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997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范电信诈骗“银行柜面挽损竞赛行动”动员材料 根据近来电信诈骗的高发态势和新情况、新特点,近期南京市公安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银行柜面电信诈骗案件挽损竞赛行动”。行动的目标是:通过“银行柜面电信诈骗案件挽损竞赛行动”,使银行柜面从业员工再次普遍接受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宣传和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广大银行员工参与电信诈骗案件防范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柜面挽损的意识和技能,实现电信诈骗案件银行柜面堵截数不低于柜面案件发生数的5%。 近年来,随着通讯、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发展,电信诈骗犯罪在全国范围内呈现高发势头,已经成为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一大社会毒瘤。目前,加强电信诈骗案

2、件防范是当前公安工作,特别是金融安全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严把最后一道防线”的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防范措施,加大安全宣传、柜面查堵等工作力度,在查堵电信诈骗案件、减少发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南京市公安局统计,2010至2012年,全市银行单位分别成功堵截各项电信诈骗案件147起、158起、180起,帮助客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90余万元、1540余万元、2100余万元。今年以来,全行营业网点柜面员工成功防范电信诈骗3起,堵截并挽回客户损失资金110万元。上半年,总行专门对2011年以来成功防范堵截12起电信诈骗案件的优秀员工进行了通报表彰和奖励。仅5-7

3、月份,热河支行、山西路支行和白下支行堵截3起,涉案资金92万余元。但是,由于电信诈骗作案手段的欺骗性、多变性、隐秘性、受骗客户的认知程度和银行员工的识别判断能力等因素,使得防范堵截的难度加大,成功率下降。8月份以来南京地区就有2起未能有效堵截,涉案资金14万余元。如某支行在接待一个客户定期提前支取并大额转汇业务时,虽然严格按照总行关于防范电信诈骗“三个清楚”、“三个务必”、“三问二看一核对”和“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提示单”的要求,充分履行了对客户的宣传提醒义务,但该客户认真回答了所有问题后,仍确认为亲戚借款而办理了汇款业务,最终被骗65000元。 一、深刻理解和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 银行作为社会经济

4、的枢纽,对金融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深刻理解和主动履行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银行的社会责任,其中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服务责任等,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在全国范围内的高发态势,造成银行客户巨大的财产损失,对社会安定、金融秩序稳定和群众安全感造成严重影响,更凸现了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社会道德责任和服务责任。据公安机关受理和侦破的电信诈骗情况统计,大多数电信诈骗犯罪最终都是通过银行柜面、自助柜员机和网上银行转帐的方式获取诈骗资金,使银行成为了防范堵截电信诈骗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加强防范宣传教育,把牢“最后一道防线”,堵截电信诈骗犯罪,最大限度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利

5、益,能够彰显银行的社会道德责任,提高银行的社会信誉,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深刻认识电信诈骗案件的严重危害性 随着我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普及,电信诈骗犯罪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来,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迅速发展蔓延、活动猖獗,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危害范围广、涉案资金巨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危及社会安全感,严重败坏了社会诚信,也对社会大局的平稳造成不良影响。据公安部统计,2012全国发生电信诈骗案17万多起,造成群众损失80多亿元,发案比2011年的10万起、损失40多亿元分别上升70%、100%。根据公安部五局

6、的资料显示,去年开始,专门面向中国大陆的电信诈骗窝点从东南亚各国,扩散蔓延到澳大利亚、德国、巴勒斯坦、沙特等国,利用中国在电信、银行、网络等方面的管理漏洞,疯狂作案。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5地更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百姓一次被骗数百万、数千万元的案件屡屡发生,生意本、救命钱、棺材本、养老金被骗个精光。三、清醒认识电信诈骗防范存在的不足当前,电信诈骗发案总体处于高位运行态势。通过堵截成功、失败案例的情况来看,银行柜面堵截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也遇到了一些需要破解的难题,堵截能否成功的偶然性较大。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电信诈骗防范存在的不足:一是柜员警惕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堵截失败的案例来看,

7、多数受害人多为中老年女性。她们会将所有名下资金转存到一个帐户,而且会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电子国债等提前支取或赎回,再转帐汇款至异地帐号。这些已成为电信诈骗案件的普遍特征,但一些银行柜员因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对一些特征未引起足够的警觉。二是柜面询问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当前受害人举止、神情异常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询问相关情况来发现蛛丝马迹,也就成了柜面堵截的一项重要手段。但从堵截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银行柜面安全提示中询问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够详细、不够全面的情况,难以捕捉异常情况。三是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柜面办理业务量较大,绝大多数为正常业务,所以柜员一般都会按流程进行安全提示,无

