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7644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B108C70D2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反应3X+4Y=2Z中,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的质量,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故选D。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6410116t 时刻48a未测未

2、测反应后054b0A乙和丙为生成物Ba 等于 21Cb 等于 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答案】D【解析】【详解】A、b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正确;B、设t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 x11ga10g+11g21g,故B正确;C、根据A中计算结果可知b37,故C正确;D、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b2:1,故D错误。故选:D。3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3、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H2CO2。【详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错误;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故选:D。4常温下,氯气与苛性钠溶液反应产物是氯化

4、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2【答案】B【解析】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x+(-2)=0,得x=+1,故选B。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GH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质量

5、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详解】A、物质H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正确;B、W、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G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H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B正确;C、反应中G、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待测+26+2+12,因此待测13g,反应后物质待测值W的质量为:18g5g13g,故D正确。故选A。【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6、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6用甲醛(HCHO)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C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甲醛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每个甲醛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2+6+816,故选项错误;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12)6:11:2,故选项错误;C、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故质量分数之比=质量比,甲醛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2):166:

7、1: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正确;D、甲醛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钠盐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 x=+1;故A不正确;B、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

8、学式NaClO,该物质由金属钠与酸根组成,属于盐;含钠元素的盐可称为钠盐;故B正确;C、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D、根据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aClO,该物质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故D正确;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8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ANH3BN2H4CHNO3DNH3H2O【答案】A【解析】【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9、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0、2、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1、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故选A。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461114反应后质量待测15084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

10、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4+6+111+4)g=(待测+15+0+84)g,故待测=26g。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可知A、B、D是生成物,C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详解】A、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为CA+B+D 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6-4)g:(15-6)g:111g:(84-4)g=22:9:111:80,故选项错误;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为26克,故选项错误。故选B。

11、10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2M + SM2S。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M的质量/S的质量/ gM2S的质量/ g甲6.02.57.5乙7.01.57.5A64B56C39D2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题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中硫过量、乙中M过量,6.0gM和1.5g硫完全反应,所以根据反应方程式2M:32=6g:1.5gM=64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4,故选A。11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Cl2BH2CNH3DHCl【答案】A【解析】【

12、详解】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故选A。1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详解】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

13、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正确;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故选:C。13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

14、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C、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故选C。14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C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D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D【解析】【详解】A、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丙氨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5、17)=2:1,故选项说法正确;D、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O=36:7:14:32,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BCH2O2CC2H6ODC2H4O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

16、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详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3和H2 BNa2O和

17、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答案】D【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

18、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B。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18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详解】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

19、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故选D。19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

20、物【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B。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4.82.8反应后质量/g3.2待测8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解

21、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

22、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1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

23、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A正确;B、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5%,故B正确;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2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

24、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各不相同,故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错误;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B23“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O+2NO2CO2+N2;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氮气属单质,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错误;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为+2价,氮气中氮元素为0价,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故选D。2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NQR反应前质量(g)21

26、55111反应后质量(g)11待测85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可得;2+15+5+111=11+待测+85+0,故待测=37g,所以反应后密闭容器中N的质量为37g; 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减,即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可知M、N、Q是生成物,R是反应物;故该反应为RM+N+Q 是分解反应;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11-2):(37-15):(85-5):(111-0)=9:2

27、2:80:111,故D答案是错误的。 故选C。【点睛】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待测物质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增或减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判断反应,此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2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7.44.25.03.8反应后的质量(g)6.2x5.2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答案】B【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质量增加0.2g,是生成物;a质量减少1.2g,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可能

28、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生成物还少1.0g,所以b为生成物,x=5.2g。【详解】A、a质量减少1.2g,是反应物,选项A不正确;B、分析可知x=5.2g,选项B正确;C、d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选项C不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D不正确;故选B。26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答案】B【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过量,

29、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为6个,二氧化碳分子为2个,生成1个乙烯分子和4个水分子;故A选项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是错误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生成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是错误的叙述;D选项根据题中叙述知道,无机物能转化为有机物,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B27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其反应类型属于(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a、b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物,c反应后增加,故为生成物,d反应前后不变故可能为催化剂,反应是a和b生成c

30、,反应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故选C。28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

31、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D。2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4.550.10.4反应后的质量(g)0515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反应物B丁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物质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故甲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丙、丁为生成物;即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

32、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详解】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 B、丁的质量由0.4g,变为10g,不可能是催化剂;C、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D、由分析可知:由表格的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则x=10g故选D30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本题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