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金融素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564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金融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消费者金融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消费者金融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消费者金融素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消费者金融素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者金融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金融素养.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 费 者 金 融 素养调 查 分 析 报 告(2015)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二零一五年八月摘 要为准确把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及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于2013年首次针对消费者金融素养情况进行了抽样性的试点调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至2015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与世界银行集团合作,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完善,征求总行各司局意见后,形成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问卷。2015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在全国范围内选定9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直辖市)进行调查,共抽取5400个有效样本。本次调查从消费者态度、消

2、费者行为、消费者知识、消费者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反映了当前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问卷结果显示,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金融知识水平和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均存在一定差异,消费者金融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从消费者态度看,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对消费、储蓄和信用的态度趋于理性,但对风险责任的意识需要加强。从消费者行为看,消费者申请贷款行为较为合理,对未来支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使用自动取款机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金融知识获取和金融纠纷投诉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但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有所欠缺,对信用卡以及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从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看,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不

3、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不平衡特征较为明显。从消费者金融技能看,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假币识别能力,但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使用银行卡和处理假币等方面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从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看,消费者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更为关注,不同消费者群体均选择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作为最感兴趣的金融知识。同时,消费者群体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热门金融产品的相关知识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如股票基金投资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均有较大的吸引力。并且,城乡、区域、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上的差异会导致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趋势上看,随着消费

4、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月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股票基金投资、债券投资、保险产品、预算规划和退休金计划知识的需求逐步增加,而对银行自助终端设备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使用知识的需求逐步减弱。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应将消费者金融素养情况调查作为一项需长期、定期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将金融基础知识和社会热点知识作为金融知识普及的侧重点,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消费者的知识缺陷和行为特点设计差异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方案,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并将普及金融知识与提升金融技能、强化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结合开展。目录一、调查情况介绍5二、调查结果分析8(一)消费者态度分析81.对金融消费

5、者教育的态度82.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93.对信用的态度94.对风险责任的态度10(二)消费者行为分析111.对家庭开支的规划112.对未来支出的计划133.对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154.对贷款的申请175.对信用卡的使用186.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197.对金融知识的获取208.对金融纠纷的投诉21(三)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分析221.消费者金融知识总体情况222.消费者金融知识分类调查情况24(四)消费者金融技能分析311.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312.对银行卡的使用353.对假币的识别与处理36(五)金融知识需求分析381.消费者金融知识需求总体情况382.城镇和农村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3

6、93.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04.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35.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56.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差异477.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的最有效方式49三、结论51附件153附件255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5)一、调查情况介绍为准确把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及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评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从2013年开始每两年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2015年,在首次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与世界银行集团共同修

7、改完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问卷,并吸收人民银行相关业务司局研提的意见,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问卷形成定稿。从调查的主要内容看,此项调查涵盖了金融产品认知与选择、财务规划、储蓄与物价、银行卡管理、反假货币、贷款常识、信用管理、投资理财、保险知识、金融教育和消费者基本情况等十一部分内容(调查问卷见附件2),从消费者态度、消费者行为、消费者金融知识、消费者金融技能等多角度综合反映了当前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从调查样本的分布看,此项调查在东部地区选取了福建省和广东省,在中部地区选取了山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在西部地区选取了四川省、陕西省和重庆市,在东北地区选取了辽宁省。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各调查省份(

8、直辖市)分别完成600个金融消费者的有效样本,全国有效样本数共计5400个。从调查的实施方案看,人民银行相关分支机构在各调查省份(直辖市)的省会城市市区(主城区)、地级市市区和县三个层面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在省会城市(主城区)层面上,各调查省份(直辖市)至少选择8个金融机构网点作为调查点,共完成208个样本。调查点包括2家国有商业银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地方法人银行、1家证券公司、1家人寿保险公司、1家财产保险公司。每个调查网点随机抽选26名金融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且抽选的金融消费者均为普通客户,不抽选VIP客户。在地级市层面上,各调查省份(直辖市)选择具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4个地级市市

