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标准文本__重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标准文本__重庆.doc(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标准文本 工 程 设 计 责 任 人职 务实 名签 名职 称注 册 情 况院 长宋文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总 工 程 师韩 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总 建 筑 师余吉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项 目 负 责执行项目负责总图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建 筑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结 构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给排水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暖 通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燃气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电 气专业负责设 计审定(核)概 算专业负责设 计审 核 附件1 重庆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2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
2、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3 重庆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4 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5 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设计说明书1概况1.1工程概况表1.1 工程概况表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项目业主方建筑性质建筑面积(地上/地下)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建筑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丙建筑场地类别III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主
3、要结构体系是否高切坡(深基坑)是否超限高层人防保护等级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污水量电力安装总容量发电机容量变压器安装容量总冷/暖负荷动力负荷天然气日耗量概算总造价*万元备注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2.1重庆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重庆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1.2.3重庆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重庆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1.2.4 重庆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1.2.5 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
4、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1.2.6 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1.2.7 重庆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1.2.8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
5、地方现行法规、规范、规程、标准;1.2.14 其它依据。(视项目情况)1.3 建设场地概况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区(县),*(具体地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公里。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根据工程所在地区进行编写):实例:重庆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
6、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0.4KN/m2(高层为0.45KN/m2)。(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地理特征数据如最大积雪深度*m;最大冻土深度*m等)。1.3.3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度,抗震设防烈度*度,(有)无不良地质情况,属适建区(或不适宜建设)。详细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详见结构说明中4.3条。1.3.4公用设施情况:本工程在*方向有市政供水管,*方向有市政污水管,*方向有市政雨水管。天然气管道由*方向引入;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电讯(网络、闭路电视)管网由*方向引入。1.4 设计范围和内容1.4.1 根据与业主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
7、合同,本次设计范围为该工程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界线范围内按审定方案所确定的建筑物和总平面初步设计。包括总图(含挡土墙、绿地布置、管道综合)、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消防、节能、环境保护、人防设计以及概算编制等内容。1.4.2 设计合同以外的内容(如:环境景观绿化、灯饰工程、建筑智能化、二次装修、幕墙工程等),由业主另行委托有关专业机构设计或咨询,我院给予配合。景观绿化设计本次仅考虑绿地布置。建筑智能化本次设计仅提出系统要求。1.4.3 本工程共有子项目*个,各子项具体情况详见3.2。1.4.4 分期实施情况(无分期时无本条):分*期建设,分期情况见总平面图及下表:表1.2
8、 工程项目分期表分期项目数(个)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绿地面积(m2)停车位(辆)户 数(户)备 注一期二期三期*期工程已建成,*期工程正在实施中,本次设计为第*期。1.5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5.1各专业在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忠实于原方案设计和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并完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同时针对该项目的特点对方案进一步深化。1.5.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可根据各自具体情况阐述)1.5.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
