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740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及其协同效应 内容摘要科层配置(科层制)和市场配置是金融控股集团配置内部资源的两种方式。无论是采用科层制还是充分利用内部市场,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要目的都是在考虑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以期获得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内部市场与协同效应之间有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在业务协同还是在管理协同方面。可能获取正协同效应。也有可能导致负协同效应,应通过合理的利益补偿以及风险分担等措施,提高正协同效应,降低负协同效应。 关键词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科层制;协同效应 协同是金融控股集团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主要是缘于市场分工和专业化后整体效益大于各个独立部分的总和,从而实现一种类似规模报酬递

2、增的效应。金融控股集团作为向综合经营转变进程中的一种组织创新,是稳健与效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均衡,最终实现综合经营条件下稳健与效率两要素的动态总效用最大化。金融控股集团兼具科层属性与市场属性的“二重性”。与单一金融企业相比,金融控股集团不仅存在着母子公司之间按照类似于“科层制”原则形成的、具有一定组织成本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存在着相互之间,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按照类似于市场原则形成的、具有一定交易成本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图1)。具体来说,就是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存在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母子公司之间采取类似于“科层制”的原则,以内部指令组织生产经营,相互之间以具有科层属性的“管理协同”为主;同时,金

3、融控股集团内部也存在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关联企业之间主要以市场原则交易和组织生产经营,相互之间以具有市场属性的“业务协同”为主。因此,可以笼统地把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分为具有市场特征的业务协同和具有科层制特征的管理协同。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整体效应和联合效应(Helena Knyazeva,1999)。一般来说,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的一大优势就是获取协同效应。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伊戈尔安索夫(H.I.Ansoff)首次将协同理念引入企业管理,提出协同战略的理念

4、,并将其定义为“合并后的企业经营表现超过原分散的企业表现之和”。哈肯指出,一个开放系统中的子系统既有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又有因为子系统之间固定关联而形成的协同运动(A.Szasz,P.szendro,2005)。日本的战略专家伊丹广之(Hi-royuki Itami,1987)对协同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界定,他把安索夫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安德鲁坎贝尔(Andrew Campbell,2000)等在战略协同一书中说:“通俗地讲,协同就是搭便车。当公司通过横向关联取得部分积累的资源,同时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我国学者王长征(2002)以

5、企业价值链评价为基础将协同效应分为纯粹增加效应、加强效应、转移与扩散效应和互补效应四种类型。赵灵章(2004)认为,经过协调后导致企业整体功能增强,称为协同效应,正是这种不易识别的价值增值,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协同效应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金融控股集团各个子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对集团旗下成员企业相互支持和协调行动,从而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资源整合效率就越高,协同效应的发挥就越好。 上述研究成果更多地从如何界定协同效应的含义和获取协同效应的方式上着手,而对于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分析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以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角度出发,探究内部市场与协同效应的运行

6、机理,分析内部市场对于协同效应的正负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与协同效应的关系 1999年,国际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指出,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在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中两种以上的金融服务集团。金融控股集团控制多个牌照的金融子公司,是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拥有多牌照的企业集团,其子公司经常发生资金的调转、人员的互动、交叉营销、共同研发等形成内部市场。因此,金融控股集团面临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方式(如图2),一是可以与集团外

7、的市场进行交易,获取所需资源,与外部市场交易的交易成本为金融集团的规模边界确定了一个参照系,即如果其规模达到一定程度,集团内部市场的交易成本达到或超过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时,用外部市场代替内部市场是更好的选择,这就决定了集团规模的边界。二是集团通过内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包括价格机制和科层制两种方式,如果这两种方式配置资源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就形成了正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提高了内部交易成本,就出现了负的协同效应。 (一)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替代关系 内部市场是建立在科斯交易费用基础之上的。1937年,科斯发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在这篇文章中,科斯指出:“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

8、成一个组织,允许某个权威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市场和企业作为两种协调分工与交易的机制,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企业的出现替代了市场。在企业内部,由企业的权威替代市场交易。此后,威廉姆森对内部市场进一步拓展分析,他认为在企业和市场的组织中间地带存在着一些中间形式,这种中间组织可以理解为兼具企业与市场特征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一种契约的再集合,它扩大了企业的边界,为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供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这种内部市场的交易不仅体现在最终产品市场,而且也存在中间产品市场。若将中间产品市场纳入到内部市场,则有助于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进而减少交易成本。这种相互贸易是一个较长期的契约,

