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670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可编辑).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聂 海 清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非常关键的十年。对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来说,今后的十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面临进?步提高研究质量的艰巨任务。也可以说,是我们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充满希望和困难的十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对高教研究工作者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压力。为了使九十年代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认为,对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思考,明确今后我

2、国高教科研的指导思想和一些方向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 一、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我国学者有系统地进行高等教育科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不过,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学这门新兴学科,在国外也才有30多年的历史。直到本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促进了高等学校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等。高等教育这种大发展的形势,迫切要求开展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高校教学过程的规律以及高等学校的管理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于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等国家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如1956年受美国政府资助的“加利福利亚大学高等

3、教育研究中心”成立,1958年由卡内基公司拨款在密执安大学又建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经过十多年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到70年代中期,作为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高等教育学,逐步形成一门新兴学科o1974年,美国作为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苏联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编著高等教育学,英国E?阿什比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南斯拉夫纳伊曼所著世界高等教育的探索等著作相继出版。50年代,我国一些报刊上也发表过某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文章,个别学者开始运用教育原理来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特别是我国著名学者潘懋元教授对高等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取得喜人的成果。80年代初,他先后应邀到十多个省市的一

4、些高等学校作过近百次的高教研究专题学术报告,在高教界产生很大影响。潘懋元教授早在50年代就提出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专门学科的建议。但是,一些长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学者,认为教育理论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包括适用于高等教育,因而认为开展高教研究,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学科没有必要,加上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习惯于传统教育,而轻视高教自身规律的研究,因此,潘懋元教授的建议,当时未能引起重视。我国有较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高校教师参加高教研究、高教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学这门新兴学科,还是76年代后期以来10多年内的事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很快,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也有

5、很大发展。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可以把近10多年高教研究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奠基阶段1978年至1983年 这里提到的“奠基阶段”是相对我国高教研究的“发展阶段”而言的,是以50年代我国已经起步的高教问题的零散研究为基础的。 在这个阶段,有这样几件对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1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现在,全国著名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78年5月27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它是我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当时,该室只有5名研究人员,其中两名是兼职的,一名是已退休

6、教师。1984年经原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2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1979年10月,由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高教局等八个单位提出的组建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后改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倡议,得到全国各地高校的响应,1980年8月又在厦门召开了有35个单位参加的第二次筹备会。在此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于1983年5月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这表明高等教育学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并被国家所承认。

7、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84年_1990年 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仅经过10年多的时间,就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自1984年以来,其发展速度与规模,都是十分可喜的。如果同历经40多年的我国普通教育科学研究相比较,无论是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机构的组建,还是学术刊物的出版,发表的科研成果,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都是比较突出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看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巨大发展; 1从高教研究学术团体来看,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之后,各省高教学会纷纷成立。现在,中国高教学会有62个团体会员单位,其中省级高教学会27个、直属的全国性学科专业研究会22个、中央各部委

8、高教学会13个。这些学术团体都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讨活动。 2从高教研究的专门机构来看,1980年后,上海市、辽宁省、吉林省相继成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都有一支研究力量较强的专职科研队伍,并且省市高教学会都挂靠在所里,为省市高教所组织全省市高教科研力量开展协作研究,联合攻关,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有750余所学校成立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室,其中约有1/3的研究机构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专职研究人员,发挥了较好的咨询参谋作用。还有一种民间的、高教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学术活动的形式,如湖南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和华中理工大学联合召开的大学教育思想研 讨会,每两年召开

9、一次、三校轮流主办,得到全国高教界的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巳开过的三次研讨会,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由中央到省市和高等学校的高教研究网络系统,建设起一支几千名专职高教研究人员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并在我国高教研究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从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水平来看,在我国最能反映某个学科学术水平的是看它有多少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没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在我国有两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与北京大学高教所,其中厦门大学高教所于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12月6日潘懋元教授的

10、两名博士生邬大光和王伟廉以其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的论文通过了答辩,成为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它标志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达到新的水平。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还于1989年经国家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教育学五个重点学科点之一。此外,目前还有七所高校被批准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4从高等教育学科研究成果来看,在潘懋元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科专著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7月问世之后,相继又有华东师范大学郑启明、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这两部专著为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有公开发行的高教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刊物9种,内部

