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648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规范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为加强我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规范风险报告格式,在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指导下,根据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报告制度)和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现对我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类型 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为各行风险管理的总报告,年,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报送起点机构为一级分行,各一级分行应定期按照风险报告制度向总行报送,并鼓励一级分行以下机构报送。二、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报告期 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的报告期为季度,分为季报、年报。各一级分行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的季度报告应在每季后10日内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年度报告应在每年后20日内提交

2、总行风险管理部。 三、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路线遵照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的相关要求。四、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报送方式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应为正式定稿版本,通过行内OA或其他形式(注意保密)报送。电子版文档名称统一规范为:“银行分(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第季度)”。五、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格式各分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内容摘要、目录、正文、附件。1. 封面基本报告的封面包括报告的机构、报告类型和报告期间三部分内容:(1)报告机构报告机构的名称应以初号华文新魏字体标写封面的正上方。(2)报告类型应在封面中部以一号黑体字分别写明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3)报告期间报告期间应明确本报告的

3、报告期间范围,应紧挨报告类型下方以一号黑体字写明报告期间,包括:年第季度、年度三种类型。2.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本报告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指出本报告期内本机构面临的各类风险水平,报告期内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等。3. 目录目录应是对报告全文的一个指引,在页面上方以二号黑体字标明目录,并以5号宋体字标明目录的具体内容,包含内容摘要、正文一级和二级标题、附件等,并应准确对应内容所在页码。4. 正文以小四宋体书写(行间距1.5),一、二级标题应加粗。六、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正文内容(一)全行风险管理总体状况对全行风险的总体状况进行概括评价,列示本行各类风险的主要指标表现,对其是否符

4、合监管要求及我行风险政策做出评价,并对全行在报告期间的风险管理工作做出简要概括。(二)全行各类风险状况1信用风险(1)本行信用风险水平评估对本行在报告期间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列示本行主要的信用风险指标表现(例如不良率、逾期率等),评价本行目前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程度,对本行当前的信用风险特征进行提炼和分析,对本行信用风险状况是否符合监管导向及我行风险政策进行评价。(2)本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简要介绍本行在报告期内,各相关部门就信用风险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度建设、流程规范、贷后管理、整改跟踪等等。(3)本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本行报告期内信用风险的程度评估和管理回顾,总结、提炼

5、目前本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2市场风险(1)本行市场风险水平评估对本行在报告期间的市场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列示本行主要的市场风险指标表现(例如净利差收益波动,资产负债结构缺口,流动性比率/缺口等),评价本行目前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程度,对本行当前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特征进行提炼和分析,对本行市场风险状况是否符合监管导向及我行风险政策进行评价。(2)本行市场风险管理工作 简要介绍本行在报告期内,各相关部门就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例如落实监管要求,规范制度流程,实施管理创新等(3)本行市场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

6、据对本行报告期内市场风险的程度评估与管理回顾,总结、提炼本行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3操作风险(1)本行操作风险水平评估对本行在报告期内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并基于操作风险发生的诱因,从人员、内部程序、信息系统、外部事件等角度对本行的操作风险程度进行评价,提炼和分析本行当前面临的操作风险特征,对本行操作风险状况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及我行风险政策进行评价。(2)本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简要介绍本行在报告期内,各相关部门(如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就操作风险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度建设、业务检查、审计稽查、整改落实等(3)本行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

7、主要问题 根据对本行报告期内操作风险的程度评估和管理回顾,总结、提炼目前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4合规风险(1)本行合规风险水平评估对本行在报告期内的合规风险进行评估,评价本行目前所面临的合规风险程度,评价外部法律法规对本行经营活动的影响,提炼和分析本行当前面临的合规风险特征,对本行合规风险状况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及我行风险政策进行评价。(2)本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简要介绍本行在报告期内,各相关部门就合规风险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例如开展合规审查,落实监管意见,完善制度建设等。(3)本行合规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对本行报告期内合规风险的程度评估和管

