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279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汇理财产品以及风险防范.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 题 报 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借贷业务的利润空间压缩,商业银行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中间业务的发展。理财业务已成为我国创新中间业务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中,外汇理财业务借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外汇市场逐步开放的东风,己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点。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得好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当期的盈利,更会对银行的经营结构、发展模式和综合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这已经成为衡量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外汇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重视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的主流趋势。

2、2000年,全国居民外汇储蓄存款余额达729.5亿美元,2008年已达1.95万亿美元,增长了25.7倍。居民外汇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为外汇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金融脱媒加剧、资本充足性监管日趋严格、利差水平不断收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的融资市场日渐狭小,商业银行单纯依赖信贷扩张、获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拓展外汇理财等新兴业务领域,加快经营转型,调整业务组合和盈利结构,实现利润来源的多样化,成为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的客观选择。由于外汇理财业务在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的占比,集中反映了一家银行的客户基础以及其在市场营销、风险抵御、资本节约和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竞争

3、力,外汇理财业务发展水平己经成为评价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推进业务经营转型的迫切需要。稳健发展外汇理财业务,对于农业银行加快推进经营转型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第一,积极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适应新监管要求的措施之一。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办法(2004年2月),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施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单纯依赖贷款规模扩张的盈利方式即将走到尽头。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占用少的中间业务,才能有效解决资本有限增长与银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而外汇理财业务是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适应新监管要求的有效措施。第二,

4、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适应金融脱媒趋势的需要。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优质客户的融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的比例逐渐提高,间接融资占比降低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为适应不断深化的金融脱媒趋势,发展新型外汇理财业务,为外汇资源丰富的优质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演变的重要方向。第三,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客户需求多样化趋势的需要。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客户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银行提供保值、增值、避险和保障等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升级,客观上要求为企业客户提供远期结售汇、利率掉期、NDF等更多的金融避险工具和外

5、汇衍生产品。只有提供优质的外汇理财服务,才能争取到高价值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目前,国内各银行(包括中资和外资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有许多品种。它们都以保本和预期高收益为主要卖点。对于潜在的个人客户来说,保本无疑是他们对外汇理财产品作为投资选项基本要求而在2004年银监会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衍生工具交易资格准入规定后,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实现高收益的手段也已经相当规范,主要是通过在国际衍生工具市场或现货市场上的对冲交易化解理财风险。在此之前市场上曾出现过的借理财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的不规范做法基本消失。我国个人外汇理财

6、产品大多是外汇结构性存款,由于在存款合同中加入允许存款人或吸收存款的银行改变合同未来现金流的条款,从而使存款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2009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体现出保本和保证最低收益等低利率市况的特征,银行理财和私人银行服务将更多透过营销传播和增值服务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投资者认同。这种市场特点既有投资者心态的变化,也是监管环境和银行经营策略调整的必然结果。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1.当前的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2.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3.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4.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措施四、 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第 13 周:结合论文题目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第

7、 46 周:理论联系实际对目前外汇理财产品现状分析。第78周:从不同角度对买卖双方的外汇理财产品风险分析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第911周:撰写毕业论文。第 12 周:交论文、验收、准备答辩。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借贷业务的利润空间压缩,商业银行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中间业务的发展。理财业务已成为我国创新中间业务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中,外汇理财业务借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外汇市场逐步开放的东风,已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由于外汇理财业务涉及众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这些工具在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涵了巨大风险。因此,与外汇理财业务相

8、对应的风险控制机制不仅关系到业务自身安全,更与整个银行资金的安全休戚相关。而且,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更为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成为进出口商规避汇率风险的良好的手段,更对我国经济软着路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对当前理财理论的探讨,结合目前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个人投资者在选择外汇理财产品和商业银行从事外汇理财业务中所面临的风险,并同时针对买卖双方提出了一些防范其风险的具体建议。关键词:外汇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防范。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9、reform of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 the profit from traditional debit and credit business has been cut short. Intermediary business is now becoming new focus of commercial banks, among which financial planning business is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esp.financial planning business on foreign ex