8、暇“察言观色”,即使核对帐户信息,也只是核对填写的准确性,而忽视细节的核对。 四是安全提示有待进一步强化。从目前情况看,银行柜面对办理转帐汇款业务的安全提示,不论从形式上还是方法上仍需进一步强化。一方面,部分员工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操作简单化、机械化,仅给受害人看警方提示单或简单提醒,没有用心观察客户对提示作出的反应,查堵作用难以奏效。另一方面,由宣传不到位,多数客户误把安全提示作为银行办理业务流程的需要,没有认真听、看安全提示内容和要求,安全提示流于形式,也难以达到预期的警示效果。特别是对新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强化性安全提示不到位,缺少针对性措施。 四、熟悉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特

9、点 1、非接触性,不与受害人发生直接接触。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主要借助了两条渠道,一条是通信线路,另一条是银行网络。骗子通过通信线路与事主联系,进行诱骗;事主受蛊惑威胁上当,把钱存入骗子指定的所谓“安全账号”,骗子通过银行网络将钱快速提走。 2、骗术花样繁多,手法翻新快。不法分子熟悉社情民情、紧跟社会热点,利用群众心理特点和认知盲区,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每种骗术都在1-2个月或流行不久后就立刻翻新,手法繁多,防不胜防,稍不小心便会上当受骗。 3、利用电子高科技成果实施远程犯罪。诈骗分子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一步步更新作案方式手段,从最原始群发短信的“土炮”,发展到铁通

10、一号通任意转接、400虚拟电话总机、商务总机虚拟交换、VOIP网络电话任意组合和任意改号、仿冒或利用网站服务器漏洞的钓鱼网站等,以及使用电话群拨、网络短信群发、网络电话对接等技术手段,实现不出家门,坐在电脑面前点击鼠标即可实施远程诈骗。诈骗钱款也可在电脑前连接银行网络,进行远程转账操作,大笔大笔的钱款瞬间被骗到境外转移提走。 4、犯罪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随着犯罪的不断变化,电信诈骗犯罪演化为地下钱庄、电信线路“供应商”、 拨打诈骗电话窝点这3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业链,使原来的家族化团伙运作变成了体系运作,每实施一起诈骗案件都由这3个犯罪主体合作完成。三个团伙之间大多互不见面,以租金、

11、提成等金钱为连接纽带。 5、跨区域跨国境作案。主要是指犯罪团伙成员藏身地和设立窝点的跨区域性。当前,拨打诈骗电话窝点、网络诈骗平台窝点、地下钱庄窝点3个犯罪主体藏匿不同地区,犯罪成员也散居不同地方,相互之间依靠互联网、电信进行沟通、合作。如拨打诈骗电话的窝点建到了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及大陆、台湾6地;提供任意改号、群呼群拨服务的诈骗平台设在美国;地下钱庄头子在台湾指挥,马仔则在大陆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取款。 6、作案流程错综复杂。诈骗网络电话从窝点拨到受害人电话,赃款从受害人手中存入银行到骗子取走,速度非常快,但流程却极其复杂。公安部侦办的一起专案中,诈骗电话从30多个设在台湾

12、和东南亚的诈骗窝点打出来,经过美国境内的服务器和群呼改号平台,再与北京、河北、吉林、江苏、山东、河南、广东、四川8个省市的110台服务器对接,落地后进入程控电话网,跨经数省电信线路,最终打入到大陆29个省市区的受害人电话。每骗成一笔,设在台湾的地下钱庄便在房间内敲击电脑,通过银行网络系统将受害人存入的资金呈金字塔状分解,层层转、跨行转,到最后每张卡内存2万元,即指挥取款人在大陆各地、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取现。马仔取款后,又转存到另外的安全卡上,设在台湾的地下钱庄通过电脑,把安全账户上的资金呈倒金字塔状汇集,最后取走。 7、受害群体广泛,针对性强。电信诈骗侵害的群体具有很广泛的特点,而且是非特定的,

13、采取漫天撒网,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学校老师,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波及面很宽、社会影响很恶劣。一些诈骗还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如购车购房退税、医保卡透支、国外子女用钱等诈骗,不法分子从非法渠道购买到客户的资料,有针对性地采用骗术。还有一些突出的像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的诈骗,不法分子往往选择白天拨打电话,白天年轻人都上班,家里老年人比较多,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资信度比较闭塞,容易受骗的情况实施作案。但今年七至八月份出现反弹趋势,20至39岁的中青年受骗者多于老年人。在电话类诈骗警

