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802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申报书课 题 名 称: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中试示范课题牵头单位: 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级主管部门: 陕西省农业厅课题负责人: 黄锁林课 题 年 限: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制二八年十月填写说明一、请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各项。二、课题申报书只能由法人单位提出,可以由一家单位组织;也可以由一家单位牵头,多家单位联合组织。三、课题申报书由课题牵头单位负责编写,并报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评审。四、课题申报书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五、组织机构代码是指课题

2、牵头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标识代码,它是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所赋予的唯一法人标识代码。六、编写人员应客观、真实地填报报告材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在课题申报书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必须以脚注或其他方式注明出处,引用目的应是介绍、评论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成果或说明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技术问题。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其承担项目资格。一、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名称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中试示范课题牵头单位信息单位名称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单位性质企业通讯地址陕西省杨凌区神农路16号创业大厦

3、邮政编码712100所在地区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单位主管部门陕西省农业厅联系电话02987033202组织机构代码71977771-8传真号码02987033202电子信箱ylgk208课题负责人信息姓 名黄锁林性 别男出生日期1964年1月12日职 称高级农艺师最高学位学士专 业植物保护固定电话029-87035397移动电话13319238010传真号码029-87033202电子信箱ylgk208证件类型身份证证件号码610403196401120014参加单位信息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企业7197777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等院校46709623-6

4、课题经费来源(万元)总经费2020.00中央投资490.00地方政府匹配0.00单位自筹1530.00其它0.00二、课题立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1预期解决的重大问题及其紧迫性预期解决的重大问题:转Cry1Ab/Cry1Ac和CpTI基因抗虫棉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是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在黄河流域棉区生产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子(2010)第143】的第二代双价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经抗性鉴定,抗枯萎病,兼抗黄萎病,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质类标准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棉2011001号),。本项目通过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中试与示范推广,建立

5、标准化良种生产、繁育、仓储、加工、销售体系,推广高效栽培技术,从而解决我国单Bt 基因抗虫棉在生产上的风险问题,同时解决我国棉花缺少兼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的问题,提高我国棉花品质,通过大型种业企业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加快该品种推广,促进我国棉花产业进一步发展。紧迫性:在我国以抗棉铃虫为主要目标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我国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仍是第一代单Bt 基因抗虫棉,随着转Bt 棉种植面积快随增长和种植时间的延长,棉铃虫会对转Bt 棉产生抗性,一旦棉铃虫对Bt 棉的抗性产生,将严重威胁到各种Bt 制剂和转Bt 棉的使用寿命。这

6、方面在近期内须要有重大突破。此外,我国的抗虫棉品种抗性单一,缺少具有广谱抗性的品种,往往针对少数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红铃虫等少数虫害有很好的专一抗性,这容易引发次生病虫灾害的发生。我国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黄萎病灾情日益严重,目前缺乏黄萎病抗源,且致病机理复杂,缺乏高抗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其次我国品种类型也比较单一,缺少优质棉花品种,这导致我国曾一度出现一方面国产棉花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大量进口国外棉花的情况。目前,广大棉农对抗虫棉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已普遍认可,抗虫棉的面积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棉种投诉问题也逐渐增多。近年来,市场上转基因品种种类繁多,品种质量良莠不齐,标签标注混乱,存在不法商贩将

7、非转抗虫基因棉当转基因抗虫棉销售,或者将转基因抗虫棉当非转基因抗虫棉销售等现象,转基因棉花市场监管混乱,加之棉农自身对转基因棉缺乏鉴别能力,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市场急需进一步规范,必须通过大型种子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把好棉花种源这一关键关口。2.2课题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和需求分析关键核心技术:1.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2.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生产高产保纯生产技术。3.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4.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

8、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加工、包衣技术体系。5. 转基因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在黄河流域棉区9省不同气候条件、生态条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国外美国的孟三都公司几十年潜心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对以美棉33B为代表的转Bt基因抗虫棉拥有知识产权,曾经占领我国80%的棉种市场份额。继美国之后,我国已经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TI抗棉铃虫基因,并用该基因培育出了以中棉所41为代表的双价抗虫棉品种,终结了33B时代。现在国内外都在致力于选育出抗虫性更强、抗虫种类更广的棉花新品种,并对新品种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 需求分析:

