、将辽宁、内蒙古两省(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黑土区也纳入治理范围;计划每年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7亿元,比一期项目中央财政年均投入增加5000万元,增长41.67;2011年将在黑吉辽蒙4省区实施项目55个,计划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1123平方公里,预计由此可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624亿斤。7.2.2二是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标准为确保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质量,今后将根据物价和用工成本上涨情况,逐步提高亩均财政补助标准。同时适当调整项目建设内容、扶持环节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7.2.3坚持多元投入,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施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应坚持农业综合开发的成

35、功经验,按照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调动各方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也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建后工程管护,让农民群众更加珍惜和爱护治理成果,保证建后工程长期发挥效益。7.3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培养农村新型经济主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政府扶持;在2010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大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申请制度或风险保证金制度。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建立产权明晰、管理民主、分配合理的土地股

36、份合作制度,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全力推进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林地林权以及其他涉农资产的抵押贷款;出台扶持政策,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农民自办、能人领办、嫁接联办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经济组织。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机制;在争取国家、重庆更多的项目之外,研究解决当前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出台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助推产业上档升级。7.4落实配套到位,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保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落

37、实,是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任务的关键环节。对各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到位情况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高度重视,频繁调度,及时督促。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地方财政资金及时、足额配套到位,我们一是坚持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执行配套资金承诺制度,将各级财政配套任务明确下来。二是坚持各级财政将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及时列入当年预算,确保配套资金有稳定来源。三是坚持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先配先投,不配不投”,促使各级财政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四是根据财力情况融通资金,将农业财政指出统筹安排,优先保证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支出。8 .结论20多年来的农综合开发,在中华民族农耕史上续写了辉煌的篇章。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

38、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复杂的形式。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坚持并将这些政策发展到底是农业综合开发义不容辞的责任。论文就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叙述了世界农业综合开发现阶段的先进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发达国家先进事例,给我国提出了启示。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解决方案。 本文就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和项目管理提出了一些浅见,由于

39、笔者学识和理论水平有限,定有不当之处,恳请评委、专家批评指正。参 考 文 献李玉祥.我国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与项目管理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3夏东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籍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3司静波 雷国平.制约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效率的因素分析J.科院观察,2007,20,(5),20-20.霍学喜.论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2002陈戎杰.日本农业经营模式的新尝试及其启示.2009匡远配 胡秀琴.国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典型模式与启示.2010吴明 艾华. 美国农业财政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其对我国农业的启示.2010周军.江津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调研.R.重庆:江津市农综办王杰,徐凯涛,才玉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讨J.学术交流,2001,95(2):74-75.谭鸿彬.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竹理中存在的儿个问题J.中国审计,2004(3):56-57.滕迎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竹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当代审计,2000 C4):65-6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课题研究组.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持扶持方式问题研究R.北京:国家农综办.2010.致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