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876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毕业设计精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 1034001209475 论文题目 0 姓 名 学 号 _ 院 系 _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讲师 金融学 中国 二零壹壹年十二月摘 要:信用卡作为一种赢利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国际上信用卡业务风险事件却接连发生,如何有效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技术以保障信用卡业务健康稳定发展成为目前国内金融界讨论与研究的重点。本文力求剖析信用卡业务风险成因,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提炼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和控制技术,努力探寻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道路,并从宏观和微观

2、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成因,借鉴美日两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经验教训,从银行与客户两个角度探讨适合我国商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框架与办法。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及控制目 录1.简介1.1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简介1.1.1.信用卡内涵与功能1.1.2.信用卡业务内涵及特征2.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状况及原因分析2.1.信用卡业务风险及其类型2.1.1.系统性风险2.1.2.信用风险2.1.3.流动性风险2.1.4.市场风险2.1.5.操作风险2.2.我国信用卡风险成因分析2.2.1.信用卡业务风险发生外部因素2.2.2.业务参与者主体行为影响因素3.发达国家经验借鉴3.1.

3、影响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3.2.美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3.2.1.发展状况3.2.2.美国社会征信体系及信用评分技术简介3.3.日本信用卡业务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3.3.1.发展状况3.3.2.日本的信用卡市场监管3.3.3.日本的信用卡法律保障4.从银行角度探讨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4.1.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的四种途径4.1.1.风险回避4.1.2.风险预防4.1.3.风险的分散转移4.1.4.风险的补偿4.2.“新巴塞尔协议”“大数法则”4.3.风险控制流程及措施4.3.1.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流程4.3.2.各环节主要风险点及内部控制措施4.4.信用卡业务委托外包转移风险4

4、.4.1.外包业务基本内涵4.4.2.实施外包业务前的风险预防4.4.3.实施外包业务后的风险控制4.5.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建设4.5.1.建立风险内控组织结构和岗位责任体系4.5.2.建立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体系4.5.3.完善信用卡风险评估体系4.5.4.建立科学的信用卡风险内控考评体系5.从客户角度控制信用风险5.1.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流程5.1.1.市场定位5.1.2.客户授信5.1.3.账户管理5.1.4.债务催收5.1.5.坏账处理5.2.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评分模型的现状5.2.1.发达国家成熟的信用评分模型状况5.2.2.中国信用卡风险信用评分状况6.结论参考文献

5、英文摘要致 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及控制作者:刘昌海 指导老师:王向东安徽省阜阳广播电视大学金融本科10340012094751.简介1.1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简介1.1.1.信用卡内涵与功能信用卡,按照国际通行惯例解释,它是指具有循环信贷、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设计和“先消费,后还款”、无须担保任何保证金、可按最低还款额分期还款等特点的个人信用和支付工具。它依附于卡片,实质上是向持卡人提供消费信贷的一种信用凭证。随着信用卡业务的产生及发展,信用卡种类不断增多,概括来说一般有广义信用卡和狭义信用卡。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

6、片都可称之为信用卡,它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支票卡及赊账卡等。从狭义上说,国外的信用卡主要是指由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发行的贷记卡,即无需预先存款就可贷款消费的信用卡,是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我国信用卡出现较晚,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但是它不具备循环信用功能,需用保证金作担保。按照1999年1月5日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在我国只有银行可以发行信用卡,信用卡按照功能范围分为“贷记卡”(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和“准贷记卡”(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

7、信用额度内透支)。该办法将信用卡定义为由金融机构凭申请人的信用发行的,持卡人凭发卡金融机构的信用向特定金融机构取得现金或者向特约商户取得商品、服务等,并按照约定的方式清偿账款所使用的电子支付卡片。信用卡是银行信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银行对持卡人提供的一种消费信贷。持卡人凭卡购物消费,发卡银行将款项及时划付商业企业并贷记持卡人账户,一定期限内持卡人向发卡银行还本付息。信用卡的核心特征是个人信用和循环信贷,它的基本功能是支付功能和信用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括如下:支付功能持卡人持有信用卡可以非常便利地支付购货消费款,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网点、特约商户、客户终端机等设备增多,银行卡受理

