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8852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危机论文: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摘 要 在引发银行危机的诸多因素中,除了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内控机制等内部因素外,宏观经济形势、资产价格波动、公共政策等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有重要影响。从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信贷膨胀及资产价格、政府公共政策等三个方面对银行危机生成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剖析,基本结论为:银行体系运行长治久安的基础在于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和健康,所以银行业必须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词 银行危机;外部因素;公共政策一、银行危机内涵现代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信用的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业务的特殊性,使其集债权人和债务人两种身份于一体,在现

2、代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系统安全与否不仅关系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还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国际金融界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防范商业银行危机。所谓商业银行危机就是商业银行因内、外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对商业银行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性的情境或事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将“银行危机”界定为:实际或潜在的银行挤兑(bank runs)与银行失败(bank fail-ures),引致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或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政府被迫大规模提供援助的一种客观状态。这个定义实际上暗含两种分类:一是银行挤兑危机,或称流动性危机,它是指由于存款人挤兑导致银行出现支付困难而陷入困境;二是银行失败

3、危机,或称清偿性危机,即银行的净值为负,资产不足以抵偿债务的危机。与IMF的定义相似, Kaminsky& Rein-hart (1999)1以是否发生挤兑将银行危机界定为: (1)发生了银行挤兑,并导致银行被关闭、合并或接管; (2)没有发生挤兑、关闭或接管,但是出现了政府对某家银行的大规模援助。国内学者苏同华(2000)2以是否发生破产清算为参考,将发生的称为银行危机(bank crisis),未发生的称为发生危机的银行。此外,还有的学者将银行危机定义为银行潜在风险成为现实,支付、清算压力很大,银行运作完全陷入困境。上述定义高度概括了发生危机银行的典型特征,具有明显事后色彩,但并没有明确说

4、明危机究竟是指一家银行的危机还是指多家银行连锁性危机。从银行危机的历史来看,单个银行的危机大多起因于自身经营失策、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而连锁性危机则多为宏观经济形势剧烈变动所致,本文所研究的银行危机主要指后者。引发银行危机的原因往往有很多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因素,即银行自身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情况,内部控制状况等;另一类是外部因素,即宏观经济形势、政府公共政策因素所引致。银行危机早期的预警模型,大多着重考虑银行资本状况,资产流动性等内部因素,而对外部因素考虑不多,如D-D模型、银行快速预警纠偏模型、银行评级预警模型(CAMELS)等。实际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危机、

5、拉美危机、俄罗斯危机及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将外部因素变量纳入到银行危机的研究框架中来。如美国经济学家Kaminsky和Reinhart3通过对25个国家银行危机的研究发现:大部分银行危机发生之前都会发生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穆迪(Moodys)和标准普尔(Stand&Poor)在对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时也十分重视对外部因素的评价,如标准普尔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一家银行的运作,首先必须了解它的经营环境。2009年, G20伦敦金融峰会上明确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应该与“微观审慎监管”一道成为银行监管的两大基石,并要求各国监管部门要定期收集宏观审慎监

6、管的资料和统计数据,如有关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中宏观因素的变化等,意味着影响危机的宏观因素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下面我们将着重的分析外部宏观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二、宏观经济状况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是影响银行经营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大量经验事实表明,宏观经济恶化银行发生危机概率增加。宏观经济状况变动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考察:1.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国际经济环境来说,导致银行危机的因素主要是贸易条件、国际利率和真实汇率的急剧变化。首先,一国贸易条件的急剧变化将使许多企业的生产计划搁浅,资产负债管理计划被打乱,还贷能力可能受到严重削弱,从而使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

