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9841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0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家乡特色代代传教学设计四川省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 胡珊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2.知道家乡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3.培养对家乡文化的传承意识二、教学重点知道家乡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传承意识四、教学准备1.请家长利用周末带领孩子参观成都市博物馆或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游览锦里或者宽窄巷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家乡特色深入了解,完成小调查作业。(照片、文字、小报均可)2.课前调查本班同学:90%同学的家乡是成都。所以本课以成都为家乡展开教学。

2、3.可以选择一样自己感兴趣的成都特色文化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4.多媒体课件、视频。五、教学过程(一)美味的成都1.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师出示“糖油果子”2.请同学们尝一尝。“好吃吗?”“什么味道?”“你还在哪里吃过?”师:糖油果子以糯米、红糖、芝麻为原料,咬下去皮脆内软。3.师:糖油果子是我们成都的一道美食,那么作为成都人,你还知道下面哪些美食属于我们家乡独有的吗?4.课件出示美食图片烤鸭 龙抄手 臭豆腐 蛋烘糕过桥 米线 夫妻肺片 醋鱼清蒸大闸蟹 赖汤圆 担担面5.学生找出成都美食龙抄手 蛋烘糕 夫妻肺片 赖汤圆 担担面6.师:你们选的这些都是成都特色美食,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

3、家乡特色。师板书:家乡特色7.师出示麻婆豆腐照片,简要介绍师:猜一猜这是什么?谁在哪儿吃过?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陈麻婆豆腐吗?生交流师:是的,一百多年前,在成都北郊的万福桥住着一位婆婆,她因为生病,脸上长了麻子。那时候的成都人呢都喜欢吃豆腐,而她做的豆腐最好吃。因为呀,她在雪白细嫩的豆腐上撒下切碎炒熟的牛肉末,再加入我们四川特有的豆瓣酱,这样的豆腐不仅色泽红亮,而且吃起来异常美味。人们都爱吃她做的豆腐,就叫陈麻婆豆腐了。师:麻婆豆腐不仅成为了我们家乡人餐桌上的佳肴,还受到了世界各国朋友的国的喜爱。成为了世界名菜。课件出示麻婆豆腐在世界各地的欢迎程度师:日本人还把它做成了便利装,下班回家放进微波炉热

4、一热就可以吃了。但是,如果想吃到最正宗、最地道的麻婆豆腐,应该到哪里来?四川成都!8.师:你还知道哪些成都美食生交流,师评价。9.师:是的,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咱们成都人舌尖上的美味。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了咱们成都“美食之都”的称号。师板书:美食之都过渡:我们的家乡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玩儿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神奇的戏剧川剧1.图片播放川剧变脸和吐火照片。师:这是什么呀?生交流,师板书:川剧2.师:没错!变脸是咱们家乡戏剧川剧中独有的特技,既神秘又神奇。师:你在哪儿看过变脸和吐火?你还了解到什么?师小结:变脸好像变魔术一样,堪称川剧的招牌,很多人都慕名而来。3.学生汇报,师请学生

5、“猜一猜变脸的原因”生交流,师补充: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CAI:抹脸就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部位,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变色了。吹脸将粉末放入道具中,脸上抹油,在表演中一吹,粉就粘在脸上了。扯脸先用一张张画好的脸谱蒙在脸上,表演时采用拉线的方法一张张的扯就变了。4.师:川剧因变脸和吐火受到中外游客的喜爱。如果你对川剧感兴趣,老师建议你去成都市川剧博物馆看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清音过渡:除了川剧,通过课前调查,你还知道家乡有什么戏剧呢?生回答,师板书:四川清音1.学生介绍2.四川清音是由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曾被国外媒体誉为东方歌剧。今天你们可有眼福了,因为就在我们金牛区,就有学生在唱

6、清音,咱们一起来看看。3.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鞍路小学清音师:这是我们金牛区的马鞍路小学的同学用四川清音演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生谈感受5.师小结:四川清音和川剧都是我们的家乡戏剧,我们应该让这珍贵的传统艺术代代相传。(三)特色的方言1.过渡:咦,刚才视频里的同学除了清音,还说了什么话呢?成都话。板书:成都话生:(成都话)对的嘛,成都话,我们成都话还是多好听勒噶,比如下面这个方言童谣。2.师教学生做成都方言童谣手指游戏王婆婆在卖茶王婆婆在卖茶 隔壁子观音来吃茶后花园 三匹马 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 隔壁子幺官儿说闲话请学生上台展示3.师:除了这个方言童谣,你还晓得哪些好听又好

7、耍的方言童谣呢?生交流,比如:胖娃胖嘟嘟4.师:(成都话)嗨呀,说的好巴适,好安逸。咦,同学们,我们成都话里的巴适和安逸,在普通话里是什么意思呀?生:很好、太好、太棒啦!超级爽!5.师小结: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它代表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只要在我们成都,满大街都能听到地道的成都话。我们的方言还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学习。6.播放外国人学说成都话视频师:仔细听一听,这些外国人在说什么成都话?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体会家乡方言的传播带来的自豪感(四)民间的文化1.过渡:看来,我们家乡的民俗还真不少!就在前段时间,咱们学校才举办了传统文化大庙会。课件出示大庙会中糖画和泥人的照片。2.师:这

8、叫什么?糖画 用成都话说就是倒糖饼儿。这又叫什么?捏面人。(以面粉和糯米粉为主要材料。)师板书:糖画、捏泥人3.师:说说你和它们的故事吧。生交流。师评价:糖液在艺人的勺下形成神奇的图画,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可见糖画小摊。师评价:捏泥人不仅是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五)传统的工艺1.课件出示蜀绣蜀锦图片师:这是什么?2.学生交流,师板书:蜀绣 蜀锦3.师:通过调查,你了解到什么?学生交流了解到的蜀绣和蜀锦的知识。生交流,师补充: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刺绣技法。蜀绣是传统手工艺,蜀锦是传统织

9、造技艺。4.师:古时候啊,蜀绣在民间广为流行,有些家庭代代相传。但是到了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绣花既方便又经济。蜀绣老艺人眼睛不好使了,年轻人呢?又不想学,耐不住性子。所以我们这一民间艺术就面临失传的境地。但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担负起对蜀绣蜀锦技艺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我们来看看。5.师播放蜀绣蜀锦的传承与保护视频。师:看了这段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师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传承时间的悠久,还可以看出这些蜀绣艺人在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师:当你得知它被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作为家乡人,你有什么感受呢?生:骄傲、自豪。(六)特色代代传1.师:同学们,看,这就

10、是我们的家乡特色。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交流,师小结、板书:丰富多彩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色需要我们慢慢去感受。师根据学生交流,小结板书:与众不同2.师:虽然家乡变化很快,可这些传统却一直不变,这是为什么呢?同桌讨论,学生交流:家乡特色代代传师评价:这些历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是民族经典。这些都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祖先代代相传,我们也要代代相传师板书:代代传3.师总结:同学们,成都文化的经典早已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国惊叹,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并发出啧啧赞叹“ChengDu.Wonderfull!”让我们从小做起,留心观察,多多感受家乡特色,因为我们共同的家乡是成都,我们都是地道的成都人。六、板书设计 家 美 食 之 都 乡 川 剧 四 川 清 音 特 成 都 话 丰 富 多 彩 色 糖 画 捏 面 人 与 众 不 同 代 蜀 绣 蜀 锦 代 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