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110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习题及答案.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设计总论一、简答题:(1) 机械设计的程序是什么?其各阶段大致需要完成哪些任务?(2) 试述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3)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有哪些?试结合日常接触的机械举出其中几种零件的失效形式并分析其原因。(4) 机械零件设计计算准则与失效形式有什么关系?有哪些日常的计算准则?它们是针对什么失效形式建立的?(5) 稳定循环变应力的、五个参数各代表什么?试列出根据已知零件的、计算、及的公式。(6)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影响因素中的、只对变应力的应力幅部分有影响?(7) 何谓摩擦?按机理不同,磨损可分为哪几类?各类有何特点?有哪些措

2、施可以提高零件的磨损寿命?(8) 零件的正常磨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何特点?(9) 润滑油、润滑脂各有何主要性能指标?如何理解粘度的概念?(10)润滑油常用的粘度单位有几种?彼此之间如何换算?压力、温度对粘度有何影响二、填空: (1)若一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 +0.5,则此时 =70Mpa,则此时 为 ,为 ,为 。 (2)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性能、应力循环特性r和应力循环次数N之外,主要有 、 、和 。 (3)根据磨损机理,磨损可分为 、 、 和 。 (4)一个零件的磨损大致可以可分 磨损、 磨损、 磨损三个阶段,在设计或使用时,应力求 、 、 。 (5)机械零件的主

3、要失效形式有 ; ; 及 。 (6)新产品从任务提出到投放市场的全部程序一般要经过 、 、 及 四个阶段。 (7)产品设计中的“三化”是指 、 、 。 (8)作用于机械零件上的名义载荷是指 ;而设计零件时应按 进行计算;它与名义载荷的关系式为 。 (9)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两种方法是 及 ;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为 ; 。 (10)钢制零件的曲线上,当疲劳极限几乎与应力循环次数无关时,称为 疲劳;而当时,疲劳极限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称为 疲劳。 (11)钢制零件的疲劳曲线(曲线)中,当时为 区;而当时为 区。 (12)非稳定变应力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中的等效应力通常取等于 的应力。 (13)按摩擦

4、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 、 、 、 。 (14)按建立压力油膜的原理不同,流体润滑主要有 、 。 (15)工业用润滑油的粘度主要受 和 的影响。三、选择填空: (1) 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 A.最大应力;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 (2) 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进行静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 。 A.; B.; C.; D.。 (3) 零件受对称循环应力时,对于塑性材料应取 作为材料的极限。 A.材料的强度极限; B.材料的屈服极限; C.材料的疲劳极限; D.屈服极限除以安全系数。 (4) 三个相同的零件甲、乙、丙承受的变应力是相同的,但应力的循环特性r分别

5、为+1,0,1,其中最易疲劳损伤的零件是 。 (5) 两圆柱体沿母线相压,载荷为F时,最大接触应力为,若载荷增大到2F时,最大接触应力变为 。 A.; B. ; C. ; D.。 (6) 由实验知,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只对 有影响。 A.应力幅;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7) 摩擦副表面为液体动压润滑状态,当外载荷不变时,摩擦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 。 A.变薄; B.增厚; C.不变。 (8) 在外载荷不变的情况下,试判断下列零件上各点应力的变化特性(用应力循环特性系数表示): a)转动心轴,外径上的弯曲应力r为 : b)推力球轴承滚动体上一点

6、的接触应力,r为 。 A. r= +1; B. r=1; C. r=1; D. 0r+1; E. -1r0。 (9) 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 是不合理的。 A.降低表面粗糙度; B.增大润滑油粘度; C.提高表面硬度; D.提高相对滑动速度。 (10)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少 。 A.粘着磨损; B.磨粒磨损; C.表面疲劳磨损; D.腐蚀磨损。 (11)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 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 C.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 D.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 (12)某截面形状一定的零件,当

7、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规律不定。四、计算题: 1、某钢制零件材料性能为,受单向稳定循环变应力,危险剖面的综合影响系数,寿命系数。 (1)若工作应力按常数的规律变化,问该零件首先发生疲劳破坏,还是塑性变形? (2)若工作应力按应力比(循环特性)常数规律变化,问在什么范围内零件首先发生疲劳破坏?(图解法、解析法均可) 2、零件材料的机械性能为:,综合影响系数,零件工作的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加载方式为(常数)。 求:(1)按比例绘制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并在图中标出该零件的工作应力点和其相应的极限应力点;(2)根据极限应力线图,判断该零件将可能发