10、change due to the opening of China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the forming of Renminbi exchange rate system.Meanwhile,since financial planning business on foreign exchange seems especially important.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x financial planning business does widen the channel of investing fo

11、r private investors and also it has become a good method of mitigating risks,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economy to a soft landing.Key words: forex financial planning business, risk prevention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011 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主权债务危机升级蔓延,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美国经济下半年出现积极信号。欧元区财政和金融风险交替上升,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日本受严重地震海啸

12、灾害冲击,经济出现衰退后略有反弹。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普遍趋缓,部分国家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短期资本大进大出的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2 年1 月份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值0.2 个百分点,2011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8%,其中美国、欧元区、日本、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2011 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8%、1.6%、-0.9%和6.2%,比2010 年分别低1.2 个、0.3 个、5.3个和1.1 个百分点。 2.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借贷业务的利润空间压缩,商业银行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中间业务的发展。理财业务已成

13、为我国创新中间业务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中,外汇理财业务借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外汇市场逐步开放的东风,己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点。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得好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当期的盈利,更会对银行的经营结构、发展模式和综合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这已经成为衡量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外汇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重视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的主流趋势2000年,全国居民外汇储蓄存款余额达729.5亿美元,2008年已达1.95万亿美元,增长了25.7倍。居民外汇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为外汇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14、空间。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金融脱媒加剧、资本充足性监管日趋严格、利差水平不断收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的融资市场日渐狭小,商业银行单纯依赖信贷扩张、获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拓展外汇理财等新兴业务领域,加快经营转型,调整业务组合和盈利结构,实现利润来源的多样化,成为国内先进商业银行的客观选择。由于外汇理财业务在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的占比,集中反映了一家银行的客户基础以及其在市场营销、风险抵御、资本节约和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竞争力,外汇理财业务发展水平己经成为评价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推进业务经营转型的迫切需要稳健发展外汇理财业务,对于农业银行加快推进经营转型

15、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第一,积极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适应新监管要求的措施之一。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办法(2004年2月),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施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单纯依赖贷款规模扩张的盈利方式即将走到尽头。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占用少的中间业务,才能有效解决资本有限增长与银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而外汇理财业务是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适应新监管要求的有效措施。第二,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适应金融脱媒趋势的需要。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优质客户的融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的比例逐渐提高,间接融资占比降低将是一个

16、长期趋势。为适应不断深化的金融脱媒趋势,发展新型外汇理财业务,为外汇资源丰富的优质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演变的重要方向。第三,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是客户需求多样化趋势的需要。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客户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银行提供保值、增值、避险和保障等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升级,客观上要求为企业客户提供远期结售汇、利率掉期、NDF等更多的金融避险工具和外汇衍生产品。只有提供优质的外汇理财服务,才能争取到高价值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外汇理财业务起源于金融创新,所以外国学者大多从金融创新的角度

17、出发,对理财业务产生的理论基础加以概括。创新理论流派繁多,但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一词,是在1912年奥裔美籍经济学家熊比特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为日后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6年,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交易、谨慎、投机三类不同动机,这三大动机对应了个人理财中将居民财富分为日常管理、储蓄、投资三个层次。经济人作为市场主体,对理财的需求实质上是对货币需求的满足程度的选择,由此奠定了现代理财理论的基础。 1953年,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

18、anco Mordiglianl)和理查德.布伦伯格 (Richand Brumberg)在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横截面数据的一种解释和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统一的释义(1954年)中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认为个人(家庭)一生经历家庭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消费者根据一生的收入支出安排生命各个阶段的即期消费和储蓄,从而获得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奠定了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的基础。 1952年马可维兹发表论文资产组合的选择,提出投资组合理论,威廉夏普1963发表证券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并于1964年、约翰林特纳1965年和简莫辛196