9、区,完成200个样本,每个地级市市区完成50个样本。在每个地级市市区至少选择5个金融机构网点作为调查点,分别为2家国有商业银行、1家地方法人银行或信用社、1家证券公司、1家人寿类保险公司或财产类保险公司。每个调查网点随机抽选10名金融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抽选的金融消费者均为普通客户,不抽选VIP客户。在县级层面,各调查省份(直辖市)选择具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的8个县完成192个样本。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上述选取的4个地市中,每个地市选2个县,每个县完成24个样本。在每个县选择农村信用社的1个乡镇网点和邮政储蓄银行的1个乡镇网点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网点随机抽选12名农民金融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在部

10、分地区,人民银行也采用了入户调查的方式到消费者家中进行调查。从调查方式看,所有调查均采取面谈的方式完成。除个别地区采取了入户调查的方式外,大部分金融消费者是在调查网点现场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点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派出调查人员至调查点,对金融消费者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帮助金融消费者完成调查问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于2015年4月组织发放了调查问卷,于5月31日前全部收回。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9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的重要基础。消费者样本的结构分布情况见表1。表 1 消费者样本的结构分布情况单位:%性别男女百分比47.552.5户口所在地本地城镇户口本

11、地农村户口非本地城镇户口非本地农村户口百分比62.525.284.3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百分比22.174.12.61.2年龄18-2930-3940-4950-5960及以上百分比27.732.524.710.94.2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百分比4.312.619.423.236.63.9家庭月收入2千以下2000-49995000-999910000-199992万-5万5万以上百分比12.242.329.210.641.7职业全日制学生务农全职工作兼职工作主动放弃工作失业退休其他百分比3.713.163.75.11.21.44.96.9二、调查

12、结果分析(一)消费者态度分析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较为积极,对消费、储蓄和信用的态度趋于理性,但对风险责任的意识需要加强。1.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态度时,84%的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比为87.5%,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5.7%。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对金融消费者教育均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认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2.1%、85.1%、84.2%和83.5%。图 1 消费者对金融知识普及教

13、育的态度2.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时,76.8%的消费者对于“今天有钱今天花完,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观点。分城乡看,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78.2%,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3.2%。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略有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7.4%、76.1%、79.3%和69.2%。图 2 消费者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3.对信用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时,82.8%的消费者同意“信用是一辈子的记录,不应过度扩张信用,应谨慎维护”的观点

14、,其中同意这一观点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6.8%,农村消费者占比为73.3%。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更为谨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意这一观点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3.7%、83.9%、82.4%和78.3%。图 3 消费者对信用的态度4.对风险责任的态度当询问消费者把钱存入当地的一家小银行,而这家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政府是否应该赔偿时,调查结果有69.9%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应该赔偿,18%的消费者认为政府不应该赔偿,12.1%的消费者不知道政府是否应该赔偿。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认为政府应该赔偿损失的占比为71.6%,农村消费者中的占比为65.9%。分区域看,

15、东部和中部消费者认为政府应该赔偿的占比分别为73%和71.2%,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认为政府应该赔偿的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67.2%和68%。图 4 消费者对存款损失政府是否应该赔偿的态度(二)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申请贷款行为较为合理,对未来支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使用自动取款机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金融知识获取和金融纠纷投诉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但消费者家庭支出的规划有所欠缺,对信用卡以及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1.对家庭开支的规划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做家庭开支计划时,18.9%的消费者一直都有家庭开支计划,24%的消费者经常做家庭开支计划,43.3%的消费者有时有做家庭开

16、支计划,13.8%的消费者从不做家庭开支计划。分城乡看,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7.7%, 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3.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占比分别为86.4%、86.2%、86.8%和85%。图 5 消费者家庭开支计划的制定情况当询问消费者是否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时,18.1%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32.5%的消费者表示偶尔执行,36.5%的消费者表示有时执行,12.9%的消费者表示从不执行。分城乡看,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88.8%, 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84.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

17、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执行既有家庭开支计划的占比分别为87.4%、87.1%、88.5%和85.5%。图 6 消费者家庭开支计划的执行情况2.对未来支出的计划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时,调查结果有31.3%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42.1%的消费者选择了“或许可以”,20.1%的消费者选择了“可能拿不出”,还有6.5%的消费者选择了“肯定拿不出”。分城乡看,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城镇消费者占比为4.1%, 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11.5%。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肯定拿不出”的占比分别为6.2%、6.