8、理回顾,总结、提炼目前本行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三)全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情况1全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本行在报告期内,就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的工作,例如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运行,各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搭建,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等,比照监管指引及总行要求,对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价。2全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本行当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包括高管层意识、部门定位、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等各方面,提炼其中存在的主要难点、突出障碍和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四)下一阶段风险管理展望

9、及主要管理措施1风险展望 对下一阶段本行风险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形势、同业竞争形势,本行的发展策略、经营目标等,结合本行业务发展及风险政策,就本行下一阶段所面临的各类主要风险进行预测,对突出风险进行预警。2本行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基于风险展望及本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本行下一阶段各类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基础建设,提出政策建议。七、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相关写作要求年,各一级分行要在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按季度向总行提交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撰写总报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应在综合各专业风险管理报告,并着眼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完成,

10、要全面反映本行风险管理的现状,该报告完成后须提交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以正式文件下发。2报告应对本行各类主要风险数据、风险事件、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停留在单点现象或者数据的罗列,更要对其后隐藏的风险问题进行揭示,要体现全机构、全业务、全人员的分析视角,系统性提出解决方案;报告结论应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应有充分的论据支撑,忌主观、武断。3报告数据应科学、准确、规范,统计口径应与监管要求及银行业通用标准保持严格一致。报告文字简明扼要,条理清晰。4报告内容要贴近实际,提出风险管理应对措施时要全面、准确把握本行风险水平和变化趋势,管理措施应体现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体现风险管理“服务发展”的

11、指导思想,要对本行业务及管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切忌空洞。八、其他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各一级分行,原则上适用于二级分行,一级分行可根据辖内分支机构的实际状况,在遵循本指导意见基本原则和不影响报告目的的前提下,对二级分行适当增减具体报告内容。附件: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附件: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银行分行全面风险管理总报告年第季度内容摘要(内容省略)目 录一、20*年我行风险管理总体状况1 二、20*年我行各类风险管理状况3(一)信用风险31.我行信用风险水平评估32.我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53.我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9(二)市场风险111.我行市场风险水平评估112.我行市场风险管理工作133.

12、我行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三)操作风险161.我行操作风险水平评估162.我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183.我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四)合规风险221.我行合规风险水平评估222.我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243.我行合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6三、20*年我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情况28(一)全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基本情况28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设情况282.风险管理委员会建设及运行情况293.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314.风险联络员(风险窗口)建设与运行情况34(二)全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6四、下一阶段风险展望及应对措施38(一)风险展望38(二)下

13、一阶段主要风险管理措施40正 文(内容省略)关于规范银行信用风险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完善银行各级机构信用风险报告制度,规范信用风险报告格式,提升信用风险报告质量,依据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自年起执行。各级机构各部门应切实履行信用风险管理职责,并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撰写和报送信用风险报告的实施细则。一、信用风险报告类型信用风险报告分为专项风险管理报告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一)专项风险管理报告为由各分支机构风险合规部撰写,分析专项风险水平,定期提交给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的报告;(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为对我行经营管理造成重大影响的且涉及信

14、用风险的报告。二、信用风险报告期(一)专项风险管理报告的报告期为季度,分为季报、年报。各一级分行专项风险管理报告的季度报告应在每季后10日内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年度报告应在每年后20日内提交总行风险管理部。(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随事报告。对于突发或紧急的信用事件,各分支机构可先采用电话、传真、内部网络社区等非正式方式向上级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报告形式汇报。三、信用风险报告路线遵照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的相关要求。此外,各分支机构风险合规部还应将信用风险报告及时抄送同级审计部。四、信用风险报告报送方式信用风险报告应为正式定稿版本,通过行内OA或其他形式(注意保密)报送。电子版文档名称

