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9524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8 笔记本Ⅲ第2节7~20段: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11-28笔记本第2节第720段:第7段: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不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原文(2)共产主义()还具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是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还未完成的,总还是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下。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因为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也还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解读这是说的共产主义的第二种形式,或第二个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一种形式,即粗陋的共产主义,因为本质是私有财产的普遍化和完成,可以说

2、它是一种“经济的共产主义”。第二种形式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具有政治性质”,可以说它是一种“政治的共产主义”。这种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共产主义又有两种具体形式:其一,“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即与特定的政权组织形式相关联,或者是民主形式的共产主义,或者是专制形式的共产主义。其二“是废除国家的”,即否定任何政权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是还未完成的”,因为它们“总还是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下”。然后为说明这种未完成性,而分析这种共产主义对待私有财产的关系:首先肯定这两者“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可以说这是它

3、比粗陋的共产主义进步的地方:粗陋的共产主义只认识到私有财产的客观本质,所以它只在私有财产的归属上做文章,最终把自己弄成私有财产的普遍化,没有真正扬弃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现在这种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要求克服人的自我异化,要求人向自身的复归,说明它认识到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但是这种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仍然有一个片面性:“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也还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共三个否定陈述。所谓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是指私有财产对人的存在和本质的积极作用(正面/肯定意义),例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只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共产主义

4、显然忽视了私有财产对人的存在和本质的积极作用,所以说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具体表现在它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是人的主体本质得以展现的客观物质基础。与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私有财产的关系普遍化相反,政治的共产主义看不到私有财产对人的积极作用,看不到人的存在和本质对物质财富的客观要求。这种看法容易导致“贫穷的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共产主义实践中有过教训。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共产主义要求复归人的本性,却看不到人的本性需要物质基础,相反认为物质需要同人的本性相矛盾,所以马克思说它“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只有在异化中才不具有人的本性,这种情况正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

5、表现。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共产主义居然对人的需要也持这种看法,所以马克思说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还是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下”。最后马克思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所谓“理解了私有财产这一概念”,是说它懂得私有财产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但是它不懂得这只是私有财产的消极本质,而不是私有财产的全部本质,不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马克思没有说它不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而是说它不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说明马克思心目中的“私有财产的本质”,是把消极本质和积极本质都包含在内的“私有财产的双重本质”:

6、其中消极本质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本质人的对象化。正是私有财产的这种双重本质构成了私有财产内部的矛盾运动。综观前后,粗陋的共产主义根本没有进入私有财产自身内部的矛盾结构;政治的共产主义只看到矛盾的一面,没有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即:只认识到私有财产的消极本质人的异化,没有认识到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人的对象化。真正的共产主义则从私有财产自身的矛盾运动出发,既看到了私有财产的消极作用/消极本质,又看到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积极本质。第8段: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原文(3)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

7、身的复归、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解读这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最集中最全面最深刻最经典的阐述。需要逐词逐句解释。1-2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解读本句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核心命题。标号(3)可以理解为共产主义的第三

8、种形式,即马克思主张的真正的共产主义。前一句,如果仅仅讲成“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那就和粗陋的共产主义没有什么区别(参见第2段第9行和第6段第1行)。两者的区别在于: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私有财产只看作私有财产,因而用普遍的私有财产去反对特殊的私有财产;真正的共产主义把私有财产看作人的自我异化,然后主张对这种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第二句实际上是对“扬弃自我异化”的解释:私有财产从物的方面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是人的对象性本质;但是它作为私有财产,又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是与人的本质相对立的东西。因此所谓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就是要把这种自我异化了的人的本质重新变回人的本质,等于是人对