9、以代替若干个较短期的契约,这样,签订每一个契约的部分费用就节省下来。通过这种长期契约,固化企业集团的内部化交易,从而减少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的特征 1.交易主体是独立的定价主体。金融控股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作为内部市场交易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董事会和经营层,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润主体。因此,可以把内部市场交易主体看成是一个具有很强“自生能力”的经济实体。所谓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企业获得自生能力是以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

10、。金融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润主体,利用其完备的人才储备,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内部生产经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提升该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2.价格机制是重要的协调机制。价格机制是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存在的主导因素。内部市场的交易主体加入金融控股集团,实现科层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对接,能够获取比市场上其它要素提供者更高的收益。这一方面是因为共享优势资源,不断提升要素价值,从而促进互利共赢;另一方面是不断打破制度藩篱,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新的价值。 3.科层制是重要的组织经营方式。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

11、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可以说科层制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科层制一般具有专门化、等级制以及规则化特征。金融控股集团采用科层制方式配置资源,内部各个经营主体依据权力属性“被组织”出来。“被组织”是指内部的各经营主体不是自发行为的产物,而是由外界以特定的方式强加而形成的,是外部力量驱动的结果。 (三)协同效应的内部市场基础 协同效应是金融控股集团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石和竞争优势。无论是具有市场属性的业务协同还是具有科层属性的管理协同,都具有内部市场的基础。拥有多种经营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可以开展多样化经营,在内部市场上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以及获得新的获利机会等,以谋求更好业务

12、协同效应;同时,内部市场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更加方便地调动整个集团的各种资源,从而使集团利益最大化,实现更好的管理协同效应。 1.金融控股集团获取协同效应的主要方式。由于金融业的主要资产即资本、信息以及企业家才能的专用性较低。因此,从事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能够最大限度提高金融资产的使用效率,发挥范围经济和优势,创造出巨大的协同效应。在内部市场上,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后端的财务协同、中端的产品协同以及前端的营销协同等。第一,财务协同效应。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合并成金融控股集团后在财务上的价值提升和成本节约。金融控股集团通过内部财务整合和总体财务规划,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通

13、过内部市场统一规划使用资金,把资金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由于金融业信息、场所等专用性较低,金融控股集团通过联合经营,提高规模效应,从而节约成本。第二,产品协同效应。金融控股集团通过综合经营,有助于银行、证券、保险额紧密联合,创造出更多的新型交叉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三,营销协同效应。金融控股集团的各子公司通过客户管理系统(CRM),强化子公司间共用资源,比如营销渠道及品牌商誉等,通过交叉销售扩大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达到互利多赢。 2.金融控股集团协同效应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随着内部市场

14、的发展,内部市场的价格逐渐表现出与外部市场类似,定价方法也基本上与外部市场接近。内部价格参照外部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确定,并且这种定价不能损害任何独立经营一方主体的利益,也不能通过价格的调整变相转移利润。在实践中,内部价格的办法主要有:无关联企业的市场价格比较、再出售价格以及成本加成等。当然,有时由公司总部直接确定内部价格。 3.金融控股集团协同效应目的是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整体利益最大化是金融控股集团管控的核心原则。集团总部的定位是价值创造,更多体现如何有效整合内部资源以及如何确定利润分配。利益分配是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间协同形成的关键,利润分配主要体现如何确定内部价格。以无关联企业的正常价格为

15、基准,内部市场主体在交易中不得高于这个正常价格,收入不得低于这个正常价格,特殊情况下由公司总部直接确定。 在理想状态下,公司集团内部所有成员企业形成协同效应后,在没有企业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有部分企业利益增进的同时导致集团整体利益增进,即实现了“没有人受损,至少一人福利增加”的帕累托改进。更多的情况下,任何一项协同除了其初始阶段外,大部分都不满足帕累托改进。在实现整个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由于进行一定的利益让渡和利益转移,并不能保证所有子公司利益不受损,帕累托改进难以实现。但是,如果确定合理的利益补偿方案,理想的方式是集团公司通过转移利润,给受损者以充足的利益补偿,同时又能保证受益者获得福利改进