9、我国常年植棉8000万亩,黄河流域常年植棉4800万亩,陕西常年植棉100多万亩。市场对综合性状好的棉花新品种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在十万吨以上。我国目前生产上缺乏抗黄萎病的品种及高品质纤维棉花的品种,转Cry1Ab/Cry1Ac和CpTI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是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在黄河流域棉区生产应用证书的第二代双价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经抗病性鉴定,兼抗枯黄萎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分析,两年平均上半部绒长28.5mm,断裂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6,品质符合国家棉花审定类标准。在陕西和河南等地综合表现超过了主栽品种,品种符合市场

10、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三、课题目标和任务3.1 课题总体目标、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研究转基因抗虫棉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繁育、良种生产及其黄河流域不同地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制定转基因抗虫棉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保纯保优繁育技术、良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配套高产栽培等技术规程,通过建立原原种繁育体系、原种繁育体系、种子抗虫性鉴定体系、精细加工体系,进行品种展示、栽培技术组装集成、技术培训、大田示范、及大型种子企业规模化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将该品种在项目实施期内于黄河流域棉区9省示

11、范10万亩,累计推广200万亩,以后逐步扩大推广面积,使该品种成为黄河流域棉区的主栽品种之一。研究内容:1.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与体系建立。2.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研究与体系建立。3.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4.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包衣技术研究。5.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黄河流域棉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6.在杨凌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生产基地30亩,保证原种纯度。7.在陕西省大荔县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标

12、准化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8.项目实施期内累计繁育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生产用种10000亩。9.在黄河流域棉区9省主产区示范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10万亩。10.对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示范基地对种植户进行该品种高效配套栽培系统培训。11.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进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在黄河流域棉区三年累计推广200万亩。12.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仓库、晒场,购置专用脱绒、清选、包衣、包装设备。13. 进行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在新疆棉区试验,取得相关手续后进行示范推广考核指标:1.制

13、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2.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规程,形成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3.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对繁育的所有种子进行抗性鉴定。4.制定合适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脱绒、种子包衣技术规程,形成精细加工技术体系。5.试验后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在黄河流域棉区9省各不同生态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6.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基地30亩,水电配套。7.在陕西省大荔县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标准化制种

14、基地1000亩,水电、仓储配套,实现规模化生产。8.在黄河流域棉区9省主产区示范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10万亩。9.对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示范基地种植户进行该品种高效配套栽培系统培训,累计培训人员20000人次。10.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进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在黄河流域棉区三年累计推广200万亩以上,使该品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棉区的主栽品种。通过转基因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节约棉花生产成本15%以上。11.项目实施期内累计繁育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生产用种10000亩。12.

15、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仓库600平方米、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晒场1000平方米,购置运输车辆、专用脱绒、机清选机、包衣机、自动包装设备一套。3.2 课题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年 度年度任务年度考核指标2012年10.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仓库、晒场,购置专用脱绒、清选、包衣、包装设备。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仓库600平方米、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晒场1000平方米,购置运输车辆、专用脱绒、机清选机、包衣机、自动包装设备一套。2012年2.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

16、2(陕棉5392)良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规程,形成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2012年3.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研究与体系建立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对繁育的所有种子进行抗性鉴定。2012年4.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包衣等精细加工技术研究。制定合适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脱绒、种子包衣技术规程,形成精细加工技术体系。2012年5.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陕西棉花主产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试验后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在陕西棉花主产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2

17、012年6.在杨凌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基地30亩。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基地30亩,水电配套。2012年7.在陕西省大荔县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标准化原种繁育基地1000亩。在陕西省大荔县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标准化原种基地1000亩,水电,仓储配套,实现规模化生产。2012年1.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与体系建立。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繁育技术规程。2012年9.对陕西棉花主产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示范基地对种植户进行该品种高效配套栽培系

18、统培训。培训人次2012年8.在陕西棉花主产区示范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示范2万亩2013年11.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黄河流域棉区9省不同生态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在黄河流域棉区(除陕西)各不同生态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2013年12.在黄河流域棉区主产区示范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在各省示范8万亩2013年13.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进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在陕西进行推广。推广10万亩2013年14.对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示范基地对种植户进行该品种高效