7、增加。Kaminsky和Reinhart研究表明:在经历过银行危机的发展中国家中,有75%的国家的贸易条件在危机前恶化了10%以上(平均恶化17% ),这种贸易条件的恶化所引致的银行危机在出口导向型国家尤为严重。这项结论为1990年代以来东南亚、拉美、俄罗斯银行系统危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谭世坚、孙凯(2010)4在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沿海出口型中小企业倒闭问题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其次,国际利率水平的急剧变动及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是银行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利率水平的波动不仅影响一国的借款成本,而且将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即国际资本会流向利率高于国际利率的国家,对一国的资金总量和国

8、际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国际游资短期逐利的特性,往往在具有利差的地方进行反复的套利操作,加快了资本进出一国的频率,对一国的金融监管和测算资本实际需求量造成很大困难,为系统性的危机孕育提供了土壤。市场流动性的丰裕,导致本国银行增加放贷的冲动,当市场流动性注入土壤停止或者迅速抽逃时,银行危机就会爆发出来。例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利率水平大幅下降,国际游资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以拉丁美洲国家为例,外资流入占本国GDP的比重,从19831990年的几乎为0迅速上升到1991年的4%,而东南亚国家这一比率从19831988年提高了两倍。大量外资流入使银行存款大量增加,迫使银行甚

9、至以牺牲贷款质量为代价增加贷款,从而为银行危机埋下祸根。肖建军(2009)5通过对中美两国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汇率和利率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国内贷款利率和国际贷款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换言之,国际利率的波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势必会引起国内利率相应变动,从而增加银行贷款市场风险。第三,真实汇率波动是一国银行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真实汇率水平的急剧波动,一方面使银行资产负债因币种或期限方面的配置不当而受到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还将导致银行存款者大量损失而受到间接影响。一旦存款者意识到损失的可能性,清偿性的风险就会立即转变为银行挤兑风险,当挤

10、兑恐慌在系统内得不到有效遏制时,系统性的银行危机就会爆发。银行危机爆发经常以国内收支状况恶化为先导,如:Esquive&l Larrain6通过国际汇率波动和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量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汇率波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这些国家收入就会减少2个百分点。范跃进、金喜在7在比较G-3国家间汇率变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差异时,也发现国际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恶化了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贸易条件,降低了收入。吴俊成8从2007年和2008年中国银行年报披露信息入手,测算了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发现中国银行持有的“两房”债券和住房贷款抵押债券可能产生的实际损失及美元贬值的汇率损失仍然是中国银行面临的最

11、大风险。2.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的急剧波动则是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当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急剧波动时,银行难以对信贷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信贷风险随之增加。在经济形势繁荣向上的周期,投资者对市场怀有乐观的预期,银行能轻易地从投资者手中获得大量资金。银行存款的增加,引起信贷扩张的压力和冲动。信贷的扩张进一步助推了市场的繁荣,总需求和资产价格都在上升,导致了名义财富的增加,反过来又强化了市场的乐观情绪。但是市场不可能持续的繁荣下去,一旦出现经济向下的走势,恐慌就会蔓延,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就可能酿成挤兑的风潮。在经济形势恶化的周期,银行投资行为变得谨慎,甚至出现“

12、惜贷”,由于缺少优质的、新的可投资项目,同时,原借款者及企业还款能力受到经济衰退冲击而大大降低,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率,贷款损失度不断加大,进而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和储备水平。这又进一步减弱了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且所有银行都处于同一环境中,这就形成了系统性问题。国内宏观经济不稳定,还会导致不动产、股票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并对金融配置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而且实际部门(包括政府、企业和家庭三大部门,尤其是企业部门)也往往由于经济衰退导致赢利水平下降,恶化其资产负债状况。由于银行客户部门状况的波动必然通过银行贷款质量指标直接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宏观经济引致的