15、统一规范为:“银行分(支)行信用风险报告(第季度)”或“银行分(支)行重大信用风险事件报告(年月日)”。五、信用风险报告格式(一)专项风险管理报告专项风险管理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内容摘要、目录、正文、附件。1. 封面封面包括报告的机构、报告类型和报告期间三部分内容:(1)报告的机构报告机构的名称应以初号华文新魏字体标写封面的正上方,分别为:银行分行和银行支行。(2)报告类型应在封面中部以一号黑体字写明“信用风险报告”。(3)报告期间应明确报告期间范围,应紧挨报告类型下方以一号黑体字写明,分别为:年第季度和年度。2.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本报告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指出本报告期内本机构的信用

16、风险状况,报告期内实施的管理措施及下一报告期拟采取的措施。该部分以小四宋体书写。3. 目录目录是对报告全文的一个索引,在页面上方以二号黑体字标明目录,并以5号宋体字标明目录的具体内容,包含内容摘要、正文一级和二级标题、附件等,并应准确对应内容所在页码。4. 正文正文部分是专项风险报告的核心内容,以小四宋体书写(行间距1.5),一、二级标题应加粗。5. 附件报告期内新发布法律、规则和准则应依据性质分类列明,并附于正文后。(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封面、内容摘要、标题、正文。1封面封面包括报告的机构、报告类型和报告时间三部分内容:(1)报告的机构。参照专项风险报告的格

17、式。(2)报告类型。参照专项风险报告的格式。(3)报告时间。应紧挨报告类型下方以一号黑体字写明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时间:年月日。2标题标题应反映重大风险事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发生机构、人员、行为描述等基本要素,以小二号黑体字书写于页面上方,应采用以下方式编写:“关于事件发生机构涉及人员行为描述报告”。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本报告的内容进行简要归纳,阐述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梳理出事件的关键要素,确保报告阅读者能够通过内容摘要初步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4正文正文应以小四宋体书写(行间距1.5),一、二级标题应加粗。六、信用风险报告正文内容(一)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正文内容信用风险报告的内容至少要求有以下六

18、个部分:1信用风险总体状况。首先需要对本行在报告期间的信用风险状况、风险水平进行总体性评估和表述,列示本行主要信用风险指标表现,对本行当前的信用风险特征进行提炼和分析,对本行信用风险状况是否符合监管导向及我行风险政策进行评价。然后,分开描述主要风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资产结构变化、风险资产情况、风险缓释物情况、资产质量、集中度情况、拨备及盈利情况等。2信用风险状况及趋势分析。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信用风险环境。本部分要简明扼要的描述辖内信用风险环境。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区域经济情况简要介绍;二是区域金融运行情况简要介绍;三是当地监管机构监管政策最新情况介绍。二是信用风险组织机构。本部

19、分要求简明扼要的描述辖内信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变动等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变动情况;二是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部、审计部、信贷部等组织变动情况,包括人员、岗位、机构设置等;三是信用风险流程变动情况、运行情况。三是信用风险状况及趋势分析。本部分不仅要分析当前状况,还要分析趋势,是重点部分,需要详细深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批发类业务批发类业务分析包括批发类业务的总体情况;批发类业务中涉及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类以及“两高一资”行业的具体分析;抵押、质押情况分析;借款主体的最新资信情况;要对配合总行开展风险五级分类、贷后管理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分析;要对银监会最新监管

20、文件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区域经济、金融形势对批发业务信用风险的影响;集团客户风险、集中度风险要视情况而定,有需要的要做出分析(2)小额贷款及信用卡类业务分析零售类业务风险分析要求具体深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五级分类情况、迁徙率及拨备分析;2)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的金额、期限、比率、结构分析;3)对老客户情况的分析,特别是对于提前还款后第二天续贷的金额、比率,老客户的比率,续贷的原因分析;4)信贷员情况分析,主要是管户信贷员逾期率和管户金额情况;5)逾期原因分析,要求深入具体;6)贷款期限结构、品种结构分析;7)月末逾期率的非正常波动分析,列出主要非正常波动的支行,主要原因;8)其他

