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941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贷款风险也成为是我国银行业风险中最大、最突出的风险。如何有效的控制贷款风险,关系到基层银行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种类,以及现阶段贷款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形成原因,探讨如何控制基层银行的贷款风险,并就基层银行控制贷款风险对策进行研究。关键词:基层银行 贷款风险 政策风险 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一、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种类及主要表现形式贷款风险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

2、现阶段,基层银行的贷款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三大类,下面就这三类分别展开论述。(一)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门及主管机关指令贷款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要求企业“大干快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新的项目,或者为了各种“安定团结”之类的政治需要,过多地插手企业经营权、投资权、改制权,迫使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造成银行贷款被动受损。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甚至片面追求任期效绩,好大喜功,重长期轻短期利益,重局部轻全局利益,重地方轻中央利益,片面追求产值数量、项目数量、改制数量,结果助推了一次次的经济过

3、热,并直接或间接地给银行实施压力,迫使银行贷款,导致贷款质量先天不足。(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就目前基层银行贷款业务情况来看,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申请与受理环节:普遍存在缺章少印、借款申请填写不规范的问题。调查环节:有的借款人不具备主体资格,不符合准入条件;客户资料不全,未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进行调查核实;未按规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及核定客户授信额度;未对担保情况进行调查;未按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审查环节:对基本要素、主体资格、信贷政策、信贷风险的审查不严;未按要求撰写审查报告。审议环节:贷审会运作不规范,复议程序不

4、符合规定。审批环节:审批要素不衔接。发放环节:未落实限制性条款;合同签定不规范;抵押担保手续不落实或不规范。贷后管理环节:未按规定建立分层次的贷后管理制度;贷后检查、贷后风险报告及预警不落实;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不规范;贷款到期处理及展期手续不合规;贷款档案管理不规范。另外的就是操作人员素质不高篡改数据盗用银行资金和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三)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根据借款人自身经营需要发放的各类贷款,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道德、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而出现的风险。其主要表现方式有:银行授信业务中的交易对方,如借款人、保函申请人,不按期偿还贷款

5、本息或无法履行由银行担保的责任,产生信用风险。也包括客户信用等级下降的风险,这种风险并不等同于违约,但它意味着违约可能性的增加。具体表现为贷款人拖欠银行的贷款或利息(一般是超过90天)、呆账、死帐、违背贷款契约等,通俗称为“不良贷款”。二、基层银行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贷款制度上存在缺陷,有内部人员素质不高等等原因。不同类型的风险其形成原因又有所区别,下面就各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分别展开论述。(一)政策风险的形成原因政策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地方政府干预手段和形式多样,常通过指令贷款、强制贷款、关系贷款、强制担保等手段干预金融机构的业务,如通过现场办公帮助项目

6、取得银行贷款,导致政企不分,官商套取贷款不还,有些行为实际上是严重的金融腐败。各级政府想方设法向银行施加压力,以便为本地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贷款,在清理银行不良贷款时,则对本地企业竭力维护,甚至帮助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等途径逃避银行债务,或利用地方司法部门帮助地方企业逃避银行债务。(二)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操作风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1、人员配置不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业务监督易形成空档。经常出现了混岗操作,一人多岗,自身办理的业务就没有人来监督和管理,形成空档。2、检查监管不全面,事后处罚力度不强。 随着基层银行加大对自身内部检查,查出了许多违规事件,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在检查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由

7、于这些内部检查是不定期的、突击的、走过场式的,没有触及到深层次问题,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目前我国的银行正处在改革时期,有的银行为了避免对外造成不利影响,只是对违规操作提出整改,而不进行追究。有的经营管理者处于自身考虑如升迁因素、该行的经营绩效考核等,往往隐瞒问题,所以检查过后,相同的事件还会再次发生。3、基层人员培养机制不科学 。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正从劳动密集型、可变成本型向资本密集型、固定成本型转变,产品的开发、计量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都迫切需要知识型、有业务素质的员工,这时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目前的现状是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并未纳入银行日常的工作日程,同时对于新员工的

