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7792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日本明治维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明治维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明治维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本明治维新 潘承生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达200多年,在美国的武力叩关下,被迫开放了国门,面对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明治政府积极进行了改革,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最终“脱亚入欧”。【学习目标】1、掌握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性质及影响2、感悟开放、改革以及把握历史机遇的重要性【学习方法】1、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思考明治维新运动的发生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方面理解明治维新的发生3、梳理19世纪日本面临内忧外患实行改革摆脱列强控制的历史脉络【思维导图】 内 忧幕府统治的危机武装倒 幕明治维 新日本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外 患 【基础知识】1、从锁国到开关(1)进入近代,日本处在 幕

2、府统治之下, 是最大的封建主。对外实行 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幕府统治腐朽,农民起义不断。(2)1853年,美国人 率领炮舰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先后强迫日本签订了 、 ,日本被推到了半殖民地的边缘。2、倒幕运动19世纪中期,西南强藩的武士在“ ”口号下,积极策划 运动。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 ”,建立了新政府。西南诸藩的倒幕派武士实际掌握了新政府的权力。3、明治维新(1)、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 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 ”。(2)明治维新的措施主要内容主要措施政治:废除封建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3、经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税殖产兴业(核心)文化:提倡“文明开化”军事:建立现代军事制度【问题探究】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 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 “日本人相对迅速地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如西方冲击的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因为其他有同样经历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做出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还是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日本通”的美国学者赖肖尔著日本人环节一:武装倒幕 明

4、治政府的成立材料一: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家齐父子拥有900名侍俾材料二:据统计,从1804年到1843年的40多年中,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材料三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里,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日)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材料四: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手中的财产就愈少,尤其是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日)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材料五: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黄尊严 冯瑞云日本皇宫100年内幕结合上述材料说说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 材料六

5、“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据材料六,日本幕府统治面临的外部危机是什么? 环节二 西学的传播 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材料七 17世纪的世界霸主荷兰,让这个两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和医学等新兴学科,并由此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八 忽遇外患凭凌,幕府无措,有志之士激于义愤,于是倡尊王攘夷之说以鼓动国人。是犹义和团之倡扶清灭洋,同一步调也。所异者,则时势有幸耳。及其攘夷不就、则转而师夷,而维新之业乃全得师夷之功。孙中山孙中山选集西学的传播对明治维新起到了什么作用?环节三 善变善学日本国民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材料

6、九 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培理公园。在当年由培理率领的黑船登陆的地点,竖立着一块培理登陆纪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公园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人称“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被视为日本的恩人。维基百科日本为何把“入侵者”培理作为恩人来纪念?谈谈你对这次事件的认识。材料十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

7、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十一 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行为不会感到心理上的苦痛。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材料十二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明治维新领导者们决定开放门户,吸取西方的文明。国内普通民众不仅没有抵抗,而且欣然接受这一现状,呈现出引进西方文明的热心态度。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据以上材料谈谈日本国民心理的特征。 环节四 学习西方欧化而不同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材料十三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

8、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思考:“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1、殖产兴业材料十四 (日本在英国的考察)到处黑烟满天,无不设大小工厂,国民精神皆倾注于世界贸易。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材料十五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请思考:材料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为什

9、么大久保利通坚持“诱导奖励”政策?2、文明开化材料十六 睦仁天皇 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 这两幅图片都是明治天皇,服饰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明治维新哪一项政策的最好体现?材料十七问题:如何评价“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3、军事的近代化材料十八 方今世界各国,皆以亲睦礼仪交往,然而皆属表面现象,实际乃强弱相凌,大小相侮。彼之所谓公法,谓之保全列国权利之准则,然大国争夺利益之时,若与己有利,则依据公法,毫不更动;若与己不利,则幡然诉诸武力,固无常守之事。俾斯麦材料十九 “(日本)重新经营国家不可不如彼” 大久保利通(“东洋的俾斯麦”)问:俾斯麦的观点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十 “苟有国则有

10、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 “经营天下,安抚汝等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御笔信(1)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内外目的分别是什么?(2)日本的军队常称为“皇军”,这样的称谓反映了日本军事近代化进程中什么特点? 【复习巩固】1、(2010高考安徽文综20题)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11、2、(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0题)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3、(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6题)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4、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

12、,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 B C D5、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6、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13、 打破原有的等级制度 重视发展教育 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A B C D7、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 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 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A B C D8、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努力发展教育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长期和平促使人口增长人口从1600年的1800万猛增到1725年的2600万。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商品的需求量到德川幕府统治末

14、期以可利用原料和地方技术为基础的地区专业化开始普遍起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日本统治者从锁国之始便允许在长崎保留一扇窗口,让荷兰人输入西方文明中的科技知识保留了日本人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的一条渠道此后日本以荷兰人带去的西言学问为主,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兰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俄、英、美先后频频向日本叩关。从1764年到1854年,前后多达52次。1854年培理与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1858年,又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随后,荷、俄、英、法各国也相继要求缔结同样的条约。王保田日本简史材料四:幕府确定了开国政策后,主张将外国势力赶出去的运动急剧高涨起来,发生了袭击外国人和外国船

15、只的事件另一方面,民众生活越来越贫困,农民在各地掀起的要求改革社会的武装斗争,城市的居民也捣毁米店要求降低米价。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问题:(1)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发生原因,有很多见解。请分别概括以上四则材料阐述的原因。(2)你认为明治维新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史料补充】1、幕藩体制: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利。全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16、各领主的土地均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各个藩国的大名实际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征夷大将军的亲属,领地被封在近畿附近,第二类是早年跟随征夷大将军征战四方的忠心家臣,第三类是战争中投降幕府,但仍不能取得幕府信任的大名,这类大名一般被封在边疆地区。在实行幕藩体制后,为了巩固政权,保卫领土,幕府又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才被打破。可以说幕藩体制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之处。2、明治维新: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3、武士道: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准则。始于镰仓时代。要求武士有忠勇、节义、廉耻、守信、坚忍等品质。目的在于培养封建统治者的忠实仆从。明治维新后,武士等级在法律上废除,但在教育中仍长期宣传和灌输“武士道精神”。4、和魂洋才:和魂洋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的一个思想,由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顾名思义,和魂指大和民族的精神,而洋才便是指西洋的科技。和魂洋才的精神,鼓励日本国民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要求国民保留日本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