13、风险多为系统性风险,银行系统无法通过资产组合管理来有效消除这些风险和阻止贷款质量的恶化。反过来,贷款的损失也会降低银行资本和准备金的水平,进而使得银行抵御危机的屏障越来越脆弱,量变到一定的临界,就会引发质变的危机。近年来,研究者对经济转型国家频繁发生的银行危机研究发现,国内经济疲软往往成为诱发银行危机的重要因素。如徐向梅9在对1998年俄罗斯银行危机的回顾和分析时认为,国内经济的衰退所导致的银行资产脱离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业务而过分依赖于高风险的外汇投机业务,同时由于缺少完善的立法监督、金融犯罪严重等最终酿成了系统性银行危机。最近,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对银行危机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美国金融危机

14、爆发以来,各国纷纷采取扩张性财政救市计划以刺激经济回暖,挽救濒临大规模倒闭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自2009年以来,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前后两种危机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必然联系。如果将2007年视为次贷危机爆发年, 2008年看作国际金融危机灾难年,那么2009年以后可能进入主权债务危机频发时代,而后一种推测正在被一系列债务危机事实所验证:从中东石油国家迪拜,到欧洲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国际、国内银行业面临较大的损失风险,蔡云10研究了迪拜危机中可能受损的十大国际银行所面临的损失状况,并认为尽管从绝对数额上看损失并不大,但倘若迪拜债

15、务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或许会造成某一家银行出现问题,从而引起金融行业的连锁反应而相互牵连,其严重后果不容忽视。李东荣11认为尽管希腊债务危机期间,国内银行业表现尚为稳定,但是如果危机久拖不决,希腊银行业难免不受到损害。陈西果(2010)12认为如果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势必会拖累欧元区其他国家和银行机构,最终形成连锁反应,阻碍经济复苏,并可能酿成新一轮危机。三、信贷膨胀和资产价格变化对银行危机的影响信贷规模的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引发银行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度量一国银行系统风险的重要指标。很多研究者在研究19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较大的银行危机的时候,都注意到这一点。如Ka

16、minsky&Reinhart、Glod-stein13都认为:信贷和资产价格的上涨与崩溃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Glodstein认为:信贷和资产价格的上涨与崩溃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信贷是否过热的标准可以用其增速与GDP增速做一简单比较,他发现东盟的四个国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每个国家都在1990年代经历了信贷繁荣,换言之,银行和非银行为私人部门提供的信贷大大超过了已经处于快速增长的实际GDP增速。由于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功能还不发达和完善,缺少多样化的投资工具,相对于股票市场来说,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要远高于发达国家。银行信贷的投向

17、较多集中于股票和房地场市场,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使银行贷款在这两大领域的风险暴露越来越多。如东南亚危机前夕,上述四国股票和房地产部门风险暴露占比达25% 40%。所以一旦发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等风吹草动,问题就会暴露:资产价格下跌,会使抵押品的市值随之减少,造成银行业的大量坏账。房地产及有价证券价格的大幅振荡会直接加剧和导致银行业危机。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也提供了大致相似的观点,只是观察的角度略有不同。方洁14认为过去20年中,频发的银行业危机在于国际游资通过信用流通渠道,进入新兴市场,助推了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的价格,而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抵押获取贷款风险监控、评估,因为借款人短期具有较好的流

18、动性和盈利能力,增加了银行业的风险。当资产价格泡沫被刺破时,银行危机就会爆发。黄熙15认为信贷的膨胀,尤其是银行为消费和进口膨胀融资时,会产生过度消费和经常账户赤字加大,为银行危机埋下隐患。袁鲲、段军山16实证研究了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房产价格与房产信贷的相关性,发现银行信贷量和房产价格上升呈正比关系,而一旦房产价格下行,将使整个银行体系面临危机的概率大大增加。当然,由于信贷过快膨胀、资产价格泡沫迅速吹起和短期内破灭所引致的银行系统危机并不仅仅存在于新兴市场,发达国家案例也并不鲜见。如日本、北欧国家和澳大利亚也都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四、公共政策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政策都