8、环境的改善,更突现了信用卡的支付功能。信用贷款这是信用卡产生的初衷,由于信用卡本身具有操作灵活、携带方便和使用安全等优势,所以,在欧美、港台以及东南亚地区,信用卡更是信用与消费的最佳组合。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通过信用卡获得提前消费的便利,另一方面,发卡银行与商户则千方百计地为消费者提供购货支付方便,刺激消费,扩大销售,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支付结算国外信用卡业务一般不对企业单位提供办理转账结算的服务,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尝试扩大服务对象,在信用卡业务中开展大额购货转账结算业务,主要是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异地采购货物,从而弥补了其它结算方式的不足。汇兑转帐信用卡的汇兑功能,体现在持卡人外出商旅

9、、销售、度假的过程中,在异地甚至异国都可以借助汇款的方式,通过任何一家国际信用卡组织的会员机构的网点,实现资金的调拨流转。规模购买发卡机构作为全体持卡人的代表,通过市场力量,以期更有力的讨价还价能力,从卖方获取更多的谈判收益,让持卡人分享。循环授信信用卡提供一个有明确信用额度的循环信贷帐户,借款人可使用部分或全部额度,一旦已经使用的余额得到偿还,该信用额度又可以恢复使用。尤其是贷记卡的持卡人,只要每月支付一定金额的最低还款额度,在此额度之外的帐款及贷款利息可以延至到下个还款期偿还,如果借款人的帐户一直出于循环信贷状况,那么周转中的贷款余额几乎可以看作是无期贷款。通过循环信用,持卡人可以在金融机

10、构积累自己的信用度。1.1.2.信用卡业务内涵及特征信用卡业务是指与信用卡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包括发卡业务、收单业务、数据处理和转接活动、资金结算清算业务等在内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关系的总称。其中发卡业务是指银行作为信用卡使用者的账户开立银行所提供的信用贷款、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发卡业务是由发卡机构办理,发卡机构指向持卡人发行卡片,通过相关服务收取费用的机构,包括银行和制造企业等。收单业务是指银行作为接受信用卡结算的商户的账户开立银行所提供的资金清算等金融服务。收单机构主要负责特约商户的开拓、维护、授权和账户结算等。信用卡业务作为与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业务,它不同于一般的信贷业务,其业务环节涉及

11、到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领域,是银行最全面、最复杂、最集中的特殊业务。其主要特征有:其他业务一般是由银行和客户组成,而信用卡业务是由银行、客户和特约商户三方面组成。从持卡人角度:A.信用卡提供了信贷支持。持卡人在额度范围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消费而不必去银行办理贷款,并且这种贷款没有额外成本,借款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还款方式;B.交易手段安全。客户不必要携带大量的现金,降低了现金被盗或损失所带来的风险;C.交易效率提高。以资金的划拨完成交易的电子化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的效率;D.可以享受一定的增值服务。如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等。对于特约商户来说,信用卡是其信用促销的更好的替代

12、品,促进销售的增长。同时商户也不承担信贷风险,而是直接从银行收回货款。对于银行来说,信用卡作为普通的银行卡来使用,可以为银行带来存款。当发挥它的信用贷款功能时,信用卡以及由此产生的中间业务将会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银行向客户提供循环信贷、收取手续费,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处理服务,收取交易折扣。信用卡业务属于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根据负债业务的发展状况和资金的数额、期限来安排发展信用卡业务的规模,增加了银行管理的有效性。信用卡业务属于典型的零售业务。A.服务的对象广泛,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法人单位;B.产品和服务方式多样化。随着经济生活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银行可适时改变营销战略,推出丰富的个性化产

13、品;C.规模化效应使得整体收益相对稳定、安全;D.银行可凭借完善的客户售后服务系统来挖掘更多的优质客户。2.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状况及原因分析2.1.信用卡业务风险及其类型信用卡区别于其他银行产品的根本特征和核心价值是其小额循环消费信贷功能。信用卡作为复合型的金融产品,是应用于日常消费的个人无担保和无抵押循环信贷产品,具有典型的无担保,无抵押和非计划性特征。银行根据持卡人的收入和信用状况为其核定信用额度,只有在客户持卡消费时贷款才实际发生。信用卡业务由于是面向广大的消费者,因此还具有授贷主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我国近年来的信用卡业务不论是发卡总量上,还是受理环境上都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信