21、方面;3主要信用风险问题。本部分内容要求具有概括性,注意不要与第四节描述的现象雷同,要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资产业务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如小额信贷部分品种逾期率高、区域、行业集中度高、借款人主体资信变动情况等。需要指出当前资产业务存在的主要信用风险问题。(2)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制度、流程、应对措施、评估方法、人员考核等。4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情况。本部分内容包括行领导、风险部、审计部、信贷部等各级机构的信用风险工作情况。包括:最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出台了那些制度、修订了那些制度、运行的效果如何?那些制度空缺?其他相关工作等。5下一季度(年度)的信用

22、风险情况展望。要求根据本行业务发展情况、监管要求、上级行要求、市场情况等多方面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本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展望。6下一步拟采取的对策。本部分要有针对性,切忌空泛。(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正文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基本内容:1事件基本情况应包括: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机构、涉及人员、事件经过、损失金额、监管部门反应、社会公众评价等情况。2事件发生的成因分析影响该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机构内外部的因素。3应对措施应包括:该事件发生后,事件所在部门和机构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的基本内容、负责实施的部门或人员、效果如何、持续跟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等。七、相关要求年,各一级分行风险合规部

23、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切实履行信用风险报告职责,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信用风险报告。年信用风险报告撰写和报送的相关要求如下:一是要求对风险问题深入分析。报告应对风险数据、风险事件、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停留在单点现象或者数据的罗列,要对背后隐藏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二是要求报告数据准确规范。报告所引用的数据应准确,各项指标应符合银行同业习惯。三是要求相同数据的列示应多采用表格或图表方式,便以直观体现数据内涵。四是要求及时交稿。季度报告时间要求在每季10号之前交稿,年度时间要求在20号之前。报告需要经过内部讨论。五是要求报告结论应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忌主观、武断,任何结论的得出都应有充分

24、的论据作为支撑。六是要求报告内容要贴近实际,忌空洞,要对我行业务及管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不能以简单粘贴或数据更新后的以往报告替代。七是要求文字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八、其他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各一级分行,原则上适用于二级分行,一级分行可根据辖内分支机构的实际状况,在遵循本指导意见基本原则和不影响报告目的的前提下,对二级分行适当增减具体报告内容。附件:1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2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模板附件1: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银行分行信用风险报告年第季度内容摘要(内容省略)目 录正 文(内容省略)附件2: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模板银行分行(支行)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年月日关于银行分(支)行的报告内容摘要(内容省略

25、)正文(内容省略)关于规范银行市场风险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全行市场风险报告工作,推动一级分行着手开展辖内市场风险管理,促进分行收益水平的稳定提高,根据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410号)和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邮银发2009233号),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 市场风险报告类型年,市场风险报告报送起点机构为一级分行,各一级分行定期按照风险报告制度向总行风险报告,鼓励一级分行以下机构报送。各一级分行要切实加强以市场风险报告撰写作为开展市场风险管理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本行资金计划管理、资产负债期限和币种结构分析、资金成本和收益分析等业工作重点,结合本行组织架构实际,重点开

26、展市场风险监测、市场风险研究及分析工作,为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二、 市场风险报告期风险管理报告的报告期为季度,分为季报、年报。各一级分行专项风险管理报告的季度报告应在每季后10日内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年度报告应在每年后20日内提交总行风险管理部。三、 市场风险报告路线遵照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的相关要求。四、 市场风险报告报送方式市场报告应为正式定稿版本,通过行内OA或其他形式(注意保密)报送。电子版文档名称统一规范为:“银行分(支)行市场风险报告(第季度)”。五、 市场风险报告格式各分行市场风险基本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内容摘要、目录、正文、附件。1封面基本报告的封面包括报告的机构或

