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743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摘 要随着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金融创新”为主线,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含义、特性、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加入WTO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创新的实践,剖析了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突破点,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等几方面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策略选择。本文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的创新空间,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现代社会中,金融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2、因素,具有很大的推动力量。而金融创新则是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对金融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金融创新,商业银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 this paper,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main line, from t

3、he implication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character, purpose, effects and in-depth analysis. For acceding WTO 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mbined with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actic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4、 our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and, on this breakthrough, from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business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Chinas strategic option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commercial b

5、anks to conduct in-depth study to explore the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in space to improve the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Modern society,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great driving forc

6、e.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drive. Therefore, the question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system,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Financial innovation, commercial banks,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business innovation, tec

7、hnological innovation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第一章 导论11.1选题背景11.2研究目的及意义11.3 创新点与不足2第二章 金融创新的概述22.1 金融创新的含义22.2 金融创新的特性32.3 金融创新的目的42.4 金融创新的影响42.4.1消极影响42.4.2积极影响5第三章 影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63.1 相对滞后的金融制度改革63.2 尚待完善的中国金融市场73.3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73.4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业务种类单一8第四章 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94.1 观念创新94.1.1转变观念94.1.2加大金融科技

8、投入,促进金融科技的创新104.1.3大力提倡吸纳型金融创新104.2 制度创新114.2.1用人制度及分配制度的创新114.2.2金融监管的深化与创新124.3 业务创新124.3.1资产业务的创新124.3.2中间业务的创新134.4 技术创新144.4.1建立健全银行综合业务系统144.4.2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14总结14致谢15参考文献15第一章 导论1.1 选题背景纵观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贯穿了金融发展史的整个过程。金融创新,推动着全球金融的进步,也关系着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金

9、融衍生品创新引发的金融杠杆运用过度,进而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殃及实体经济。因此,从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深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规避了实体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使得金融监管难度加大。对整个金融系统甚至经济体系形成很大的挑战。一旦金融产品脱离了实体经济创新过度,就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一旦形成风险,由于杠杆作用迅速呈现几何级数放大,不但造成银行系统的巨额损失,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在较短时间内波及其他企业和行业,就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但是风险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金融创新

10、就应该停止。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金融国际化是推动这一趋势的主要力量。我国加入了WTO,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已逐步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符合金融全球化的国际态势。在外资银行开始跑马圈地式的在国内设立分行,抢占市场份额,参与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时,我国内资银行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中资银行如何加快产品创新已经成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国内的金融环境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的金融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与个人的需要,对于金融产品的需要越来越精细,对于金融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细分,需求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配套量身定

11、做的产品成为了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加速产品创新进程,成为了国内银行在未来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必由之路。1.2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已初见成效,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逐步完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大有提高。各商业银行都积极进行创新,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高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竞争力己经有了明显改观。但在传统体制和历史包袱的影响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成为完全真正独立的经济实体,缺乏足够的金融创新动力,创新能力也严重不足。我国加入WTO以后,五年的过渡期已

12、过,如今我国金融业对外资银行基本上已完全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进入我国,它们在金融产品、经营管理、规模实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才能保持其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解决金融矛盾的关键。继续推动和深化金融创新已成为经济金融改革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也是我国银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较弱,金融产品比较单一,营销手段比较简单,市场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品牌效应。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金融创新。要通过不断创新,占领银行业

13、创造利润的制高点,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巩固银行业改革成果。因此,认真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创新点与不足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两点:1、根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有的方矢地提出了相关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提出的有关措施,较为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的不足:由于本人知识结构、研究水平的限制,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进行研究,未能进行实证研究。众人教育网 第二章 金融创新的概述2.1 金融创新的含义金融创新,就是指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依据市场环境,对银行经营管理体制、金融商品与技术、业务操作程序与作业标准、组织

14、形式与组织机构等实施的调整、变革、发展等一系列经济竞争行为和金融活动过程的总称。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创新不完全等同于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是带有突破性的金融改革。正是这种突破性,使之成为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当,它无疑将大大促进金融开放与发展。否则,将会使改革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特别是跨入7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活动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创新活动迅猛发展。纵观金融创新活动不难看出,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创新相比较,金融创新更注重对产品操作程序及作业标准、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等实现“优化组合”,而这些创新活动能够推动金融业的向前发展,在市