14、用卡业务的风险在今后几年会有急剧增加的可能。因此,分析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性有其必要性。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类型从银行行为来看,风险有三种类型: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违约风险即借款方不能偿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即银行由于资金流动困堆而不得不以高于市场平均成本取得资金的风险。而市场风险也就是利率或汇率风险。由于信用卡业务还其有无担保、无抵押和额度授信等特征,井以特殊卡片作为载体,因此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因持卡人信用不良而产生的拒付风险,也即违约风险;欺诈风险是因诈骗产生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损失由发卡行承担;操作风险是因操作流程上

15、的操作不当产生的风险。在巴塞尔协议中也有关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分类。新旧巴塞尔协议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分类与比较如下图所示:风险类型内容新旧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比较信用风险信用评级过程,催收策略中的违约风险范围扩大如违约损失不仅包括坏帐核销额还有因违约造成的手续费收入减少及催收、坏帐核销中管理费用流动性风险隔夜货币市场需求(特殊个人或群体的消费模式改变引流动性风险)新增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市场准入度相同(在信用卡风险模型中已考虑)操作风险交易处理风险(自动化程度高,风险较小)、内部人员欺诈风险列入新框架,发卡机构通过制定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交易数据跟踪等可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图1) 新旧巴塞尔

16、协议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分类比较图2.1.1.系统性风险首先,从系统性风险来看,信用卡业务的系统性风险来自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信用卡业务的本质是无抵押个人信用贷款。在我国,住房贷款等抵押类贷款占绝对主导地位,个人信贷目前在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以信用卡业务为主要内容的无抵押个人信用货款业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过,伴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健成长以及金融体制的改革深化,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必然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1.2.信用风险从信用风险看,首先,由干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刚刚兴起,潜在优质持卡人数量庞大,各发卡机构能够在有效开拓市场的同时,普遍采取较为严格的信用审核制

17、度。目前,现有持卡人数量虽然大大增加,但持卡人仍多为优质客户。其次,随着持卡人用卡信息、还款信息的积累,发卡机构对持卡人个人信用的分析、判断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能够通过动态调整持卡人信用额度,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最后,我国信用卡都具备循环信贷功能,持卡人可以更加灵活地规划资金运用,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选择较少的首付比例,从以上三点看,尽管我国的征信体系尚不健全,但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并不高。在近几年内,发卡行仍然会以优质客户为发展对象。2.1.3.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风险看,首先,我国信用卡不具备高额取现、结余转户等功能。结余转户,就是持卡人申请信用卡后,发卡机构向其提供优惠利率的信用货款,用以清偿持

18、卡人现有信用卡的透支金额及其他费用。高比例预借现金也使得持卡人能够通过申领新的信用卡,偿还现有信用卡的到期债务。在社会征信体系不尽完兽的市场环境中,此类业务的推行,将会使得持卡人的信用风险不断膨胀和聚集,将大大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而在我国,信用卡产品均不具备结余转户功能,预借现金比例也普遍限制在30%以内,持卡人难以通过申领新的信用卡,套取资金来偿还现有信用卡的到期债务。其次,我国的信用卡均由银行发行,没有采取专业化、高负债的经营模式。2.1.4.市场风险从市场风险来看,信用卡业务本身的利率较高,比较容易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市场利率仍未放开,从目前乃至今后几年来看,信用卡业务

19、的市场风险较低。2.1.5.操作风险从操作风险看,由于信用卡业务的特殊性,新巴塞尔协议也将其纳人考核框架。以下从狭义的操作风险和伪冒风险两个角度逐一分析。狭义的操作风险即商业银行内部的交易处理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改革阶段,这部分风险仍然较高。从伪冒风险来看,目前国际上已普遍开始推行EMV智能卡,而我国的征信体系仍不完善,信用卡仍以磁条卡为主,风险相对较高。当然,我国目前的信用卡伪冒交易损失大部分由持卡人承担,银行事实上承担的风险并不高。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以及法律制度逐浙完善,这部分风险终会由银行承担。2.2.我国信用卡风险成因分析2.2.1.信用卡业务风险发生外部因素受体