27、部门、报告类型和报告期间三部分内容:(1)报告的机构或部门报告或部门的名称应以初号华文新魏字体标写封面的正上方。(2)报告类型应在封面中部以一号黑体字分别写明市场风险报告。(3)报告期间报告期间应明确本报告的报告期间范围。基本报告报告应紧挨报告类型下方以一号黑体字写明报告期间,包括:年第季度、年度三种类型。2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本报告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指出本报告期内本机构或部门的市场风险状况,报告期内实施的基本措施3目录目录应是对报告全文的一个指引,在页面上方以二号黑体字标明目录,并以5号宋体字标明目录的具体内容,包含内容摘要、正文一级和二级标题、附件等,并应准确对应内容所在页码。4正文以小

28、四宋体书写(行间距1.5),一、二级标题应加粗。六、 市场风险报告主要内容(一)市场风险环境1我国及区域内经济、金融环境简介主要是侧重于分析区域经济走势、辖内金融市场情况。2区域内主要利率品种、汇率、价格等风险因子变动趋势简介主要是侧重于分析区域内主要的资金利率(同业之间、票据、贷款等等)及其他重要的价格因素的主要是侧重于分析区域内主要的资金利率(同业之间、票据、贷款等等)及其他重要的价格因素(特殊的理财产品等也可包括在内)3未来对主要利率品种、汇率品种变动预测主要是侧重于分析上述重要价格因素的变动趋势的预测(二)全行市场风险水平1资产负债结构及其重定价结构分析建议根据1104数据或会计数据手

29、工计算分析资产负债的重订价期限错配情况。2利息收入变动情况主要可以分为区域、业务品种两个分析维度,主要可包括:(1)分户管理的整体情况主要分析行内清算备付户、清算户、运用户、准备金户的结构、收益和预测准确性情况(2)综合收益变动 主要分析综合收益的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收入的影响;(3)超额收益变动 主要分析超额收益的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收入的影响;(4)自营资产性业务收入主要分析超额收益的业务结构、定价原因、价格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收入的影响。主要是指分行资主开办的产品,如各类零售信贷和票据转贴现、专项融资等等2利息支出变动情况(区域、产品维度)(1)居民储蓄存款主要分析居民储蓄存款结构、波动

30、性及其对利息支出的影响;(2)企业存款主要分析企业存款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支出的影响;(3)同业存放:结构、定价策略主要分析同业存款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支出的影响;3净利差收益变动情况建议综合以上1至3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分析。4非利差收益变动情况主要分析主要的中间业务收益、手续费等收益项目收到区域经济环境变动影响的结果,可以是对费率水平的影响,也可以是业务开展规模的影响。5汇率风险(1)外汇敞口主要分析辖内的外币资金的库存管理、账户资金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情况。(2)外币清算账户分析主要分析外币清算账户的考核情况,上下划、透支等情况的成本、收益分析。(3)汇率变动的影响(4)汇率变动对行内收益的

31、影响(三)全行流动性风险水平1全行资金计划管理、资金划转以及备付金水平情况主要分析本外币的总揽情况分析,主要看是否有造成透支,备付金不足等事件发生。2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建议参考商业银行核心监管指标的要求依照1104的数据进行分析。(四)重大市场风险事件及流动性风险事件分析(五)全行市场风险水平展望及对策主要对上述分析的总结同时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分析未来趋势。(六)全行市场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市场风险体系建设情况;2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工作情况;3对已识别出的重大市场风险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及其执行效果;4内外部审计、检查问题改进和落实情况等;5分行自身无法解决的市场风险管理问

32、题。七、 相关要求年各一级分行要在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按季度向总行提交单独的市场风险管理报告。撰写风险报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将各部门需要提供的风险报告及信息的内容格式进一步细化、规范,商相关部门同意后,提交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经确认后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二是要在开展辖内区域经济、区域资金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区域人行、银监会、统计局、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监管机构信息平台以及各类金融协会组织的信息发布渠道,做好分行面临的市场风险环境分析(主要是各类利率价格变动走势)以及同业发展竞争程度产品发展趋势研究。三是要在汇总各部门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区域金融市场内主要产品的同业竞争的

