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138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推进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树立新的风险防范理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及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操作细则。第二条 分类目的(一)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二)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三)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信贷管理;(四)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足提供依据。第

2、三条 分类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农村信用社表内所有信贷资产的分类,包括各项贷款科目,各项贴现科目,或有资产负债科目中核算的资产。第四条 分类原则:(一)风险原则。风险分类应以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逾期情况只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内在风险是指对贷款按约定值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二)审慎原则。农村信用社要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和本实施细则要求,通过对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合理划分风险类别,介于相邻类别之间的贷款原则上应归入低级档次。(三)灵活原则。贷款应逐笔分类。同一借示人有多笔贷款,且条件基本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分类。对

3、明确界定可能偿还比例的单笔贷款,可按偿还可能性拆分成多笔后,进行分类,社团贷款的风险类别由主办社认定。(四)动态管理原则。在定期进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风险状况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进行重新认定。第五条 分类操作农村信用社应依据借款对象不同将贷款分类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贷款,其中自然人贷款又分为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企事业单位贷款的借款人包括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或主管部门核准的企事业法人(含其授权借贷的分支机构),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这类

4、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要求,在对借款人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以及第二还款来源状况等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类。贴现、表外业务垫款一并参照分类。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是指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助学贷款,这类贷款按照本实施细则确定的矩阵分类。自然人其他贷款是指除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以外的个人贷款。这类贷款主要以借款人所经营实体的运营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收入情况、担保情况、还款记录、付息情况和逾期时间等直观指标作为划分依据,根据企事业单位贷款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别,贴现一并参照分类。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金额5万元以上参照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自然人其他贷款中5万元以下的贷款可参照自然人一般

5、农户贷款分类。第二章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依据、核心定义、分类标准第六条 分类依据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现场、非现场的查阅和分析手段,获取借款人财务、现金流量、非财务和担保各方面的信息,将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各类因素评估结论,作为判定贷款类别的主要依据,并注重第一还款来源。财务状况的评估是指农村信用社在对借款人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实地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借款人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确认、比较,重点研究和分析借款人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综合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分析是指农村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信息,评估借款人产生、使用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时间和确

6、定性,判断借款人经营活动和筹、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变化对还款能力的影响。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和要求,同样适用于对个人债权在其个人及家庭收入、支出和借款方面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能力的分析。担保分析是指农村信用社对由借款人或第三人提供的债权保障措施进行分析,分为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方式。主要从法律上的有效性、价值上的充足性、担保续存期间的安全性和执行上的可变现性进行评估,判断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影响。对抵(质)押品的评估,有市场的按市场价格定价;没有市场的按同类抵(质)押品最低价格计算。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包括成本结构、行业的成长阶段、行业的经济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性和

7、依赖性、产品的替代性、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等)、经营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规模、所处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程度、经营策略、产品与市场分析、生产与销售环节分析等)、管理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和经验、管理层的稳定性、员工素质等)、自然社会因素、还款记录(含其他银行偿还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情况、债务偿还的法律责任以及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第七条 核心定义农村信用社依据安全履行合同、及时足额偿还的可能性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一)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二)关注贷款:尽管

8、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三)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四)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五)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实际操作中要紧扣核心定义,严格按相关标准进行分类,预计损失率仅作分类结果验证参考。预计损失率=1-可受偿金额/贷款金额,可受偿金额=第一还款来源可还贷金额+第二还款来源可还贷金额。正常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为0%,关注类贷款的预计

9、损失率为0%,次级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20%(含)以下,可疑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20%-90%之间,损失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90%(含)以上。第八条 分类标准一、企事业单位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农村信用社在充分分析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对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一)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按时还本付息,农村信用社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类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

10、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期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4、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9、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

11、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0、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农村信用社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11、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以内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0日以内。(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类1、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2、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债务; 3、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 4、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的;5、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对正常经营构成实

12、质损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6、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7、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可疑类;8、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天至90天。 (四)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可疑类: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2、借款人实际已资不抵债; 3、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4、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5、借款人改制后,难以落实农村信用社债务或虽落实债务,但不能正常还本付息;6、经过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意愿;7、已诉诸法律追收贷款;8、借款人在其他金融