8、生何种破坏; (3)若该零件的设计安全系数,用计算法验算其是否安全。 3、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零件的工作应力位于点,在零件的加载过程中,可能发生哪种失效?若应力循环特性等于常数,应按什么方式进行强度计算? 4、已知45钢经调质后的机械性能为:强度限,屈服限,疲劳限,材料的等效系数。 (1)材料的基氏极限应力线图如图示,试求材料的脉动循环疲劳极限; (2)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试作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 (3)若某零件所受的最大应力,循环特性系数,试求工作应力点的坐标和的位置。 5、合金钢对称循环疲劳极限,屈服极限,。试: (1)绘制此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图; (2)求时的、值。螺纹联接与螺

9、旋传动一、简答题 (1)为什么螺纹联接常需要防松?防松的实质是什么?有哪几类防松措施?试指出普通 螺栓联接、双头螺栓联接和螺钉联接的结构特点,各用在什么场合? (2)试指出普通螺栓联接、双头螺栓联接和螺钉联接的结构特点,各用在什么场合? (3)一螺栓联接预紧后,受轴向变载荷作用,在最大工作载荷 及剩余预紧力不变的情 况下,试问提高这种螺栓疲劳强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欲减小螺栓的应力幅,请举出一个措施,并用螺栓受力变 形协调图来说明。 (5)螺栓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6)拧紧螺母与松退螺母时的螺纹副效率如何计算?哪些螺纹参数影响螺纹副的效率? 二、填空(1)螺纹的

10、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 径,螺纹的升角是指螺纹 径处的升角。螺纹的自锁条件为 ,拧紧螺母时效率公式为 。(2)螺纹联接常用的防松原理有, , , 。其对应的防松装置有 , , 。(3)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 ,而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 。(4)标记为螺栓GB578286 M1680的六角头螺栓的螺纹是 形,牙形角等于 度,线数等于 ,16代表 ,80代表 。(5)若螺纹的直径和螺纹副的摩擦系数一定,则拧紧螺母时的效率取决于螺纹的 和 。(6)为了提高螺栓强度,防止螺栓的疲劳破坏,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减小 刚度或增大 刚度。(7)有一单个紧螺栓连接,已知该螺栓所受预紧力 ,所受轴向工作载荷 ,螺

11、栓的相对刚度系数 ,则螺栓所受的总拉伸载荷 ,残余预紧力 ;为保证结合面不出现缝隙,则该联接允许的最大轴向工作载荷 ,(需注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8)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总拉力是 与 之和。(9)压力容器的紧螺栓联接中,若螺栓的预紧力和容器的压强不变,而仅将凸缘间的铜垫片换成胶垫片,则螺栓所受的总拉力 和联接的紧密性 。(10)在一定的变载荷作用下,承受轴向工作载荷的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是随着螺栓刚度的自己而 ;且随着被联接件刚度的增加而 。(11)发动机缸体与缸盖的螺栓联接经常拆装,应使用 联接,为了控制预紧力需用 扳手拧紧。(12)普通螺栓联接承受横向外载荷时,依靠 承载,螺栓本身受 作

12、用,该螺栓联接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承受横向外载荷时,依靠 承载,螺栓本身受 力作用,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和 。三、选择填空 (1)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之一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则一般宜采用 。 A螺栓联接; B双头螺柱联接; C螺钉联接。 (2)在常用螺纹中,效率最低、自锁性最好的是 ,效率最高,牙根强度较大,制造方便的是 ,联接螺纹常用 ,传动螺纹常用 。 A矩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三角螺纹。 (3)螺纹副在摩檫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形角越大,则 。 A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能力越好; B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能力越差; C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能

13、力越差; D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能力越好。 (4)计算紧螺栓联接的拉伸强度时,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大到原来的 倍。 A1.1; B1.3; C1.5; D1.7。 (5)被联接件是锻件或铸件时,应将安装螺栓处加工成小凸台或鱼眼坑,其目的是 。 A易拧紧; B避免偏心载荷; C增大接触面; D外观好。 (6)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形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 。A 被联接件的橡胶垫片改为皮革垫片; B 在螺母下放置弹性单元;C 被联接件的金属垫片改为橡胶垫片; D 去掉螺母下放置弹性单元而改为普通平垫圈。 (7)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在工作载荷 和残余预紧力不变的

14、情况下,要提高螺栓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 减小螺栓刚度,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B 同时减小螺栓与被联接件的刚度;C 增大螺栓刚度,减小被联接件刚度; D 同时增大螺栓与被联接件的刚度。 (8)一螺栓联接拧紧后预紧力为 ,工作时又受轴向工作拉力 ,被联接件上的残余预紧力为 ,则螺栓所受总拉力 等于 。( 为螺栓的联接相对刚度) A ; B ; C ; D 。 (9)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应采用 。 A三角形细牙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多线三角形粗牙螺纹。 (10)在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 A单线矩形螺旋副;