9、济效益统一的原则,执行“节能、省地、环保”的国策。采取具体措施和作法,满足有关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挖掘用地潜力,多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停车位。采取具体措施和作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1.5.4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形象美观。2 总平面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2.1.1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视工程情况增减)2.1.1.1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2.1.1.2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1.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1.1.4建筑设计防火规
10、范GB50016-2006;2.1.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1.1.6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 50/5031-2004;2.1.1.7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1.2 政府有关部门的方案设计批文(详见1.2);2.1.3 总平面设计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统,绝对高程采用黄海高程;2.1.4 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1.5 重要限制条件摘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未表达的内容)。2.2 场地概述2.2.1用地范围及周边情况:*向长*m,*向宽*m,呈*形状。东侧临*,西侧临*,南侧临*,
11、北侧*临。(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和危险建、构筑物);2.2.2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2.2.3场地内现状(描述场地内原有建(构)筑物,需要保留的建(构)筑物(包括名木、古迹等),场地内建(构)筑物拆除及场地变化情况);2.2.4场地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喀斯特地质、岩溶、滑坡、洪水位以及其它地质、气象灾害情况)。2.3总平面布置2.3.1总平面布置(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节能以及环境保
12、护等要求布置建(构)筑物,使其满足功能、城市规划要求及技术经济合理性。)实例: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小区地形呈矩形的特点,规划设计中纵向设计了一条视线走廊。走廊从东到西依次为:小区入口广场、步行商业广场、观景平台、公共休闲广场、会所广场、游泳池、后湖、次入口广场、次入口。根据小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洼的特点,整体布局采用南北单元式小高层成组排列与中间塔式高层点状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长点线组合及对比,弧形与直线的组合对比,限定出一系列组团。根据道路分隔,将建筑划分为*、*、*、*个居住组团,共有建筑子项*个及*个地下车库。*期为一个组团,共有建筑子项*个及*1个地下车库。2.3.2建筑群体布局、不同
13、空间设计、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虑。实例:在功能布局上,根据该地区控规的要求,将商业设施布置于*期*路和*期入口处及*路一侧,以呼应其商业一条街的整体气氛。*期步行商业广场两边布置有社区商业服务网点。*期*号楼一层及中部一层设置会所,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日常生活需要。在*期西南部设置六班幼儿园一所,满足幼儿就近入托*。2.3.3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的环境关系。实例:在空间布局上,通过空间的流动,连通和引导,视线走廊窜起了一个个不同的景点,从而营造出“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庭院格局。通过对空间有意识地压缩和开放处理,通过对景观路线的精心组织,形成了“峰回路转”,“
14、豁然开朗”的游园感觉。小区会所广场是该景观序列的高潮。用建筑组团围合成块状绿地,并延伸和渗透到邻近组团,界面清晰而不僵硬。建筑的错落处理,特别是中部塔式高层的散落式布置,使得两边高地的一般绿地空间可以向中部优良的景观空间流通,从而使更多的住户具有了良好的景观视野。2.3.4建筑之间间距和建筑物退让的情况。(说明根据当地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布置建筑之间间距和建筑物退让的情况。)2.4竖向布置2.4.1竖向设计依据(根据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的情况。)实例:竖向设计主要依据已建成的南北两边的道路标高,在建中的东西两面的道路标高,场地的现状地形及标高,(市政管网接口位置和标
15、高,洪水位)等来进行设计。2.4.2竖向设计原则实例:竖向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挖方量和开挖,设计使建筑高于场地,场地略高于城市道路。达到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场地内雨水、污水能顺利排出的目的。2.4.3竖向设计措施(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情况。实例:该场地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竖向布置以结合地形,满足总体布局,不搞高切坡为原则。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考虑与城市道路标高协调一致,地以台地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石工程量投资等因素来确定各组团的室内外标高。每个组团基本采用同一标高。室内
16、地评标高定在*m*m之间。小区内最大挖方高度为*部*m,最大填方深度为*部*m。中间冲沟部分与周边地形高差较大,设计标高比原始标高提升较多。但通过设置地下车库来减少填方量,以道路的绕行来减少挖方量。场地平整设计后最大高差为*m,道路最大纵坡为*%,最小纵坡为*%。2.4.4 安全措施 实例: 室外挡墙,台地环境高差大于*是设置安全护栏。室外踏步台阶的防滑措施*等2.4.5初平土石方工程量或土石方平衡图。(此项根据需要来设置,可以取消)。2.5 交通组织2.5.1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实例:小区外部实现人车分流可提高小区的舒适与安全。在*期主入口设置于*路上,主要供人员进
17、出,出入安全,次入口设置于*路上,主要供车辆出入,方便直接。*期的人员出入口设置于*路上,车行入口借用*期车行入口,从小区南面道路直接进入车库或组团内。小区内部以*两条道路为主线,以消防通道联系各组团并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救的要求。停车采取就近停车与集中停车相结合的方式,车辆不进入组团内部,各类园林活动空间不受交通干扰。大部分住户均可通过楼电梯直接进入车库。在*期场地的入口处和*期用地的北面,设置了可停*辆车的室外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分别位于*期和*期*部,停车位*辆,达到住户的*%以上。2.5.2 消防车道及扑救场地设计(详见消防专篇9.4)。2.5.3 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双车道
18、、单车道、各级人行道的宽度、最大及最小纵坡和转弯半径等)。实例:小区的道路采用三级道路系统。第一级为小区外部城市干道,作为小区对外与城市的联系交通,城市道路的路面宽度为1220米,坡度*。第二级为小区内部主干道,解决小区内部的交通和满足消防需要,道路的路面宽度为7米。最大及最小纵坡*,转弯半径*。 第三级入户支路,主要是住户进入私密的住宅楼内,路面宽度为3米。 小区的道路均采用*路面。2.5.4 无障碍设计(内容视工程情况调整)2.5.4.1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人行道纵坡不大于2.5%。在人行步道中设台阶,同时设轮椅坡道和扶手。2.5.4.2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广场入口等设缘石坡道。2.5.4.