13、机构贷款被划为损失类;9、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91天以上。(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划入损失类:1、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50号)规定的被认定为呆账条件之一的信贷资产; 2、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即使处置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预计贷款损失率超过90%。二、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标准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主要依据核心定义,结合借款人的农户信用评定等级、担保因素和逾期时间进行分类。其中,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依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规定评定。(一)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为优秀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贷款档次担保方式正常关注次级可疑

14、信用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60天以内贷款本/息逾期6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91天180天 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保证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60天以内贷款本/息逾期6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天数91天270天贷款本/息逾期271天以上抵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90天以内 贷款本/息逾期91-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270天贷款本/息逾期271天以上质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90天以内贷款本/息逾期91-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360天贷款本/息逾期361天以上(二)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为较好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贷款档次担保方式正常关注次级可疑信用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30天

15、以内贷款本/息逾期3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91天180天 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保证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30天以内贷款本/息逾期3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天数91天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抵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60天以内 贷款本/息逾期61-90天贷款本/息逾期91天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质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90天以内贷款本/息逾期91-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270天贷款本/息逾期271天以上(三)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为一般或未参加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贷款档次担保方式正常关注次级可疑信用贷款未到期 贷款本/息逾期1天90天贷款本/

16、息逾期91天180天 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保证贷款未到期 贷款本/息逾期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天数91天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抵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30天以内 贷款本/息逾期31-90天贷款本/息逾期91天181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质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60天以内贷款本/息逾期61-90天贷款本/息逾期91天270天贷款本/息逾期271天以上(四)具备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况之一的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划为损失贷款。三、住房按揭贷款的分类标准1、正常类:借款人在贷款期间能够正常还本付息。2、关注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3次,或贷款本金/利息逾期90天以内。3、次级

17、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4-6次,或贷款本金/利息逾期91天-180天以内。4、可疑类:借款人连续违约期数达7次以上,或贷款本金/利息逾期181天以上。5、损失类:具备企事业单位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损失类所列情况之一的则为损失类贷款。第三章 贷款分类操作程序第九条 存量贷款基本分类操作程序。先单位后个人,先正常后不良,先信贷资料完整的后档案资料不齐的。一、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操作程序整理、阅读、补充档案资料。贷款风险分类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信贷档案,信贷档案是信用社发放、管理、收回贷款整个过程的真实、连续记录。要全面地分析影响贷款偿还的因素,使贷款风险分类有足够的理由,就必须整理与阅读信贷档案资料。

18、为保证贷款分类准确无误,在进行贷款分类之前,应广泛收集信息,逐步建立信贷档案,贷款风险分类人员必须通过对信贷档案的整理发现问题完善档案,进行必要的补救措施,从而保证客户信贷档案的完整和真实。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初步分析贷款基本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分析、贷款目的分析、还款来源分析、资产转换同期分析)、还款记录分析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包括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分析、担保分析)组织信贷讨论并提出初分意见,在收集整理、阅读信贷档案资料的同时贷款分类人员通过对财务、现金流量、信用支持、非财务等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撰写工作底稿(附表5.6)并将有关

19、信息随时记录在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附表一)确定初分结果信用社、分社主任按审批权限主持审查确定分类结果(超权限上报)联社审贷会研究批复调整分类结果。1、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贷款信息是否充分、可靠,直接影响到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分类人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信贷档案,注意收信有利于分析、判断借款人偿还可能性的重要信息。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借款人及其关联客户、有管理部门等进行现场调查或查询,然后根据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的要求,将有关信息逐一填列。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借款人的名称、地址、营业执照、贷款卡及人民银行信贷

20、登记系统的流水帐单、银行分户帐流水帐单、税务登记证、特种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企业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有效证明;组织结构、业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附属机构的情况;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2)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包括: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借款人的其他财务信息,如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保证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3)重要文件,包括:借款人的申请;农村信用社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包括项目贷款的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贷审会、上级批复等文本文件;贷款合同、授信额度

21、或授信书;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包括保证书、抵(质)押合同、抵(质)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要权证,如地契、房产证明、公证文件等;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有关部门的相关文件等。(4)往来信函,包括信贷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5)借款人还款记录和农村信用社催收通知。(6)贷款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2、初步分析贷款基本情况。判断贷款正常与否。分类人员应根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信息,进行审查、分析,对贷款正常与否作出初步判断。分析的重点是审查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还款来源与贷款的实际运用、归还是否一致;贷示期限的安排、还款来源的确定是否与资产转换周期相匹配;借款人能否正常

