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9804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第壹条为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促进实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行为规范等关联制度,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高校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初步录取且经派出省项目办审核合格的报名毕业生,参加统壹组织的体检。所于高校于省会城市的,由派出省项目办负责统壹组织体检;所于高校不于省会城市的,由高校所于地(市)团委负责统壹组织体检。体检项目及标准由全国项目办统壹制定。第三条体检合格的入选毕业生名单于所于高校公示三天。公示合格后,入选毕业生和派出

2、省项目办签定招募协议(协议格式和文本由全国项目办统壹提供)。协议签定后,发放确认通知书。第四条入选志愿者毕业离校前,根据本人服务岗位要求,于高校项目办的组织下,参加志愿服务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服务理念、服务技能等内容的培训,且积极开展和之关联的实习、见习活动。第五条志愿者服务期间,其户口、档案保留于毕业高校,服务有关情况记入档案;服务期满后,学校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和就业通知书。第六条高校项目办积极协助做好本校入选志愿者的毕业体检工作,如发现体检不合格者,及时上报派出省项目办且进行替换。第七条志愿者报到前,因不可抗力因素或特殊原因,致使志愿者不能正常参加志愿服务的,经派出省项目办批准且报全国项目办

3、备案,可解除招募协议。第八条志愿者于指定期限内持确认通知书及其它关联材料,到指定地点报到且参加集中培训。无故逾期3日未报到的,视为违约。第九条培训期间,于服务省项目办指导下,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各服务县志愿者服务队队长1名、副队长1-2名,确定每个服务点联络员1名,协助项目办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服务省志愿者协会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对志愿者进行注册(注册号使用身份证号),组织宣誓、颁发注册证和胸章且办理青年志愿卡、志愿服务证。第十条培训结束后,服务县项目办组织志愿者抵达服务地,有针对性地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及县情介绍;服务县项目办、服务单位和志愿者共同签定三方服务协议(协议格

4、式和文本由全国项目办统壹提供)。第十壹条服务期间,志愿者享受政策规定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和保险。服务县项目办协调服务单位为志愿者提供和服务单位工作人员相同的工作条件,落实免费住宿等安全、健康、卫生的生活条件,且为志愿者于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服务县项目办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记录志愿者服务工作情况。第十二条志愿者享有自我管理的权利。服务县项目办保障志愿者参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对涉及全体志愿者切身利益的事务,须提交全体志愿者讨论后决定。服务县项目办可按照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指导志愿者成立临时党、团支部。第十三条志愿者立足本职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享有国家关联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权

5、、休息(假)权,每周工作时数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执行;除志愿者集体活动和党、团组织活动外,其它业余时间由志愿者自行安排。第十四条服务期间,志愿者应遵守以下要求:(壹)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开展服务工作,认真完成服务单位以及服务县项目办交办的工作任务,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于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身专长,积极参和其它服务工作。(二)组织关系转入服务地,编入服务单位支部或按规定成立的临时党、团支部,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2元/人月)或团费(2元/人月)。(三)尊重服务地的民俗、民风,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西部计划和服务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接受服务县项目办、服

6、务单位的具体指导和日常管理。(四)正常休假或请假离开服务县的,应提前向服务单位、服务县项目办方案,经批准后方可离开,期间应和服务单位、服务县项目办保持联系。(五)提高安全、健康和自我防护意识,如遇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及时向服务县项目办、服务单位方案。(六)加强自我管理、互帮互助,积极开展交流、联谊活动。(七)服务期为1年的,服务期间原则上不得参加研究生考试;于不影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参加服务省内的公务员考试。服务期为2年或延长为2年期的,服务期的第二年于不影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参加研究生、公务员考试。服务期间,可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八)不向服务单位或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规定待遇之外的特殊要求,不

7、给服务地增加额外负担。(九)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营利为目的或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第十五条志愿者于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意见、建议,可酌情依次向服务单位、服务县项目办、服务地(市)项目办、服务省项目办、全国项目办逐级反映,受理单位应于接到反映当日起3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如有特殊意见或重大问题,也可直接向省级或全国项目办反映。各级项目办接到反映和处理的有关情况需留档备查。第十六条服务期间,志愿者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需提供医院证明),且由相应机构审批,具体规定如下:(壹)请假2天以内的,由服务单位审批。(二)请假2天之上7天以内的,经服务单位同意报服务县项目办审批。

8、(三)请假7天之上15天以内的,经服务县项目办同意报服务省项目办审批。(四)事假1次原则上不超过15天,1年内累计不超过20天,逾期视为违约。(五)请假逾期不归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第十七条服务期间,志愿者出现重大疾病,按以下规定办理:(壹)根据医院(二甲及二甲之上级别的医院)证明,经服务县项目办同意且报服务省项目办批准,可暂停服务工作,根据医生建议积极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继续发放生活补贴。(二)治疗痊愈的(二甲及二甲之上级别的医院出具证明),经服务县项目办同意且报服务省项目办批准,可返回服务岗位继续开展服务。服务县项目办、服务省项目办协助志愿者按照有关保险规定做好理赔工作。(三)于服务期