19、会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在不同国家有所差别:发达国家相关立法健全,市场经济成熟,银行系统独立性强,受政府干预较少;发展中国家相关法制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银行独立性较差,受政府干预较多。应该说如果政府政策干预力度把握得当,可以有效地预防银行危机发生,但是过度干预或政策干预时机不当就可能引致、加速危机发生。1.行政干预对银行危机的影响许多研究都关注政府行政干预对银行危机的影响,这些研究试图探究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经常发生银行危机的国家,都存在一个共同特征:即政府在银行资本当中占有绝对份额,通过这一半市场、半计划特色的机制安排,政府往往过多的插手银行经营,大大影响了银行

20、经营的效率和独立性。巴塞尔委员会于200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29个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政府在银行资本中占有重大份额。由于政府行政目标和银行目标存在差异,政府利用国有股权优势干涉银行的信贷管理,而直接或间接地使银行目标体现为政府方针。如:不少国有银行建立的目的就是给特定的经济部门提供信贷支持,而仅仅把银行看作执行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工具以及政府财政的“钱袋子”。因而在放贷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借款方的能力。而且,由于银行不处于竞争环境中,政府承担经营损失,银行就没有动力改善内部控制,优化成本控制。市场逐渐形成“国有银行不倒”的预期,监管当局、存款者、债权人也都失于对银行的监督

21、,银行从内到外都缺乏监管的动力,风险也就极容易滋生,一旦出现某种预期之外的逆转信号,银行危机就容易爆发。Bartrh (2000)、La Porta (2000)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国家在银行持有的股份相对较高,与金融部门的发展不足、较低的经济增长率和要素生产率以及银行危机的更多爆发有关。Goldstein (2001)进一步将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做法归结为“关系贷款”,认为关系贷款的存在使信贷分配的决策不透明,一方面使得存款者和债权人无法观测银行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当国家财政压力增大时,政府往往会要求银行通过“预算外管道”为特殊行业(如国有企业)、利益集团提供资金,形成银行的内部人控

22、制和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可见,政府介入和主导下的银行体系,不仅造成银行信贷扩张、信贷不合理,使银行承担了过度风险,并且伴随而来的问题是,由于银行体系受到政府的无形担保,导致银行法规不健全、自律不严、监管松弛,引发银行危机的顽疾。与前人研究不同,后危机时代人们更关注公共政策的退出对银行危机的影响。郭敏欣17认为中国宽松的信贷政策不能像美、英等国家一样通过银行“惜贷”收回过多的流动性,而一旦刺激性政策退出过快,将导致大量“烂尾工程”和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银行脆弱性和发生信用危机的风险。2.货币供应量变化对银行危机的影响货币供应量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及变动趋势和幅度,反映宏观经

23、济的运行情况,及政府的政策方向,因而也是衡量银行危机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Friedman&Schwartz (1963)在考察货币危机史的时候,发现货币增长率在每次银行危机和经济衰退前都会下降。他们通过对19291933“大萧条”时期数据实证检验,印证了上述结论:在大萧条期间,通货比率和银行超额储备大幅上升,货币乘数大幅下降。到危机结束时,货币供给M1下降了25%,这是导致金融和经济崩溃的主要因素,它曾使美国银行总数的1/3都倒闭,银行体系几乎崩溃。Kaminsky&Reinhart (1998)的研究支持上述结论,发现货币乘数是银行危机发生的先行指标。他们认为由于中央政府货币供应量的不稳定性

24、,在货币收缩时,银行为了获得必要的储备而被迫出售资产,快速出售降低了资产价格,提高了利率,同时也威胁到银行的偿付力,降低了公众的信心。因此,他们认为银行危机是经济政策出现问题和银行结构内生事件,而不是独立的外部性冲击所致。最近,各国央行在讨论后危机时代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时,也特别关注货币政策变动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赫夫汉农18认为G20国家正在酝酿的公共政策退出计划,增加了人们对于银行能否借出现金流的顾虑。换言之,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紧缩,这将对银行的清偿能力和借贷金融中介功能造成严重削弱。3.金融自由化政策对银行危机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俄罗斯、阿根廷相