15、B单线梯形螺旋副; C双线矩形螺旋副; D双线梯形螺旋副。 (11)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标成 级,其数字 代表 。 A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 B对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 C对螺栓材料的刚度要求; D对螺栓材料的耐蚀性要求。 (12 (12)对于外载荷是轴向变载荷的重要联接,螺栓所受总拉力在 与 之间变化。则螺栓的应力变化规律按 。 A常数; B 常数; C 常数。四、判断题 (1) 螺纹公称直径、牙行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好。 ( ) (2)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 ( ) (3) 三角形螺纹的牙形角比矩形螺纹的牙形角大,故三角形螺

16、纹主要用于螺纹联接,而矩形螺纹主要用于螺旋传动。 ( ) (4) 螺栓联接中的螺栓受横向载荷时只需计算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 ( ) (5) 在有气密要求的螺栓联接结构中,结合面之间不用软垫片进行密封而采用密封环结构,这主要是为了增大被联接件的刚度,从而增大螺栓的疲劳强度。 ( ) (6) 在螺纹联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和圈数的办法对提高螺栓的强度并没有多少作用。( ) (7) 减少螺栓和螺母的螺距变化差可以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配不均的程度。 ( ) (8)横向载荷的铰制孔精配螺栓联接,螺栓的抗拉强度不需要进行计算。 ( ) (9)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主要是靠被联接件接合面之间的摩擦来承受

17、横向载荷的。 ( ) (10) 螺栓组受转矩作用时,螺栓的工作载荷同时受到剪切和拉伸。 ( ) 五、计算题 1.一悬臂梁由四个普通螺栓联接固定于立墙上的两个夹板间,如图所示,已知载荷 P=1000N,螺栓布局和相关尺寸如图示,试选择螺栓直径d 。 注: (1)螺栓材料45钢 =360N/mm; (2)图示尺寸单位为mm; (3)板间摩擦系数f=0.15,可靠性系数K=1 .2; (4)螺纹标准见下表; 螺纹外径 5 6 8 10 12 14 16螺纹内径 4.134 4.917 6.647 8.376 10.106 11.835 13.835 2.如图所示的夹紧联接柄承受载荷Q=600N,螺栓

18、个数z=2,联接柄长度L=300mm,轴的直径 d=60mm,夹紧结合面的摩擦系数f=0.15,考 虑摩擦传力的可靠性系数 。试确定该联接螺栓的直径(螺栓材料为Q235, , )。 3.螺栓组联接的二种方案如图所示,已知外载荷R,L=300mm,a=60mm,求: (1)螺栓组在两个方案中受力最大螺栓的剪力各为多少?(剪力以R的倍数表示) (可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 (2)分析哪个方案较好,为什么? 4.图为一钢制液压油缸,油压 (静载),油缸内径 ,缸盖由6个 (小径 )螺栓联接在缸体上,已知螺栓的刚度 和缸体、缸盖的刚度 的关系为 ,螺钉材料的许用应力 ,根据联接的紧密性要求,残余预紧力 (

19、 为每个螺栓的工作拉力),求预紧力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满足此联接的要求? 5.有一钢制液压油缸,如图所示。缸内油压 ,缸体内径 ,螺栓分布直径 ,缸盖外径 。为保证气密性要求,残余预紧力取为工作载荷的 倍,螺栓间弧线距离不大于 。已知螺栓的许用应力为 。试计算: (1)最少的螺栓数目; (2)单个螺栓承受的总拉力; (3)螺栓小径。 6.图示支架用4个普通螺栓与立柱相联接。已知载荷 , , ,接合面摩擦系数 ,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 , 被联接件刚度 , 为螺栓刚度。取防滑系数 ,求所需螺栓小径 (接合面工作能力不能验算)。 7 .某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已知螺栓的刚度系数与被联接件相同,

20、且 ,螺栓的预紧力 ,轴向工作变载荷为 。 (1)画出该螺栓联接的“力变形”图,并在图上标出残余预紧力 ,螺栓的载荷增量 及螺栓的总拉力 的位置,它们的值为多少? (2)该联接的结合面刚要离缝时,所允许的最大工作载荷 为多大? (3)若已知螺栓的小径尺寸 ,则螺栓的工作应力幅 为多大? 8. 图示的方形盖板用四个 ( )的螺栓与箱体联接,位于对称中心 处的吊环受拉力 ,已知螺栓的许用应力 , ;问:(1)作用在吊环上的最大拉力 ? (2)由于制造误差,吊环的位置由 移至 点,若测得 , 求 下受力最大螺栓的工作拉力 。 (3)说明在(2)情况下,该螺栓组联接是否安全? 9.如图为受轴向工作载荷