15、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又会推动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从理论上探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在西方经济学界始于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进入了高峰期,其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令人目不暇接。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模式,为金融业注入了生机并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而且打破了金融活动的国际局限,形成了世界金融的新格局,导致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2 金融创新的特性金融创新的范围是在金融领域或金融业内。金融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尽管其产业性和一般产业具有共性,如都要向社会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都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其从业主体先天就

16、具备了企业的性质,它们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作为资本,以社会资源为利用对象,通过其自身的业务经营活动,在向社会提供特定功能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谋取利润的最大化。然而,其经营性与一般产业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经营性与一般产业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向社会提供的不是普通的产品,而是货币、资金或金融工具,这种特殊产品可以直接作为一般等价物或很快转化为一般购买力通行于商品消费世界,因而金融业具有特殊而巨大的影响力;二是金融业与客户的关系并非是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通常不象一般商品买卖那样单向地一个环节操

17、作,而是双向的交流或多环节操作,中间还存在时间间隔,由此便存在滋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这两个特殊性使金融业成为一个具有高风险,又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行业。金融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创新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创新的效率性金融创新的效率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创新主体的效率性;二是金融创新的市场效率性;三是金融创新资源配套的效率性。2、金融创新的效应时滞性所谓效应时滞性是指从采取行动到出现效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的现象。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时滞效应。即某一金融创新出现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其全部的效果和反应。金融创新效应时滞的长短主要与金融创新的扩散和影响应用速度

18、相关,然而金融创新的扩散和影响应用的速度高低只能缩短或延长时滞,但不能消除时滞。3、金融创新的不均衡性金融创新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创新的时间分布不均衡性;二是金融创新的操作空间不均衡性;三是各项金融创新的效应不均衡性。4、金融创新的高风险性金融创新不仅具有一般产业创新的风险,而且还具有信用风险、市场利率风险、货币汇率风险、法律制度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电子风险等特殊的行业风险,有些金融创新在追逐创新利润的同时也制造出了新的风险。因此,相比而言,金融创新的风险要远远大于一般产业的创新风险。5、金融创新的虚拟性虚拟性是指金融产品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金融产品

19、的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金融创新的虚拟性是针对金融衍生创新产品而言的。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而只是代表获得收益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证书,它的交易价格的计算,是按照利息资本化的原则来进行的。正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虚拟性,衍生产品市场的规模才大大超过其衍生产品标的物市场的规模。如我国在1995年进行国债期货试点时,年初的国债期货日交易额曾达到8500亿元人民币,这一交易额是可利用的相关国债现货市场交易额的几百倍,甚至数千倍。衍生产品的日换手率如此之高,足以看出衍生产品的虚拟性。2.3 金融创新的目的从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来说,是对利润的追逐或者是对规避的管制。实际上,规避管制的最终目

20、的还是为了绕开监管,创造更多的利润,因而,从根本上来说,金融创新的目的就是对利润的追逐。2.4 金融创新的影响2.4.1消极影响1、金融创新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间传统的业务界限,而且金融机构同质化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金融机构为了逃避管制,增强竞争力,大量增加表外业务,使金融监管出现“真空”地带,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工具创新,金融监管措施的创新显得滞后,传统的存款准备金、再贴现、银行充足资本比例等监管措施的有效性被削弱。2、金融创新使部分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失灵首先,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与广度。因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很容易地

21、在货币市场上补充其超额准备金,并维持规模不变,央行紧缩信用的目标难以达到。其次,金融创新使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下降。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融资方式更为灵活,并且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售证券、贷款证券化、同业拆借、发行短期存单、从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渠道来满足自己的流动性需要,对央行再贴现窗口的依赖性下降,因此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力减弱。最后,金融创新使部分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如利率限制、信用配给、法定保证金等失去效力。2.4.2积极影响1、金融电子化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金融电子化是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业务操作与管理电子化;

22、二是资金划拨与证券交易电子化;三是信息、管理电子化;四是电子化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撑;五是办公自动化。金融电子化是金融业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它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生产力,使银行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全球范围内的资金和信息转移在几秒钟便可完成,突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次,商业银行的服务成本也大大降低。和传统的柜台业务相比,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的运营成本非常低廉,节省了设立营业网点和雇佣员工的费用,有利于降低金融产品价格和壮大银行的客户基础。最后,金融电子化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加快了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的进程