22、还本付息,是否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等。(1)对贷款用途的分析。贷款合同上最初约定的用途与贷款实际用途是否一致,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最基本的标志。一但贷款被挪用,还款周期及贷款偿还可能性都会受到影响,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会加大。贷款分类中,对挪用的贷款,至少应归为关注类。(2)对还款来源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有现金流量,资产转换或销售、抵押品处置、重新辞行资及保证人代偿等。各种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变化能力不同,成本费用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通过正常经营获得的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执行保证、抵押或重新筹资,其不确定因素较多,成本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在分类中通过

23、分析借款人约定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贷款风险程度的高低。(3)对资产转换周期的分析。资产转换周期是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一个资产转换周期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从农村信用社取得的贷款,购买生产资料,生产并出售产品获得销售收入,最终偿还贷款所需要的时间,资产转换周期的长短是农村信用社确定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有些逾期贷款,就是因为贷款合同期限比资产转换周期短,企业生产转换周期尚未结束,未能回笼资金偿还贷款。这种贷款不能简单地以逾期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分析资产转换周期,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借款人贷款目的是什么?贷款的预期用途与贷款目

24、的是否一致?实际用途与预期用途是否一致?二是贷款金额能否满足贷款目的?三是贷款期限是否合理?借款人能否在预期内偿还贷款?四是借款人有何还款来源?能否按预期偿还?(4)对借款记录的分析。分类人员通过查阅还款记录,不仅可了解贷款是在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过严重拖欠或被部分核销;贷款是否经历过重组;本息逾期时间:是否已挂帐停息以及应收未收利息累积金额等有关信息,而且还款记录还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3、评估贷款偿还可能性运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分析、担保分析工具,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对财务、现金流量、非财务因素和担保因素的分析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重点和难点。(1)财务分析财务分

25、析,指的是对借款人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确认、比较、研究和分析,借此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预测借款人的发展趋势,为作出正确的贷款风险分类提供依据。在五级分类中,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分析是财务分析的核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对借款人编报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价。评估借款人的经营活动情况。对借款人财务状况分析时,应根据借款人提供的经审计连续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析比较考察借款人过去和现在资产状况及其构成、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其构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财务趋势与盈利趋势等等。通过各种指标来反映和分析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根据财务报表测算,分析偿债能力的实质是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相互关系,借

26、款人的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种。由于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它和借款人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和现金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贷款风险分类中应综合进行判断。按财务状况稳定性以及财务指标将企业财务分为以下五个档次:优秀:指借款人经营正常,财务状况稳定,各项财务指标较好;良好: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基本较高,但有些财务指标存在明显缺陷;不佳: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部分财务问题已相当严重或借款人财务信息不衔接,报表不完整、不真实;恶化:指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很不稳定,大部分财务指标差。2、现金流量分析还款能力的主要标志是借款人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因此,贷款风险分类人员首先要根据借款人的即

27、期现金流量,并与同期要偿还的债务进行比较,分析贷款到期也就是当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对贷款作出风险分类。分类人员分类时,首先要看借款人经营性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即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足够偿还贷款本息。通过持续经营所获得的现金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如果来自经营的净现金量不足,那么就要看通过投资或筹资活动可以获得的现金是否足够偿还贷款本息,因此在考察现金流量时,就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回答了借款人在本期内各项活动取得了多少现金、支出了多少现金、净增加了多少现金,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借款人损益表上利润颇丰却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借款、分派股息甚至支付工资,而有的借款人虽然

28、没有什么盈利甚至出现亏损却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借款、发放股利甚至进行大规模投资。在分析现金流量的时候,对于不同类型的贷款、不同发展阶段的借款人,分析起点和考虑的程度是不同的。(1)从现金流量问题上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如果未来的现金流量为正值,则借款人具备偿还债务能力;如果借款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或等于当期的债务本息,则表明企业可用主营业务收入来偿还贷款本息;但现金流量为负值,却不能说明其不具备偿还能力,应对借款人的现金流量作进一步分析。(2)从现金流量结构及流出顺序分析,判断借款人能否还款和还示来源现金流量产生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顺序直接影响还款,所以,在分析总量之后,则