19、3设有红绿灯的路口,设置盲人过街音响装置。2.5.4.4居住区的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2.5.4.5 在休息座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2.5.4.6 居住区的各级公共绿地的入口地段应设盲道,绿地内台阶、坡道儿童活动场地入口和其它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提示盲道。2.6 综合管网2.6.1 给排水2.6.1.1 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达海拔高度(或供水服务标高)达* m;给水由本工程*面和*面的城市给水管上分别接入。2.6.1.2 本工程*面和*面已(或规划)有城市雨、污水管各*条;可作为本工程污水和雨水排水接管使用。2.
20、6.1.3 本工程总用水量*m3/ d;总污水量*m3/ d。2.6.2 电气2.6.2.1 本工程电源为*,电压* 由*引入2.6.2.2 本工程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2.6.3 燃气(根据工程情况确定是否有此项内容)2.6.3.1 本工程气源为*,压力* 由*引入2.6.3.2 本工程户数*,、总用气量*,容量*,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7.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规划条件批准方案初步设计备注1总用地面积h()2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地上、地下可分列3 建筑基地总面积h()4 道路广场总面积h()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5 绿地总面积h()可加注公共
21、绿地面积6 容积率7 建筑密度8 绿地率9小汽车大客车停 车泊位数 (室内室外)辆室内室外应分列10配套公建小区住宅设计时应注明各类配套公建的面积等详表2.7.2表2.7.2配套公建一览表(根据需要设置)3 建筑3.1 设计依据3.1.1 政府有关部门的方案设计批文;3.1.2 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我院编制的该项目方案设计文件;3.1.3 由总图、结构、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1.4 本专业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条例、规定和标准:3.1.4.1 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规范;3.1.4.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1.4.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2、5004595(2005年版);3.1.4.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1.4.5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 50/5031-2004;3.1.4.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3.1.4.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3.1.4.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3.1.4.9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 50353-2005;3.1.4.10 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J802;3.1.4.11 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国家和地方现行规范、规定和标准(全部列出)。3.1.
23、5 顾客提供的本专业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要求。3.2建筑特征表3.2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序号项目名称使用功能设计使用年限(年)层数(地上/地下)高度(米)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度)主要结构形式备注号楼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楼地面屋面天窗门窗顶棚内墙面外墙面注:备注中说明能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技术指标诸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旅馆的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等。3.3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根据总体布局,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各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每幢建筑的平面形式(说明不同功能项目的平面布局、水平交通、房间布置和房间使用功能等)。实例
24、:户型平面设计中合理组织套内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合理处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就餐空间与居寝空间、居寝空间与工作空间、便浴空间与盥洗洗涤空间的关系。各功能空间均具有适宜的尺度,避免了房间形态上的比例失调。室内交通组织短捷,不穿行主要功能空间,符合人的生活行为规律。以*号楼栋*型为例:入口为一玄关过渡空间,可放置鞋柜。由玄关处可直达客厅、餐厅和厨房,客厅另一端近卧室,这样动静分区和家庭的私密性得以圆满解决。卫生间放在靠卧室一侧,并将洗脸与厕所分开,满足同一时间不同的使用要求。卧室中除放置双人床外可设置衣柜,临窗可设置工作台。客厅方正完整比例适当,无其他房间的门朝向客厅,故客厅家具布置
25、较为理想。在餐厅前面设置一个工作阳台,洗衣、晾衣均在此进行,使洁污分区明确,保证了餐厅厨房的清洁。实例:每户均做到了“明厨、明卫、明卧、明厅”的“四明”格局。每户两间居住空间和客厅朝向主要景观。卧室设置低窗台大玻璃(内加防护栏杆),起居室至阳台为落地玻璃门,从而扩展了厅内的景观视野,提高了舒适度。3.4 竖向交通设计3.4.1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实例:商场入口均面向城市道路或入口广场。幼儿园与公寓入口门厅分别设置,且幼儿园设置单独的室内楼梯。六层(含6+1层)住宅每单元设楼梯一部。11层(含11+1层)住宅每单元设楼、电梯(载重量1000kg)各一部;*号
