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193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DF下载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 徐正一、建筑智能化概述目前,世界上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有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上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我国和日本的提法较为接近。日本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最先进的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照明、空调、电力、防灾、防盗、运输等设备协调工作,实现建筑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这3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2000年7月,我国颁布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标准中对智能建筑作出了明确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

2、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是指以建筑物为平台,通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实现建筑智能控制功能,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具体产品和服务包括建筑智能化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二、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介绍(一)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现状在我国,智能建筑源于20世纪90年代,仅有不足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发展前景明朗,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1990-1995)国际智能建筑技术引入我国,智能建筑这一理念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建筑智能化的对象主要是宾馆和商务楼,

3、智能化系统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智能化水平不高,缺少行业管理的统一标准。规范阶段(1996-2000)智能建筑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应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及验收规范、企业和人员资质要求陆续出台;建筑智能化的对象扩展到写字楼、图书馆、医院、校园、博物馆、体育馆以及智能化住宅小区。发展阶段(2001-2010)建筑智能化呈现集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智能建筑领域,如无线技术、数字视频技术产品等被广泛应用;建筑节能成为建筑智能化的驱动因素之一。未来可能趋势(2011-2020)依托物联网催生更安全,有效和低成本的建筑数控产品和解决方案。IBM向美国提出了“智慧地球”建议

4、,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物联网被写进了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及住宅领域,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也日趋成熟,我国不少智能建筑技术研发成果已接近国际水平。但是我国依然在几个关键技术上有待发展,例如容错率较高的集成软件,准确度较高的传感器例如射频识别技术。(二)建筑智能化行业主管部门及主要法律法规建筑智能化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资质的管理;二是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三是对建设项目技术标准的管理。其中行业准入资质主要包括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资

5、质或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公司所属行业协会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前身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公司所属的建筑智能化领域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及规范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程、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三)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1、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竞争程度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参与者包括外资工程公司和大量的本

6、土企业。在中国从事建筑智能化业务的外资企业主要有西门子、江森自控、IBM、霍尼韦尔等国际上本行业的技术领导者;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有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背景的国内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参与竞争。目前国内从事建筑智能化业务的本土企业数量多,规模一般较小,行业集中度低。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的统计,其会员工程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完成总产值尚不足整体规模的5%。2、建筑智能化行业壁垒情况从事建筑智能系统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专有技术和资金实力。其中设计咨询业务主要是以技术和资质为主要进入障碍,工程总承包业务则对从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拥有相

7、应的技术和资质外,还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相适应的公司管理及激励机制以及从业经验等。随着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的日益成熟和对单一的设计咨询业务的逐步替代,行业进入的壁垒将会越来越高,因此,资质、技术、资金和从业经验将成为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四)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情况1、建筑智能化行业生命周期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资金实力不足;智能化技术管理水平较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资质要求高等。未来的智能建筑在技术方面朝着系统集成化、技术标准化、解决方案创新化的趋势发展;在行业方面朝着市场扩大、集中度提高;市场高低端分化的趋势发展。2、建筑智能化行业市

8、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2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房屋竣工面价由2008年14.70亿平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22.60亿平方米,保持增长态势,以年均增长率15.40%预计,2012年-2014年每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将分别达到26.08亿平方米、30.10亿平方米和34.73亿平方米。根据研究报告预计2013年智能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的比例将超过20%,按新建项目智能建筑部分平均造价120元/平方米估算,2013年、2014年新增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22.39亿元、833.63亿元。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建筑节能改造每年带来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业务200亿元-3

9、00亿的市场需求,即2013年、2014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将增加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市场需求250亿元/年。综上所述,2013年、2014年国内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972.39亿元、108.36亿元。(五)影响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的支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业产业的决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文件表明,建筑智能化行业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2)下游行业需求拉动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

10、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智能小区”、“智能酒店”、“数字校园”、“数字医疗”等系统集成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加快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快速发展。(3)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技术对建筑智能化行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能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导致相关高新技术产品价格的平民化,促进了建筑智能化产品的推广和应用。2、不利因素(1)行业集中度低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基本属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部分应用领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限制了产品及其品质的提升。(2)融资难度大建筑智能化客户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具备一定

11、的资金实力,然而轻资产的特性致使企业较难获得足够的银行借款。(六)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风险和特有风险1、下游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建筑智能化行业的下游行业是建筑业,主要包括房地产业及城市基础建设业,其与国家的行业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式紧密关联,虽然整个建筑市场的容量很大,但市场中占比份额较大的房地产市场政策性调整比较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性,因此下游行业政策发生不利调整或宏观经济下行,将对建筑智能化行业带来不利影响。2、行业经营模式风险由于建筑智能工程的合作方式一般为工程总承包与带资承包模式,且公司所处行业集中度较低,同行业企业资金实力与规模普遍较小,竞争相对无序,在承揽项目时容易相互压低价格,会影响项目完成的质量和企业正常的运营。3、资金实力不足智能建筑工程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自有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已成为项目业主衡量承包商实力的重要指标。且建筑智能工程总承包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从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到运维等全过程工作,而从项目承揽到设备采购和劳务分包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出,总承包企业在总体安排工程的同时,需要承担金额较大的资金垫付和融资功能,因此,从事该类业务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及融资能力。但我国的智能工程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融资贷款难度相对较大,致使企业融资困难、人才流失,从而难以承揽大型工程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