23、,为其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或业务机会,创造出新的市场。从最初的ATM、电话银行、自助存款机、通存通兑发展到理财中心、无人银行、网上银行等,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使银行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实现了新型的市场营销手段,既突破了服务时间的限制,克服了营业网点的局限,又减轻了业务柜台的压力。2、有利于顺应混业经营的潮流传统业务利润空间的缩小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商业银行努力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和提供便捷的服务手段,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其突破传统银行业务提供了可能。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延伸以及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出现,使传统金融服务领域的界限逐渐趋于模糊,商业银行在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方面越

24、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经营范围也随之扩大,银行、证券、保险三者之间的业务出现相互渗透的趋势。金融创新不仅使商业银行拓宽了业务范围,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顺应了混业经营的国际潮流。小柯毕业论文网 第三章 影响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3.1 相对滞后的金融制度改革所有合法的金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金融制度框架下展开的。金融制度存在的目的就是对社会金融活动进行规范、支配和约束,以减少金融行为中的不可预见性与投机欺诈,协调和保障金融行为当事人的利益,润滑金融交易过程,从而降低金融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效率,协调金融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进程。可以说,金融制度的改革决定着金融体系中各个方面

25、的创新方向并深刻影响着包括业务、产品、监管在内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创新深度。1我国既有金融制度渐进式创新的显著特点(1)不能一步改变旧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不首先触及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而是在不破坏正常的经济政治秩序前提下,逐步放松控制,由易到难,稳步前进;(2)在统一领导前提下,采取非均衡推进战略,分部门、分地区、分领域、分企业各个突破,分步推进;(3)在坚持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体制外推动,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从发展非公有产权主体与深化公有产权改革两个方面来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由于受二元经济制度环境及经济制度变迁模式的限定和约束,从一开始就在总体上采取了渐进式的创新

26、逻辑。以银行制度创新为例,我国1998年以后实施的金融改革方案就代表了一个修正了的渐进式的金融制度变迁路径。此方案的主要改进在于:将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信贷存量进行剥离,单独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存量政策性资产进行技术处理,处理过程可采用商业性金融技术;政策性资产剥离后,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股份化改革,以确保增量信贷资产按纯商业性原则生成。2我国既有金融制度的创新又是一种强制性变迁作为制度的强制性供给主体,国家的选择始终影响着微观金融的成本和收益,因而影响到制度变迁的形态和过程。我国到目前为止的金融制度的变迁主要是顺应经济改革这一政治目标而产生的,是外力作用,而非内部趋动;是被动变迁而非主动变迁;是

27、政治需求而非市场需求。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无论是建国初期的改造民族金融业,还是“大一统”的高度集中的金融制度以及至今方兴未艾的市场金融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表现了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行为,较少反映了微观金融主体的诱致性制度需求。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但制度供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也不一定能提高制度创新的效率。3.2 尚待完善的中国金融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总体而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还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渠道融资占统治地位目前,中国直接融资发展较慢,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28、比例失调,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仍占绝对比重,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比例,2000年曾达到过12%,但是04年的比例已经不足4%。传统的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仍然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机构的的比重仍然较低。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2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缺乏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其中,资本市场发展总体滞后,目前仍面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制度性缺陷,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尚需改善,股权分置问题亟待全面解决,证券资产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尚

29、未完全建立,证券公司规范运作急需加强。3金融业的分业模式随着金融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国内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分业经营模式使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不利于其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进行业务拓展。通过多年的发展,非银行的金融业务得到巨大发展,它们向银行业的渗透,使金融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业则采取兼并收购,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与投资机构之间的相互控股与兼并收购,也促使混业经营局面的出现。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3.3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对于银行来说,资本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以至于现在衡量

30、一个银行信誉的好坏、实力的强弱,不是看其资产规模有多大,而是看其资本金是否充足。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世界上最大的20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为5.52%。1998年以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8%,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将其资本充足率补充到8%以上。然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效益欠佳,消化自身不良资产的压力太大,几乎不可能用经营利润来补充资本金,从而致使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很快又降至8%以下。按照2002年报统计,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5.54%,农业银行为1.44%,建设银行为3.79%,只有中国银行达到标准,为8.56%。由于仍

31、然未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正常、有效的补充机制,所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其资本充足率就不可避免地下降,这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信和抗风险能力减弱,实施规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困难较大。3.4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业务种类单一 资产业务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品种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领域,贷款是它的主要盈利资产。这种业务单一化的弊端造成风险过度集中,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大多给了国有企业,目前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直接影响了银行利润的增长。由于贷款呆滞,不少银行就采取高成本的筹资方式满足银行本身对资金的需求,这不仅增加了资金成本,而且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负债业务方面。在存款业务