26、楼(标准层建筑面积650m2)设楼梯一部,电梯两部(每部载重量1000KG)。其余12层以上住宅均设电梯两部,楼梯两部(剪刀楼梯)。楼、电梯通达所有楼层。与地下车库相连的住宅,楼电梯与之相连。顶层设跃层的住宅,电梯通达下层。3.4.2楼梯宽度,电梯、自动扶梯的功能、数量和吨位、速度等详见竖向交通设施一览表。表3.4-1 项目竖向交通设施一览表项 目 名 称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疏散楼梯(部)楼梯疏散净宽度(m)消防电梯(台)乘客电梯(台)住宅电梯(台)载货电梯(台)自动扶梯(台)表3.4-2 电梯选型表类 型电梯编号额定载重量kg额定速度m/s站数提升高度(m)台数备注乘客电梯C
27、K1(如兼消防电梯)CK2消防电梯XF1(如兼乘客电梯)XF2住宅电梯ZZ1ZZ2载货电梯ZH1ZH2客货电梯KH1KH2杂物电梯ZW1ZW2表3.4-3 自动扶梯选型表扶梯编号倾斜角度提升高度梯级宽度额定速度m/s输送能力人/h护壁板特 征备注FT1FT2FT33.5 立面设计(详细表述立面设计意图和采用材料) 实例:本小区建筑设计采用的立面及立面构成手法均充满现代都市气息,以全新的思维及手法追求“现代”美感。本设计力争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民居的建筑新风格,使该小区建筑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立面采用现代建筑手法处理,以匀称的体量,丰富的细节和悦目的色彩使该建筑群显得简洁、典雅和清新。大尺度
28、透明玻璃窗、低凸窗的形式,带来室内通明透亮的视觉效果,并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也使整体立面显得活泼而明快。充满人情味的细部处理,以求得典雅宜人的建筑形象,使单体形象成为小区规划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色彩将以传统民居的灰白色为基调,搭配绿色玻璃窗及局部黄色及淡紫色墙面,体现一种清新,脱俗的居住文化。3.6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3.6.1建筑入口(含室外地面坡度、轮椅坡道和扶手、平台、入口门厅、走道、门宽等)设置情况;3.6.2 楼梯、台阶、扶手(设置情况;)3.6.3 电梯与升降平台(设置情况;)3.6.4公共建筑卫生间(含无障碍厕所和专用厕所)、公共浴室(设置情况。)实例:在轮椅方便到达的位置设
29、面积不小于3.5m2的专用淋浴隔间,隔间短边净宽小于1.5m,离地0.45m设洗浴坐椅,坐椅边拒地1.4m设垂直抓杆,坐椅对面和侧面离地0.7m设水平扶手等设施。3.6.5其它(轮椅席位、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停车位)设置情况。3.7 建筑安全(根据项目情况确定内容)3.7.1 屋面女儿墙完工后净高应1100,幼儿园少儿活动场所1200。3.7.2 面积大于1.5m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的落地窗,面积大于0.5m2的有框门玻璃均应采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无框玻璃门应采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0mm的钢化玻璃。安全玻璃厚度根据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表6
30、.1.2-1选用。3.7.3 建筑门窗玻璃的应用按面积大小,有框无框及使用位置,距地高度而决定其玻璃厚度是否用钢化玻璃、夹胶玻璃、防水玻璃等应根据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有关条款确定。3.7.4 对落地窗、玻璃门、玻璃隔断等,视部位不同分别采取警示标志、防撞护栏等保护措施,对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的情况,必须采取可靠护栏。 3.7.5 楼梯扶手小于900。梯井一侧超过500长的水平栏杆高度为1.05m。经常有儿童活动(住宅、幼儿园、中小学)场所的栏杆其竖杆净距不大于110。3.7.6 临空处栏杆(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高度在六层及以下住宅为1
31、050,超过六层为1100高。有少儿活动场所的不小于1200,且杆脚100高不留空,栏杆高度从可踏面算起。(可踏面详“通则”解释)并不得有引起儿童攀登的构件。3.7.7 低窗台(含净高低于0.8m住宅低于0.9m时凸窗),护栏或固定扇的高度从可踏面算起,供人坐的,或置花盆的凸窗台,视为可踏面,可踏面以下不许有攀蹬构件。3.7.8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疏散口),位于外廊或开敞梯下部时,应设防坠物雨蓬。3.8 其它说明(根据项目情况确定有无)3.8.1 设计范围: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他需要另行委托设计、加工的内容的必要说明。3.8.2分期建设:对需分期建设的工程,说明分期建设内容和对续建、扩建
32、的设想及相关措施。4结构4.1 工程概况简述本工程使用功能、房屋高度、层数、结构类型等。*4.2 设计依据4.2.1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4.2.2自然条件:描述工程基本风压、抗震设防烈度等。*4.2.3 本工程采用的现行国家和地方主要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4.2.3.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2.3.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2.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2.3.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2.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33、);4.2.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2.3.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2.3.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4.2.3.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2.3.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2.3.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2.3.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2.3.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增减规范,注意不要把图集列入以上标准)4.2.4经批准的上一阶段设计文件和由总图、建筑、给排水、电气和暖通等