16、。这样协同效应仍可发挥出来,集团的整体利益增加,进而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如图3)。 三、内部市场与金融控股集团正的协同效应 在目前以及未来环境下,金融控股集团仍是最具市场竞争力和最具财务优势的组织模式,协同效应是发挥集团优势、提升企业价值的核心,是实现集团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键。通过内部市场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营绩效;有效地规避风险以及有利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的机会大于可能的风险。 (一)提高经营绩效 金融控股集团的客户资源和产品库都比单一金融企业要丰富得多,对客户的吸引力更大,有利于业务的优势互补和产品的交叉销售,可以带来稳定的营业收入。Rudi Vander

17、 Vennet(2002)以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的专业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同时经营这两种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为样本,以综合经营是否能够带来额外的盈利以及在控制风险方面所具有优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控股集团的ROE较高。这主要得益于金融控股集团的资本和规模优势,以及经营风险和资金成本的降低,使金融控股集团拥有更加稳定和更加充足的现金流。 (二)有效地规避风险 金融控股集团同样会面临一般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由于金融控股集团组织架构庞杂,所面临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此外,金融控股集团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法律的空白以及监管措施的变动等政策风险,交叉销售

18、金融产品带来的监管风险,采取统一的信息平台导致的技术风险等。更关键的是,金融控股集团可以缓冲单一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金融控股集团利用业务的多元化以及不同行业子公司之间业务的协同,产生更加稳定的利润来源,使得风险得以分散。 (三)有利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综合经营是金融控股集团的一大优势,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使客户获得更好的投资选择。优化客户的投融资结构,针对客户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四、内部市场与金融控股集团负的协同效应 由于金融牌照提供服务的相似性,经营多种产品和服务的金

19、融控股集团,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加之内部市场定价缺陷和市场风险传递,进而产生负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关联交易风险、内部风险传递以及加大监管风险等。 (一)关联交易风险 对于金融控股集团而言,不同子公司之间在风险允许范围内不仅可以在资金和客户资源方面相互提供支持,而且在金融服务方面也可以综合运用资产整合、投融资服务、财务顾问、项目顾问等手段,从而实现集团价值的最大化。在充分发挥关联交易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关联交易可能藏匿巨大的金融风险,其危害是难以控制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交易、利润转移以及相互担保等。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加强信息披露,尽可能防止子公司之间的这种交易。

20、 (二)内部风险传递 尽管金融控股集团有相当严密的防火墙设计,但由于内部交易的存在,若金融控股集团某个子公司出现问题,可能间接影响其它子公司和集团本身,从而发生内部风险传递。主要表现为交叉持股、相互担保以及资金集中化管理等。尽管内部交易是金融控股集团风险传递的始作俑者,但内部交易不能消除。当金融控股集团的某个子公司发生风险时,由于业务的关联性,这种风险可能传染给集团旗下的其他子公司,进而加大集团的总体风险。 (三)内部利益冲突 定价机制的缺陷是导致内部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无论是金融控股集团和子公司之间还是各个子公司之间,如果利益补偿不足,即使是在严格的科层管理之下,内部市场运行也是低效的,甚至

21、是无效的,并且长期的这种运转,也极易导致内部市场的解体,各利益主体倾向于寻找外部市场来代替内部市场。 (四)监管风险增大 大部分金融控股集团对核心子公司都是具有绝对控股权的,这有助于控制和影响各子公司的独立经营,使其符合整个集团的战略要求。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集团的过度集权必然导致子公司缺乏自主权,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此外,金融控股集团由于其规模庞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这也增大集团监管的难度。尤其是当前我国并没有一部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法,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涉及多个监管当局,需要各方充分交换信息,统一协调行动,这样才能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结论

22、与启示 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仍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组织模式。莫斯坎特(R.Moss Kanter,1994)指出:多元化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获取协同效应。金融控股集团发挥协同效应的关键环节,一是如何建构集团与子公司之间有效的内部市场并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这种定价,要在保证集团利益最大化以及充分考虑风险溢价的前提下,尽可能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利益补偿,这是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市场的核心所在。在定价机制形成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到成本覆盖、利益补偿以及风险分担等三个主要因素。内部市场形成的价格虽然是一种考虑到风险后的价格,但要能够覆盖子公司的成本,给予子公司相应的利益补偿以及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担。二是充分考虑内部市场和金融控股集团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实行M型结构的企业中,由于其职能事业部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具有生产决策的自主权,这样,内部市场可以孕育生产协调和资源配置的功能,更有可能发挥协同效应。三是在金融控股集团和子公司之间何时运用科层制或内部市场配置资源,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来说,凡是能够清晰定价的以内部市场配置为主,不能清晰定价的以科层配置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