33、态势及我行产品发展分析,重点分析产品定价对业务发展及收益创造的影响;四是要深入分行行内资产负债结构变动,总全行角度找出影响分行收益变动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理;要在汇总各部门对策意见的基础上,从全行角度提出改善分行收益波动的有效建议。八、 其他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各一级分行,原则上适用于二级分行,一级分行可根据辖内分支机构的实际状况,在遵循本指导意见基本原则和不影响报告目的的前提下,对二级分行适当增减具体报告内容。附件: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附件: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银行分行市场风险报告年第季度内容摘要(内容省略)目 录一、市场风险环境 1(一)我国及区域内经济、金融环境简介1(二)区域内主要利率品种、

34、汇率、价格等风险因子变动趋势简介 3(三)未来对主要利率品种、汇率品种变动预测 4二、全行市场风险水平(我行及区域内同业水平对比) 6(一)资产负债结构及其重定价结构分析 6(二)利息收入变动情况(区域、业务维度) 71分户管理的整体情况 72综合收益变动: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收入的影响 93超额收益变动: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收入的影响 104自营资产性业务收入:业务结构、定价原因、价格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收入的影响 11(三)利息支出变动情况(区域、产品维度)121居民储蓄存款: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支出的影响122企业存款:结构、波动性及其对利息支出的影响123同业存放:结构、定价策略13

35、(四)净利差收益变动情况:综合以上(一)至(三)分析结果14(五)非利差收益变动情况14(六)汇率风险151外汇敞口:外币库存现金、存放同业(分行)152外币清算账户分析163汇率变动的影响16三、全行流动性风险水平17(一)全行资金计划管理、资金划转以及备付金水平情况 17(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17(三)重大市场风险事件及流动性风险事件分析18四、全行市场风险水平展望及对策19五、全行市场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0(一)市场风险体系建设情况20(二)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工作情况21(三)对已识别出的重大市场风险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及其执行效果 22(四)内外部审计、检查问题改

36、进和落实情况等 22(五)分行自身无法解决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23正 文(内容省略)关于规范银行操作风险报告格式的指导意见为加强我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规范操作风险报告格式,在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指导下,根据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报告制度)和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现对我行操作风险报告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操作风险报告类型操作风险报告分为专业风险管理报告和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一)专业风险管理报告是指由各分支机构风险合规部撰写,分析专项风险水平,定期提交给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的报告(二)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是指对我行经营管理造成重大影响且涉及操作风险的报告,如重大案件、重

37、大自然灾害、系统风险事件等。二、操作风险报告期(一)专业风险管理报告的报告期为季度,分为季报、年报。各一级分行专业风险管理报告的季度报告应在每季后10日内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年度报告应在每年后20日内提交总行风险管理部。(二)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随事报告。对于突发或紧急的操作事件,各分支机构可先采用电话、传真、即时聊天系统和内部网络社区等非正式方式向上级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报告形式汇报。三、操作风险报告路线遵照银行风险报告制度(试行)的相关要求。此外,各分支机构风险合规部还应及时通报同级审计部。四、操作风险报告报送方式操作风险报告应为正式定稿版本,通过行内OA或其他形式(注意保密)报

38、送。电子版文档名称统一规范为:“银行分(支)行操作风险报告(第季度)”或“银行分(支)行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年月日)”。五、操作风险报告格式(一)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操作风险报告应包括封面、内容摘要、目录、正文、附件五个组成部分。具体格式要求如下:1封面封面包括报告的机构、报告类型和报告期间三部分内容:(1)报告的机构报告机构的名称应以初号华文新魏字体标写封面的正上方,分别为:银行分行和银行支行。(2)报告类型应在封面中部以一号黑体字写明“操作风险报告”。(3)报告期间应明确报告期间范围,应紧挨报告类型下方以一号黑体字写明,分别为:年第季度和年度。2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本报告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39、指出本报告期内本机构的操作风险状况,报告期内实施的操作风险管理措施及下一报告期拟采取的措施。该部分以小四宋体书写。3目录目录是对报告全文的一个索引,在页面上方以二号黑体字标明目录,并以5号宋体字标明目录的具体内容,包含内容摘要、正文一级和二级标题、附件等,并应准确对应内容所在页码。4正文正文部分是专项风险报告的核心内容,以小四宋体书写(行间距1.5),一、二级标题应加粗。5附件根据报告内容确定附件的内容。(二)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封面、内容摘要、标题、正文。1封面封面包括报告的机构、报告类型和报告时间三部分内容:(1)报告的机构。参照专项风险报告的格式。(