25、继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的关系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之一。普遍观点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对于一国长远利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在尚未满足推行条件(如法制水平、监管能力、市场发育程度等)的国家急于推行自由化的政策,将会加大银行业的风险,增加发生危机的概率。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说明:即使在条件成熟的国家,过度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仍然可能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对实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时机把握、监管办法制定等等方面,各国政府应该慎之又慎。从历史数据来看,金融自由化政策与银行危机之间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如Kaminsky&Reinhart (1998)通过对25个发生银行危机国家

26、的研究发现,其中有18个国家实行了金融自由化政策,并且这些国家都是在实行自由化政策后, 5年内发生了危机。Kun&t Detragiache扩大了研究样本,也得出了相似结论,他们在一本名为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FinancialLiberalization on FinancialFragility)的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中发现,在53个主要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1980年到1995年间的银行危机与金融自由化有很强的正相关,即危机更倾向于在实行金融自由化开放政策的经济中爆发。国内学者余永定19、彭兴韵20等在反思次贷危机发生原因的时候,也都认为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利

27、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取消存贷款的利率管制,实行市场定价的浮动原则。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相继执行利率自由化政策,数据统计表明,利率自由化与银行危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如美国1980年代废除Q条例,实行利率自由化,每年倒闭的银行数由实行之前的年平均5. 3家迅速上升至90年代初的年均200家。发展中国家情况也大致如此。阿根廷从1975年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取消利率管制,银行不良资产迅速由1975年的2%上升到1980年9%,至1983年全国约15%的银行机构破产清算。同期其他南美和东南亚实施利率自由化的国家也都发生程度不同的银行危机。李社环21将危

28、机发生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率自由化导致银行恶性竞争加剧;二是高利率所带来的“逆向选择”效应,导致资产质量低下;三是利率自由化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错配严重。应该说,上述三个方面基本上可以代表80、90年代自由化浪潮以来银行危机发生的共性原因,但是作者并没有进一步区分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在利率自由化过程中,发生银行危机的个性因素。卡普里奥和郝诺汉22研究了不同经济水平国家实行利率自由化的条件,他们在比较美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利率自由化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时,认为当财政和宏观资源不稳定因素非常显著时,利率波动往往会导致银行体系更加脆弱,而要保证银行运行的安全,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很显然大多

29、数的新兴国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他们将问题的实质归结于政府是否做好了自由化准备。那么,利率自由化是否是导致银行危机的内在原因呢?学术界一直存在严重分歧。从统计资料来看,银行危机的发生往往与利率自由化相伴生,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据此推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但是金融自由化倡导者,如麦金农、弗莱等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将危机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不稳定、改革顺序不当或是缺乏有效监管,而非自由化本身。即便如此,也不能否定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事实,换言之,利率自由化改革为金融危机搭好了舞台,特别是对于严重缺乏抗风险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利率自由化更应谨慎。当然,这并不是指金融自由化本身存在问题,或者可以

30、就此得出放弃金融自由化进程的结论,相反,金融自由化是资源全球配置的必然结果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23问题的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时机选择、速度控制以及金融开放次序都要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立法完善程度、当局审慎监管能力相适应和匹配。这是一个需要精确衡量和谨慎做出决定的过程,稍有不慎,系统性银行危机便难以避免。五、小结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大量中小银行受到危机影响而遭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29日仅美国就有251家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倒闭,其中,仅2010年上半年累计倒闭家数就达到86家。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银行危机外部因素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

31、经济形势、资产价格及公共政策三个方面讨论了外部因素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并重点论述了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当然,现有的文献对银行危机成因的外部因素的探讨远不止于此,如有的学者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衡量银行危机发生概率大小的关键外部因素,认为有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减少银行挤兑风险,银行发生危机概率就小,反之则大。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由于“道德风险”存在,存款保险制度反而加大了银行危机概率。因此,我们并没有对这种结论不确定的因素做专门分析。有的文献则认为高通胀、高利率、浮动汇率制是银行危机的重要因素,我们则将其归结为宏观经济状况因素中。有的将高的货币供给、央行不负责任的扩张