21、的紧螺栓联接工作时力和变形的关系,试问:(1)螺栓刚度 和被联接件刚度 的大小对螺栓受力 有何影响?(2)若预紧力 ,工作载荷 ,试计算: A.螺栓上总的载荷 B.残余预紧力 10.图示支架用4个普通螺栓联接在立柱上,已知载荷 ,联接的尺寸参数如图示,接合面摩擦系数 ,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 ,安全系数S=1.5,螺栓的相对刚度 ,防滑系数 。试求所需螺栓小径 。 键联接一、简答题(1)说出几种轴上零件轴向固定方式(至少四种)(2)花键联接与平键联接相比有哪些优缺点?(3)普通平键联接有哪些失效形式?强度校核判定强度不够时,可采取哪些措施?(4)平键的标准截面尺寸如何确定?其长度如何确定?二、填空

22、题 (1)普通平键标记键16*100GB1096-79中,16代表 ,100代表 ,它的型号是 型。它常用作轴毂联接的 向固定。 (2)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 查标准来确定;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 (3)平键联接中, 面是工作面;楔形键联接中, 是工作面。平键联接中, 、 用于动联接。 (4)当采用两个楔键传递周向载荷时,应使两键布置在沿周向相 隔 的位置,在强度校核时只按 个键计算。 (5)在平键联接中,静联接应验算 ;动联接应验算 强度。三、选择填空 (1)键的剖棉尺寸通常根据 按标准选取。 A.传递扭矩大小; B.功率大小; C.轴的直径; D.轮毂的长度。 (2)

23、普通平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 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D.安装与拆卸方便。 (3)当轮毂轴向移动距离较小时,可以采用 联接。 A.普通平键; B.半圆键; C.导向平键; D.滑键。 (4)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a.按轮毂长度选择键的长度;b. 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c.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类 型;d.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具体设计时的一般顺序为 。 A.abcd; B.bacd; C.cabd; D.cbad; E.cadb。 (5) 普通平键联接工件时,键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A.键受剪切破坏; B

24、.键侧面受挤压破坏; C.剪切与挤压同时产生; D.磨损和键被剪断。 (6)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 。 A.校核键面的挤压强度; B.校核键的剪切强度; C.A、B二者均需校核; D.校核磨损。 (7)哪种键联接可传递轴向力 。 A.普通平键; B.半圆键; C.楔形键; D.切向键。 (8)切向键联接的斜度是做在 上的。 A.轮毂键槽底面; B.轴的键槽底面; C.一对键的接触面; D.键的侧面。 (9)半圆键联接的主要优点是 。 A.对轴的强度削弱较轻; B.键槽的应力集中较小; C.工艺性好、安装方便。 (10)薄壁套筒与化键轴联接,宜采用 。 A.矩形齿; B. 渐开线齿;

25、C.三角形齿。带传动习题一、简答题: (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有何区别?设计V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的 ? (2)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带的根数?限制条件如何? (3)简答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4)带传动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最大传动比?带在传动中受哪些应力,其最大应力发生 在什么位置? (5)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什么要控制带的张紧力(即张紧力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张紧 轮一般应布置在什么位置? (6)有一三角带传动,传动比I=7,小轮包角 ,使用时常发生打滑现象。现进行 改进设计,要求传动比,带轮及带的型号不改变,试提出改进措施并简述理由。 (7)带传动的弹性滑

26、动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 (8)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二、填空题:(1)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 应力, 应力和 应力。最大应力等于 ,它发生在 ,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 失效。(2)带传动中,打滑是指 ,多发生在 轮上。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 与松边拉力 的关系为 。(3)带传动与齿轮传动一起做减速工作时,宜将带传动布置在齿轮传动之 ;当带传动中心距水平布置时,宜将松边布置在 方。带传动一周过程中,带所受应力的大小要发生 次变化,其中以 应力变化最大,而 应力不变化。(4)在普通V带传动中,载荷平稳,包角 为 ,带长 为特定长度,强力层为化学纤维线绳

27、结构条件下求得的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 主要与 , 和 有关。(5)某V带传动,带的横剖面积A=142 ,由张紧力产生的应力 =1.5Mpa,有效拉力F=300N,不计离心力的影响,紧边拉力 和松边拉力 分别为 N和 N。(6)带传动中,带的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的比值 / 大小,当空载时为 ,当载荷使带传动开始打滑时为 。(7)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 ,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 , , 三个因素。(8)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而 ,随包角的增大而 ,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 。(9)带传动工作时,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 ,从动轮圆周速度为 ,带的线速度为 ,则它们的

