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630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一、概述2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3(一)中国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快4(二)高龄老人多,且高龄化趋势明显4(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老龄化差异明显5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基于江苏省统计数据5(一)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点5(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7四、结论及建议10(一)开拓新的消费市场,促进老龄人口消费10(二)大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11(三)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养老模式12(四)利用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13参考文献13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摘要:人口老龄

2、化问题是二十一世纪最受人关注的人口问题。文章基于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典型相关变量做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显著的综合性相关关系。人口老龄化会减少消费,增加投资,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些结论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经济发展; 典型相关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is the most concerned population ques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article s

3、tudied the relevance of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the sixth census data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ade regression analysis about the canonical variables.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ging and e

4、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aging will reduce consumption,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conomic policy.Key words: population a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onical correlation一、 概述 由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

5、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全世界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而15岁64岁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我们把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称为人口老龄化。而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如今,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最受关注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祁峰【1】曾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策等做出了全面而详细的论述。但仅限于理论的描述分析,并未有实际数据模型支持。而使用了

6、经济学或统计学模型进行分析的作者,大多把目光聚集在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王舒和李旻【2】就基于辽宁省的数据利用ELES方程研究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认为“农村人口老龄化总体上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特别是衣着、家庭设备与用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的消费支出,但是增加了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同样査奇芬和周星星【3】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江苏省消费结构的影响,认为人口老龄化将提高江苏省居民消费结构中医疗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而降低了食品,居住,衣着支出的比重。两篇文章都着重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并且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史月兰,潘斌斌【4】则利用回归

7、方程得出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储蓄率的变动弹性系数,得出“广西老年人口比重每增长1 个百分点, 广西储蓄率可提高0.092个百分点; 广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动对人均储蓄更富有弹性, 广西劳动年龄人口每增长1 个百分点, 广西人均储蓄可提高1. 633 个百分点”的结论。在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的文章中,李颖丽和江宗德选择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来对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然后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口老龄化比重进行回归,得出 “在1995至2009年间,老龄人口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就上升约0.57个百分点。这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人口老龄化的提高对经济效率产生较大

8、的正向作用” 的结论。文章的切入点颇为新颖,但是得出的结论尚有争议。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不是只有负面的。包玉香【5】就利用纳入人口老龄化因素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综合效应是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和”,而且“存在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其负效应就越大,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减速效应也就越明显”。与本文研究角度比较相似的文章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也是基于江苏省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文章虽然在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对经济的影响方面描述比较全面

9、详细,但是作者仅仅做了理论分析和一些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未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比较缺少说服力,而且其提出的政策建议比较笼统,没有新意。二、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第七十亿个地球村成员的诞生,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中,人口老龄化就是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最严峻的一个挑战。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总数为133972万人,占全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且每年还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

10、。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根据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笔者就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一) 中国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快图1 1982年至2010年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变化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我国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由1995年的7509.50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1893.872万人,增长了58.38%。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也由6.2%增加到8.87%,上升了43.07%。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将在2055年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

11、峰值,约为4.72亿。由此可见,处于并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二) 高龄老人多,且高龄化趋势明显 根据有关专家的测量,目前中国已有百岁以上的老人1.78万人。而且,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从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从768万增加到了1199万,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56,远远高于中国老年人口和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三)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老龄化差异明显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特殊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日益高于城市。由于农村人口收入普遍偏低,且基础设施落后,政策措施覆盖不及时,农

12、村养老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仅如此,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老龄化程度也存在巨大差异。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早,老龄化程度更高;而西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比较晚,老龄化程度较之东部沿海地区要低一些。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而这种差异也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提供了机会。三、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基于江苏省统计数据(一)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点 江苏省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3年。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江苏省人口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也预示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

13、化趋势。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几个省份之一,研究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积极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如下图: 表1 第六次人口普查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人口年龄结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1023018013.01%-6.64%15-64岁人口5986191676.10%4.51%65岁及以上人口856780710.89%2.13% 衡量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还有一个指标老龄人口抚养比。老龄人口抚养比即老龄人口总数比上劳动人口(15岁64岁)总数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