32、上,国外商业银行先后出现了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款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等存款新工具。而国内由于利率管制等多种原因,虽然在存款业务上做了一些创新,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品种与成立时并无大的变化,还是按期限划分的各种传统存款业务。中间业务方面。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4%以上,最高达到8%,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占比大约为5-15%。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是:第一,总体上,我国中间业务规模小,业务品种单调,服务档次低,收益低。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不但起点低,范围小,

33、技术手段落后,竞争力弱,效益差,而且在区域、行际、品种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除银行卡、国际结算、咨询、代收代付等外,几乎无重大发展。对企业资信调查及评价、市场行情预测与分析、行业产品信息、企业投资信息咨询与引导等重要信息的服务有待发展。一些很有潜力的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各国有商业银行尚不能开办。中间业务是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商业银行为了争拉客户,确保市场份额,对部分中间业务实行免费,甚至赔本的服务。低微的中间业务收入,既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又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有效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第二,缺乏完整系统的科学管理办法,运

34、作不规范。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现状来看,各行仅仅只下达中间业务的考核指标,对如何加强其组织,提高其发展程度,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的操作程序。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对中间业务投入不够,尤其是对中间业务从业人员正常的业务培训不足,这就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此外,人民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乏力,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间业务发展缺乏规范性。第三,专业人才及网络技术等支撑力度不够,制约了中间业务的更快发展。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是一项集人才、技术、信用、信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开展此项业务不仅需要有一批懂技术

35、、有经验、会经营、善管理的,思想业务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且需要强大的电子网络技术作技术支撑,国外商业银行支付网络发达,其自动转帐,自动结算,自主委托,自由查询功能十分强大,因而其中间业务产品备受青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专业人才,还是在技术上,支持力度都不够。银行人员文化层次较低,知识结构难以适应中间业务创新的要求,尤其缺乏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目前尚不能实现通存通兑、日常结算、支付,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配套设备,这一方面导致现有中间业务发展不规范,运作效率低,管理滞后,另一方面使更高层次的中间业务难以顺利开展。闻闻论文网 第四章 金融

36、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4.1 观念创新4.1.1转变观念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国有商业银行首先要转变传统经营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创新。确立创新理念,首先要强化三大观念:即盈利观念、市场观念、和客户观念。(一)确立盈利观念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仍然是以存款而非利润为中心。对于银行来讲,存款确实是第一性的,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但是并不是存款越多就越好,存款的数量与银行的效益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某些银行创新的动因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结果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创新,这种不能

37、带来经济效益的金融创新,不值得开发和推广。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以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化经营,注重人均创利和存贷款平均成本等效益性指标。同时在开展创新时,既要考虑其对银行利润的直接贡献,又要着眼于它对银行整体业务的间接利益,才能求得可持续发展。(二)确立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向市场、了解市场、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是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应改变过去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为依靠灵敏信息的主动服务,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要用市场需求来检验各种创新业务,通过明确市场定位,细分市场目标

38、,并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状况,来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继而推出适宜的金融创新产品,改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三)确立客户观念首先,以客户为中心,就要分析、研究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认真做好市场分析调研,并以此作为调整经营策略和开发新型产品和服务的依据和方向。其次,还要改变以往注重存款客户而忽视贷款客户、重企业客户而轻个人客户、重视传统业务而轻视新兴业务的固有观念,树立起存款与贷款并重、企业和个人客户并重以及创新兴行的新型经营观念。最后,实行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是客户与银行联系的纽带,把权力、责任、利益交给客户经理,便于一切从客户的需要出发,为其提供一条龙

39、服务。总之,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要带头转变观念,调整经营战略和思路,采取有利于金融创新、增强各级银行部门竟争活力的政策措施,培养各分支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1.2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促进金融科技的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并将科技创新转化为金融创新,以使金融产品和服务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域,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的创新,己成为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竟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在银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并利用这一手段不断开发和创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

40、金融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优势地位,从而赢得市场的主动权。金融科技创新,主要是指要充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以此作为金融业务的载体,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来看,电子技术在统计、结算、储蓄、汇兑、侍息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还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银行业务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要提高对金融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从战略高度制定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并舍得花钱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力度,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化银行以及由此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各级银行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和运作效