11、发行的高教研究刊物近300种。这些高教研究刊物,每年发表的高教科研成果数以万计。现在,每年公开出版的高教研究著作也有几十部。发表的这些著作和论文的水平也逐年提高。比如最近揭晓的中国高教学会第二次高教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经省市、部委高教学会和各学科专业研究会评审推荐上报的148篇论文和51部专著中,有90项成果获得一、二、三等奖,有76项获得成果奖。高教研究专家普遍认为,我国高教研究的水平不断捉高。近几年来,大家认为,我国高教理论研究,在一些重大问题如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高等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研究,高校职能研究,高校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研究以及高教结构等问题的研究,

12、都有较大进展。在高教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更为显著。如关于高教管理与高校管理的专著就有30余部,1980年以来,辽宁省高教所与省高教学会就出版了10余部有关高教管理与高校管理的专著。另一个高教应用研究的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先后出版了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初探、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评估简论、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评估、高等工程教育评估、高等教育评估新探等著作。由陈漠开同志主编,1988年8月出版的高等教育评价概论获得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好评。 二、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面临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3、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有了可喜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又迎来国家正在制定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和筹备召开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这对我们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完全有理由满怀信心地迎接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又一个春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九十年代的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将是“希望与困难并存”,将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跟高教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需求不相适应 我认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有三个任务:一是为高教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用高教科研的成果指导高教改革实践,三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理沦的发展与丰富,为建立具有

14、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服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下面,仅就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跟高教改革与发展实践需求不相适应问题作一点粗浅分析。 “八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是“坚持方向,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条件,提高质量”。我的理解,其中心是提高质量问题。坚持方向,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与改善条件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提高质量应包括捉高育人质量、科研质量和为社会直接服务的质量。当然,提高育人质量是最根本的。从总结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实践经验中,使我们感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做许多实际工作,可以说是一项高教改革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如何

15、规划,如何设计,如何实施,乃至每项工作中如何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教科研能否先行,取决于高教科研的水平,取决于高教科研成果对高教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高教改革实践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如: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适当超前发展,如何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如何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师队伍特别是学科专业学术梯队如何建设,青年教师如何培养,教育、科研与生产社会实践如何结合,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如何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问题,都急需从理

16、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回答。虽然围绕上述问题,都曾发表过一些文章,但其质量离满足高教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需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有些文章,理论脱离实际比较突出,而某些应用研究成果又多是停留在实践总结,经验描述,缺乏对高教现象的规律概括与理论认识。要使我国高教科研水平较好地适应高教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高教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现状跟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提高高教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高教研究水平,是由高教研究队伍的水平所决定的。现在,我国虽然有一支相当数量与水平、专兼职结合的高等科学研究队伍,但是,从专职高教

17、科研队伍现状来看,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与35岁以下的较多,高教研究队伍的年龄断层比较严重,还有些单位的领导由于不重视高教科研工作,把一些接近离退休的、年老体弱的同志安排在高教研究的专门机构,以致使有的高教研究专门机构的队伍“老化”、 “弱化”。从学科结构来看,学文科与工科专业的科研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高等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这里提到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应具有的专业素质。一般来说,高教科研人员,除了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之外,应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比较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科学理论,比较熟悉高校教育教

18、学规律,具有一定的从事高等教育科研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高教研究队伍多是学文科、工科、理科等专业的,虽然这些高教研究人员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但大多数人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这种现状,是制约高等教育科研水平的重要原因。 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条件不能满足高教研究工作的要求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状况虽将有好转,但仍然将是比较困难的时期。因此,从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投入来看,不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目前,高教科研专门机构的经费紧缺、研究手段落后、图书资料不足的状况,在“八五”期间,也不会有多大改变。这当然给高教研究工作会带来某些困难,使高教研究工作缺乏吸引力,高教研究专

19、职队伍也难以稳定。特别是由于经费困难,使高教科研的成果出版很困难,这对高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思考 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竞争的加剧,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成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某些重大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地研究与思考,以增强从事研究工作的自觉性,把我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1 把坚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向摆在重要位置 什么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

20、方向?我的理解,它应包括政治方向和服务方向。所谓政治方向,就是指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要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所谓服务方向,就是指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要为我国高等教育决策服务,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 坚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向,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使之成为所有高教科研人员和高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在过去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时期,在高教研究队伍中,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是极少的,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人也不很多。这个事实告诫我们,坚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要不断提高高教科学研究人员坚持马列主义

21、、毛泽东思想指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同时,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与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之间的关系。只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才能保证高教科研的正确方向,才能使高教研究工作者的思维活跃起来,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出现繁荣的局面。 2要坚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为高等教育决策服务,为高等教育改革服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应是高等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前提,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科研先行,一般来说是指教育科研要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挺供理论依据,要为重大教育改革