40、2)报告类型。参照专项风险报告的格式。(3)报告时间。应紧挨报告类型下方以一号黑体字写明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时间:年月日。2标题标题应反映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发生机构、人员、行为描述等基本要素,以小二号黑体字书写于页面上方,应采用以下方式编写:“关于事件发生机构涉及人员行为描述报告”。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对本报告的内容进行简要归纳,阐述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梳理出事件的关键要素,确保报告阅读者能够通过内容摘要初步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4正文正文应以小四宋体书写(行间距1.5),一、二级标题应加粗。六、操作风险报告正文内容(一)专项风险管理报告操作风险报告的主体内容应分为四个部分,分

41、别对应四个一级标题,每个标题下可以分为二级或三级标题,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三级。操作风险报告中各部分对应的内容应当根据本行实际情况进行撰写,如报告期内单项标题下存在未识别出操作风险点或未出现风险损失事件等情况,可以仅对本标题下内容进行简单陈述。具体报告内容如下:120年第季度操作风险整体水平综述报告期内操作风险总体水平的评价。(1)操作风险的主要分布状况报告期内识别出的操作风险在各业务条线的分布状况,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业务条线层面。将识别出的操作风险按照操作风险事件分类方法确定的操作风险类别(见附件三)进行定性,确定其所属类别,然后再分析其在各业务条线的分布状况(具体格式见附件四)。第二,风险诱

42、因层面。将识别出的操作风险按照操作风险诱因方法确定的操作风险类别(见附件五)进行定性,确定其所属类别,然后再分析其整体分布状况(具体格式见附件六)。各类操作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报告期内按照全行统一的方法识别出的操作风险点、内部审计发现的操作风险点、系统内检查发现的操作风险点、监管检查发现的风险点。此处风险点区别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2)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及损失情况分析损失事件及损失情况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损失事件的类型汇总分析、诱因汇总分析、业务条线分布分析等内容。损失事件既包括财务损失也包括非财物损失。(3)重要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分析报告期内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43、发生时间、业务条线名称、事件类型、涉及金额、损失金额、事件的起因、发生经过、已经或准备采取或准备采取防范措施、对其他风险(如信用/市场)或其他业务/职能部门造成的影响等。所分析的事件既要有内部损失事件,也应包括外部损失事件。220年第季度操作风险评价(1)对报告期内识别出的各类操作风险(附件三第一级目录)发生频率、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提炼和分析本行当前面临的操作风险特征。(2)本报告期内操作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分析,并对本行操作风险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及我行风险政策进行评价。(3)本部分还须对整个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外部监管信息进行分析,本部分集中体现在总行层面报告中,一级分行可以根

44、据本分行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分析。320年第季度操作风险管理情况(1)报告期内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本行各相关部门就操作风险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例如操作风险体系建设情况,操作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工作情况,对已识别出的重大操作风险所采取的优化控制措施及其执行效果,业务部门的制度建设、业务检查情况,内外部审计、检查问题改进和落实情况、上一报告期提出的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建议的落实情况及效果等。(2)本行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对本行报告期内操作风险的程度评估和管理回顾,总结、提炼目前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此部分内容应当包括“三道防线”所有采取的控制或优化措施及效果。4操作风险展望及政策建议本部分内容应在前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本行操作风险水平的展望,下一步加强本行(或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提出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主要包括调整风险战略、改善资本分配、调整风险管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