9、自身一度丧失了的本质的重新占有。道理很清楚:既然私有财产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那么扬弃这种异化就意味着“人的本质的重新占有”。占有和异化是反义词:占有是主客同一,异化是主客对立。马克思在此强调“真正的占有”,是因为私有财产本身也是一种“占有”;不过那种“占有”在马克思看来“异化”,需要对这种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来一个否定之否定,那才是真正的占有,不含有异化规定的占有。为什么又说这种占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呢?所谓“通过人”就是由人生产出来,这是讲产品的来源;所谓“为了人”就是为了人的需要而生产,这是讲生产的目的。说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意在强调“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不仅

10、在途径上是由人生产的,而且在目的上是为人而生产的(以人为本,人是目的)。相比之下,私有财产虽然也是由人生产出来的,但它不是为了人而生产的,而是为了资本增值、获取利润而生产的,人不是生产的目的,而是获取财富、资本增值的手段。2-4行“因此,它是人向自身的复归、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解读进一步把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解释为“人向自身的复归”。理由是:人的东西(本质)因为异化而离开了人自身,现在要通过扬弃异化而让它再返回到人自身。显然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人的东西返回到人,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但是前后两个“人”的规定或含义不一样。

11、所以马克思随后补充:所谓“人向自身的复归”,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一表述意味着:在马克思那里,所谓真正的人就是社会的人,而社会的人就是合乎人性的人。因此所谓人性、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社会性。马克思还给这种“人的自我复归”增加了三个规定:(1)它“是完全的”,把私有财产的消极本质和积极本质都看到了,把人的主体本质和客体本质都收回来了;前两种共产主义则是片面的局部的,要么(粗陋的共产主义)只看到私有财产的客体本质而忽视人的主体本质,要么(政治的共产主义)只看到私有财产的消极本质而忽视它的积极本质。(2)它是“自觉的”,基于人对自己的本质的自我意识,意识到私有财产是人的本质

12、力量的对象化,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只有通过扬弃异化才能重新占有人的本质。(3)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即把共产主义看作人类物质财富生产和历史积淀的产物,与前两种共产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粗陋的共产主义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根本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政治的共产主义不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还受到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真正的共产主义则是私有财产自身矛盾运动和历史积淀的产物。46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解读“自然主义”用自然的观点来看待人类事务,“人道主义”用人的观点来看待自然万物。这两个主义可以说是近代

13、思想中的基本对立。古代社会的基本对立是神道和人道,近代以来,因为科技发展,宗教势微,人与神的争执下降,人与自然的矛盾上升,所以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其地位远高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所谓“完成了的”(又译为“彻底的”)相对于上文“未完成的”。未完成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基础上。“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建立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上。这种自然主义,因为已经包含了人的规定,是自然和人的统一,所以说它等于人道主义。同样,这种人道主义,因为已经包含了自然主义,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所以说它等于自然主义。既然两者相互把对方包含在自身之中,两个“主义”你

14、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两者事实上就是等同的。马克思的这两个等式讲的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原则,所以马克思紧接着说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7行“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解读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中,人与自然的同一是最高原则,人和自然是两个最高范畴。但是由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同一论基于他的社会存在论,即人与自然的同一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个中介环节来实现和完成的,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包含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所以在上述表达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等同的两个公式后面,马克思紧接着说:“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所谓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

15、达到了对立面的同一,包括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方面的同一。本节第12段集中论述这两对矛盾的相互关联及其解决方式。78行“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解读这四对关系是对上两个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从更深的哲学层次上解析,就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的关系。后面这四对范畴是非常哲学化的,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对范畴、四组关系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即“存在和本质”的关系是“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关系,“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关系又是“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和必然”

16、的关系又是“个体和类”的关系。而且应该说这四对关系都是主客体关系。从主客体关系来理解它们是不难的。“存在”的命题形式“it is”,只有主词没有谓词,或者说联系动词本身充当谓词,表述主词自身所指的对象即主体是否存在。“本质”是谓词,表述一物是什么东西,具有什么样的本质规定。两者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命题“某物是什么”。拆分成两半,“某物是”和“是什么”,就是“存在”和“本质”的关系。黑格尔逻辑学中客观逻辑的前两部分“存在论”和“本质论”就是据此而来。追溯到古代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潜能与现实也是这种关系。现代哲学中则有存在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对立。谈论人的异化,说某某人不是人时,就涉及到存在和