20、制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国内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特殊性及风险认识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已成为未来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桎梏。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任何市场的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维护。发达国家针对信用卡市场形成的法律法规大都比较完备。而我国由于开展信用卡业务的时间不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1月5日制定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开展业务。该办法在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时,仅仅是一种行业规范和处罚,对银行卡公司、持卡人、商户等的资质要求、准入程序、监管要求和主体、客体的法律承受责任和支付、结算权力法律保护规定不明确,对于个人信用体系方面的法律不健全,

21、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随时出现的个案没有相关法律约束,这些原因无形中都会使信用卡业务风险敞口增多,不利于发卡机构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信用体系不完善现代信息经济学家对信用风险问题作了深刻的研究,从另一角度提出了一种假设,即信用风险的产生和存在是源于决策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将极大地促进包括信用卡业务在内的信用交易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仅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个人征信体系,个人信用评估技术处于探索阶段,全国性的统一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形成,所以,无法从根本上堵住欺诈申请的源头,导致银行卡业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难度加大。宏观经济影响银行信贷的真实经济周期观点认为:银行的

22、信贷困难及由此造成的银行业恐慌都是真实经济周期的一种自然的结果。当经济扩张时,人们普遍对前途充满信心,客户消费透支需求以及还款能力都很强,发生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概率也较小。当经济进入衰退期内,人们的经济预期不乐观,透支需求萎缩,经济状况下降造成各种风险发生。管理理念的影响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定位为中间业务,希望通过从信用卡业务在中间结算方面的便利性为其他业务提供配套服务。定位上的偏差使信用卡无法发展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范化产业直接影响了信用卡风险控制政策的制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其次,国内各发卡机构采用分散化的操作经营方式,形成了“小而全、地区分割”的经营

23、格局。这种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造成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效率低下,带来大量的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2.2.2.业务参与者主体行为影响因素持卡人信用风险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它是以承诺到期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银行业务所发生的信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流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A.持卡人的行为不确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持卡人可能夸大偿还能力、利用假资料等取得超过授信额度的信用卡、使用中违反章程或恶意透支、失范风险。B.持卡人偿还能力的变化。持卡人收入水平、职业、家庭、未预期开支等因素的影响。C.流动性增强。如住房迁址、工作调动等。特约商户操作或欺诈风险形成特

24、约商户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发卡行培训不足、商户管理不足而引发不规范操作。如服务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核对止付名单、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也没有预留签名,接受了已被止付的信用等。不法分子欺诈风险信用卡在限额内取款或消费时无需向发卡行索权,这样在方便持卡人的同时也给持卡人一把打开银行金库的钥匙。不法分子利用偷窃、拾得或其他方式获得信用卡后,通过各种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消费或取现。3.发达国家经验借鉴3.1.影响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信用卡是一种“现买迟付”的信贷工具,纵观各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改革历程及经验,除社会及心理因素外,以下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市场准入对银行进入信用卡市场的政府管制信用卡市

25、场的发卡主体主要包括银行、零售商和个人消费信贷公司。由于银行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有利于更广泛地发展消费信贷,对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自由进入信用卡市场的管制强度成为一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一方面,银行是连接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枢纽,另一方面,银行的储蓄功能使其在信用卡业务的运营上具有信息优势。通讯成本基于通讯在反信用卡交易欺诈系统中的重要性,通讯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用卡支付系统的运转效率。信用卡交易始于消费者在商户终端刷卡,终端将卡号及磁条上信用信息传递给发行机构。由于该过程需要商户与发行机构的在线同步授权,通讯成本过高将对信用卡交易造成障碍。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一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重

26、要因素。因为信用卡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规模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3.2.美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3.2.1.发展状况美国是世界上信用卡业最发达的国家。早在1951年,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就发行了全世界第一张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信用卡。截至2005年,美国信用卡发行商已经多达8000多家,各类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总数达8.48亿张,人均持卡量约10张。如今,信用卡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美国银行协会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仅信用卡刷卡消费就达到2.2兆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人们生活开支的80%以上利用信用卡支付。同时,

27、信用卡业务又赋予了银行信贷业务新的意义,循环信贷构成了信贷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美国约有40%的信用卡账户处于睡眠状态,每年所遭受的信用卡诈骗、坏账等损失约占贷款额的5%。因此,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控制,促进了本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3.2.2.美国社会征信体系及信用评分技术简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以征信机关为主体所进行的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利用、提供、维护和管理活动。美国在19世纪40年代就出现信用管理行业,其信用征信体系经营方式一般是由征信企业自建自营征信数据库,实行市场化的公司运作。美国信用征信体系有以下三个特点:政府制定严格的信用管理规定。通过立法的形式授权