32、资产负债行为作为银行危机的重要外部因素,我们则用政府公共政策涵盖其中。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在影响银行危机的诸多外部因素中,宏观经济形势是最本质的因素,信贷膨胀、资产价格波动、公共政策干预等是宏观经济形势变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表现为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严重的比例失调。这种失衡一旦达到经济体系所能承受的边界,便会以突然的、破坏性的危机来对失衡进行强制性调整。就银行危机而言,个别银行挤兑或失败的危机,往往与其自身决策、管理等内部因素表现出更强的关联性,而连锁性的、群发性的银行危机则往往是宏观经济恶化的副产物。因此,连锁性的银行危机的本源仍然没有脱离实体经济失衡的本

33、质。银行作用之于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通过信用创造、借贷中介等职能极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支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资产价格的膨胀或者严重的生产过剩,对经济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过来,经济危机又催化了银行危机发生。所以,防范和化解银行危机必须从经济因素本质入手。从东南亚危机、俄罗斯危机及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历次危机最根本的原因都离不开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化的弊端,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失衡表现为对发达国家的高度依附,这种特征便利了发达国家危机转嫁,也增加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发达国家的失衡则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实体经济增长长

34、期未能找到新的引擎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则将这种矛盾放大到全球范围,使得全球性危机表现为发达国家“消费过剩”和发展中国家“生产过剩”并存的局面,一旦发达国家虚拟经济链条断裂,消费缩减,发展中国家危机便难以避免。所以,减少经济危机发生及其带来损失的根本措施在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样,当前对我国银行而言,摒弃短视行为,选择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并以此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是银行长治久安的基础。参考文献:1 Graciela L. Kaminsky, CarmenM. Reinhart, The TwinCrises: The Causes ofBanking and

35、 Balance-Of-Payments Prob-lem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9, No. 3(Jun., 1999), pp. 473-500.2苏同华.银行危机论D.华东师范大学, 2000.3 Graciela L. Kaminsky, CarmenM. Reinhart“FinancialCris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hen and Now”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8, No. 2, (May, 1998), pp.444-44.

36、4谭世坚,孙凯.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授信风险控制策略思考J.企业经济, 2010, (02).5肖建军,黄彦青.国际贷款利率水平对我国贷款利率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03). 6 Gerardo Esquivel and Felipe Larran B. , The Impact ofG-3 ExchangeRateVolatility on DevelopingCountries R. Re-search papers for the IntergovernmentalGroup ofTwenty-Four onInternationalMonetary

37、Affairs, (Jan 2002). pp8-9.7范跃进,金喜在. G-3汇率波动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研究J.江淮论坛, 2008, (03).8吴俊成.从年报看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的影响J.财会研究, 2009, (15).9徐向梅.俄罗斯银行改革:危机与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05).10蔡云.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与反思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5).11李东荣.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若干思考J.中国金融, 2010, (05).12陈西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J.武汉金融, 2010, (05).13戈德施泰因.新兴经济体

38、银行危机的根源和早期预警指标J.国际经济评论, 2001, (05).14方洁.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共性特征与原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 (05).15黄熙.金融全球化下银行危机的成因及防范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12).16袁鲲,段军山.信贷扩张、房地产泡沫和银行危机J.开发研究, 2009, (05).17郭敏欣.刺激政策退出正当时 J.银行家,2009, (11).18赫夫汉农.金融危机后公共干预的退出J.银行家, 2010, (03).19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 2008, (05).20彭兴韵.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J.经济学动态, 2009, (02)21李社环.国外利率自由化时期的银行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 2001, (04).22卡普里奥,郝诺汉.金融自由化的利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3).23刘锡良,齐稚平.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自由化策略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