19、6年分别独立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端。 在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方面,Black和Schole于1973年发表了基于股票标的的看涨期权的定价公式,开创了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的先河。 Jorion把 VAR(Value at Risk)定义为“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大预期损失”,是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它综合考虑了风险来源的敞口和市场逆向变化的可能性,在传统风险估计技术上前进了一步,得到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认可,用于确定旨在防范市场风险所需的最低资本标准。 2004年, Robert De Young和 Tara Rice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详细分析,得出了商业

20、银行己不满足于通过传统的业务赚取利润,早已将中间业务作为其盈利的重要手段的结论。一部分银行通过创新业务,如理财业务、保险代理、证券化经纪人等赚取非利息收入;而另一部分银行则通过提高计算机水平发展传统的银行服务,如电子清算服务;还有一部分银行同时发展两方面来赚取非利息收入。 上述理论虽然只是关于外汇理财业务的众多研究论断和经验之谈中的很少一部分,但对外汇理财业务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玉辰在金融衍生品:演进路径与监管措施中指出,由于金融衍生品的存在降低了资产配置的成本,因此具有“非冗余性”,成本是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他提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应提倡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

21、迁方式,政府在对强制性制度作出安排之时,应遵循创新与监管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蔡震在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5中认为,随着我国外汇储备额的增加,居民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水平比人民币理财产品高,因此如何控制好理财过程中的风险水平,更好地同收益相配比就显得十分关键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外汇理财产品风险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的风险防范手段和实施策略。 刘毅在银行业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中,分析了银行业风险的相关理论和成因,介绍了银行业风险防范的工具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从内部框架和外部框架两个角度提出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机制新框架的构想。其中,也探讨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机制。 霍琪在银行代

22、客外汇理财如何渡过危险期6中,分析了银行开展代客外汇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交易对手违约、客户违约、法律以及声誉等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做好客户风险提示、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理财产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等应对策略。金卡、尹一氓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法律初探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是:法律性质不明确、风险提示不足、理财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投资者法律救济乏力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高莹、邹铎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及对策研究8中认为,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的重要金融服务之一,对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是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商业银

23、行的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具有业务结构复杂,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业务涉及面广的风险特征,因此银行管理层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即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内部审计、调查监督和理财产品交易限额控制机制,利用衍生工具组合和对冲策略,提高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预警能力等。 刘永祥在中国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及其现状”中,对中国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分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内各银行(包括中资和外资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绝大多数以保本和预期高收益为主要卖点。国内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商业银行发展外汇理财业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许多建设性意见。但是,总体上看,范围较广,理论性强。而结合微观企业,甚至某家商业银行进行

24、具体研究的比较少,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三)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本文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及金融形势的大背景出发,结合一些国内外经典的理论,通过对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从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具体的提出了一些规避外汇理财产品中所蕴含的各种风险的相关建议。第二章 节简要的介绍了外汇理财产品,根据外汇理财业务的性质,回顾了一些经典的理财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生命周期假说以及金融经济学中的有效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时,外汇理财产品本身是由于金融创新发展而来的衍生金融工具,因此,介绍了外汇理财产品的产品基础即四大衍生金融工具远期,期货,互换,期权。第三章

25、首先介绍了我国外汇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并同时基于个人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角度,即买卖双方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个人投资者投资外汇理财产品和商业银行经营外汇理财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从其面临风险的类型上看,主要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组成,结合外汇理财产品具体分析了所面临的这些风险。第四章 根据第三章对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在外汇理财交易中面临的风险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个人投资者和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些规避上述风险的相关建议。二、外汇理财产品现状以及理论基础 (一)外汇理财产品简介外汇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外汇存款,其存款利率由相关金融资产,包括股票、汇率、利率和商品等的价格走势决定,或者在普