22、项目提出设计方案和进行理论论证与可行性研究。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高等教育要满足当前社会土义建设的需要进行“按需培养”,又要面向未来,预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培养专门人才,特别是对基础理论专业人才和当今尚未形成产业的高技术专门人才,要进行有计划地适量的培养和必要的储备。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要加强高等教育的预测与发展战略研究,要借制定教育科学“八五”规划之机,做好重点课题研究规划,要把重要的研究成果与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改革建议及时送到高教决策者手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来推广与应用高教科研成果等。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为高教决策与高教改革服务。 3要

23、围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战略思想,同样适用于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问题。当前,应着重研究: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功能,如何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怎样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把德育摆在首位,怎样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沦教育,高校政工队伍如何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同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当然,?也要从我国国情和高校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和高校科研工作的规律以及管理科学化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国际高教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高教研究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 2 高教研究要进一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4、高教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离问题,被称为“世界性问题”。我国高教研究中理论与实际脱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高教理论研究工作者不注重深入实际,不重视调查研究,不注意从教改实践提出的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有的文章从概念到概念,发空议论,不解决实际问题。这叫做理论脱离实际。高校的实际工作者包括领导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中的一些同志不重视高教理论学习,忽视高教理论研究,靠多年积累的经验指导工作。这叫做实际工作缺乏理论指导。教育决策与高教研究脱节,其实质也是理论与实际脱离。有的领导缺乏科学决策意识,不重视理论研究,也不注意吸收别人研究的成果,有的高教研究工作者,缺乏参与决策意识,为教育决策服务的思

25、想不够明确,不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对怎样才能使研究成果在教育决策中起作用,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高教研究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首先要重视高教改革与发展实践的研究。因为高等教育实践,是高等教育研究产生的源泉,是高教研究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高教研究成果的标准。高教研究工作者要重视应用研究,注重从教育实践中选题,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揭示其规律,真正回答教育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问题,高校的干部和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抓住某些典型问题认真进行研究,并自觉地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其次,要强化“教育决策必须依靠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必须为教育决策服务”的思想,打通高教

26、研究成果流向决策者的渠道,把高教研究引入教育决策过程中。从高校领导来说,要善于发挥高教研究所室的作用,在重大决策与改革项目出台之前,让高教所室组织专家充分论证与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决策与改革的理沦依据,努力实现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再次,组织由教育行政领导、高教研究专家和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组成的“三结合”课题研究组,是克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重要措施。因为,它便于选准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果容易得到推广,并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它也有利于理论研究与决策过程的密切结合,使教育决策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捉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水平。 三加强实证研究、实验研究,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

27、研究的结合, 90年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改进高教研究方法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我认为在高教研究中应特别提倡调查研究方法,参与教育改革实验,加强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并注重把定性研究与重量研究结合起来。 在高教研究中,应充分肯定定量研究的价值,加强定量研究,克服定量研究中的某种偏差,以提高高教研究的科学性,推动高教理论的发展和深化高教改革。但是,由于高教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多变性与高教理论揭示高教规律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过分追求高教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我们认为,应该提倡:重视定性研究,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应该看到,在高教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互

28、补的,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而定量研究结果又为深入进行定性研究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能根据定性研究的结论进行定量研究,又能利用定量研究得出的教育现象中的量的关系,经过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那么,就能使高教科研成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用优质服务取得领导重视与支持 高教科研工作能否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关系到90年代高教研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研究水平的关键问题。如前所述,我国10多年来高教研究的发展,是领导重视与支持的结果。有的领导指出: “教育改革要深入,教育科研要先行”。 “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基础,教育科研是振兴教育的基础。”今年国家教委教育工

29、作会议又强调, “各级领导部门要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关心和支持教育科研工作。”但是,也有的领导没有对高教研究机构的建设与开展高教研究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与支持。改变这种状况,从根本上来说,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贯彻中央领导重视教育科研的指示,同时,加强与改进高教研究工作,提高研究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证明,用优质服务就会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为此,应特别注意抓这样三个问题:高教研究机构要强化为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服务的意识。通过提出调查报告、咨询材料、研究成果等主动为教育行政领导的决策和高校改革实践服务,使领导看到高教研究机构的作用,从而,得到领导的重视。抓住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并真正发挥出研究成果对教育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引起领导对高教科研的重视。加强高教研究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下功夫拿出象样的科研成果或作出几件有影响的事情,也必然会逐步受到领导的重视。总之,作为高教研究工作者,不应坐等领导的重视,不应埋怨领导的不支持,而应用自己工作的成绩,科研成果的作用,来不断提高高教研究工作的地位,逐步赢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作者是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吉林雀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