28、征信公司收集和经营个人信用数据,保证真实性。较为健全的信用管理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在美国每人享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SSN)。信用透明度高,征信数据公开。信用评分是指把借款人的历史信用资料与数据库中的全体借款人信用习惯相比较,检查借款人的发展趋势与各种陷入财务困境借款人的发展趋势的契合程度。美国现行的个人信用评分技术中,数据挖掘技术已充分应用于个人信用分析模型,分析人员借此技术对银行客户资料进行分析,在综合处理后的大量历史数据中找出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潜在的规律和模式,然后利用其来加强对个人客户风险的控制。3.3.日本信用卡业务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3.3.1.发展状况日本也是信用卡消费大国,它的信用卡

29、业务完全是市场竞争形成的。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信用卡业务,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截至2003年3月底,日本全国共发行了2.54亿张信用卡,平均每个成年人持卡2.5张。日本的信用卡体系主要包括银行系统的信用卡、信用销售公司系统的信用卡及流通企业系统的信用卡等。目前,日本已有620多家发卡公司,其中约40%的信用卡是由200家发卡公司发行的;29%的卡是由100家超市和零售企业发行的;24%是由60家信用卡销售公司发行。3.3.2.日本的信用卡市场监管日本1998年实施行政机构改革,新设了金融厅,主要对信用卡发行主体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而不针对消费者个人。其职责是对信用卡发行机构进行

30、监管,防止信用卡发行公司向消费者过度借贷,对信用卡公司催收债务的行为进行限制,加强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等,同时对信用卡贷款利率实行最高限额管理。3.3.3.日本的信用卡法律保障在日本,众多相关法律共同形成法律支撑来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控制。其中主要有:银行法、出资法等,并通过修改刑法,打击利用信用卡或者伪造信用卡犯罪行为。4.从银行角度探讨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4.1.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的四种途径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具体操作中,确定了业务所存在的风险种类后,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可供银行选择的途径有:风险回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转移和风险补偿。4.1.1.风险回避对从事某

31、项业务可能引发的意外损失及冒此风险可获利益进行分析,认为利益小于损失,发卡机构就会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放弃该项业务。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由于发卡机构难以对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作全面的调查核实,为避免以后风险的发生而直接拒绝授予该申请人信用卡的行为就属于风险回避。由于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率较高,国内各大银行之间竞争激烈,频繁采用回避风险的做法,有效却不利于长远发展。4.1.2.风险预防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如果确定收益会大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发卡机构事先采取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预防属于主动、积极的策略,由银行主动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损失规模。它能有效地从源

32、头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当前银行风险防范的手段主要有对持卡人、特约商户、发卡机构内部及利用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防范等。在实践中,银行要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对持卡人用卡知识的指导、加强透支和挂失止付工作的管理。4.1.3.风险的分散转移当风险无法回避时,发卡行通过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或业务手段将自己所面临的信用卡风险分散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风险转移的对象一般是保证人、持卡人和保险公司等。不同的风险所采用的转移措施不同,成本不同,收益也不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卡机构要求申领人提供担保人或单位,并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持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承担责任。发卡机构可以把那

33、些难以预料的意外损失,通过少量的保险费的支出获得及时的补偿,从而降低或减少风险。4.1.4.风险的补偿已发生或将要发生金融风险损失的银行通过一定途径寻求部分或全部的补偿,以减少或避免信用卡风险损失。风险补偿常用的方法是在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发卡机构主动将信用卡风险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定期从信用卡业务所获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风险准备,对准备金进行专户管理,以弥补风险损失或坏帐,结余部分冲转利润。4.2.“新巴塞尔协议”“大数法则”信用卡风险存在于信用卡业务的各个步骤中,包括:产品设计、客户关系、新业务、交易流程、报表生成和寄送过程、持卡人服务、差错争议、催收过程等。由于风险难以避免,发卡