26、通外汇存款基础上加上一个简单的卖方赎回权,即利率固定但商业银行可选择提前终止。外汇理财产品可分为两类:固定期限外汇理财产品和固定收益外汇理财产品,如农行“汇利本”、东亚银行“外币汇率挂钩保本投资”,固定期限外汇理财产品相对较为复杂,往往是收益率与一定资产的价格挂钩,同时投资者出让一定期限内的外汇资产处置权,即投资者不可提前终止条款。而固定收益外汇理财产品,如中行“美元期限可变”、工行“聚金”系列等,收益率是固定的,但银行往往具有提前终止的权利。这种产品主要是银行希望通过支付较高利息锁定部分长期利率风险,但同时保持一定灵活性。相对而言,固定期限外汇理财产品投机性较大,固定收益外汇理财产品的投机性

27、相对较小。 (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 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936年,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类不同动机: (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是不同步的,因而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货币资金来支付日常需要的开支。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惯例和商业制度,而惯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不变,因此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量越大,所交换

28、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越大。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2)谨慎动机(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一需求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是收入的函数,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3)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币需求的投机动机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当i寸市场利率、投机者正常利率水平的目标值和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其中投机者对利率变化

29、趋势的预期取决于前两个因素,因此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实际上取决于当前市场利率与投机者正常利率目标的取值之差。凯恩斯认为,有价一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必要前提,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如果利率极低,那么人们就必然认为利率绝不会再下降,债券价格不会再高,持有货币损失的利息不会很多,但持有债券的风险极大,这种形势下人们抛出债券换1团货币,以致于有多少货币就持有多少货币。即“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陷阱”。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货币的交易和预防动机决定于收入,即,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即,因此货币总需求为: L=Ll(y)十L2(r) 凯恩斯货币需求的

30、交易、谨慎和投机动机对应了居民理财的三个层次,即应付日常开支的资金管理层(交易动机)、为防止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和支出的资金储蓄层(预防动机)和购买债券股票的投资层(投机动机)。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经济人对理财的需求实质上是对货币需求满足程度的选择,从而奠定了现代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 2.生命周期假说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又称为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认为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储蓄将随之增加,表明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将增加,即储蓄取决于人们的现期收入。因此,在一个经济增长的环境中,总量储蓄所占的国民收入的份额将稳定上升。凯恩斯的储蓄理论为他同代人所普遍接受。但是,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

31、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上升现象,这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凯恩斯一库兹涅茨悖论”。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953年,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rdiglianl)和理查德.布伦伯格(Richand Brumberg)合写了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横截面数据的一种解释,1954年他们又合写了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统一的释义,从而奠定了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的基础,调和了消费函数理论和消费资料研究的矛盾。 莫迪利安尼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W

32、R+bYL 式中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b分别为财产收入、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他根据这一原理分析出人一生劳动收入和消费关系:人在工作期间的每年收入YL,不能全部用于消费,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储蓄,从参加工作起到退休止,储蓄一直增长,到工作期最后一年时总储蓄达最大,从退休开始,储蓄一直在减少,到生命结束时储蓄为零。还分析出消费和财产的关系:财产越多和取得财产的年龄越大,消费水平越高。 由生命周期理论可知,消费意愿与居民收入、人口年龄结构、物价变动及预期、利率水平、储蓄习惯等因素相关;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其最终阶段财富,还取决于其整个生命周期里消费的商品和闲暇;管理一段时间内市场风险的

33、有效途径是多期风险对冲,而非单期风险分散化;由于交易成本,代理问题以及部分消费者的有限知识,动态的资产分配工作应当且将由金融中介机构实施,而非他们的零售客户。 储蓄生命周期假说,将储蓄与个人生命周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独树一帜的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中心理论是以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为基础的。它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即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以符合理性人的方式消费自己的收入,以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使之产生的效用达到最大化。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因此,也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理论中的储蓄取决于即期收入观点的重大修正

34、。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人(家庭)一生经历家庭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消费者根据一生的收入支出安排生命各个阶段的即期消费和储蓄,从而获得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这一理论对我国目前高储蓄率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由于消费者在不同生命周期有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和理财重点,商业银行根据消费者不同生命周期来设计相应的理财产品,带动了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 3.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和夏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 (Markowitz1952年发表论文资产组合的选择,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端。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一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马科维茨(Ma

