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9192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承担着灌输和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拥护者、塑造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其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高校;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从1998年实施原“两课”新方案以来,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

2、的进展。但是教育效果不佳,不能适应时代和我国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绝大多生考试都能过关,但却广泛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况,其表现正如中央l6号文件中所列举的:“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素质欠佳等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作了大量的,其结果均显示:仅有50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是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是较为满意。2003年在广西普通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课教学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最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的教学方式是社会、志愿活动或者调查研究。大量资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模式单一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与该课理论教学相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教师的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和人群交往的各种活动。采取读书、影像观摩、课堂讨论、经验介绍、参观调查、研讨和社会服务等方式。以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组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分为两大类:l、校内实践活动:主要

4、以第二课堂的社团和校园活动为主;2、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主。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活动均有助于促进基本理论、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之间的联系,帮助和引导他们在解决思想认识的过程中,提高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在于何处呢?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锻炼,其落脚点是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5、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当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能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要求践言践行,具备应有的实践能力,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课堂教育解决的是学生“认知”的问题。实践解决的是“行为”问题。杨少文等认为。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与社会、人群的交往。必然产生社会道德和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从内心深处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崇高、快乐、信任等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内疚、痛苦的情感。进而作出某种判断和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正是要把握住这种冲突与选择,在实践中引

6、导大学生根据所学的兴马克思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正确地认识、把握、调整蝗自己,正确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并将其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稳定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是马克思主义理二论课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实现的唯一途径。2、实践教学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打破了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枯燥、空洞的局限,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形成的认识,成为他们理想信念的最坚实的基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去分析新事物、树立新观念,提高自己的比较、鉴别和创新能力,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现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真正收到了实际的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