17、本质的矛盾:是一个人,但不具有人的本质,不是作为人存在的。存在和本质的矛盾正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为万事万物都要追求存在和本质的统一。存在和本质这对范畴,如果用到人的活动领域,就是“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关系。人不能只有存在而没有本质。不能只是一个人而没有任何作为。如果那样就不成其为人了。人要有本质,就必须把自己投入世界,将自我对象化;这是从主体(人的本质力量)到客体(人的活动产物,对象性本质)的运动。然后倒过来,从对象身上确证自己的本质是否存在:如果对象与自我有同一性,那就说明自己的本质是存在的,或者说他的存在和他的存在是统一的;如果对象与自我没有同一性,那就说明自己的本质不存在了,或者说他的存

18、在和他的本质是对立。上述运动又跟“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从主体到客体的对象化活动正是人的自由的展现,至于客体对象到底是主体的自我实现还是自我异化,则要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并遵循历史必然规律;如果对象不是自我的异化而是自我的实现,那么这一过程便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自由和必然的对立就不存在了。反之,如果对象不是自我的实现而是自我的异化,那就说明人完全受到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没有主体的自由可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逻辑上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在现实中是“个体和类”的关系。马克思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即个体。但是这个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

19、“社会”就是“类”,也就是人的本质所在。离开社会关系,人只是孤立的个体,只有抽象的存在,没有具体的本质,不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因此个体与类的同一,即表明人拥有了自己的客观的社会的本质,成为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了。89“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解读所谓“历史之谜”主要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结局或目的。因为涉及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为历来的大哲学家、大宗教家所特别关注。上述存在和本质、自由和必然等范畴,就是哲学上许多大家用来解答他们心中的历史之谜的。马克思认为过去的哲学和神学都想解答历史之谜,但是都不成功。他的共产主义学说,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前人留下的历史之谜作出全新

20、的解答。可见其立意高远,要对历史上许多大哲学家、大宗教家千方百计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来一个彻底的、终结式的解决。最后一句话意在强调这种共产主义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不仅事实上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历史上不乏相反的情况:许多重要的理论学说事实上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但是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它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缺少理论自觉性。第9段:成熟的共产主义与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差异。略。13行“因此,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解读说明这种共产主义是以人类的全部历史运动作

21、为基础的。全部历史运动同时以两种方式进入这种共产主义的视野,一种方式是作为现实的产生活动,也就是实际发生的历史活动;另一种方式是在历史当事人的意识中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前者是对象意识中的历史,后者是自我意识中的历史。马克思用“既是又是”的句式来说明这两个方面的历史运动是统一的。就是说,在这种历史观中,思维着的意识和被意识到的存在是同一的,因而现实的产生运动和被意识到的生成运动也是同一个运动。这种新历史观确实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37“而上述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从各个与私有财产相对立的历史形式中为自己寻找历史的证明在持续存在中的证明,同时它从运动中抽出个别环节(卡贝、维尔加尔德尔等人尤其喜

22、欢卖弄这一套),把它们作为自己是历史的纯种的证明固定下来。”解读这是用对比方法揭示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赖以确立的历史观。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即前面讲的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它们为了自身的合法性,也想从历史上为自己的存在寻找证明。但是它们的证明方法不是从私有财产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中为自己寻找历史的根据,而是把自己同私有财产外在地对立起来,从各种与私有财产相对立的历史形式中为自己寻找历史的证明,以证明自己在历史上是古已有之、一直存在的,因而现在也应该持续存在下去。另一种证明自己合理性的方法,是从历史运动中抽出某些个别环节,把它们作为自己是历史的纯种的证明固定下来,也就是证明自己与历史上的某些