8、培训时间短,甚至是边学边做,往往只能应付简单的业务需求,而对于复杂的操作流程则不甚清楚。另外不合理的培训机制,会让员工感到前途渺茫,引起关键人员流失的风险。 (三)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并未完善,这是基层银行贷款风险产生的主要的原因:1、信贷管理相对滞后。基层银行信贷管理存在“十重十轻”现象。一是重发放轻管理;二是重贷前轻贷后;三是重大额轻小额;四是重长期轻短期;五是重数量轻质量;六是重四级轻五级;七是重第二还源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八是重借新还旧轻现金回收;九是重利息轻本金;十是重新贷轻旧贷。农信社信贷管理中“十重十轻”的现象增大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助长了信用风险的滋生。2、信

9、贷人员素质欠高。由于种种原因,基层银行部分员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还是较低的。这既是基层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又给自身经营潜藏着风险。因员工整体素质欠高,造成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信贷员在办理信贷业务时,不按要求办齐全贷款手续,例如有的借据要素不填齐全,有的借款合同要素不填齐全,有的担保手续不规范,容易造成贷款的借据无效、合同无效、担保无效。3、贷款“三查”制度未能完全落实。目前,基层银行在“三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别贷前调查报告太简单,主要原因有的是信贷调查员综合业务素质不高,有的是一线信贷人员人手不够,工作量大,写调查报告时未能详尽;二是审查存在脱节现象。主要

10、是审查岗人员只对调查岗报送的贷款资料审查,无法审查贷款资料中借款人及担保人签字、指模等的真实性;三是贷后检查未能实现双人交叉检查。有的分社大多数是配备六个人,除了两个出纳和两个会计,剩下一个信贷外勤人员,一个分社负责人。因而,贷后检查未能实现双人交叉检查,贷款“三查”制度未能完全落实。4、五级分类管理未够规范。基层银行在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分类信息不全,分类调整不及时,不符合分类标准,借新还旧分类不准确,抵押物估价过高,第二还款来源不充足,未提供借款人相关收入证明资料,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无依据,分期还款约定未能实现等。五级分类管理不规范潜藏着合规风险。5、贷款档案管理未够完善。大部分基

11、层银行因信贷人员人数不足,网点分散,贷款笔数多,故未能实行专门人员管理贷款档案,而且贷款资料收集还不够完整。另外,由于处部环境原因所导致的信用风险有:一些企业和借款人故意拖欠基层银行贷款本息,造成基层银行不良资产高居不下,金融风险加剧,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正常周转,扭曲了社企关系,形成了信用风险。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地方保护”、“执行难”等因素助长了社会失信行为,形成了信用风险。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形成信用风险。三、防范和化解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对策由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特点,一旦发生风险,不但自身遭受损失,而且会波及众多经济实体并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社会经济关系的混乱,所以防

12、范银行贷款风险具有重大意义。上文所论述三类风险为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主要类型,防范银行贷款风险主要就是防范以上风险。下面就防范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总体对策和针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对策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防范基层银行贷款风险的总体对策要从总体上控制基层银行贷款风险,一个主要手段就是通过严格、科学的制度来指导、规范贷款业务的操作和运行,并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其一,通过建立规范的权利制约机制来进行总体控制;通过建立规范的权利制约机制,来从总体上控制基层银行贷款风险。基层银行要建立起规范的权力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建立系统和完整的信息监管系统、内部控制机制,在管理上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13、其二,建立惩处机制,从严治行;基层银行应设立监督机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特别是银行内部的监督;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问责”,对于一些执行不力、未执行的员工要从严处理,真正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其三,规范贷款业务中的操作流程 ;防范贷款业务中的操作风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将业务操作过程制度化。如将各项制度绘制成清晰的工作流程图,让每个员工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办事程序,尽量减少工作中的人为错误,并且通过流程图能更容易发现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和风险点,从而有助于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更好地防范风险。其四,建立教育机制,筑牢思想防线;解决贷款风险防范这一问题,