14、情中,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居首,其次是冒充熟人、家人出意外、绑架子女、社保卡被冒用、信用卡欠费、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拖欠电费等手段的诈骗;网络类诈骗警情中,网络购物发案居首,其次是盗取QQ号冒充事主亲友、虚假中奖诈骗;短信类诈骗警情中,主要是刷卡消费、代办证件、低息贷款等手段的诈骗。据统计,警方目前掌握的电信诈骗方式有40多种,每年造成全国大面积发案的有十七八种。高发案件类型依次为:网络购物类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冒充公检法机关类诈骗。受骗群众中,20-49岁的事主占七成。根据受害人性别、年龄分析,女性占70以上,中老年人超过70,因此中老年人妇女要特别引起我们的警惕。 电信诈骗手段四大升级

15、 诈骗使用的关键词紧跟社会热点; 软件技术和场景设计升级,犯罪分子通过“来电任意显”网络软件、警车警报、电台呼叫等背景音的使用,麻痹迷惑受骗者; 犯罪分子口音从以往带有的南方口音演变为标准的普通话; 犯罪分子与被害人通话时不再使用“安全账户”、“转账”等老套词汇,而是要求当事人在ATM进行“银行卡升级”等操作。 四、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1、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诈骗。嫌疑人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或是事主的身份资料与嫌疑犯有牵连,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或是其他司法机关,让事主核实,然后嫌疑人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贩毒

16、、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清查,并将电话转给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其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或直接转账,实施诈骗。 2、以“车祸、摔伤住院”、“将人打伤、打死”需要赔偿为名的诈骗。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亲朋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亲朋子女上课、上班或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或朋友,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亲朋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或在外将人打伤甚至打死,急需医疗费或者需要钱赔偿给死者家属,从而免受处罚等。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3、捡钱、捡贵重物品已邮寄回家,需

17、要分红给同行的人诈骗。利用事主家中在外务工或是出差的时候,冒充事主亲朋子女短信或电话给事主说捡到几万元现金已经邮寄回家,但是同行的人要求分一部分钱,自己身上又没那么多钱,为了获得更大的便宜,让事主先给其打款,把要求分红的同行人安抚好,以免事情败露。事主往往有贪图便宜的思想,从而去银行汇钱。 4、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

18、进行转账操作的诈骗。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6、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19、 7、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事主与其联系后,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 “手续费”、 “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转账骗得钱财。 8、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或发送短信等手段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单位熟人(首次拨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套磁”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9、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10、发送虚

20、假招聘广告诈骗。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11、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时,就后悔莫及了。此种诈骗的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汇”错了对象。 12、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

21、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13、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嫌疑人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有血光之灾”、 “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就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14、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亲人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15、发布出售特价飞机票或者火车票的信息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该类信息后,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后,便以需要订金等形式要求被害人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16、虚假贷款信息诈骗。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

22、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17、“低价购名车”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主要利用事主贪图便宜的心理,向事主发送低价出售二手名车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名车(而出售价格只是市场价的零头)出售”。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不法分子提出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要求其向提供的账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18、冒充邮局实施诈骗。嫌疑人通过网络声讯电话或群发短信的形式冒充邮局通知当事人有包裹未领取,并留下一个联系电话(该号码直接呼转到骗子的手机上),一旦当事人拨打该电话,对方便

23、称自己是“邮局工作人员”并告知当事人邮包内物品与毒品或犯罪案件有关,让当事人拨打所谓公安机关号码报警,当事人拨通该电话后,冒充警察的骗子以要求协助破案或当事人身份被他民冒用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其个人银行卡中的资金迅速转到“安全账号”,以此实施诈骗。 可能遇到电信诈骗的转账人员的特征、着急慌张。一脸慌张神色,进入银行很急,填单转账,在柜台或ATM操作也很急。、边转账边打电话。一边不停打电话,一边按电话提示操作,在输入款项时也不挂电话(一般都是诈骗犯要求这样做)。、不准别人过问。如果有人提醒他,经常会责怪别人多管闲事,不希望别人过问,觉得自己的事非常急,不喜欢别人妨碍。、对转账用途支支吾吾。别人问他

24、转账的钱用来干什么,他可能会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或者认为是秘密不能说出来。 五、深入细致地开展防范工作 1、在竞赛和日常防范工作中,要做到思想重视,组织严密、措施有效。强化防范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防范措施,提高堵截能力。 2、在涉及大额汇转业务时,要“多一份警惕、多一点耐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做到主动提醒、积极劝阻。严格执行 “三个清楚”、“三个务必”、“三问二看一核对”、“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提示单”和“警方重要安全提示”等防范电信诈骗的工作要求。 3、切实把防范堵截电信诈骗纳入日常安全防范工作,并坚持常态化管理,切忌“一阵风”和“走过场”。 4、加强情况信息沟通报送,凡成功防范或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必须及时、详细的报告,并保存相关视频、音频资料。 5、认真总结成功防范的经验,分析发生电信诈骗案例,开展经常性的防范演练不断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