35、rkowitz)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可以简化为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及其方差。人们进行投资,本质上是在不确定性的收益和风险中进行选择。所谓均值,是指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单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相应的投资比例。所谓方差,是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把收益率的标准差称为波动率,它刻画了投资组合的风险。风险可以用方差来衡量,通过分散化可以降低风险。投资组合风险不仅依赖不同资产各自的方差,而且也依赖资产的协方差。即均值一方差分析。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即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所有收益最高的资产组合的集合或在给定收益利率水平下风险最小的资产

36、组合的集合。是用来描述一项投资组合的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在以风险为横轴,预期回报率为纵轴的坐标上显示为向外凸的一条曲线,所有落在这条曲线上的风险回报组合都是在一定风险或最低风险下可以获得的最大回报。 根据传统投资组合思想 (Native Diversification),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否则“倾巢无完卵”;组合中资产数量越多,分散风险越大。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的思想 (Optimal Portfolio),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组使得组合风险最小的投资比例;随着组合中资产种数增加,组合的风险下降,但是组合管理的成本提高。当组合中资产的种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风险无法继续下降。 投资

37、组合理论被定义为最佳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无论是家庭、公司,还是其他经济组织,为了找到最优的行动方案,需要在减少风险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包括对获取较高预期回报和承担较大风险之间权衡的评估。对这些内容阐述并估计的过程,即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理财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每一种理财工具都包括收益与风险两个方面,因而都存在如何防范、弱化投资风险获得预期收益的问题。即,每一种理财工具都有其优劣,将资产押在一种理财工具上,就不能很好地防范和弱化风险,因而难以获取预期投资收益。因此,通过投资组合,把资产作分散性投资,把资金投资于各种工具上,按照一个最适合的比例,作最有利的组合,以争取最大利润、最

38、小风险、最快的变现能力,在收益性、风险性和变现性上达到均衡。这种投资组合,通过利用不同区域、时间、类别、性质和不同行业的投资工具,在预期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争取资产收益的最大化。投资组合理论,对于经济体进行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作用。 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问世 20世纪60年代,威廉夏普 (WilliamSharpe)(1963年发表证券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林特(Lintner)和莫森(Mossin)分别于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_/CAPM)。该模型不仅提供了评价收益一风险相互转换特征的

39、可运作框架,也为投资组合分析、基金绩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基本模型是: Re表示第e种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通常以政府债券利率表示; p表示第e种资产的p系数(资产的系统性风险); Rm表示市场预期收益率;Rm一Rf表示市场风险溢酬; (Rm一Rf)表示第e种证券的风险溢酬。 这个公式说明,任何风险性资产的必要收益等于无风险收益率加上风险溢价,市场风险溢价决定于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程度。依据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投资者冒着较大的风险进行投资时,本着获取高收益原则,应当以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为基础和保障,以保证最低限度也能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率。这一理论对于外汇理财

40、产品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即在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时,投资者如何进行多元化的分散投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部分,小部分资金投资于具有杠杆效应的高风险资产,以期获得更大收益,或在既定收益下锁定损失,提高投资收益。 以上这些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奠定了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例如银行会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按照个人客户不同阶段的需求和偏好来设计产品;而客户(含个人和对公客户)也会根据投资组合理论中的分散投资思想,来选择某些理财产品。这些理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社会货币资金融通的信用中介,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三)外汇理财业务的产品基础 1.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 (

41、Forward Contract)是相对较简单的衍生品,是一个以固定的价格(交割价格)在一个未来的日期(交割日期)买入或卖出一种证券或商品的协议。在合约中同意未来买入的一方被称为持有多头头寸(long position),同意未来卖出的一方被称为空头头寸一(short position)。远期合约中最重要的是远期外汇合约(Forward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和远期利率协议 (Forward Rate Agreement)。远期外汇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按约定的远期汇率买卖一定金额的某种外汇的合约。交易双方在签订合约时,就确定好将来进行交割的远期汇率,到