34、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4.2.5建设单位提供的由*公司*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2.6 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且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4.2.7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4.2.8 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4.3 设计安全标准4.3.1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级。4.3.2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级。4.3.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号楼抗震设防类别划为*设防类(*类)。4.3.4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另详
35、项目结构概况一览表(表2.4-3)。4.3.5 地下室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级,设计抗渗等级P*。4.3.6人防设计情况说明: 人防地下室设计类别为*类;防常规(核)武器抗力级别为*级。具体说明另详人防专篇。4.3.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与耐火等级: *楼属*建筑,防火分类为*类,耐火等级为*级。具体说明另详消防专篇。4.4 场地分析和地勘报告分析4.4.1场地分析场地基本情况:(简述场地基本情况,判定建地是抗震有利地段或不利地段,场地是否稳定,有无潜在滑坡、溶岩等)建筑抗震地段:*(文字简述,楼栋较多时可列表说明如下)表4.4.1 各拟建建筑物场地类别划分表 建筑物名称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
36、建筑抗震地段*楼II0.35为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楼II0.35为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楼II0.35为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楼II0.35为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楼I0.25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楼I0.25由于位于边坡地段,建议按抗震不利地段考虑边坡情况:*(对场地环境情况作简述,必要时附图说明高差关系,主要反映工程地段是否存在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情况。)4.4.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分别描述主要(岩)层的分布情况、承载力特征值、土的压缩模量、土(岩)的变形模量、岩体裂隙的分布状况和发育状态、桩基设计参数、地基液化判别及特殊地质条件等的说明;土及地下水对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性等)。4.4
37、.3 对地勘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必要时提供)4.5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5.1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标准值见下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增减表项)表4.5 活荷载标准值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备 注1上人屋面2.02不上人屋面0.53屋顶花园3.04住宅,办公室2.05阳台2.56楼梯、电梯间3.57卫生间2.08电梯机房7.09车库4.010幼儿园2.011其它未列项目见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的荷载4.5.2风荷载:本工程*楼,基本风压按50(或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KN/m2进行取值;根据建筑所处环境情况,地面粗糙度类别为*类。4.5.3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
38、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第A.0.1条,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作用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注:对位于边坡边缘等抗震不利地段的建筑,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8条,考虑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按照条文说明提供的计算方法,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增大系数取为*)。4.5.4 温度作用:*(必要时填写)4.5.5 地下室浮力有关设计参数:*(必要时填写)4.5.6 其它特殊作用:*(必要时填写)4.6 地基基础及环境设计4.6.1地基持力层:*(地基持力层选择。如
39、采用地基处理,则做相关描述)4.6.2地基岩(土)力学参数(详见地勘报告分析部分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4.6.3基础选型说明:根据地勘报告,*楼拟采用*基础,以*为基础持力层。(若采用桩基础,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若为深基坑基础,应说明基坑开挖方式或支挡方式。)基础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及主要的构件尺寸。4.6.4场地环境处理情况说明:*简述环境处理方案和支挡(放坡)形式。(注:对于高切坡(深基坑)应单独编制高边坡治理方案并报送相关审图机构审查。)4.6.5 本新建工程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必要时填写)4.6.6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必要时填写)4.6.7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必要时填写)4.7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4.7.1结构缝的设置:*(若不设缝,对于超长结构应说明采取的应对措施)4.7.2 各单元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说明:(本条需要设计人对各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思想作简要陈述,着重描述房屋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的平面及竖向规则性、是否为存在薄弱部位、若有薄弱部位还应描述针对薄弱部位采取的加强处理措施等)。各单元结构概况详见表4.7-1。表4.7-1 项目结构概况一览表设计编号01 G02G03G04G05G06G07G08G项目名称层数地上地下层高(m)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