34、机构必须积极应对,新资本协议认为具体策略包括:建立重大风险的预警提示,决定风险重大性的内部或外部标准,测算重大风险的经济影响。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风险视角和风险计量方法下,信用卡业务是以“大数法则”作为经营基础的,具备高度的风险分散优势。根据大数法则,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与每一个别随机现象的特征无关,因此,发卡机构不必耗费大量成本和控制手段去估价每一持卡人的随机风险,而应把注意力转向对千千万万个持卡人总体的平均风险的把握,并把持卡人的总体风险水平视同个体的预期风险。其次,只要持卡人充分多,发卡机构可以直接用发卡的经验损失计算风险的算术平均值,无需分别测量个体的风险预期值。将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按

35、照其行为特征分为不同的集合,每一集合根据以往的违约数据形成收益与成本的实际比例,参考以往信用卡欺诈方面的损失数据,形成针对信用卡产品线的操作风险系数,从而可以测算出信用卡产品的基本风险成本。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风险理念和计量方法下,对于预期损失,银行可以用价格和风险成本来覆盖。风险的概念是需要银行用资本来覆盖的非预期损失。因此需要依靠资本充足率标准保障银行系统的稳定。新巴塞尔协议全面考虑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四种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根据各项资产的风险权重来决定资产充足率标准,实现了银行对风险的补偿措施。4.3.风险控制流程及措施4.3.1.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流程商

36、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是进行发卡业务中的信控管理,当信用卡投入使用后,要对账户适时监控形成动态的透支管理,并按照相应的期限进行透支追讨。对于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呆账的需要及时核销。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信控管理透支管理透支追讨呆帐核销(图2) 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流程图4.3.2.各环节主要风险点及内部控制措施信控管理阶段主要风险有:发卡行对客户资信评定不准确,造成信用风险;发卡行没有定期对持卡人的信用额度进行调整,造成信用风险或优质持卡人流失。对于第一种风险,发卡行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信用评估。信控人员在确认申请人身份属实的前提下,根据调查结果对申请人的社会信誉、经济实力、履约能力等

37、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然后根据资信评估结果按照人民银行规定评定信用额度。发卡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持卡人的资信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持卡人的信用等级和相应的信用额度。透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风险有:发卡行协议透支、违规越权批准透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信控人员透支通知不及时,引起客户纠纷;发卡行没有将信用卡透支纳入短期信贷风险管理,造成透支管理不规范。信用卡透支应该由授权人员按规定程序和权限予以审批,并严格遵守发卡行批准的信用额度,不准违规越权批准透支。根据善意透支行为和恶意透支行为的区分标准,严禁客户利用信用卡协议透支,防范恶意透支,合理控制正常、善意透支,对信用卡协议透支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透支追

38、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风险有:信控人员对信用卡透支追讨不及时或追讨措施不力,造成恶意透支。信控人员寄发透支催收通知书没有采用挂号方式,上门追讨没有记录和当事人签字,信用卡恶意透支触犯刑法时没有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造成诉讼失效;发卡行没有将恶意透支者纳入黑名单管理,没有建立透支统计分析制度,造成透支风险扩大;追讨的透支款项不入账或少入账,对透支户还款本息违反规定擅自做主,造成银行资金损失。呆账核销阶段当信用卡透支符合核销贷款时,不按规定进行上报申请核销,或者核销时提供虚假核销材料,造成不良资产增加;核销批准后不按规定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档案管理,核销后收回款项不按照信用卡会计核算办法处理,造成账务混

39、乱,资料泄密和资金损失。发卡行组织、审查呆账材料,在确保其真实、准确和完整的情况下,对破产、失踪、死亡、诉讼、诈骗以及追索等不同类型的呆账,每年按规定组织整理材料上报审批。建立呆账核销台账,对已核销呆账逐笔进行登记。对核销后又收回的呆账进行登记,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已经审核批准核销的呆账,应重视信用卡呆账核销材料的保密工作,有关情况不得对借款人和担保人披露。4.4.信用卡业务委托外包转移风险4.4.1.外包业务基本内涵信用卡业务外包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根据综合需求而同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商建立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是可以获得能力培养和介入运营管理的基础性服务。从投资角度分析,外包可以减少前期投