29、要进行结构分析和流出顺序分析,以判断能否还款和还款来源。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大于0,净利润大于0要分配股利。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大于0,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分配股利后偿还贷款;不足以偿还贷款时,用投资活动的剩余现金仍然不足时,靠筹资活动。这里的还款资金来源可能是投资活动,也可能是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小于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在发放股利后,首先要弥补投资活动的现金需要,然后偿还贷款;不足以弥补投资需求或还款时,借款人对外融资,这时的还款来源要么是经营活动,要么是筹建活动。B、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大于0,净利润小于0,那么,借款人不需要分配股利,可以直接还款或用于投资活动。C、

30、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0,净利润小于0时;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大于0,还款来源或是投资活动或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0,还款来源只能是筹资活动。D、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0,净利润大于0时,在分配利润后,才能还款。如果企业的不款来源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并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比较稳定,贷款为正常类;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但经营活动的现金正在减少,贷款为关注类;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不足或不个、全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投资后进行筹资活动,如转让对外投资、出售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借款等,贷款可分为次级类或次级类以下;如果企业的还款来源只是投资活动和辞行资活动产生的

31、现金,并且明显不足,贷款可分为可疑类,情况严重的划分为损失类。3、非财力分析。非财务分析是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至关重要的手段。贷款的风险程度主要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判断,非财务分析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但目前,从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看,非财务分析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至关重要。非财务分析首先要通过现场和非现场调查了解,然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分析。行业风险分析。借款人在行业内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是居于新兴、成熟、衰退生命同期的哪一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借款人所处行业有何影响?确定借款人在行业的风险程度。经营风险分析。借示人是否守法合规经营?生产是否正常、设备利用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生产技术与

32、工艺在败坏业中居于何种水平?产品质量与环何指标是否符合标准与规定?生产规模扩大是否可行?原材料来源是否充足、采购渠道是否有保证?产品是否符合市场存在需求、销售是否正常、是否拥有自身的销售网络?投融资是否出现异常现象?确定借款经营中的风险程度。借款人管理风险分析。借款人组织形式是否发生不利变化?股份结构、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以及管理与决算制度是否发生不利变化?管理层尤其是主要决策人与经营人的素质与品德是否对还款能力造成损害?尤其关联企业之间有关经济行为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未了结或潜在的民事、刑事诉讼及行政处罚?抵御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的能力如何、是否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确定借款管理中的风险程度。借款

33、人还款意愿分析。借款人还款意愿分析主要是了解借款人信用记录、信誉状况如何?借款人与农村信用之间的合作态度与关系如何?确定借款人偿还贷款的主动性。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分析,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批与发放是否合规、合法?借款合同是否合法、有效?贷前调查事实是否清楚、贷时审查是否严格把关、贷后检查是否监督到位?信贷档案是否完整、规范?资产保全、贷款催收与债权主张或诉论是否按规定执行?抵贷资产的获得与管理及处置是否符合规定?确定农村信用社管理风险。综合分析借款人非财力因素对偿还贷示的有利、不利因素及结论。非财务因素结论分优秀、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4、担保分析。通过对借款人的财务分析、非财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

34、析之后,我们对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和还款能力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当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借款人不按照贷款合同履行义务时,借款人的担保为贷款的偿还提供了第二还款来源。贷款担保是贷款本息偿还的第二还款来源,重要性仅次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分类时应注意分析担保的有效性、抵(质)押的充足性、抵(质)押物变现的可能性等。贷款担保只能降低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对担保人分析可参照对借款人还款能力分析法。按偿还贷款的保障能力将担保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个档次。担保档次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调节因素,担保较好的,允许将初步划分的贷款档次上调一级;担保一般的,分类档次不变;担保较差的,分类档次至少下调一级。最后

35、,严格对照各档次贷款的核心定义再次进行调整后,确定贷款风险分类结果。5、综合分析。在确定还示可能性时,最主要的是对影响还款可能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以单个因素分析来确定分类结果,应该从上述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现金流量、担保分析等几个方面总体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可能性。在贷款分类中,应始终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业务经营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在完成以上分析以后,贷款分类人员应将财务分析、现金流量、担保分析以及非财务因素分析和综合判断结果,分别填写在贷款风险分类认定表上,同时列出对贷款偿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以供组织信贷