28、关系为 , 。(10)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 和 选取的。三、选择填空:(1) 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的紧边拉力; C.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D.带的初拉力。(2)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3) 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 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 B.加大传动中心距; 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4)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到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

29、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5) 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 , 主要依据 选取。 A.带的型号; 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 D.高速轴的转速。(6) 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C.带的松边拉力与紧边拉力不等。(7) 确定单根带所能传递功率的极限值 的前提条件是 。 A.保证带不打滑; 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D.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8) 带传动中,带和带轮 打滑。 A.沿大轮先发生; B.沿小轮先发生; C.沿两轮同时发生; D.有时沿大轮先发生,有时沿小轮先发生。 (

30、9)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A. 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B. 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C. 带与带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D. 带无接头。(10)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11)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的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 A.小带轮直径; 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 D.两带轮直径之差。(12)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上

31、的包角减小四、判断题:(1) 在带传动中,传动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开始绕入主动轮的那一点处。( )(2) 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不可避免的原因是瞬时传动比不恒定。 ( )(3) 带在工作时受变应力的作用,这是它可能出现疲劳破坏的根本原因。 ( )(4) 带的工作应力中,由离心力引起的离心拉应力在带的各截面上都一样。( ) (5)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由带的预紧力不够引起的。 ( )(6) V带传动一般是多根带同时工作,因而与平带相比,其优点之一是传动中某根带疲劳损坏后可单独更换。 ( )链传动习题一、简答题:(1) 述链传动时,链轮齿数、的选择原则?(2) 链传动有哪种失效形式?(3) 链传动产生运

32、动不均匀性的原因是什么?(4)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有哪些优缺点?(5) 在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什么不等于常数?在什么情况下,才等于常数?(6) 链速一定时,链轮齿数的大小与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动载荷的大小有什么影响?(7) 为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链节数常取奇数还是偶数?相应的链轮齿数宜取奇数还是偶数?(8)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张紧方法有哪些?(9) 安装布置链传动时,应综合考虑哪些问题?(10)链条节距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小节距的多列链?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大节距的单列链?二、填空题: (1) 链传动中,即使主动链轮的角速度常数,也只有当 时,从动轮的角速度和传

33、动比才能得到恒定值。 (2) 链传动的动载荷是随着链条节距 和链轮齿数 而增加。 (3) 滚子链最主要参数是链的 ,为了提高链速的均匀性,应选用齿数为 的链轮。 (4) 链传动工作时,其转速越高,其运动不均匀性越 ,故链传动多用于 速传动。 (5) 链传动中,小链轮的齿数越多时,则传动平稳性越 。 (6) 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的承载能力 ,传动效率 ,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 。 (7) 单排滚子链与链轮啮合的基本参数是 、 和 ,其中 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 (8) 链轮的转速 ,节距 ,齿数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9) 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 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 平面或 平面内。 (1

34、0) 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时,应将 边布置在上面, 边布置在下面。三、选择填空: (1) 链传动中作用在轴上的压力要比带传动小,这主要是由于 。 A.这种传动只用来传递小功率; B.链的质量大,离心力也大; C.啮合传动不需很大的初拉力 D.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2) 链传动中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为奇数,最好互为质数,其原因是 。 A.磨损均匀; B.具有抗冲击力; C.减小磨损与胶合; D.瞬时传动比为定植。 (3) 在一定转速时,要减小链条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 A.增大链条节距和链轮齿数; B.增大链条节距和减小链轮齿数; C.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

35、齿数; D.减小链条节距和链轮齿数。 (4) 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 。 A.缓和冲击; B.减小套筒与轮齿间磨损; C.提高链的破坏载荷; D.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5) 链传动中,链节数常采用偶数,这是为了使链传动 。 A.工作平稳; B.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 C.提高传动效率; D.避免采用过渡链节。 (6) 链条磨损会导致的结果是 。 A.销轴破坏; B.链片破坏; C.套筒破坏; D.影响链与链轮啮合,致使脱链。 (7) 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该限制 。 A.小链轮的转速; B.传动的功率; C.传递的圆周力。 (8) 应用标准套筒滚子链传动的许用功率曲线,必须根据 来选择链条的型号和润滑方法。 A.链条的圆周力和传递功率; B.小链轮的转速和计算功率; C.链条的圆周力和计算功率; D.链条的速度和计算功率。 (9) 链条在小链轮上的包角,一般应大于 。 A; B.; C.; D.。 (10)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