23、形式、某些个别环节有“一脉相承”的联系,是其“正宗”或者“真传”,以此证明自己在现实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两种证明方法,一个是从历史中寻找对立形式的外在证明法,一个是从历史中抽取个别环节的偶然联系法,两者都是建立在主体和客体相分离、思维和存在相对立的基础上的。79“但是,它这样做恰好说明:历史运动的绝大部分是同它的论断不一致的,如果说它曾经存在过,那么它的这种过去的存在恰恰反驳了对本质的奢求。”解读进一步揭露上述外在对立和偶然联系的证明方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使用外在的和偶然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同历史运动的某些个别环节有联系,这种做法恰恰说明历史运动的绝大部分同它的论断是不一

24、致的。退一步讲,采用这种方法即使在历史中为自己找到了证明,证明它过去确实存在过,但是由于在过去的存在和现在的存在之间缺少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的这种过去的存在恰恰反驳了对本质的奢求”。马克思在此巧妙地利用了德语中本质和存在的词源联系:在德语词源中“本质”即是指“过去的存在”。但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说的“本质”不是指“过去了的存在”,而是指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和“现实化的过程”;换言之马克思所说的“本质”不是一种现成的固定的东西,而是一种在历史中生成的过程。这是一种不同于本质主义的本质观,是辩证法和现象学的本质观。本质既然是在历史中生成的,那么由过去的存在也就不能推证现在和将来必然

25、存在;所以马克思说“它的这种过去的存在恰恰反驳了对本质的奢求”,即不具有本质性和现实性。第2节第1011段:真正的共产主义在私有财产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了经验基础又找到了理论基础。第10段“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解读这个结论性的语句,指出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都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具体一点说,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而它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哲学即实践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中。仅从这种理论构思中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本手稿后面的文字都可以说

26、是对这个总命题的具体阐述和论证。第11段:具体说明私有财产的运动(异化及其扬弃)如何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经验的、感性的、物质的基础。14“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解读这两句都是讲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即私有财产的矛盾运动。第一句“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实际上含有两个重要命题:第一,肯定私有财产本身是感性的物质的存在,这是一般唯物主义的命题。第二,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感性表现,这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

27、义的命题。第二句“私有财产的运动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中没讲到“异化”这一方面,直接说出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这是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主体性或人学的理解,即把财产这种在人之外的客体存在,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者说它是人自身的对象性存在。马克思的理论创新首先在于,他把“私有财产”和“人的生命”两个主题简单地说就是人与物或人与自然这两个要素联系在一起,看作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主体和客体两面,或本体和现象两面。通常人们是把这两者分开来看的:“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而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第

28、63页)马克思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一个“主体-客体”或“本体-现象”的有机整体。这样看问题的诀窍就在于把人的生命和私有财产看作主体和客体、或本体与现象的对立同一关系。这样私有财产这种物质性的东西,就成了人的生命的感性的外部的表现。这一全新的哲学视野有两大理论收获:一方面使人的生命或本质问题有了感性的经验的物质的基础,即有了基于感性活动的新唯物主义。这等于在人的生命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思想。这一点不容易,因为人的生命本身是很抽象的东西,哲学谈论人的生命问题很容易沦入唯心主义。通过实践唯物主义把私有财产看作人的生命和本质的对象化,就等于把人的生命/人的本质等形上问题同私有财产这种感性的

29、物质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看成本体和现象的关系,从而为人的生命/人的本质这类形而上的概念找到感性的物质的表现形式。这样再谈人的生命/人的本质/人的存在问题就是唯物主义的,可以通过经验的方法来考察,不再是唯心主义的空洞思辨。这一重大理论收获就是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强调了人的生命在私有财产中的感性表现采取了异化的颠倒的形式,即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又在感性物质活动中发现了主客体对立同一的实践辩证法。这等于在人的生命表现方式上坚持了辩证法。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看作人的生命的感性的物质的表现时,并没有忘记这种表现采取了异化的颠倒的形式,所以他说这“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