18、8%、6.3%和4.8%。图 7 消费者全额支付相当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开支的情况当询问消费者是否为孩子上学存钱时,调查结果有40.5%的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35.6%的消费者选择了“目前没有,但计划这样做”,9.6%的消费者选择了“目前没有,且不计划这样做”,还有14.3%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孩子”。分城乡看,41.8%的城镇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37.4%的农村消费者选择了“有或曾有”。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有或曾有”的占比分别为40.3%、41%、38.9%和43.8%。图 8 消费者为孩子上学进行储蓄的情况当询问消费者预期如何保障在老年的开支时,调查

19、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三项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47.3%)、“依靠退休金”(44.4%)和“依靠养老保险”(41.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依靠退休金”(51.2%),农村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39.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均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图 9 消费者老年开支保障的预期来源3.对合同和对账单的使用当询问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阅读合同条款时,调查结果有34.2%的消费者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4.7%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合同条款,还有11.1%的消费者根本不阅读。分

20、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更注意阅读合同条款,仅8.4%的城镇消费者选择了“根本不读”,选择了“根本不读”的农村消费者占比为16.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根本不读”的占比分别为10.9%、12.7%、9.6%和10.2%。图 10 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对合同条款的阅读情况当调查消费者对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的使用情况时,发现38.0%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16.7%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但难以理解,34.4%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对账单,5.1%的消费者根本不读,5.8%的消费者则表示从未收到过对账单。分城乡看,40

21、%的城镇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农民消费者这一占比为33.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的占比分别为36%、34.9%、42%和39%。图 11 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的使用4.对贷款的申请当询问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是否考虑了自己的偿付能力时,调查结果有65.8%的消费者选择了“是”,只有8.2%的消费者选择了“否”,还有26%的消费者没有申请过贷款。在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中,在申请贷款前没有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分别为3.1%和7.6%。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在申请贷款前没有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均在7%以下

22、。图 12 消费者对申请贷款时自身偿付能力的考虑5.对信用卡的使用当对消费者的信用卡还款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58.7%的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进行还款,12.5%的消费者采用最低还款额方式进行还款,7.4%的消费者有多少钱还多少钱,3.6%的消费者有信用卡但不清楚如何还款,另外还有17.8%的消费者没有信用卡。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在还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城镇消费者采用全额还款方式、最低还款额方式以及有多少钱还多少钱方式还款的占比依次为65.6%、11.2%和6.3%,这一比例在农村消费者中则分别为42.2%、15.6%和9.8%。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采用全额还款方式

23、的占比分别为59.9%、60.1%、56.6%和66.2%,采用以最低还款额进行还款的占比分别为12.1%、11.8%、16.4%和8.7%,采用有多少钱还多少方式进行还款的占比分别为12.1%、6.9%、16.4%和8.7%。图 13 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还款行为6.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当对消费者使用自动取款机(ATM)的情况进行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70.6%的消费者在输入密码时,有意识地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23.9%的消费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5.5%的消费者没有使用过自动取款机。其中,75.1%的城镇消费者有意识地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密码;59.9%的农村消费者有这方面的意识。

24、分区域看,东部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最强,有意识遮挡密码的消费者占比为76.6%,这一比例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分别为67.7%、69.8%和69.5%。图 14 消费者对自动取款机的使用7.对金融知识的获取当消费者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消费者最常采取的行动是“上网找资料”和“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在回答这一多选题时,调查结果有49.7%的消费者选择了“上网找资料”的方式,49.4%的消费者选择了“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的方式,22.2%的消费者选择了“求助家人朋友”的方式,15.9%的消费者选择了“求助个人财务顾问”的方式,5.9%的消费者选择了“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咨询”的方式

25、,另有1.9%和2.4%的消费者选择了“置之不理”和“不知如何寻求帮助”。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采取的行动略有不同。城镇消费者最常采用的行动是“上网找资料”,这一占比为54.31%;农村消费者最常采用的行动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这一占比为45.6%。分区域看,当消费者存在金融知识方面的疑惑时,各地区消费者最常采用的行动均是“上网找资料”和“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采用“上网找资料”这一行动的占比分别为50.4%、50.9%、50.7%和41.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采用“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这一行动的占

26、比分别为51.5%、50.7%、49.1%和42%。图 15 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获取情况8.对金融纠纷的投诉当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时,调查结果有53.3%的消费者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38.4%的消费者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41.9%的消费者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15.7%的消费者向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23.9%的消费者利用“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8.0%的消费者向家人朋友求助,另有3.3%的消费者不知如何投诉。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

