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949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风险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将制度看成是会变迁的并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的观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及所面临的风险基本折射出了我国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因此,要从根本上了解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必须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制度变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变迁是制度选择经济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一个对各主体都较优但对整体却未必最优的结果;强制性变迁的原因是政府认为其自身的利益就等价于社会福利,因而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外部规则,也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改进,但知识的限制使政府的选择很可能不符合实际

2、的特定环境,最终损害社会福利。在我国的制度变迁中,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特点仍非常突出。这种强制性使制度变迁一旦推行就必然伴随着一些经济主体风险的增大,这些增大的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银行的信用风险表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史就是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史,因此,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风险基本上都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即不良资产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国有商业银行所累积起来的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制度变迁的结果。一、国有企业的融资体制变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融资途径由财政主导型向银行主导型变迁。企业和银行的产权主体

3、都是国家,这种预算软约束所带来的投资扩张冲动使企业的负债规模急剧扩大,过高的负债率在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无疑形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二、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中,不少企业改制后运行机制依然照旧,支持这种变迁的国有商业银行为此累积了相当的不良资产。三、政府的经济职能变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及转轨时期的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大量直接参与微观的资源配置活动,难免使资源的配置出现低质量、低效率的问题。由于这些配置的资源有很大一块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因而在转变过程中,那些低质量、低效率配置的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最终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四、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

4、迁。以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制度变迁同国有企业的各种制度变迁相比显得非常滞后,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和经营机制问题上却一直回避,但这种滞后的制度变迁却成为不良资产形成的重要原因。五、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民营企业以其比国有企业更清晰的产权、更灵活的经营机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国有商业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难以摆脱对国有企业贷款的依赖,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集中度。六、制度变迁的成本。我国每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就要求有一定的投资,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新增贷款投放额,而在我国国有企业缺乏活力、非公有制企业信贷

5、市场尚未全面拓展、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又趋于完善、防范风险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要么是保证贷款质量下的违规操作,要么是资产质量的下降。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寻求避免不良资产的途径,但对既已形成的不良资产,必须通过另外的途径来处理。通过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货膨胀、呆坏账准备金、国有企业改革、增量贷款稀释来处理一部分,从而降低整体的不良资产率,从而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 制度变迁风险形成的机理在于制度,所以对这种风险的防范也要通过制度来解决。一、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推进,应按经济区划设置分支机构,进行分配体制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 二、政府职能变迁的推进。政府应从大量承担资源配置职能的角色中解脱出来,逐步向承担秩序职责方面转变。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应重点进行以下变迁:1、除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应大量减少国有股比例,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股或控股国有企业。2、国有企业领导者实行公开招聘,对经营管理不好的领导者,不得以任何理由重新任用。3、改革国有企业的分配体制,大幅度提高领导者的年薪。4、改革国有企业的人事体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