19、配套栽培系统培训。培训15000人次2014年15.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进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在黄河流域棉区进行推广。推广100万亩,上产成本降低15%以上。2015年17.生产用种繁育四年累计繁育10000亩,生产成本降低以上。2015年16.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进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在黄河流域棉区进行推广。推广100万亩,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3.3 课题任务分解情况(需根据课题总体目标合理划分研究任务,任务要明确具体,落实到具体承担单位,任务与经费要匹配) 1、任务一研究内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与

20、推广。考核指标: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承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项经费:10万元 2、任务二研究内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考核指标: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规程,形成规模化制种技术体系。承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项经费:10万元3、任务三研究内容: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考核指标: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对繁育的所有种子进行抗性鉴定。承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项经费:15万元 4

21、.任务四 研究内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清选、包衣等精细加工技术研究。考核指标:制定合适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清选、包衣等精细加工技术规程,形成精细加工技术体系。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15万元5.任务五研究内容: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黄河流域棉区9省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考核指标:试验后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在黄河流域棉区各不同生态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承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项经费:50万元6.任务六研究内容:在杨凌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基地3

22、0亩,保证原种纯度。 考核指标: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基地30亩,水电配套。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10万元7.任务七研究内容:在陕西省大荔县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标准化原种繁育基地1000亩。 考核指标:在陕西省大荔县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标准化制种基地1000亩,水电、仓储配套,实现规模化生产。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100万元8.任务八研究内容:项目实施期内累计繁育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生产用种10000亩。 考核指标:繁育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

23、2)生产用种10000亩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1000万元9.任务九研究内容:在黄河流域棉区主产区示范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10万亩。 考核指标:项目实施期内在黄河流域棉区主产区示范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10万亩。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300万元10.任务十研究内容:对黄河流域棉区9省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示范基地对种植户进行该品种高效配套栽培系统培训。 考核指标:项目实施期没累计培训种植户20000人次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40万元11.任务十一研究内容:对西北

24、农大棉5392(陕棉5392)进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规模化经营,在黄河流域棉区三年累计推广200万亩。 考核指标:项目实施期内累计推广200万亩,通过推广该品种节约棉花生产成本15%以上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50万元12.任务十二 研究内容: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运输、仓库、晒场,购置专用运输、脱绒、清选、包衣、包装设备。考核指标: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仓库600平方米、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晒场1000平方米,购置专用运输车辆、脱绒、清选、包衣、自动包装设备一套。承担单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经费:

25、 420万元注:可加页。3.4 课题任务分解情况表任务名称承担单位任 务负责人主要研究内容考核指标经费概算(万元)中央财政配套经费2012201320142015合计项目整体管理及新品种示范推广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锁林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内在黄河流域棉区示范10万亩,推广200万亩。70.0080.00120.00120.00390.001000.00种子繁育体系研究及黄河流域棉区9省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胄原原种原种繁育技术体系研究,黄河流域棉区省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规程,形成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试验后制定出西北农大棉539

26、2 (陕棉5392)在黄河流域棉区9省各不同生态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50.000.000.000.0050.0020.00繁育基地,仓储,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锁林原原种、原种繁育基地、仓储加工体系建设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基地30亩,水电配套;在陕西省大荔县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标准化制种基地1000;在杨凌建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专用仓库600平方米、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晒场1000平方米,购置专用运输车辆、脱绒、清选、包衣、自动包装设备一套。50.000.000.000.0050.00480.0

27、0种子生产繁育,种子加工体系研究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锁林新品种种子繁育,及精细化加工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期内累计繁育种子10000亩,制定合适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清选、包衣等精细加工技术规程,形成精细加工技术体系。0.000.000.000.000.0015.00新品种抗虫性快速鉴定技术研究及体系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胄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对繁育的所有种子进行抗性鉴定。0.000.000.000.000.0015.00四、课题技术攻关方案4.1 课题技术路线西北农大棉5392(

28、陕棉5392)原种生产本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种植户技术培训西北农大棉5392 (陕棉5392)种子快速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商品种子快速抗性鉴定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生产用种大面积生产本品种及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在黄河流域棉区示范本品种及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包衣、包装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种子脱绒、包衣技术研究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种高产保纯生产技术研究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原原种生产本品种黄河流域棉