27、行投诉”和“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占比分别为56.3%、46.8%和39.6%。农村消费者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和“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占比分别为46.3%、35.9%和30.3%。分地区看,各地区消费者最常采用的投诉方式均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采用这一方式的占比分别为55.7%、54.6%、53.4%和44.5%。表 2 各地区消费者金融纠纷投诉行为占比统计情况 单位:%金融纠纷投诉行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5

28、5.754.653.444.5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34.539.140.139.5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43.342.540.140.5向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16.615.315.715.1利用“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27.22323.120.3不知如何投诉3.72.81.13.8向家人朋友求助9.17.68.35.8(三)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分析消费者金融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不平衡特征较为明显。1.消费者金融知识总体情况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当让消费者对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做出主观评价时,3

29、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不太好”或“一点也不好”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41.7%、14.8%和6.4%。与之相对应,从金融知识客观题的正确率来看,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也仅有60.2%。图 16 消费者对金融知识水平的主观评价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不平衡特征较为明显。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对于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65.0%,农村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49.0%。分区域看,东部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东部消费者对于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

30、61.9%,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9.5%、60.2%和59.3%。消费者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投资知识、贷款知识、信用知识和保险知识较为薄弱,而对银行卡知识和储蓄知识的掌握情况则相对较好。调查显示,消费者在投资知识、贷款知识、信用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0.5%、52.2%、51.9%和57%,而在银行卡知识和储蓄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4.4%、70.4%。表 3 消费者金融知识平均正确率的分类统计情况单位:%项目全部样本按城乡分按区域分城镇农村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储蓄知识70.474.361.672.070.169.471

31、.8银行卡知识74.4 81.058.576.272.675.871.9贷款知识52.256.741.354.251.851.849.9信用知识51.954.944.853.151.351.852.0投资知识50.5 56.336.753.550.450.245.6保险知识5760.847.957.356.857.056.8总体情况60.265.049.061.959.560.259.32.消费者金融知识分类调查情况(1)储蓄知识储蓄知识调查包括2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储蓄账户中有1000元钱,年利率为2%,1年后账户中有多少钱时,调查结果有80.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1020元”。分城

32、乡看,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84%,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4.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82.2%、80.7%、80.4%和80.8%。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多少时,调查结果有59.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50万元人民币”。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4.5%,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9.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61.7%、59.4%、58.4%和62.8%。综合来看,针对储蓄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0.4%。城

33、镇消费者的储蓄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针对储蓄知识调查问题,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4.3%,农村消费者仅有61.6%。分区域看,东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储蓄知识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2%和71.8%,中部和西部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0.1%和69.4%。(2)银行卡知识银行卡知识调查包括3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区别时,78.4%的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分城乡看,84.7%的城镇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63.3%的农村消费者知道两者的区别。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知道两者区别的占比分别为80.1%、77.1%

34、、79.5%和75.7%。当询问消费者用信用卡透支提取现金是否会被收取利息时,调查结果有73.2%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会被收取利息”。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9.8%,农村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7.5%。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75.6%、71.4%、74.2%和71%。当询问消费者信用卡取现额度与信用额度是否有区别时,调查结果有71.6%回答正确,选择了“有区别”。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8.6%,农村消费者中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4.8%。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73.0%、6

35、9.2%、73.8%和69%。综合来看,针对银行卡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4.4%。城镇消费者的银行卡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消费者。针对银行卡知识调查问题,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81%,农村消费者仅有58.5%。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消费者的银行卡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76.2%,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2.6%、75.8%和71.9%。(3)贷款知识消费者贷款知识调查包括3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如果预期未来利率上调,是否同意应选择固定利率贷款,而不是浮动利率贷款时,调查结果有54.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同意”,其中城镇消

36、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8.5%,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3.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5.3%、54.4%、53.8%和51.5%。当询问消费者如果打算进行按揭贷款,同时希望整个还款期内每月支付相同金额,会选择哪种还款方式时,调查结果有47.4%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等额本息还款”,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1.7%,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7.2%。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48.5%、47.9%、46.7%和45.7%。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向银行申请100万个人住房贷款,20年贷款的月供会