14、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口。老龄人口抚养比主要用于从人口角度反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图2 江苏省老龄人口抚养比变动趋势图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半个世纪内,江苏省的老龄人口抚养比将快速增加,较高的老龄人口负担比意味着未来50年内,江苏省处于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口的负担将不断加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政府也将面临巨额的退休金和社会福利支出。人口老龄化,不管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稳定与进步,都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二)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变量选取 基于本文研究的需要,选取3个反映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即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劳动年龄人

15、口占总人口比例和老龄人口抚养比;5个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即GDP总量,人均GDP,消费率,投资率和失业率。表2 变量情况变量变量人口老龄化X1: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X2: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X3:老龄人口抚养比经济发展情况Y1:GDP总量Y2:人均GDPY3:消费率Y4:投资率Y5:失业率2. 典型相关分析(1) 变量间相关性 在做典型相关分析之前,对两个变量组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表3 两组变量间相关系数变量Y1Y2Y3Y4Y5X10.77130.7768-0.74910.80010.4119X20.83970.8421-0.66800.62670.3377X

16、30.63230.6362-0.69180.60350.3105 由表3可以看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三个变量与代表经济发展状况的前四个变量之间都有比较显著的相关性,而与失业率的相关性则相对较弱。其中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投资率之间有比较强的相关性,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引起投资率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则与人均GDP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意味着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的三个变量与消费率均成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人口老龄化可能对居民消费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 典型相关模型 建立合适的典型相关模型,首先要对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作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的结构如

17、下图所示: 表4 典型相关系数及检验典型相关系数WilksChiSQDFSig.0.9580.04326.708150.0310.6290.5245.48580.7050.3640.8671.20830.751 从表4可以可看出,第一典型相关系数最大,达到了0.958,而且只有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第一典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显著设第一典型变量组为(U1,V1)。通过冗余分析(见表4.4),第一典型变量组对自身变量组的解释能力都很强,分别达到了75.5%和63%,对相对变量组的解释能力即交互解释能力也比较强,分别为69.3% 和578%。所以我们选择第一典型变量组来建立典型相关模

18、型。表5 冗余分析被自身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被相对组典型变量解释的方差比例人口老龄化75.5%69.3%经济发展63%578% 鉴于原始变量的度量单位不统一, 采用标准化的典型相关系数来建立的典型相关模型如下: U1= -0.652X1 -0.521X2 +0.108X3 V1= 12.689Y1 -13.554Y2 +0.098Y3 +0.075Y4 -0.311Y5 从该典型相关模型中的系数来看,人口老龄化变量组U1的所占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X1(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X2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以及X3 (老龄人口抚养比) 。经济发展情况变量组V1的主要影响因素是Y2(人均GD

19、P) 、然后是Y1 (GDP)以及Y5 (失业率) 。权重小并不一定就代表该变量的影响较小,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所以要进一步进行典型结构分析。(3) 典型结构分析 典型结构分析是依据第一组典型相关变量与原始变量组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给出的,如下表: 表6 典型结构分析变量X1X2X3Y1Y2Y3Y4Y5U1-0.922-0.921-0.751 -0.872-0.8760.762-0.783-0.411V1-0.883-0.883-0.720-0.910-0.9150.795-0.817-0.429 由表4.5可以看出,第一典型变量中U1与X1,X2和X3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说明U1确实代表了

20、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同时对V1的预测能力也很强;V1与Y1,Y2,Y3,Y4的相关性比较显著,与Y5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但是Y5的典型权重系数比较高,说明其对V1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因此,U1、V1的典型相关,反映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其中,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地区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影响比较大,还会改变当地居民的消费投资倾向;而经济发展趋势对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也比较敏感。(4) 典型变量的回归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第一典型变量U1、V1 提供了关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足够的、有效的信息,有助于我们再进一步解释代表人口老龄化的典型变量U1 对代表经济发

21、展情况的典型变量V1 的影响,因而可建立线性回归方程:V1= 22.12 + 0.958U1 (11.28)(11.56) 上述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拟合系数为R2 = 0. 918,调整后的回归拟合系数为R2* = 0. 911, F检验值为F =133.724,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得很好。第一典型变量U1和V1的线性回归方程告诉我们,人口老龄化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经济发展情况也将增加0.958个单位。虽然这个方程中两者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这并不代表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结合典型变量U1和V1的系数,我们不难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不全是负面影响。四、 结