30、”。这句话说得非常之妙:私有财产是人的生命的感性的物质的表现,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异化了的表现,即对象化表现为自我异化,因而需要扬弃异化才能重新占有人的生命和本质,才能达到人的本真存在。这一思路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辩证法方面的收获,他收获了感性物质活动中主客体对立同一的实践辩证法。45“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解读马克思在说这话时,显然是要把他自己的新历史观同历史上曾有过的其他种种历史观作一比较。历史上曾有过的种种历史观,或以宗教,或以家庭,或以国家,或以法,或以道德,或以科学,或以艺术作为考察人类历史的基础或出发点,从

31、而把人类历史理解为宗教的历史、国家的历史、道德的历史,等等。唯有马克思首次把物质生产理解为人类历史的基础。但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作为历史的基础,并没有否认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因素。那么马克思如何处理这“一本”与“多元”间的关系呢?马克思的方法根本不是阿尔都塞所说的“多元决定论”,因为这种多元决定论取消了物质生产的本源地位。我认为马克思的方法应称为一种“广义生产论”。广义生产论认为社会生活的一切形式都是生产性的,因此就有一种关于生产的普遍规律在其中起作用。就生产的形式来说,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形式,其他活动都是一些特殊的生产形式,因此它们都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所支配。马克思以这种方式

32、表达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思想。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但不能归结为经济决定论,倒是可以归结为广义生产论,因为在这种理论中,“生产”(活动)是第一性的,“物质”(财产)反倒是第二性的,因为是生产的结果、产物。还要注意,马克思的说法是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等特殊的生产形式都要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而不是说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特殊生产形式都要受到物质生产的规律支配。很显然,“生产的普遍规律”不等于“物质生产的规律”,例如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物质产生,就各有不同的规律,一个不等于另一个。如果说在这些具体的生产规律中还有某种普遍的生产规律,那就应该是一种哲学规律,也就是

33、辩证法规律;辩证法本来是一种生产性的逻辑:关于“事物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的学说(列宁306)。68“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的存在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解读这是从实践角度谈论扬弃私有财产的异化对于扬弃其他一切形式的异化的基础意义。共有三层意思:(1)主语中含有陈述句“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生命的占有”,与首句中“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感性表现”相呼应,后者从前者中得出:既然私有财产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异化,那么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自然就等于是对人的生命的重新占有。(2)肯定对私有财产的

34、积极扬弃就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所谓“一切异化”包括第4行说的“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领域的异化。马克思的理论在这里可能会受到质疑:物质生产不等于一切生产,异化及其扬弃也应该如此,怎么能说扬弃了物质生产的异化就等于扬弃了一切形式的异化呢?马克思的考虑问题的方法看来是从物质生产对于其他生产的基础性着眼:既然私有财产是历史运动的物质基础,那么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自然就等于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但是物质生产是其他生产的基础,不等于说物质生产中异化的扬弃就等于一切领域中异化的扬弃。因为其他领域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规律。(3)最后一句把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和人的生命的重新占有归结

35、为“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的存在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三点解释:(a)为便于理解可在“等等”后面加入“的存在”,以表明马克思在此说的“宗教、家庭、国家等等”是指人的存在方式,从而表明人的存在是双重的,其中人的宗教存在、家庭存在、国家存在等等并不是人的真正存在。在这一观点里已经包含了马克思对“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意识形态的批判。(b)“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表明马克思再次把“人的”等同于“社会的”;同时表明马克思说的“真正人的存在”其实就是“人的社会存在”。可见马克思这里说的“社会”恰恰是把宗教、家庭、国家等因素排除了的状态,那样就是所谓共产主义社会了;

36、事实上也只有去掉了宗教、家庭、国家等因素以后的社会,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c)马克思认为从宗教的人、家庭的人、国家的人等等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也就是人的自我复归。从这里又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谓人的社会存在其实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社会的人就是回归自我的人,因此马克思心目中的自我和社会根本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详后)。810“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人的内心深处领域中,而经济的异化则是现实生活的异化,因此对异化的扬弃包括两个方面。”解读马克思在此顺势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异化及其扬弃。两种不同的异化是指宗教的异化和经济的异化。宗教异化是费尔巴哈的主题,经济异化是马克思的主题。这两种