14、一方面要靠法律和制度,另一方面也要靠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二)针对贷款风险的防范对策基层银行贷款风险有各种类型,各有其不同表现形式,但总结起来主要为上文所分析的四种。应对不同类型的贷款风险,应针对其形成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防范。1、针对政策风险的防范对策理顺政府、财政、银行及企业间的法律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积极地向政府及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强化以法治贷意识,努力化解行政干预的负面影响,转变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经济管理的方式。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基层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银行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地方政府,而要化解地方政府

15、的行政干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用依法行政、依法治贷的方法对抗行政干预。对地方政府要求支持的项目,要坚持信贷原则,依制度规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办理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或者要求有政府背景的信用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做好信贷风险的转移和化解工作,确保发放的每一笔贷款不因地方政府的干预而发生信贷风险。2、针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若银行出现操作风险问题,则说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应有的行为制约机制,而且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出现问题。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这些风险,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制度化理念: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岗位、职权明确化。加强银行内

16、部控制,促进贷款业务发展,优化组合。近几年,操作风险在基层银行日益彰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基层银行为追求效益,个别领导为追求人均收入,仍抱着定员定岗的老观念不放,导致一些岗位因人员短缺相互制约不到位发生案件。因此配置人力资源应从贷款业务的内控要求入手,将管理岗、监督岗、操作岗区分开来,各自负责,相互制约,相互控制,从而杜绝自我监督的现象。建立检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操作风险控制环境的营造应从组织文化建设开始,使基层银行的风险控制人员提高控制意识,统一控制观念,使组织之间的控制活动协调一致,控制人员的责、权、利关系明确,形成有效的自发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或消灭基层银行操作风险。

17、加大检查处理处罚力度。要真正落实问责制。要明确各管理者及每位操作人员在防范操作风险中的权力与责任,并进行责任公示。今后银行发生大案,既要有人及时问责,又要深入追查事件责任人。对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要从严追究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追究各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整改不力的责任。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具体有:一是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采取的方式有会议讲教,聘请高校学者作报告,到高校或总行继续学习深造。二是对新近员工,要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政策,保证他们对业务的熟练程度,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三是分析员工的知识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以

18、适应员工的个性发展。3、针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现阶段,基层银行贷款风险中应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对这一类风险主要采取以下防范对策:其一,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基层银行要树立新的信贷管理理念,一是既重视发放又重视管理;二是既重视贷前调查,又重视贷后管理;三是既重视大额贷款,又重视小额贷款;四是期短和中长期贷款比例配置合理;五是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六是重视四级管理向五级管理过渡;七是重视第一还款来源;八是严格控制借新还旧贷款,逐步培养借款人的还款意识;九是既重视收息又重视收本金;十是重视新发放贷款的同时又重视存量贷款的管理。落实“三查”制度,防范信用风险。根据审贷分离、岗位

19、制约、分级管理和权责统一的原则,切实加强贷款的“三查”制度的落实。一是贷前调查实行双人调查、实地查看、真实反映。二是在贷款审查审批过程中,要求各级审贷人员对调查评估岗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进行审查,防止出现虚假材料被用作审查依据。全面真实地反映信贷业务及风险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对报审项目进行评价。三是贷后检查实行双人交叉、现场检查、预警报告、适时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加强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提高分类准确率。基层银行应将分类不正确的贷款进行调整,做到正确反映贷款风险状态,同时,明确五级分类工作责任,对分类不准确的人员给予处罚,不断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不断完善贷款档案管理。对于欠缺的档案

20、资料,基层银行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归档。日常信贷档案资料要有专门人员管理。其二,打击失信行为,防范信用风险。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维护社会信用,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资金向农村聚集创造良好的条件。司法部门要加大执法的力度,想方设法解决执行难的问题,降低依法维权的成本,提高成效。组织银行业各金融机构爆光赖债户、欠债户,共同制裁信用缺失行为,防范信用风险。目前我国基层银行的贷款管理方面在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明显不足,我们要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先制定规章后开展此项业务,并在工作中对其风险点加以控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要加强对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行为的监察制度,做好监督审查工作,并要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根本上遏制风险的发生。参考文献1、赵晓菊:银行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2、布赖恩科伊尔:信用风险管理,中信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3、张静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4、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5、范新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与风险操作全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