22、论及建议(一) 开拓新的消费市场,促进老龄人口消费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总是消费的低迷和投资的热情。一是因为老龄人口的医疗健康支出较多,导致居民总是把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减少了当期消费;其次是老人们普遍受传统文化约束,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且老龄人口本身收入较少,无力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时候,挖掘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显得至关重要。针对老年人口消费的特点,做到刺激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扶持发展老年人口相关产业。老年人口的主要消费应该集中在健康护理和旅游两个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健康护理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部

23、分医疗健康机构没有相关资质,环境差,服务差,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准入机制。而且在老年人比较热衷的保健养生方面还是空白,需要进一步增加相关服务的多样性。老年人旅游市场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旅游产品大同小异,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才能刺激消费的增加,同时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多样化,就能刺激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二) 大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与人均GDP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意味着劳动力的多少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劳动力的减少,所以重新利用老龄人力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女

24、性为例, 目前我国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为50岁,如果从23岁开始工作, 工作时间为27年,而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7岁,无工作时间为27年,则其被动率高达100 % , 即在职期间每工作一年的收入都要供养自己在职一年以及退休后一年的生活支出。如此高的被动率给其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目前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然而,在这个年龄离开工作岗位的都是低龄老人。他们身体健康,经验丰富,对于知识技能能够熟练的应用,还能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应当改变现在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这样不仅能提高老人自身的收入,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还能丰

25、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其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不至于产生负面消极心理。劳动力的相对增加必然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老年人口职业生涯的继续会提高他们的收入,对于刺激老年人口的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三)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养老模式 江苏省老龄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提醒我们,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龄人口抚养比将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劳动人口的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单一,养老保险制度还很不完善,还存在养老金体系覆盖面窄,地区发展不平衡,筹资困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关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笔者比较赞同基金式的养老金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养老支出负担,使政府

26、能更多致力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项目上去,还能鼓励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发展,而且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能更好的缓解养老金筹资难的现状,减少因为养老金的大量支出对经济增长动力的不良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不断变小,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对很大的挑战。现在普遍是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还有一个孩子。工作和生活无法协调,造成很多家庭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社会养老的介入已成为必然。笔者认为,可以依附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建立起社区养老服务,帮助老人在居住的社区内居家养老。这不仅能够解决老年人口无人照顾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就业机会,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农村老龄人口

27、的赡养问题也很重要。由于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现代化的社区制度发展不成熟,笔者建议农村养老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再次,应当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笔者曾去过安徽省六安市下属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尚可的农村做社会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没有购买养老保险,部分老人由子女代为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这说明,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还是很低。农村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关于老年群体的特殊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医疗机制的建立。(四) 利用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典型相关分析,我们发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全是负面的。

28、在本文的开头提到过,人口老龄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特征,于是我们就可利用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快慢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人口老龄化程度一般也较低,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较高,但是劳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技术型知识型人力资源较少。我们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继续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红利。这样不仅能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充分利用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源资本差异,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产业结构更加健康,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参考文献1 祁峰.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

29、010,07:163-165 . 2 王舒,李旻.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17-18 .3 査奇芬 ,周星星. 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统计,2011,12:18-19.4 史月兰 , 潘斌斌. 广西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33-38.5 包玉香.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J. 人口与经济,2012,01:1-7.6 张广科. 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经济学思考J.人口学刊,2002,4:56-60.7 杜鹏,王武林. 论人

30、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口研究,2010,02:3-10.8 黄佐钎,黄健元,陈龙真.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江苏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06:52-56.9 徐珍珍. 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96-97 .10 艾蔚 ,渠习习,王阿信.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养老保险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经济师,2011,09:52-53.11 陈彦斌,程冬,戴轶群.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1.12 姚从容,李建民.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状况: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人口学刊,2007,06:18-22.13 穆光宗. 中国的人口红利反思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5-13.14 孙端.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基本状况及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统计与管理,2011,05:79-80.15 贾向丹,谭姝琳.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7:7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