9、内无法治愈或治愈后不适宜继续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二甲及二甲之上级别的医院出具证明),解除服务协议;经服务县项目办和服务省项目办同意且报全国项目办批准,服务期内可保留其生活补贴。第十八条除因不可抗力或特殊原因,志愿者擅离服务岗位达7日或擅自解除协议的,视为违约。服务期间,如出现志愿者擅自离岗、擅自解除服务协议等现象,如2日内无法和该志愿者取得联系,服务县项目办应同时上报服务地(市)项目办和服务省项目办,服务省项目办应及时报全国项目办且通报派出省项目办,必要时可于服务县所于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志愿者出现安全或健康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服务单位、服务县项目办应及时处理且同时报服务地(市)项目办和服务省项

10、目办,服务省项目办应及时报全国项目办。发生事故(含志愿者安全、健康事故、离岗未返、单方毁约等)隐瞒不报、拖延误报的,全国项目办将予以严肃处理且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给予关联责任人以严厉处分。第十九条服务期间,志愿者每年可享受20日的探亲假(原则上统壹安排于春节期间)。服务县项目办统壹规定本地志愿者返乡探亲和返岗时间。未经批准,超过规定返岗时间7日的,视为违约。第二十条服务期间,志愿者岗位安排不合理的,经本人申请,服务县项目办同意,可于本县范围内予以调整。因健康、方言、生活习惯等原因,志愿者确不适宜于当地工作、生活的,经本人申请,服务县项目办同意且报服务省项目办批准后,可于本省(区、市)范围内调整服务

11、地,调整后报全国项目办备案。服务岗位原则上不做跨省调整。第二十壹条志愿者服务期以服务协议明确的期限为准,如需调整的,按以下规定办理:服务期为1年的志愿者,可于服务期结束当年的2月底以前提出延期申请,经服务县项目办同意且报服务省项目办批准后,可延长1年服务期。服务期为2年的志愿者,可于1年服务期结束当年的2月底以前提出缩短服务期申请,经服务县项目办同意且报服务省项目办批准后,可将服务期缩短为1年。服务期调整情况报全国项目办备案。服务期申请变更截止后,原则上不再变更服务期。第二十二条服务期间,服务县项目办、服务单位按季度对志愿者工作进行总结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对于2次季度考核不合格的

12、志愿者,经服务省项目办批准,且报全国项目办备案后,服务县项目办可提前解除其服务协议,协议取消后将不享受关联优惠政策。第二十三条服务期满后,志愿者应和服务单位做好交接工作(志愿者离开服务地时间由全国项目办统壹规定),填写志愿服务鉴定表且提交服务工作总结方案。志愿服务鉴定表经服务单位、服务县项目办填写考核意见后存入个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志愿服务鉴定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享受关联优惠政策;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发放志愿服务鉴定书,不享受关联优惠政策。第二十四条因不可抗力或特殊原因,经服务县项目办、服务省项目办同意且报全国项目办批准,志愿者可提前终止服务,自

13、其终止服务后下壹月起停发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第十七条第(三)款除外)。第二十五条对第八、十六、十八、十九条提及的违约志愿者,经全国项目办核准后,进行如下处理:(壹)解除服务协议,取消服务资格。(二)停发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三)不享受关联优惠政策。(四)通报派出省及原毕业高校项目办。(五)将有关事项记入其个人档案。(六)追究关联责任。第二十六条服务期间,志愿者如有违纪及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视情节轻重按以下程序给予处分:(壹)服务单位可建议服务县项目办给予志愿者相应处分。(二)服务县项目办可给予志愿者警告、记过处分,处分结果报服务省项目办备案;服务县项目办可建议服务省项目办给予志愿者留用察见、开

14、除处分。(三)服务省项目办可给予志愿者留用察见、开除处分。给予志愿者开除处分的,需报全国项目办核准。(四)各级项目办于对志愿者进行处分时,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调查和取证,听取志愿者本人申诉。处分材料壹式七份,服务省项目办、派出省项目办、服务县项目办、服务单位、原毕业高校项目办、志愿者本人、存入志愿者个人档案各壹份。(五)志愿者受到处分后,可于接到处分通知后15个工作日内,向给予处分的项目办的上壹级项目办提出复议,上壹级项目办应于7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答复包括维持处分决定、撤销处分决定、变更处分决定。(六)受到留用察见以下(含留用察见)处分的志愿者,如处分后三个月之上表现有显著进步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经本人申请,提出处分的项目办可撤销其处分。撤销处分的,处分材料不记入个人档案。第二十七条志愿者于服务期间给服务单位或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由此引发的民事责任由志愿者本人承担。第二十八条志愿者于服务期间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全国项目办负责解释。第三十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