37、异化的区别在于:一个发生在人的内心深处,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前面说的所谓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就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及其扬弃。这句话同时说明马克思虽然强调经济异化是一切异化的基础,但并没有用经济异化代替一切异化,因为这两者在马克思那里是人的存在的两个方面:物质生活的方面和精神生活的方面,马克思不可能只讲物质不讲精神,无论是异化还是异化的扬弃。1013“不言而喻,在不同的民族那里,运动到底是从哪个领域开始,这要看一个民族的真正的、公认的生活主要是在意识领域中还是在外部世界中进行,这种生活更多地是观念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解读无论是异化还是异化的扬弃都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或现实生活和观念生活

38、这两个不同的层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异化及其扬弃是其他一切异化及其扬弃的基础。至于这两个方面在历史运动中何者为先,马克思没有把话说死,而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一个民族的真正的、公认的生活,主要是在意识领域中还是在外部世界中进行,这种生活更多地是观念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这就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方式留下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完全没有绝对化、公式化、一刀切的意思。照顾到历史现象的丰富多样性,例如在中世纪的欧洲和今天的伊斯兰国家,人们公认的生活更多的是宗教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这些民族的运动也就有可能是从宗教领域开始,而不是从物质生产领域开始。但这并没有否认物质生产的基础和根源作用,而只说明历史唯物

39、主义不是可以套到一切现象上去的知性公式,它只是帮助我们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问题的根源的方法。1317“共产主义是径直从无神论开始的(欧文),而无神论最初还根本不是共产主义;那种无神论主要还是一个抽象。因此,无神论的博爱最初还只是哲学的、抽象的博爱,而共产主义的博爱则径直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解读马克思由扬弃宗教异化和扬弃经济异化的关系,进而说到共产主义与无神论的关系。无神论和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无神论要扬弃宗教异化,共产主义要扬弃经济异化,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但两者的对立面(私有财产和宗教)都是人的自我异化,而作为这两种异化的扬弃(共产主义和无神论)都是人对自身本质的重新占有,就此而言共

40、产主义与无神论又有相通之处,所以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径直从无神论开始的”,欧文的共产主义就是如此。但马克思又似乎自相矛盾地说“无神论最初还根本不是共产主义”。这是因为无神论和共产主义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共产主义是基于人的现实的物质生活,要求把现实生活归还给人;无神论则是基于人的内心深处的精神生活。后种生活有时可以不改变现实世界而只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所以马克思说“无神论主要还是一个抽象”,而共产主义则是现实的和实际的。无神论要求否认神而回到人自身,共产主义要求否认私有财产而回到真正人的财产,就此而言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的爱,即博爱。但是这两种博爱有重要区别:无神论的博爱是一种抽象的哲学的博爱,共产主

41、义的博爱则是直接现实和直接追求实效的。实际上博爱可有三种形式:一是有神论的博爱,核心命题两个:“神本身就是爱”;“人与人相爱即与神同在”;前者要求“爱上帝”,后者要求“爱他人”;通过“爱上帝”而达到“爱众人”。二是无神论的博爱:去掉神本身就是爱的假定,而保留人与人相爱的原则,与有神论的博爱没有太大区别,同样从改变主体自我出发,只是去掉了神这个中介。三是共产主义的博爱:这种博爱是从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即客观世界出发,把人的感性物质生活和现实存在归还给人本身,所以说它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博爱。第1220段:系统论证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解读根据第10段的提示,第11

42、段讲的是共产主义的经验基础,从中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硬核;第12段以后讲的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关系。第12段首先讲的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如何达到主客体的对立同一。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人和自然界的对立在社会中得到了统一。所以,第12段的主题是:第12段:论证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1-4行“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解读私有财产的特点是只生产物不生产人,即不是为了人而生产的。因此只有在积极扬