40、资,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从专业角度看,通过外包可以获得外部专业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进入市场,而银行可以集中发展核心业务,加快开发新业务。而更重要的是,外包也是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4.4.2.实施外包业务前的风险预防实施信用卡业务外包一般要经过如下的程序:根据业务目标进行设计,按计划就要求的服务管理水平进行具体实施;完善运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流程和技术的管理,然后提交运营;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有需要更新的地方重新设计,最后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商业银行在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外包策略时,需要考虑到:制定短期与长期业务目标,评估内外部能力,模式,服务水平,评估风险及控制措施等。在选择外包服务供

41、应商时需要综合考察其如下方面:实施能力,经营的能力,行业经验,响应灵活等。在进行外包的风险评估时要考虑:对浮动成本的控制,内部运作配合,安全防范等。4.4.3.实施外包业务后的风险控制目前,我国内地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资源,加快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速度,相继对信用卡委托外包,特别是在营销方面。然而,由于银行缺乏系统规划和有远见的管理理念,外包公司员工素质不高,公司实力较弱,业务不稳定,双方在风险承担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等原因造成我国信用卡委托外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外包业务:建立适应信用卡业务外包模式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信用卡委托外包对未来市场化及提升核

42、心竞争力有巨大作用。理顺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实行委托外包经营后信用卡业务的作业环境发生变化,牵涉环节多,风险有可能加大,而外包公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及职业经验尚未达到行业要求,这就使得风险也存在于外包公司业务流程的每一环节。明确风险责任银行应坚持实行严格的审贷分离,把好审批控制关。外包公司在获得较稳定收入的条件下,应该承担超出银行信用卡平均风险的部分。4.5.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建设信用卡是高风险的金融业务,风险控管水平的高低与业务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银行应按照巴塞尔协议精神和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采用风险内控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借

43、鉴国外风险内控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工具,针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方案设计和内控体系建设。从而实现风险内控有标准、部门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督、风险有监测、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的目标。4.5.1.建立风险内控组织结构和岗位责任体系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经营管理结构正在向“总中心分中心”二层全国统一核算和管理的模式转变。总中心和分中心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针对每个部门设置分工合理的岗位,再针对每一个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同时,总中心和分中心的风险管理部要履行本级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能,同级各部门都要设立风险经理,建立明确、简洁、高效运转的风险报告制度。4.5.2

44、.建立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信用卡业务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主要针对信用卡操作风险。该体系的设计必须以风险内控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责任体系为依托,以业务流程为模式,以接口为传递,梳理各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环节,查找风险点,进行风险度的测量,最后制定相应的内控措施,明确风险经理的职责。4.5.3.完善信用卡风险评估体系信用卡风险评估是信用卡发行机构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规模做出的评价、估量,是发卡机构预测风险和进行风险决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信用卡发卡机构必须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依此探索信用卡风险预防、转移及处置的有效方法。首先,设定信用卡风险评估指标。必须坚持项目分析原则,针对信用卡风险环节多的特点

45、,既考虑单项风险评估,又考虑综合评估,此外,还要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在设置信用卡风险评估指标时,基础数据必须具有可比性,能够量化评估。例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评估指标中所设置的:动卡率,是指实现交易的银行卡数额占所发行的银行卡总数的比例;透支率,用来表示持卡人利用银行卡进行透支的金额与银行卡消费总额的比率等。其次,发卡行确定合理的风险度,进行风险度量。4.5.4.建立科学的信用卡风险内控考评体系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实施信用卡风险内控考评,考评的对象涉及信用卡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考核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

46、五个方面。5.从客户角度控制信用风险5.1.完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一般来讲,对于信用卡业务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按顺序分为市场定位、客户授信、账户管理、债务管理、坏账拨备五个步骤。风险控制成效不仅取决于对风险状况的认识和把握能力,而且取决于执行能力,为此,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如利用资料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群体的风险状况,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以提高对风险的科学认知水平和控制风险的执行能力。具体到每一步骤中所需要采取的策略和完成的事项以及进行风险控制所使用的科技手段分别如图所示:坏帐准备债务管理客户授信进行产品设计、定价、选择营销渠道、优惠政策和目标客户市场定位账户管理采取谨慎的、循序渐进的市场策略个人资料、要求、批核、申请表要求策略额度调整、注销客户、账龄划分策略催收、外判政策、法催政策、撇账策略拨备策略、撇账回收、坏账处理策略制定批核条件、调查渠道、批核工具、确认授信资料和授信额度授信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