42、时不论汇价如何变动,都按照此汇率交割。在交割时,名义本金并未交割,而只交割合约中规定的远期汇率与当.时即期汇率之差。 远期利率协议是买卖双方同意从未来某一商定的时期开始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按协议利率借贷一笔数额确定、以具体货币表示的名义本金协议。借贷双方不必交换本金,只是在结算日根据协议利率和参考利率之间的差额以及名义本金额,由交易一方付给另一方结算金。远期合约是非标准化合约,没有固定、集中的交易场所,不利于信息交流传递,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市场效率较低,流动性较差,由于没有履约保障,违约风险较高。 2.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 (Future Contract)是交易所统一设计推出,并在交易所内

43、集中交易的标准化远期交货合约。它指双方协议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交易日按约定的条件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与远期合约相比,期货合同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双方不直接接触;第二,多数期货头寸在合约到期之一前就通过对冲交易结束其期货头寸(平仓),无需进行最后的实物交割;第三,期货合约的规模、交割日期、交割地点是标准化的,无需再协商;第四,期货交易的逐日盯市制度使得保证金账户每个营业日末都可能形成损益,发生现金流动。 根据标的物的不同,期货合约可分为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价指数期货。利率期货( Interest Rate Futures)是指标的资产的价格

44、依赖于利率水平的期货合约。它可用来防范利率风险。外汇期货(Foreign Exchange Futures)的标的物是外汇,是指在交易所内交易双方通过公开竞价、买卖在某一日期根据协议价格一汇率交割标准数量外汇的合约。它是最早出现的金融期货,打破了商品期货交易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期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标的物是股价指数,通过选择若干种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经过计算每日成交市价而编制的价格指数。由于股价指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没有具体的实物形式,在交易时只能把股价指数的点数换算成货币单位进行结算。股指期货可使投资者在广泛的范围内投资于股

45、票市场而非单个股票,避免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麻烦。 3.期权 期权合约 (Option Contract)是在确定的日期或在这个日期之前按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卖某种特定金融商品的权利。对于合约的买方而言,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买方可行使、转让或放弃这种权利。为了获得这种权利,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的期权费。按期权买方执行权利的期限划分,期权可分为欧式期权(买方只能在到期日执行期权)和美式期权(买方可在到期前任何时间执行期权);按期权买方的权利划分,可分为看涨期权(赋予买方购买标的资产权利的合约)和看跌期权(赋予买方出售资产权利的合约);按标的物划分,期权可分为利率期权、货币期权、股指期权等。 4

46、.互换 金融互换 (Financial Swap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互换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分为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通常以银行为一方的双方签订的协议,使双方相互定期支付按照特定的利率基准计算的利息和名义本金,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如Liber)计算出来,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或另一浮动利率指数的基差计算。进行利率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利率互换中国内所有的支付使用同一种货币,没有本金的兑换。 货币互换是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种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

47、利息进行交换。它一般包含本金的兑换。进行货币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各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经过梳理,金融衍生品可以归纳为是在金融现货(如货币、外汇、存贷款、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产品。它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已相对较成熟,逐渐呈现出品种繁多,技术性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的特点。通过随后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绝大部分外汇理财产品都是依托金融衍生品设计而来,金融衍生品奠定了外汇理财业务的产品基础。三、 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

48、 (一)目前我国外汇理财产品现状目前,国内各银行(包括中资和外资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有许多品种。它们都以保本和预期高收益为主要卖点。对于潜在的个人客户来说,保本无疑是他们对外汇理财产品作为投资选项基本要求而在2004年银监会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衍生工具交易资格准入规定后,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实现高收益的手段也已经相当规范,主要是通过在国际衍生工具市场或现货市场上的对冲交易化解理财风险。在此之前市场上曾出现过的借理财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的不规范做法基本消失。我国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大多是外汇结构性存款,由于在存款合同中加入允许存款人或吸收存款的银行改变合同未来现金流的条款,从而使存款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2009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体现出保本和保证最低收益等低利率市况的特征,银行理财和私人银行服务将更多透过营销传播和增值服务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