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7801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培训课程体系.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建培训课程体系一、 建立培训课程体系目的 按照电控人才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构建人才发展体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和谐高效具有战斗力的国际化和职业化团队。为“十三五”时期完成“启航工程”,落实好八个子工程,通过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提升三支队伍的关键性能力和素质。使公司早日成为在细分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DM集成电路供应商。二、 培训课程体系集团培训课程体系是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的,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有效地转化为每位员工的言行习惯。(一) 集团胜任

2、力模型序号纬度胜任特征1战略认知战略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2专业技能专业、专注专业知识掌握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制度流程执行)创新能力3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谐、高效)4素质养成职业化责任心成就动机5工作视野国际化专业英语、自我发展能力(二) 培训课程体系框架图(三) 课程体系设计步骤1、 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根据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相应职位所需要的素质要求,将所有岗位划分为三个职位族,根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判断,将职位族划分为七个职位层级。2、 根据职位族的划分结果,将职位类型与职位层级进行组合,构成培训课程体系框架。3、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解析和

3、提炼胜任每个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4、 从必备知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把各岗位所需要的每个能力要素逐一分解为若干的行为要点(行为表现)。不同层级人员在能力要素的要求上存在差异,根据不同层级人员岗位要求和工作重点的差异,逐一划分各层级人员应具备哪些相应的行为要点,使得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呈现连续性和递进性。5、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能力要求与课程的转换。关键点一,按照职位和层级的划分,整理和分析每个层级每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项目和行为要点形成课程名称,关键点二,同一岗位不同层级之间的课程要具有衔接性和递进性。6、 以职位族为主线,按照培训梯次,将培训课程进

4、行排列,构建一个符合员工职业生涯成长的成长地图。三、 适用范围 集团本部及所属公司四、 培训课程体系 (一) 本部人员职位划分示意图(二) 课程体系一览表职位层级集团本部及所属公司业务部门六级以上外部交流、内部分享外部交流、内部分享交流分享,指导下属四-五级“青干”集训营、管理干部轮岗外部课程学习+内训业务辅导交流分享,指导下属员工“青干”实训团、大学生集训营-企业战略文化课程新员工入职培训、大学生集训营和各序列员工专业培训(公司级通用专业技能学习,集团内部交流)员工在岗专业培训、上岗计划和大学生导师计划培训目标企业文化、领导管理、通用专业培训课程开发+高级经营管理、高层次科技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5、建设及培养公司通用专业培训课程开发+干部梯队建设及培养(一线班长至中层管理干部)部门专业培训课程开发(三) 课程体系地图级别课程类别技能操作类职能类技术类六、七级专业类必修课外派培训、外出交流、标杆学习管理类必修课“砺剑工程”课程五级专业类必修课公司、社会专业资质认证、外部课程管理类必修课精益思想、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有效激励、压力与情绪管理、“砺剑工程”部分课程四级专业类必修课公司、社会专业资质认证、外部课程管理类必修课青干优秀青年集训营课程员工专业类(必修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工业化学微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战发内控管理制度业务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文件供应链控制能力项目管理沟通技

6、巧创新思维专利申请与挖掘市场供应财务人事运营综办行保通用职业技能培训(选修课)职业道德与礼仪、应用文写、如何制作完美PPT、Excel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时间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心理健康、科技英语新员工入职培训(必修课)集团、公司:战略发展成就未来、二次创业你我同行、员工手册宣贯部门通用:安全、质量、部门制度、工作流程和业务知识、技能班组级: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知识、技能在岗实训注:灰色标记课程是“青干”实训团课程,由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开发的课程。(四) 内训师培养体系为集团培训工作持续提供师资保障,挖掘内训师潜力,按内训师培养步骤进行培训,方式包括:TTT培训、自我学习、集体讨论和辅导反馈

7、等。内训师课程(TTT)序号课程模块内容时间(天)1课程计划分析培训计划培训大局观培训计划制定2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基础培训需求分析实战2课程设计开发课程设计优秀课程四要素明确课程目标梳理课程内容优先教学形式拟定教学大纲2课程开发人是如何学习讲义开发、案例开发练习开发3实施评估培训实施内训师自修三角内训师组织四项内训师授课五技2培训评估培训后跟踪培训后评估五、 课程管理(一) 课程开发在培训课程体系范围内课程新建,形式包括内部课程开发、引进外部课程的二次开发;为丰富集团课程资源,各业务部门和内训师应承接集团安排开发课程的工作。(二) 课程优化对已有课程主体内容结构进行优化,由集团人力资源部评审

8、界定;(三) 课程资源库经过多年实践和积累,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分别将公司现有课程资源分为以下四大系列课程资源库。所有课程开发与优化成果,均需归入课程资源库统一进行管理。1、 领导管理系列课程资源库:干部以培训形式提升管理能力的课程资源库;2、 业务专业系列课程资源库:员工以培训形式提升专业岗位胜任力的课程资源库;3、 通用职业技能系列课程资源库:员工以培训形式提升通用职业技能的资源库;4、 企业文化系列课程资源库:全体员工以培训形式传承和发展企业文化的课程资源库。六、 课程管理原则:(一) 一致原则培训课程是培训体系的重要实现内容和资源。课程的开发、优化工作,均是为满足培训体系的需求而进行;

9、(二) 版权所有所有内部课程资源版权均归属集团;(三) 课程管辖集团负责开发和管理培训课程,包括领导管理、通用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类课程,各业务部门及所属公司负责开发和管理专业技能类课程,并向集团备案;(四) 更新频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各自负责的课程进行调整。七、 课程开发与优化奖励标准课程类别奖励标准开发课程企业文化、通用职业技能类800元/学时领导管理、业务专业类1200元/学时优化课程视情况按开发课程奖励标准以一定比例发放,比例范围40%-60%八、 课程体系整合与完善开发新课程通过计划、实施、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通过对已开发的各类课程进行结构化整合,形成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培训课程体系,辅以集中培训、在岗实训、岗位轮换和自我学习等方式,形成了三维课程体系。培训课程体系是一个不断整合、更新的动态管理体系。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逐步构建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