37、高于30年贷款的月供,但是20年贷款的总利息支出要少于30年贷款时,调查结果有55%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同意”,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0%,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2.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8.9%、53.2%、54.9%和52.5%。综合来看,针对贷款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2.2%。城镇消费者的贷款知识水平要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6.7%,农村消费者为41.3%。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消费者的贷款知识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4.2%,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

38、确率分别为51.8%、51.8%和49.9%。(4)信用知识消费者信用知识调查包括4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是否知道个人信用报告时,调查结果有66.1%的消费者知道个人信用报告,其中城镇消费者选择“知道”的占比为69.8%,农村消费者选择“知道”的占比为57.3%。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知道个人信用报告的占比分别为66.4%、66%、66.1%和65.8%。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在银行A的不良信用记录不会对从银行B申请贷款产生负面影响时,调查结果有35.9%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不同意”。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7.2%,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2.7

3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37.7%、33.8%、37.8%和32.8%。当询问消费者信用报告上的不良记录保存年限是多少时,调查结果有49.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5年”。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2.3%,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1.6%。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0.8%、49.3%、46.9%和51.8%。当询问消费者如果信用报告有错误的话,是否知道可以提出异议申请时,调查结果有56.6%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知道”。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0.4%,农村消费

40、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7.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57.6%、55.9%、56.2%和57.6%。综合来看,针对信用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1.9%。其中,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4.9%,农村消费者为44.8%。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信用知识水平差异不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3.1%、51.3%、51.8%和52.0%。(5)投资知识消费者投资知识调查包括4个问题。当让消费者从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人寿保险和期货中选择风险最大的投资产品时,调查结果有31.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期货”

41、。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7%,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1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36.3%、32.4%、28.5%和24.3%。当询问消费者对分散投资的理解时,调查结果有59.8%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7.2%,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2.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61.1%、59.9%、59.8%和56.3%。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回报较高的投资,一般情况下风险也比较大”的观点时,调查结果有75.8%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

42、了“同意”,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81.4%,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2.5%。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76.8%、75.5%、76.9%和71.6%。当询问消费者某理财产品期限是9个月,它的累计收益率为9%,它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时,调查结果有35.3%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12%”。分城乡看,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9.6%,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25.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39.8%、33.7%、35.6%和30.2%。综合来看,针对投资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0

43、.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6.3%,农村消费者为36.7%。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消费者的投资知识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3.5%,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0.4%、50.2%和45.6%。(6)保险知识消费者保险知识调查包括4个问题。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买保险可以降低风险,所以购买额度越高越好”的观点时,调查结果有60.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不同意”,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3.5%,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2.1%。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61%、61.2%、58.8%和5

44、9.3%。当询问消费者是否同意“将同一财产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当财产发生损失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赔偿”的观点时,调查结果有40.5%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不同意”,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42.2%,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36.6%。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41.2%、39.2%、43.1%和35.2%。当询问消费者刚买的保险是否可以退时,调查结果有65.2%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从投保人收到保单之日起10日内可以退保”,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70.9%,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1.7%。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

45、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64.7%、65.6%、64.2%和68.2%。当询问消费者一些保险产品具有保险与投资的双重功能,这些产品是否一定“保本”时,调查结果有62.1%的消费者回答正确,选择了“不一定”,其中城镇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66.7%,农村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为51.3%。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者回答正确的占比分别为62.4%、61.2%、62%和64.5%。综合来看,针对保险知识调查问题,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57%。城镇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水平要高于农村消费者,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为60.8%,农村消费者为47.9%。分区域看,各地区消费者的保险知识水平差不多,

46、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7.3%、56.8%、57%和56.8%。(四)消费者金融技能分析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假币识别能力,但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使用银行卡和处理假币等方面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1.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当询问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会对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做出比较进行调查时,调查结果有60.8%的消费者选择了“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17%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16%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比较”,还有6.2%的消费者选择了“没有比较”。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选择“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的占比

47、为65.6%,农村消费者中选择“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的占比为4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对所需的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了比较”的占比分别为62.3%、58.3%、61.6%和62.5%。图 17 消费者对同类金融产品或服务进行比较的情况当询问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能否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时,调查结果有60.9%的消费者选择了“能”,18.6%的消费者选择了“不能”,20.5%的消费者选择了“不知道”。分城乡看,城镇消费者中选择“能”的占比为66.3%,农村消费者中选择“能”的占比为47.9%。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者中选择“能”的占比分别为61.4%、58.8%、62.1%和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