29、区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4.2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分析及对策知识产权分析: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经2011年4月8日陕西省第44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审定号:陕审棉2011001号。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在黄河流域棉区生产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子(2010)第143】,是转Cry1Ab/Cry1Ac和CpTI基因第二代双价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分析:转基因安全:经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检验表明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外源抗虫基因表达Bt杀虫蛋白定量检测,结果陕5392苗期叶片和铃

30、期小铃中的Bt杀虫蛋白表达量均高于中棉所45,且苗期表达量显著高于中棉45;蕾期、铃期叶片和蕾期小蕾中Bt杀虫蛋白表达量虽低于中棉45但均无显著差异。对靶标害虫的抗虫性生物测定(地点河南安阳中国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结果在24代棉铃虫盛发期,陕5392棉叶对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依次分别为98.03%、68.28%和45.97%,综合评定为抗(2级),与中棉45相比,陕5392对24代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依次分别增加了2.09%、97.85%和39.75%,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农艺性状:2008年-200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区域试验,两年十点次,平均皮棉较对照中棉所41增产2.6%,2009年参加陕西省

31、棉花生产试验,5点次皮棉平均增产8%。两年15点次试验中,11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经抗病性鉴定,兼抗枯黄萎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分析,两年平均上半部绒长28.5mm,断裂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6,品质符合国家棉花审定类标准。4.3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有技术引进内容的需要填此项)无五、研究基础和优势5.1 课题牵头和参加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的组织管理水平、相关研究基础和主要优势、科研团队、科研成果,以及承担国家计划项目/课题等情况)课题牵头单位基本情况: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函(2000)319号文批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

32、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15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575万元,注册地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具有农业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公司主要致力于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成果产业化推广,其经营范围主要涉足农业生物工程育种;农作物常规种子、瓜菜种子及玉米杂交种、油菜、油葵杂交种的培育、推广和销售;农林牧新产品栽培示范;中草药种植;植物种苗快繁技术、农作物育种技术的转让与咨询、医药的科技投资、管理及咨询。公司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雄厚的研发实力为后盾,承担着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的重大使命,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科技项目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龙头与窗口。公司目前拥有15项专利技术和自主

33、知识产权产品,包括陕油6号、陕油8号、甘杂1号油菜品种,秦白系列白菜品种、高科2号、高科3号玉米新品种等。公司拥有三个技术研发中心和包括山东、海南、陕西、甘肃在内的4个良种繁育基地,其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研发中心及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科技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公司常年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科研试验和生产性试验,有自己的实验基地900余亩,有固定的制种基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公司是按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良好的企业运营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如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资

34、源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对外投资及子公司管理办法;信息披露制度;股权管理制度;关联交易制度;总经理工作条例;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公司于2001年被陕西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曾承担过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公司拥有的“秦白系列大白菜的选育技术” 200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的银行信用等级被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评定为AA。2006年公司的“杨凌高科商标图形”被陕西省工商管理局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08年公司被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目前管理科学,技术优势

35、明显,经营状况良好,具备承担该项目的能力。课题参加单位基本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学校现设19个学院(系)、水土保持研究所、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及体育部,设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

36、5个国家和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和部省级野外台(站)。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 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5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教职工4564名中,专任教师1543人,其中教授314人、副教授417人,博士生导师275人、硕士生导师773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9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

37、者13人。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在省内外建立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8个、示范基地59个、专家大院24个,科技示范和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日趋凸显,科技成果推广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首批进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创办各类科技企业20家,示范推广农畜良种100多个,开发新产品40多种。学校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建

38、校以来,先后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我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十五”以来,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注:可加页。5.2 课题负责人、

39、各任务负责人的资历情况(从事过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情况,所负责任和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发明专利和获奖情况,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等)课题负责人:黄锁林,男,1964年出生,高级实验师,1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现任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2年至1998年在植物所饮料厂任职期间,主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策划,组织实施了野刺梨饮料的研发与市场销售工作,实现当年投产,当年打开并占领省内市场,并历经了1992年至1998年六年的稳定发展期。本人撰写的产品营销与企业的发展一文发表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的饮料工业上。1999年调入校产业处后,主要参加了合校后校办企业的