36、讨论,确定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参考。(四)初定风险分类结果贷款风险分在初定结果的讨论是指信贷负责人组织管户俯贡员进行信贷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获取有用信息,讨论时要根据管户信贷员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综合分析,结合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主,基本特征和有关规定进行分类论证。通过讨论可以帮助管户信贷员提高对贷款风险分类的认识,发现其在管理上的欠缺和操作流程方面存在的不足,促进管户信贷员进一步获取借款人本身的财务信息,农村信用社贷款分类管理程序及操作执行的信息等,从而解决其在贷款风险分类中的偏差,最终更好地判断贷款风险程度,加强贷款风险预警服务。2、贷款风险分类初定结果的确定根据贷款风险讨论结果正

37、确填制贷款风险认定表,做出分类报告,详述贷款分类理由,初步确定贷款风险分类结果。在确定贷款风险讨论结果时,关键是抓住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每个类别的核心定义,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每个类别的还款保证程度,从而反映了贷款的内在风险。从核心意义看,各类别贷款风险的程度和损失的程度呈现出逐步递增或恶化的趋势,正常贷款的偿还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关注类贷款的偿还也没有问题,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次级类贷款的缺陷已经很明显,正常营业收入不足以保证还款,需要依靠担保,甚至有损失的可能;可疑类贷款即使执行担保款也肯定造成较大的损失,只是损失还不确定;损失类贷款即贷款要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二、自然人一般农户

38、贷款分类程序,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是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助学贷款。这类贷款主要依据核心定义,参照矩阵(期限)分类方式进行批量分类。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的程序: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参照矩阵分类方法和标准,提出初分意见根据核心定义调整后确定分类结果。1、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分类人员应根据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收集、补充农户档案内容。在认真查阅信贷档案的同时,逐笔将借款人的名称、贷款方式、贷款余额、贷款日期、到期日期、逾期天数、担保状况和信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填列在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认定表的相关栏目。对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的,应分别逐笔填列。2、

39、参照矩阵分类方式和标准,提出初分意见。分类人员应根据一般农户不同的贷款方式,分别参照各自的分类矩阵和基本标准进行批量分类,并提出初分类的意见及理由,按要求填写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认定表。3、根据核心定义调整、确定分类结果。对分类结果争议较大的贷款,可由信用社集中讨论,按照核心定义做适当调整,并确定分类结果。除损失类外,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的最终认定权限在信用社。三、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的程序收集并填写分类的基础信简要分析、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提出初步分类意见确定分类结果。可参照企事业单位分类办法。1、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自然人其他贷款应主要收集以下基础信息:贷款人及贷款的基本情况

40、。包括:借款人的名称、负责人、经济性质、经营项目、贷款金额、贷款方式、贷款起止日期。贷款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贷款逾期情况、贷款欠息情况。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向信用社借款余额、经营收入、预计年收入、净收益、预计年净收益。非财务因素信息。包括:经营情况是否正常、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借款人还款意愿、税费交纳情况。担保情况。包括:担保合同是否合未能、有效、保证人代偿能力、抵(质)押物及其价值、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收集信息后,将其有关内容按要求填入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认定表。对信贷档案无法提供的信息。可由信贷员通过走访或电话询问等简易方式取

41、得。2、简要分析、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提出初步分类意见。自然人其他贷款采用企事事单位贷款分类的基本标准逐笔进行分类,鉴于自然人无财务报表,无法分析现金流量,主要依据非财务分析和担保分析,结合一些最基本的财务因素,综合分析、评估影响贷款偿还的主要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归纳出要点,撰写借款人背景材料(附表5),提出初步的分类理由,按照要求填列于自然人其他人贷款分类认定表中相关栏。3、确定分类结果。分类人员对贷款提出初步的分类理由后,由信用社主任签具审核意见,确定分类结果。对分类结果有争议的,贷款信用社可组织讨论共同认定。第十条 对于新发放的贷款,如果认为不能列入正常贷款。必须在新发放贷款的申报材

