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125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信社信贷风险仍突出,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和各地农村信用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比如国家针对农信社多年来的沉重历史包袱,严格标准,对农信社不良贷款进行专项央行票据置换,完成了“花钱买机制”的良性过渡;各地农村信用社信贷综合管理系统相继上线,实现了以时间为划分标准的四级信贷分类向以风险为划分标准的五级信贷资产分类的过渡,实行不良贷款风险预警分析和监测机制,收窄和严把新放贷款关口,但这一系列政策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信贷风险仍然较为突出。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仍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隐性不良持续

2、加大,信贷风险不断显现 近年来,各地农信社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到期贷款回收,从数字和报表上反映,全县不良贷款不论从占比还是余额较年初都有所下降。表面上看,不良贷款实现了票据后续监测要求的“余额占比”双下降,但实际上大量的隐性不良仍然存在,并且表现为前清后增。相对应的,不良贷款的偏离度也逐月增长,造成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严重偏离,同时也就造成了信贷分类会计信息的反映失真,给领导决策和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造成了一定的误导。目前,各地市农信社隐性不良的大量存在和持续加大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大包袱和一大隐患。 (二)不良贷款清收难,现金收回率低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收贷手段,加大法律清收

3、力度,虽然在清收不良贷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不良贷款仍然是影响和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信社因存在好人主义,责罚蜻蜓点水,不入要害,导致信用社内部职工不良贷款清收占比低,清收难;二是党政干部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大。农信社成立几十年来,本身就带有浓重的地方政治和历史色彩,再加上近年来深化农信社改革,把农信社法人管理交由省级政府统一管理,使得信用社贷款管理党政要员压力面加大,而部分信用社主任、信贷员因趋于各方面压力,对清收党政干部贷款有畏难情绪,怕得罪人,只管放不管收,导致新放贷款利息难结,不良贷款则分类加深;三是胜诉的不良贷款执行难。近年来,各地信用社曾大量起诉不良贷

4、款户,但往往胜诉案件执行艰难,出现了信用社赢官司不赢钱的怪现象,至使信用社不但收不回胜诉贷款,反而加重了诉讼费用支出,进而形成了信用社增盈创利的抵减因素;四是现金清收率低。近年来面对各项利息、不良、表内、表外回收任务目标的加大,部分信用社员工思想消极,放不下身子踏实收取,为完成任务,只单纯的依靠转换借据、贷款展期和结清利息倒票转据,至使贷款清收的难度不断积累,象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实质上信贷风险根本未得到化解。 (三)不良贷款责任认定难度大 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工作是关系到不良贷款“清旧堵新”的一个关键,虽然各地社成立了不良贷款听证复议委员会,设置了流程,但到目前为止,各信用社贷款责任认定仍停滞不前

5、,追责工作更是流于形式。表现在:一是各信贷员互相推诿,有意回避责任,对不良贷款认定应付差事,敷衍了事;二是信贷员对有异议的责任认定拿不出有力证据,仅是进行异议申诉,提出此笔贷款由原责任人借新还旧或领导授意所为,而不能拿出具体证明材料和有力证据,给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形成一定的困难。责任认定不清,信贷员有情绪,用贷者则逃之夭夭,贷款的回收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些贷款的回收空间也就成了“三不管”地带。 (四)到期贷款收回率低。 大部分信用社多年前的不良包袱,已由国家按不良比例进行了央行专项票据置换,此后,农信社的工作就是把好新放贷款质量关,放好款,收好款,实现农信社以贷款利息回收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增盈

6、创利。但从近几年来看,各地农信社强化新放贷款关口,加大“四级”问责处理力度,新放贷款质量虽有了明显提高,但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低却一直是省、市联社及各级银监部门比较关注的问题。各地农信社新放贷款收回率基本上均保持在70%-80%之间,距新放贷款收回率标准95%仍相差十几个百分点,仅从回收率来看,贷款风险仍存在恶化迹象。 降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做好到期贷款清收工作。 一是抓好新放贷款清收。凡当年新放贷款必须全部收回,并且要求全部以现金方式收回,绝不允许出现一笔借新还旧和先贷后还,更不允许出现逾期,形成不良,否则,建议实行信贷员停岗清收和全额工资扣划;二是

7、抓好历年借新还旧到期贷款清收,严禁再以任何形式的借新还旧、先贷后还进行再审批式的滚雪球,力争收回一笔为一笔,彻底改变以往到期贷款置换的旧做法,实现贷款回收额度和观念的突破。三是改变以往贷款回收考核办法,把贷款回收中的现金收回、借新还旧,先贷后还,先还后贷等一一进行分类、奖罚轻重考核,彻底杜绝以往继续反复的借新还旧等老办法和老思维。 (二)做好隐性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隐性不良即隐藏的不良贷款,如果没有好的办法清收解决,随时都有可能形成不良贷款。目前,各农信社隐性不良有加大趋势,部分农信社五级分类偏离度超过10%,不能不说,这给农信社的贷款质量又敲响了警钟。为将不良偏离度控制在风险监管可控的3%以内

8、,我认为:一是有必要实行隐性不良主任全责制,以便彻底澄清隐性不良底子,做到通盘考虑,有的放矢;二是逐笔认真分析形成不良原因,分清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因地制宜采取清收对策,特别是对大额不良贷款,一户多贷不良贷款,已依法起诉不良贷款等要进行集中处置清收,发挥集体合力,使得不良贷款的清收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发挥从合同效力,加大对担保人的追偿力度,不使担保流于形式;四是加大隐性不良的考核监测、风险预警提示,按月对清收处置隐性不良贷款情况进行通报与暴光,从而创建贷款形成不良前不等、不靠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信用社内部职工和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的清收。内清才能外结,对信用社存在不良贷

9、款的内部职工,要真正做到“四结合”:即与绩效工资相结合,与干部提拔任用相结合,与强制休假、轮岗、交流相结合,与违规责任追究相结合,把不良贷款的有无作为其任职晋升的一大标准,以此来激发其处置自身不良的积极性;对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的清收,要借助农信社统一交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的优势,积极主动与地方党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通过由政府电视媒体曝光,单位扣发工资,信用社下发催收通知单,依法起诉等手段,因地制宜大力清收。同时,对有钱不还的钉子户和赖债户起到震慑作用。 (四)做好领导干部的带头清收。艰难催生信念,信念产生力量。随着各地农信社人事改革制度的结束,各级农信社的负责人基本都趋向了年轻化。天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既是信用社收贷工作的中流砥柱,也是信贷员背后的支撑把手,各农信社领导干部要敢于走出一条能够披荆斩棘、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新路子,拿出敢挑重担的勇气,不怕惹人的霸气,想方设法清收不良贷款,既保障隐性不良绝压到位,又保证不良贷款的大力回收,真正为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贡献党员干部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