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毕业论文浅析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机遇和挑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毕业论文浅析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机遇和挑战.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浅析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机遇和挑战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率 论文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像一颗定时炸弹如期爆发了,我国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尽管从危机中艰难地走过来了,但这次危机的阴影还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出访英国所说:“金融危机还没见底,我们将时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果断出台新的措施”。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当前经济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情况以及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在国际中的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增长率,2006年我
2、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据相关资料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已形成了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居民储蓄率居全球第一的经济强国。难怪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改变了对华态,甚至说拯救世界经济的责任非中国莫属。美国、日本汽巨头公司相继发布亏损裁员公告,而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境外公司一律不裁员的消息,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经济强大实力。在国际油价节节攀升的时候,我国政府由财政出资,采取油价补差等一系列办法,让中国经济平稳发展,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同等国家排名中居世界前列,社会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完善,在各种世界性的捐助活动中,我国凭借自己的强大经济实力,已频频向友好国家伸出援助之手
3、,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的影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的影响。我国工业经过八十年代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夺目的成绩,进入九十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沿海,中部发达城市为轻工业经济区域,东三省、西部偏远地区为重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我国沿海中部发达城市的轻工业受到了前未有的冲击,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印纺、皮革小商品、来料加工外贸出口等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裁员减薪,限产停产半停产将态,农民工返乡现象增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库存产品增多,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利润大幅下滑。所以有人预测说这场金融危机会把发展中国家工业打得头晕目眩,发达国家的工业打得内脏出血。据统计,2
4、008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从6月份的16大幅下降到7月份的14.7%,8月份的12.8%,9月份的11.4%,10月份的8.2%和11月份的5.4%。从这一组的数据中我们能深刻认识到这次危机曼延的深度和广度。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方面的影响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经济受传经统观念影响,农产品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由于我国复杂的国情,农产品价格一直受国家控制,农产品出口、农业来料加工等,尽管正逐步发展,但农业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率不大,而且我国农业主要受国内自然天气,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加上近年来我国新出台的
5、的“三农”政策服务到位,支农、扶农资金全面开放,因而农业经济正常运行。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服务业、餐饮业取得了空前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由于2008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国内的旅游业在第三季度大量减少,入境旅游人数更是微乎其微。旅游业和航空业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冲击更为突出,入境旅游人数在2008年底大幅减少。据经济普查结果中显示,05年在GDP总量多增加的2.3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3万亿元,占93%,第三产业增加占GDP的比重由31.9%上升到40.7%,提高了8.8个百分点,而08
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在GDP总量中占很大比例的第三产业迅速下降,有的行业甚至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三我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风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为了实现09年经济增长8%的宏伟目标,计划在“十一五”规划内从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人民币用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其中6000亿用于科技创新,8500亿用于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增加低保标准,提高全社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提供充分的社会就业岗位;各省实行不同的消费券制度;一系列制度的出台,让刺激消费的口号变成了具体的现实。今年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正在讨论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债券的报告,该报告决定对全国各省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沼气卫生条件的改善等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项目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我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经济一定会平稳渡过这次全球金融风暴,让全国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摘自2009年2月3日经济日报第一版 2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6NO主编李杨副主编王国刚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