42、料中注明。联社按照正常程序审查、审批,在批复中确定本笔贷款的具体形态。第十一条 分类后形态发生变化的贷款分类一般操作流程,参照和九条有关要求,按季进行认定。第十二条 分类后形态未发生变化的贷款分类操作流程,整理现有档案资料补充完善资料填制分类认定表,确定分类结果。由信用社主任按权限审定,可以简化操作程序。四、贷款分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对于因财务信息不足而无法进行严格财务分析的贷款,在对其非财力因素分析进行初分的基础上,应降级认定。2、逾期、呆滞贷款的分类:(1)逾期贷款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90天以上(不含90天),至少应归为次级。(2)对于原四级分类中的呆滞贷款,在企业财务信息严重不足或

43、企业已停产关闭的情况下,主要对其非财务因素、担保因素进行分析分类,这类贷款至少归可疑类。3、对于原四级分类中的呆帐贷款,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标准的,可简化手续,直接归为损失类。4、村、组集体贷款分类。参照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办法,由于该类贷款财务信息严重不对称。在严格按照核心定义的基础上,根据用途、借款方式按非财务因素、担保因素分析归类。5、借新还旧贷款是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不能按时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借新还旧贷款至少要划入关注类。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标准的借新还旧贷款原则上划为关注类;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重新办理贷款手续;贷款担保

44、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为清收贷款本息、保全资产等目的发放的借新还借贷款至少划为次级类。6、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贷款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未经正常贷款审批程序而形成的信贷资产,分类结果要下调一级,已划分为损失类的不再调整。7、恶意逃废债贷款,无论何种形式,至少归为次级类。并奕在依法追偿后,按实际偿还能力进行分类。8、企业集团贷款分类。如果母子公司关系松散,特别是母公司无法控制子公司,或子公司享有足够的自主权,对子公司的贷款应以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为主要分类依据;如母子公司关系密切,关联程度高,甚至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分类时要兼顾考虑;子公司等级不得高于母公司。9、以国债、金融债权、本机构定期存单

45、、100%的保证金作为质押的质押贷款,当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未超过90天,且质物归属不存在任何争议、质押手续完备、质押率低于90%时,一般划为正常贷款。10、在建工程项目贷款分类,在建工程项目贷款期限越长,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不利影响和风险就越大。项目在建过程中,特别是在建初期,以投入为主,尚无产出,其政党经营收入暂时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对该类贷款,应综合考虑项目是否符合贷款条件、项目本身是否按计划进行、现金流量是否与预测数一致以及能否保证贷款如期偿还等因素评估贷款的偿还情况。如各方面情况正常,预期经济效益可实现的贷款,可归为正常类。出现了不利于偿还的因素,导致预期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的贷款,可归

46、为关注类;偿还受到严重影响的贷款,至少应归为次级类。11、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关系人所发放的贷款最高划为关注类:(1)农村信用社的理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2)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12、贷款合并分类。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且条件基本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并进行分类。13、贷款拆分分类。贷款拆分是指根据贷款收回的可能性,将一笔贷款拆开分成不同的档次。对明确界定可能偿还比例的单笔贷款,可按偿还可能性拆分成多笔后进行分类,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贷款的损失程度。在实际操作中,应谨慎使用,拆分法一般只用于多种担保方式的

47、单笔贷款以及面临清算的贷款。如一笔正面临清算的信用贷款,根据清算价值估计,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至少可获得30%的补偿,但最高不超过50%。该笔贷款的分类结果是:30%为次级类,20%为可疑类(即50%与30%之差),余下的50%为损失类。第十三条 贷款分类认定按权限实行分级认定。1、信用社、分社贷款分类权限参照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审批权限,超越权限的由上一级审核认定。2、划为损失类贷款无论金额大小均报联社审核认定。第四章 风险贷款分类的管理第十四条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要按照“动态认定,按月监测、季度分析、定期考核”的要求进行。1、动态认定。在日常的信贷管理中,管户信贷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进行贷后检查,如果发现影响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贷款偿还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要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的定义特征,按照一般操作流程随时进行贷款形态的认定和调整。2、按月监测。信用社、分社对辖内贷款分类结果建立台帐按月统计监测,月末对当月发放、收回的贷款记、消台帐加强预警,根据贷款人风险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3、季度分析。信用社每季度要根据最新的财务和其他信息资料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于形态未发生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