41、率,以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迎接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4.1.3大力提倡吸纳型金融创新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吸纳型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后发优势”,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不切实际地追求原创性创新,将是很不明智的。西方国家是金融创新的发源地,他们的金融产品代表了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发展的较高成就和主流走向,对于中国的金融创新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走向世界并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完全可以吸纳西方金融产品,为我所用。同时,中国现阶段客观上不具备大规模金融创新的条件和能力,但吸纳国外成熟金融产品和创新成果的余地和空间却很大,国有商业银行可通过“拿来”方式吸纳一些在国外创新的、成型

42、的、运作良好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并注意收集整理西方金融创新的信息,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市场运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例如我国某国有商业银行就通过借鉴西方公司式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要把自己的营业网点建成多功能现代化的金融超市。4.2 制度创新4.2.1用人制度及分配制度的创新现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制度的竞争。金融业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关键在于是否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才市场上的买方独家垄断的地位已经受到挑战并逐步被打破。大量国外的银行进入中国后,基于成本和文化融合的考虑,必然要实行人才本

43、地化战略。股份制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利用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市场化的经营和用人机制,也在争夺国内本已稀缺的人力资源。因此,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科学的人力资源观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从而创新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来构造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达到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战略目标。用人制度及分配制度创新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在组织内部营造能力导向、绩效导向、价值创造导向和约束硬化的企业文化,转变员工的基于资历和经验的传统思维习惯,构建以契约为基础的具有亲和力的员工关系,最终创建新的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

44、面工作:(一)全面推行行员等级和岗位竞聘制度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级别,鼓励各国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全面推行行员等级制度、岗位竞聘制度和用工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行员等级资格标准。建立行员等级岗位责任制,推行竞聘制度,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各种专业管理人才流失的方案,保证不同类型的人员在国有商业银行都有发展空间。(二)分流精简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国有商业银行要想成功改制上市,在今后五年内必须压缩30%以上人员。也就是说:必须精简管理人员,充实市场营销人员,从整体上压缩人员编制,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建立人员优化机制,坚持竞争上岗,多方式、多渠道精简人员;加大对员

45、工的业务和技术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各业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或业务专家,凡经培训仍不能上岗的,要辞退、分流或下岗。(三)实行以效益为核心的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改变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按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量计划管理方式,实行工资总额与利润比例管理办法,工资总额应将实际利润和资产质量作为挂钩目标,分别设置权重计算挂钩系数,并依年度考核结果上下浮动确定。个人收入应该增加透明度,按照行员等级待遇,确定多层次收入级别,切实拉开员工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条件成熟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级行长可以实行年薪制,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可以给予公司股份或股票期权等奖励。(四)进行货币化的福利制度改革坚持福利

46、货币化原则,变暗补为明补。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在个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内部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住房津贴等预筹积累基金,实行统一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预筹积累基金应与员工个人收入挂钩,待服务期终止日结算。4.2.2金融监管的深化与创新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WTO后中国政府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难题,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金融监管可以减少金融系统风险,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定,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但另一方面监管过度可加大监管成本、降低金融市场效率,阻碍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中国现有金融监管制度基本上是在封闭经济环境下推出的,已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开放

47、经济环境下的金融监管体制,使之不仅能激活金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金融市场效率提高,而且还能有效地抵御国外金融市场风险的冲击,保持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前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曾指出:“人民银行支持、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创新,满足客户多种需求,形成规模经济,增加收入来源。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做到对金融创新业务及时实施有效的监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强调了金融监管部门也需进行监管创新,通过金融监管创新促进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运行,为商业银行营造宽松、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因此,金融监管当局改变目前过于严厉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

48、制抑制金融创新的状况,学习国际监管标准、利用国际化的监管手段与方法,加强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是中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必然选择。4.3 业务创新4.3.1资产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代表了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运用,也是商业银行赖以取得收入的重要业务,资产业务主要在于放款。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是进行金融资产结构的创新,旨在合理搭配银行资产,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最佳结合,提高资产质量,增加银行收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放款业务的创新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形式:贷款结构调整:要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将主要为生产提供贷款的结构转变为生产和消费并重的贷款结构。贷款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放款业务与国债、证券市场紧密结合的产物,贷款证券化可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与市场利率密切联系的贷款形式:贷款利率随市场利率变化,有助于减少银行资产因市场利率大幅波动而引起的价格风险,是一项重要的放款业务创新。主要有四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