40、摸底调查,为学校改制提供了素材,起草编写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护知识产权暂行规定,参与编写了校办企业十五年规划等有关文件。2000年由校产业处派出,筹建杨凌高科,后出任杨凌高科董秘、副总,主抓生产经营、新品研发,通过几年的实践,已掌握了粮食、油料、蔬菜作物的试验、推广转化工作。在任职期间,主持的的农业成果推广项目:2002年获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秦椒2号”辣椒种子产业化,已于2005年项目验收通过结束。2006年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新品种“高科2号”中试与示范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2008年已通过验收。按照杨凌高科章程及公司法的规定,协助董事长协调股东及“三会”工作,组织召开十多次

41、股东大会、二十多次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积极协调股东之间关系及重大债务纠纷,缓解冲突矛盾,为杨凌高科的稳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棉花育种、种子繁育技术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负责人: 李胄,男,1958年出生, 1983年毕业于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学士学位,1983年7月底被分配到原陕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从事棉花育种工作,1999年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从事棉花育种至今。副研究员,副教授,中国棉花学会陕西省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三五人才”。“六五”至“八五”一直参加国家棉花抗病育种攻关项目,“九五”至今一直参加或主持陕西省多抗、优质及夏播棉育种等项目。1987作为主要参加人“六五

42、” 期间选育出了陕早81-1在陕西累计推广近百万亩;“七五”期间选育出了陕早 2786、秦荔514和秦荔534新品种; “八五”期间主持选育出了兼抗丰产棉花新品种陕6192,在陕西、山东累计推广三百多万亩; “十一五”参加国家863棉花专用新品种选育协作项目,选育出陕棉2177新品种,并有一个品系已通过了陕西省专业组的预审。主持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西北农大棉5392在2011年通过了陕西省审定。先后参加了全国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保存、稳定和选择,承担了全国夏播棉和特早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并多年负责全国夏播棉和特早熟棉枯黄萎病的抗病性鉴定工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和主持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地厅级多项

43、,发表论文十多篇。种子繁育及加工负责人: 王选路,男,1956年出生,高级农艺师。1978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学士。19781995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研究工作;1996200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种子公司从事玉米研究与开发工作;2001年至今,任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分公司经理,从事玉米品种研究与开发,负责玉米、油菜、小麦、棉花、白菜、辣椒等种子生产管理工作。从1978年开始,参加了陕单9号、陕单10号、陕单11号、陕资1号、秦玉3号等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工作,从1992年在海南开始对478自选系进行改良,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选育,研制出优质玉米新品

44、种高科2号(代号GK201)和高科3号(代号GK204),其中高科2号、高科3号已经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任职以来,每年顺利完成公司计划种子生产任务,在种子生产繁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示范及推广负责人:罗雨国,1967年生,高级会记师,农业推广硕士。现任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曾在陕西农业科学发表浅析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环节和方法、西北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风险及其防范等文章。注:可加页。5.3 课题研究团队的结构合理性、团队协同性、研发和产业化优势分析本课题研究及实施团队由15人组成,其中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

45、股份有限公司8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7人。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2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5人。团队成员老中青结合,专业涵盖农学、作物遗传育种、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金融,人员结构合理。团队由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组成,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学研一体化专业团队,团队成立了项目管理小组、技术研究小组、种子生产小组、品种示范推广小组,分工明确,各小组人员经验丰富,协调性强。本项目示范推广的转Cry1Ab/Cry1Ac和CpTI基因抗虫棉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5392)是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在黄河流域棉区生产应用证书的第二代双价基因

46、抗虫棉新品种,经抗病性鉴定,兼抗枯黄萎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分析,两年平均上半部绒长28.5mm,断裂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6,品质符合国家棉花审定类标准。在陕西和河南等地综合表现超过了主栽品种,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杨凌农业高科技股份发展有限公司具有种子产业化的行业实力和优势,加之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强联合,使本项目品种优势、科研优势、人员优势、产业化平台优势有机结合,其产业化优势明显。5.4 课题主要参加人员情况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日期职 称专 业所在单位主要责任与任务身份证号累计为本课题工作时间(人月)1黄锁林男1964年1月12日高级农艺师植物保护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整体管理及示范推广610403196401120014482罗雨国男1967年2月18日高级会计师作物遗传育种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繁育基地,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