43、弃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才生产人,才为了人而生产。句式“人生产人”不怎么好理解,首先容易依字面理解成生物学意义上人的个体生命的生产即生育。可能正是为了避免这种误解,马克思紧接着在“人如何生产人”后面补充“他自己和别人”,表明作为人的生产结果的人,包括生产者自己和他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是由人生产出来的。“人生产人”不好理解,还因为事实上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人还是要生产物的。明明是生产物,怎么说生产人呢?这就需要我们把物看作不是与人无关的物,而是与人有关的物;即把人生产出来的物看作人的自我对象化,并且这个物又是为了别人的需要而生产的,这样人所生产出来的物,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象性的人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马克

44、思紧接着来了一个“四重存在”论:(1)首先,我的产品由于直接体现了我的个性,所以它是我的自我对象化,是我自己的对象性存在。(2)我的产品若作为社会产品而为别人所需要和享用,那就表明它又是我为这个别人的存在。(3)既然它也是别人需要的对象,那么它同时也是这个别人的存在。(4)别人在享用我的产品时则证实我的存在,所以该产品又是这个别人为我的存在。这四重存在说明劳动产品联结人与人的关系的纽带。不难看出这四重存在是在自我和他人的对象性关系中展开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人生产人”后面加上“他自己和别人”。原来马克思意在指明每一生产者在他的生产活动中把他自己和他的交往对象即他人作为人一道生产出来。

45、手稿第184页“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了这种社会存在论的认识,我们就懂得人在生产其产品即物时,实际是在生产人自身他自己和别人。所谓“人生产人”这个不好理解的命题,说的其实是“人的自我产生”这个概念。4-6行“但是,同样,无论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并且二者必须是这个出发点,私有财产的历史必然性就在于此)。”解读这句话讲人(劳动主体)与物(劳动材料)的关系。马克思同样运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认为这两者也是在运动中相互生成的。因此它们不仅都是运动的结果/产物,而且都是运动的出发点/原因。强调两者都是运动的

46、出发点,可以避免外因论:通过追问最初的人和物是哪里来的、由什么创造出来这一类问题,而把人和物的存在/产生的原因推到人和物之外(详后)。反之,强调两者既是结果又是前提,等于自己产生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原因,不需要其他的前提和外在的原因,因此就具有历史必然性。所以马克思在括号中注明:只有把劳动者和劳动材料两者都都作为出发点,才能理解私有财产的历史必然性。6-9行“因此,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解读前面讲的人的生产和人的对象、劳动材料和劳动主体,四个环节都具有社会性质。所以

47、马克思紧接着说:“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这种“社会性质”也就是“人的性质”。所以马克思认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生产的:“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人也生产社会”。“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就是马克思总是用“社会”来规定“人”(社会的人的)的理由;因为“作为人的人”只有在一个“人的社会”中才能出现。反之,真正人的社会也是由作为人的人生产出来的。因此社会性质和人的性质是同一种性质。这种同一无论在主体方面还是在客体方面都是一样的。马克思举“活动和享受”的例子:人在活动中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在享受中是作为客体存在的。这两个方面,“无论就内容还是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

48、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说明人无论作为主体还是作为客体来活动,并且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活动的形式,都是社会性质的。9-14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解读分两层,从自然界和人这两个方面,来论证自然的东西(包括外部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如何成为人的东西,也就是自然的人化,即人与自然的统一的问题。马克思首先论证外部自然界如何人化:“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前提是肯定自然界具有人的本质,否则谈不上自然人化;但是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接着从两个较小的方面进行论证:“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实际上是前面讲的劳动产品的四重存在中的二、四两重存在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的结果;这两重生存在说的是自我和他人的交互存在,因此它们所描述的正是自然界成为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纽带这么回事。劳动产品的四重存在充分说明自然物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中介,说明人与物的关系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变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